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興鄉村文化視域下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以安徽省樅陽縣“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為例

2024-03-21 06:42
大眾文藝 2024年2期
關鍵詞:樅陽樅陽縣舞臺

潘 曉

(安徽省樅陽縣文化館,安徽樅陽 2467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很重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是辯證法的觀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毙抡鞒躺?,安徽省樅陽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以“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為主題,充分利用文化下鄉、文化惠民消費季、“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農民豐收節”“送戲進萬村”“文化進萬家”“村晚”等平臺載體,把優秀戲曲、文藝演出等鄉村文化送到群眾中間,以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風貌,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其中,“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最具有代表性。

一、“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創辦的背景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振興,振興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樅陽縣是文化大縣,人口大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途經樅陽,作《樅陽之歌》。在全力推進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實施創建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大背景下,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應運而生。

2018年6月,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印發了《“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群眾文藝展演活動方案》。由樅陽縣委宣傳部、樅陽縣文化旅游局、樅陽縣文化館等主辦,相關職能部門、民間業余文藝團體配合,按照“政府搭臺、百姓唱戲”的思路,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面向全縣各鄉鎮開展群眾性文藝展演活動。方案確定了目標任務、活動流程、節目要求、演出事項、組織領導與活動保障等內容;明確了將“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作為全縣群眾文化活動的亮點工程打造。

2019年,“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打造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文化品牌”寫進樅陽縣政府工作報告。

二、“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形成的特色

“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經過探索與實踐,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1.時代性?!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緊緊把握了時代主旋律,讓小節目發揮大作用、小活動激發大能量、小陣地釋放大效應。以節目創作為著力點,以群眾參與為著重點,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脫貧攻堅、移風易俗、掃黑除惡等主題,編創了一批“接地氣、聚人氣、長志氣”,歌頌新時代、新生活、新愿景的文藝節目,唱出鄉村美好的愿望,舞出鄉村生活的旋律,說出鄉情民風的純樸……演的是群眾身邊的生活故事,迸發的是歡樂、溫暖和力量。如《精準扶貧黃梅大鼓》《二順子脫貧》《鼓書說唱新國策、樅陽舊貌換新顏》《掃黑除惡,造福人民》《糊涂到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創大鼓書、戲曲、小品、歌舞、民歌作品,不僅在“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展演的保留節目,而且還參加了省、市文藝調演,并獲得多項榮譽。

2.群眾性?!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定位不是門檻高的專業舞臺,而是展示群眾風采的大眾平臺,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以活躍在廣大基層的文藝愛好者為基礎,沒有絢麗的舞臺背景和豪華的服飾,沒有炫目的燈光色彩和先進的設備,但群眾參與面廣,參與度高,唱自己想唱的,說自己想說的,演自己想演的,你方演罷我登場[1]。沒有年齡的界限,也沒有身份地位的差別,演出人員來自本地各界,有社區職工也有鄉村群眾,有志愿者也有非遺文化傳承人,有經過專業輔導的文藝團隊也有由大爺大媽組成的廣場舞隊……參與演出的是活躍在群眾中的“草根達人”,而舞臺下圍觀、拍著手嘖嘖點頭稱贊的同樣是普通百姓。群眾切實感受到真實的鄉村、家園、生活,享受到真摯的鄉情、鄉風、鄉俗,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愉悅、難忘。

3.文化性。樅陽縣舉旗幟、興文化、育新人、展形象,激發群眾文化活力,注重群眾文化創作和群眾文化團隊培育。實施文化培根鑄魂強化思想引領;實施公共文化惠民豐富群眾文化;實施歷史文化挖掘弘揚傳統文化;實施文化中心提升培育文明風尚;實施文化人才培育強化人才支撐。抓培訓輔導,提升演出水平;抓節目創作,增強引領導向;抓評選展示,擴大輻射影響。樅陽縣文化館和縣黃梅戲藝術研究中心從專業上指導,利用文化館、藝術中心各種功能室組織開展黃梅戲、音樂、舞蹈、形體等各類公益培訓;同時,經常下鄉到基層開展文化培訓以及文藝輔導。原創作品和優秀文化團隊爭奇斗艷、百花齊放,多方位展示了地方傳統文化、風土人情、非遺元素??h文化部門還設立評委會,以年度為時間節點,對原創優秀節目通過視頻平臺展示、微信投票、評委打分等方式評選出獎項予以支持鼓勵。

