?

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的策略與啟示
——以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為例

2024-03-20 14:24彭曉舸
記者搖籃 2024年1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衛視電視節目

彭曉舸

在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節目層出不窮,其中河南衛視推出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引人注目,受到熱捧。開展以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為主題的研究,能夠為此類節目創新探索提供借鑒,更好推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一、電視節目在傳統節日文化中的融合特點

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是中國文化強國的重要戰略。在傳統節日文化宣傳過程中,電視節目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與傳統節日文化融合中具有鮮明特色。

1.地域性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地域性特征鮮明。在電視節目與傳統節日文化融合當中,河南衛視將地域性文化融入其中,確立“匯聚中原文化,傳播現代文明”的文化辦臺理念,依托中原文化特點,將“中國節日”與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打造“中國節日系列文化”。

早在20世紀末河南衛視就開始以中原地域文化為載體進行文化推廣,先后打造了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系列節目,如戲曲節目《梨園春》,武術節目《武林風》,鑒寶節目《華豫之門》,語言類節目《漢字英雄》等。鮮明的地域特征將中原地域風情、人文風貌與傳統文化相互融合,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著中原文化,增強了河南人的文化自信。在以“內容為王”的融媒體時代,河南衛視將地域文化特點充分展現。例如,在《清明奇妙游》晚會中,通過《二十四節氣歌清明》《紙扇書生》《春暖花開》等節目將河南開封、少林寺、嵩陽書院、中岳廟、信陽茶山等極具河南地域特色的景觀與傳統文化相互結合,真正實現了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深化交融。

2.創新性特點

在傳統節日文化融合當中,河南衛視打造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每個節日都以創新形式引人注目,引發了觀眾極大反響。河南衛視的創新,不僅表現在形式方面,更呈現在內涵方面。

第一,傳統節日文化的詩意化創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于濃厚的歷史文化中沉淀而成,散發著獨特魅力。河南衛視將這種詩意化融入其中,打造了美輪美奐的創意節目。例如,舞蹈節目《祈》,以“水下國風舞蹈”為背景,將敦煌壁畫飛天藝術與《洛神賦》精髓相互融合,將唐朝飛天壁畫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曹植筆下的“洛神”更加形象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同時,以傳統節日端午節為背景,引發人們對屈原精神品質的共鳴,洛神美好品德與端午節日主題相得益彰。

第二,傳統節日文化的情景創新。在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創作中,河南衛視以故事化的形式將節目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統一整體,通過節目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傳統節日文化故事。例如,《端午奇妙游》以故事為線索,從四位大唐神都洛陽少女的生活視角著手,以平行交錯的故事情景對她們進宮獻藝的故事徐徐道來。同時運用“網劇+網綜”的創新方式將端午佳節的大唐盛世呈現在公眾面前。創新性特征讓傳統節日文化呈現出新的特點,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相互銜接,既賦予了傳統節日文化新的展現形式,又突破了傳統電視節目模式的局限性,為公眾呈現美好視覺盛宴。

二、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的融合傳播策略

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打破了電視節目的單一模式,實現了電視與網絡等多元媒介的有效融合。河南衛視在其打造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中,實行雙屏聯動,落實“先網后臺”的傳播模式,為公眾帶來了全新文化盛宴。

1.以科技為支撐創新節目形態

互聯網信息時代,科技已經充分融入人們的生活,帶給人們視覺震撼。當然,好的節目不僅要有內容,還要用科技提升內容展現形式。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將科技與傳統文化充分融合,以科技彰顯文化魅力。

第一,以技術實現場景轉換。河南衛視在傳統文化節目創作中,將AR 技術、VR 技術運用其中,構建場景節日文化內容。如利用AR 技術塑造“唐宮小姐姐”二次元形象。而且“唐小妹”系列人物形象的打造,讓故事劇情更加連貫,以人物經歷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第二,舞臺設計“液態化”。傳統舞臺布置相對固定,鏡頭主要聚焦在框架當中,缺乏動態感。為改變傳統舞臺布局的單一性,河南衛視利用虛擬技術打造“液態化”舞臺,構建了360°無死角的視覺體驗模式。例如,《唐宮夜宴》節目采用了虛擬與實景相結合的方式,以AR技術將唐宮場景呈現出來,并以真人代替“唐代仕女俑”,以其為焦點在穿梭游玩中為觀眾呈現美學盛宴。

2.內容為本構建多元傳播渠道

技術融合是媒體融合的顯著特征,利用技術推動傳播方式、渠道的同步創新。隨著科技發展,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更強調內容質量,注重多元傳播渠道構建。

融媒體營銷中心構建。融媒體時代,收視率不再是衡量電視臺收入的主導因素,電視臺通過多元媒介可以實現收益多元化。為順應媒體融合的政策要求,河南廣電對4家傳統媒體以及8家媒體公司予以整合,構建“河南大象融媒體”,大象融媒集團擁有30 余個網絡傳播平臺,同時成立了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在傳播渠道方面,河南大象融媒體不僅擁有自己的客戶端,還與微博、B 站等網絡媒體合作,實現全媒體傳播。在傳統節日文化宣傳推廣當中,河南廣電更是憑借“中國節日”在國內數十個電視節目中脫穎而出。融媒體營銷有效實現了多元媒體資源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內部資源利用效率,可以擴大宣傳渠道,增強營銷策劃實力。

3.節目創作擇優錄用

為提高節目質量,鼓勵導演團隊自主創新,河南衛視借鑒春晚節目海選模式。為滿足全媒體營銷策劃發展需求,河南廣電積極進行制度改革,在導演團隊選拔方面采取“競聘上崗機制”,通過內部競賽方式選拔優質創意節目團隊,并進行節目錄制。無論是項目制作還是大型活動開展,通過競爭增強了導演團隊競爭力,提升了節目整體質量。例如,河南衛視在端午節推出的《端午奇妙游》節目,其導演陳佳是通過河南廣電內部公開競聘才獲得了主辦機會。在對陳佳導演的采訪中,她提到他們團隊主要是想做一檔形式上創新的節目,最終產生了《端午奇妙游》這個節目?!抖宋缙婷钣巍窂膶а莞偲干蠉彽焦澞孔罱K錄制完成,僅用20天,7個劇組同時到洛陽、開封等八地進行取經,且水下舞蹈是在上海拍攝完成。此外,在演員選擇方面,也以公開形式選拔,并以網友投票選舉。正是這種開放式、競爭式的創作模式為公眾呈現出別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盛宴。

4.增強黏性擴大粉絲影響力

融媒體時代,電視文藝節目以更加立體、多元的方式進行傳播,河南衛視在平臺渠道拓展的同時,不斷增強粉絲黏性,以此擴大節目影響力。

第一,粉絲傳播影響力。新媒體時代,粉絲數量已經成為衡量媒體影響力的重要標準,而且粉絲之間具有更強的傳播力。河南大象融媒體旗下的新媒體賬號類型眾多,其中微博粉絲量最大的為“猛犸新聞”,擁有850 多萬的粉絲群體。河南衛視的微博粉絲數量則達到250萬,在《唐宮夜宴》爆火后,河南衛視還推出了“河南春晚官網”微博,目前粉絲量已經突破百萬。為促進與粉絲之間的互動,增強粉絲黏性,在《中秋奇妙游》等節目拍攝前,向公眾征集了4 個唐小妹的名字,通過網友、粉絲投票,最終確定了唐小月、唐小秋等名字。