4.公益性?!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以群眾文化社團為基礎,以文藝志愿者團隊為核心,各單位協作配合,各司其職,每場演出由主要領導班子帶隊,認真安排好舞臺總監、燈光音響、報道拍攝及聯系協調、后勤安全保障人員,確保演出活動組織有序。演出內容由單純的文藝表演向綜合才藝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傳承發展等形式轉變,根據時間節點,分別開展不同主題、富有地方特色的展演活動,確保天天有排練、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精品。演出地點以全縣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為依托,拓展延伸基層文化活動陣地,縣城的舞臺搭建在人流量密集的場所,鄉村的舞臺搭建在各鄉鎮的文化廣場。堅持節目質量不降低和演出時間不縮短,城區、鄉鎮、村(社區)、景區多層次、多場次開展,讓廣大群眾就近享受免費的“文化盛宴”,享受文化發展成果,被群眾稱為“沒有圍墻的百姓大舞臺”。

三、“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取得的效果

“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能夠蓬勃開展,成為樅陽縣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是樅陽縣委、縣政府對振興鄉村文化工作高度重視的結果。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協作、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推進實施以及群眾文藝團隊的培育、文化基礎設施的興建等等為群眾性文化活動地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創新“傳育立行”工作模式,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文化的美好需求,推進了鄉村文化振興。2019年,“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被中共銅陵市委宣傳部認定為銅陵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范例。

1.打造了群眾文化工作新平臺。樅陽縣建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推進鄉、村兩級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興建了群眾歡迎、實用性強的鄉村文化廣場設施網絡,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廣場文化活動運行機制,深入開展“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活動,推動文化資源向鄉村傾斜,實施“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與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紅色基因、非遺文化等融合[1],打造群眾文化工作新平臺,成功上演了數百場文藝演出。有憲法宣傳專場;有群眾歌詠展演、廣場舞專場;有文藝演出、紅色經典、黃梅折子戲專場;有文化下基層、文化巡回演出專場;有旗袍秀專場;有大型古裝黃梅戲專場;有鄉村振興金融大舞臺、掃黑除惡、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藝專場;有大學生之夜專場;有中老年專場;有少兒專場;有非遺文化專場;有合唱歌詠比賽專場……演出節目800多個,自創節目150多個,每次演出安排在周六晚上,原來習慣于這一時間打牌的群眾,找到了新的休閑娛樂方式。不僅本地人愛看,外地來的游客也駐足欣賞,連聲稱好,享譽城鄉及周邊地區,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高度認可、津津樂道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2.創建了文旅融合發展新名片。隨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不僅僅局限于社區和小區,還延伸至鄉鎮、旅游風景區,搭建百姓演、百姓看、百姓評、百姓樂,舞臺藝術與廣場文化、專業藝術與群眾文化交相輝映的平臺,接地氣、貼近群眾,廣大人民群眾在追尋夢想、展示自我、互相交流中感受溫情、快樂、和諧,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成為廣大群眾“喜聞樂看”的公益文化活動。本地觀眾、外來游客都紛紛拍照分享到朋友圈,成為樅陽縣文旅融合發展的品牌。

3.開拓了文化人才培育新途徑?!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充滿正能量、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本地題材文藝精品層出不窮;文藝新人從這里展露“尖尖角”,登上了樅陽縣春晚大舞臺;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桐城派文化、長江文化等人才輩出,農村文藝骨干、“鄉村文化帶頭人”、文化志愿者隊伍、群眾文化隊伍等得到充實與壯大。一大批城鄉文化能人、文藝團體的志愿者、非遺文化傳承人、傳統民間藝人、“草根達人”成為群眾心目中的文化明星,增強了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推進了鄉村文化振興。

4.形成了鄉村文化振興新局面。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載體,“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不斷涵養新風正氣、凝聚奮進力量,營造了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形式、內容、體驗感等,表現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期待。群眾由坐在臺下觀看演出轉變為希望能夠上臺參與表演,展現自我、體驗當“主角”的感覺。為了讓普通百姓每周定時在家門口舉辦的文化盛宴上展示自己的才藝,實現舞臺夢,促進群眾文化團隊的成長和進步,樅陽縣立足于細心指導、耐心培育、用心扶持,讓更多具有表演才能的群眾展現自身的才藝,集參與性、娛樂性、知識性、思想性為一體,人民群眾通過文藝演出活動,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提高文化修養,構建了新時代鄉村精神文明樂園。

四、“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發展的思考

由于受疫情影響,群眾參加人數最多、參與最積極、在地方影響力最大的“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停辦了一段時間。在振興鄉村文化背景下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是廣大人民群眾所盼,是鄉村文化振興所需。2023年,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印發了《2023年度全縣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實施“鄉村公共文化惠民行動”,著重強調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那么,是否恢復“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如果繼續舉辦,面臨什么主要實際問題?又如何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1.城區場所的問題?!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在縣城區沒有固定的舞臺及場所,每次在城區開展活動都需要經過多方面溝通、臨時搭建舞臺,不僅花費大量錢財、消耗大量人力,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也給廣大人民群眾有效觀看帶來許多不便,演員及觀眾車輛無處停放,有時連上廁所也不能及時解決。一些城區居民認為“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內容好、形式好,就是“打游擊”的場所不好,讓群眾事先不看活動通知預告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觀看,等等。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樅陽縣大部分鄉鎮都建起了文化廣場,而城區目前還沒有,難以滿足城區群眾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

2.活動資金的問題?!皹宏栔琛敝苣┐笪枧_是群眾性文化活動,具有公益性。以民間業余文藝團體、個人等群眾性為主角,這些演藝人員補助、每次活動必要的正常開支以及下基層、走鄉村演出等必要的經費增加了政府的負擔。

3.文化隊伍建設的問題。樅陽縣是勞務輸出大縣,青壯年外出務工多,流向大城市多,導致文藝人才缺少,文化主體缺位。

(二)問題的思考

1.為妥善解決城區舞臺及場所問題,建議在縣城區建造一個永久性、固定性的“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活動場地,其中包括舞臺、停車場、公共廁所等。把臺子搭起來,讓群眾有參與的平臺[1];把氛圍造起來,使群眾有參與的熱情;把活動辦起來,給群眾有參與的機會。以城區固定的場所,點燃、豐富、帶動場所周邊夜間煙火氣,以活動聚人氣,以文化促消費,打造城區夜間經濟新景象。

2.為妥善解決資金及運行問題,建議完善和創新“樅陽之歌”周末大舞臺群眾文藝展演活動的運行機制,在保持財政資金支持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對活動進行總冠名或專場冠名,減輕政府壓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效率,提升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品質。

3.為妥善解決文化隊伍建設的問題,建議配足配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組建村(居)業余文藝團隊、文化輔導員、文化志愿者等文化隊伍。特別是用好廣大教師隊伍中的專業文藝人才,這些年,為了教育發展,招聘了許多音樂、美術、舞蹈等專業教師及幼兒教師,這些教師專業性強、影響力大,聘請他們兼職文化干部,填補文化隊伍人才不足的短板。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毙聲r代,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振興鄉村文化視域下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應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實施鄉村公共文化惠民行動;應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活動的新變化,了解群眾要求,把握群眾需求,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發揮鄉村文化活動寓教于樂的特點,避免鄉村文化活動“看客”多、“高大上”多、共性多而“主角”少、“接地氣”少、個性少等問題,緊跟時代發展。演出前,通過地方主流媒體、有影響的自媒體發布活動預告,公布活動內容,群眾熙熙攘攘,提前來到現場;演出中,線下有互動,線上有音像,借助官方云平臺、視頻號等進行全程網絡直播,傳鄉音、鄉情、鄉愁,讓在外的本地人在鄉音鄉情鄉愁中感受到家鄉的新面貌以及家園的新變化,對家鄉多一份眷戀,對故園多一份期盼;演出后,觀眾流連忘返、難忘今宵。同時,應加強、扶持、獎勵地方性題材文藝創作,打造自下而上的群眾文藝作品選拔提升平臺,引導鄉村文化藝術創作,傳播百姓好聲音,講述地方好故事,讓鄉村文化走近群眾,飛入尋常百姓家。有了群眾的追捧,就有了需求和共鳴,群眾文化回歸,傳統文化繼承,就會產生價值空間,促進群眾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調動群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建設文化的積極性,形成“鄉村文化+群眾參與、紅色文化、地域文化、非遺文化、家風家訓、文明鄉風、文化發展……”等模式,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猜你喜歡
樅陽樅陽縣舞臺
軍迷大舞臺
軍迷大舞臺
淺談樅陽黑豬生存危機與可持續發展
中興OTN單向倒換處理
Struggle between id and superego in The Black Cat
樅陽嬗變
樅陽縣基層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樅陽縣糧食規模經營的思考
我們的舞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