第二,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河南廣電通過“大象新聞”APP 進軍互聯網平臺,并推出H5新聞、微視頻等系列產品。為了提高傳統節日文化的影響力,河南衛視在傳統媒介基礎上,積極發揮網絡媒體優勢,打造適合網絡傳播的文化節目,其推出的“奇妙游”系列時長控制在30 分鐘以內,以更好地滿足網絡背景下觀眾的碎片化觀看需求。而且在內容宣傳方面,主要遵循“移動優先,全媒體分發”的方式,河南衛視電視節目在優酷、騰訊、微信、抖音等平臺均可以看到。例如,《唐宮夜宴》的播放時長為6 分鐘,《祈》播放時長為2 分鐘,與短視頻觀看需求高度吻合,極大激發了公眾觀看意愿,通過宣傳引起強烈反響,迅速在網絡熱播,擴大影響力。

三、“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對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的啟示

河南衛視開創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在電視媒體獲得一致好評,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傳統節日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價值理念,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對于弘揚傳統文化尤為重要,通過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為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帶來了相關啟示。

1.助推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

“互聯網+電視”是融媒體時代的顯著特征,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觀看逐漸從“小屏”向網絡“大屏”轉移。

首先,電視媒體要樹立文化戰略,將弘揚優秀文化作為媒體己任,利用融媒體擴大傳統文化影響力,更好滿足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求。

其次,時代不同,人們對文化的理解與運用存在差異,媒體要以時代為背景,深挖傳統文化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提升傳統文化影響力。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傳統節日在外在形式方面出現新的特征,在文化傳承弘揚當中,應緊跟時代潮流,賦予傳統節日文化新的內涵,以實現文化創新發展。

最后,強化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在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方面,我國通過節假日方式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意義,以節假日方式增強人們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電視媒體應發揮節日文化宣傳的作用,將節日文化與民眾生活相融合,喚醒民眾文化記憶。

2.傳統文化主題創新注入時代精神

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創新必須與時俱進,凝聚時代價值觀,這樣才能讓傳統節日文化綻放新的活力。對此,在傳統節日文化創作中要敢于打破局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為指導,為新時期公眾提供高品質精神作品。

首先,傳統文化主題創作遵循互聯網創作思維,將互聯網與電視相互融合,營造新的媒介環境,通過多領域跨界融合拓展傳統文化傳播思路。

其次,年輕群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有著內在需求,因此在文化創作當中,要注重年輕群體喜好。創作主體要通過多元媒體了解用戶群體需求,根據受眾反饋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創作出公眾喜愛的文創節目。

最后,文化創作主題要具有時代性特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培育民眾文化自信,提高公眾美學素養??傊?,傳統節日文化在創新當中要積極引入時代精神,增強傳統文化的時代感,以更好適應人們需求。

3.挖掘地域資源彰顯文化特色

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載體,在創作中易于出現同質化問題,想要讓地方電視節目脫穎而出,就需要深挖地域資源,彰顯地方文化特色。河南衛視“奇妙游”系列就很好地利用了地域文化資源,將地域文化與傳統節日相互融合,通過內源創新樹立文化形象。

“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以中原文化為根源,集中展現了河南地方文化特色,這是河南特有的文化資源。其他電視節目在創作中,要把握地域文化特色,結合地域特點,將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效銜接,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更具靈性,凸顯特色。同時,勇于創新。在文化創作方面要打破常規,提出獨特見解,以全新方式呈現文化內容,這樣才能讓觀眾眼前一亮。例如,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不同于傳統的節日聯歡晚會,尤其在“奇妙游”系列中,以“唐宮小姐姐”代入的方式讓觀眾隨同游覽河南名勝古跡,體驗“沉浸式”表演。

四、結語

媒體承擔著傳統文化弘揚與傳播的時代責任,在塑造優良文化傳播環境,喚醒公眾文化記憶,傳承時代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節日文化電視節目融合傳播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以融媒體為載體深化創新,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衛視電視節目
部分衛視下半年待播劇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周五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關于電視節目創新的幾點思考
天津衛視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電視節目的移植與創新
省級衛視跨年晚會新常態
省級衛視季播下一個競爭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