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分析

2024-03-21 06:42王藝璇
大眾文藝 2024年2期
關鍵詞:策劃群眾活動

王藝璇

(五蓮縣文旅產業服務中心,山東五蓮縣 262300)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是其中的主體,活動則是客體,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群眾性、自娛性、傾向性、傳承性。群眾文化活動是文化交流的先決條件,但實際參與程度并不高,部分基層政府部門并未給予群眾文化活動足夠的重視,導致其流于形式,沒有將文化價值最大程度發揮出來,產生的文化效應并不理想。另外,文化活動組織的形式比較單一,沒有充分考慮到各類群眾的個性化文化需求,使得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有所弱化。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要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展開深入研究。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現實意義

第一,滿足精神需求。在新時期背景下,受到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影響,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隨之開始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需求。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讓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豐富起來,陶冶群眾文化情操,幫助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前,由于很多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長時間無法得到滿足,導致滋生出了不良習慣,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常態化組織藝術普及活動、藝術教育課堂、惠民講座等多種類型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有效筑牢城市文化高地,促使全民的文化修養以及生活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他們帶來優質的文化活動體驗[1]。第二,增強身體素質?,F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嚴峻,部分老年人沒有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且存在盲目鍛煉現象,鍛煉方式、鍛煉時間均不夠合理。而中青年群體,在學習與工作中處于久坐狀態,承受著較大的身心壓力,在日常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身體素質也呈現出下降趨勢。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簡單易學、趣味性強的特點,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群眾,只需要他們利用空余時間堅持參與,就能輕松達到強化身體機能的目的,進而改善當下生活狀態,加快良好鍛煉習慣、生活習慣的養成。第三,提升思想素質?,F代社會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智能移動設備大范圍普及,群眾只需要利用手機就能便捷地獲取各種信息。然而,網絡具有開放性,其中充斥著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不乏存在錯誤信息、消極思潮,倘若理想信念不堅定或者分辨能力薄弱,極其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定期面向群眾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涵深厚的文化活動,借助活動契機將正確價值觀、前沿思想潛移默化地傳遞給群眾,對于提升群眾思想素質具有積極意義。第四,促進社會穩定。群眾文化活動顧名思義,最為鮮明的特點就是群眾性,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與更多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與人矛盾的發生概率。特別是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鄰里之間的交流大幅度減少,人們彼此之間陷入相對隔絕、相對孤立的狀態,群眾的幸福感出現下滑[2]。由街道社區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組織乒乓球、閱覽室、象棋、廣場舞、詩歌朗誦等文化活動,豐富群眾學習娛樂形式,讓街道社區內呈現出一片快樂和諧的景象,促使群眾在廣泛參與中切實增強自身的幸福感、獲得感。并且在一定社會環境下形成特有的社會約束力,進而實現和諧社會環境的營造。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的基本原則

(一)群眾性原則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是其中的參與主體,為了切實保障群眾文化活動取得理想化效果,必須準確定位活動方向、活動目的、受眾群體。事實上,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目的在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所以活動組織與策劃人員應當始終堅持群眾性原則,從群眾實際情況、真實需求出發,審慎地選擇場地、規劃項目、設計方案。在場地方面,應當充分考慮當地情況,首選廣場、社區、公園等場地;規劃項目上,則應該緊緊圍繞群眾審美取向,確保所選活動是多數群眾喜聞樂見的,如此才能將其參與熱情最大程度調動出來,建議將活動劃分為體驗、觀賞兩種類型,前者的側重點在于讓群眾自主體驗、探索、感悟文化活動,后者則要通過設置觀賞區,比如舉辦文藝匯演、攝影展、書畫展等,引導群眾一邊觀察一邊感知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公益性原則

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群眾文化活動屬于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特點。我國當前大部分群眾文化活動都是由社區、文化館負責組織策劃的,引導所轄區域群眾廣泛參與,以此來滿足群眾多元、個性的文化需求,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為了順利達到上述目標,必須嚴格遵循公益性原則、均等性原則,依托形式多樣、類型豐富的文化活動,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先進文化、大眾文藝知識的普及力度,持續擴大文化影響范圍,努力打造有情懷的地方人文環境,增強群眾文化自信[3]。值得強調的一點是,盡管群眾文化活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經濟效益,但組織策劃人員應當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舉例來說,應當給予參與文化活動的群眾一定的生活物資或者物質激烈,杜絕以任何理由向群眾收取費用,以吸引群眾參與、豐富業余生活為落腳點,防止群眾文化活動的公益屬性弱化,演變為商業屬性的營銷活動。

(三)創新性原則

部分地區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時,沒有對文化活動的形式進行及時創新,單一的文化活動也導致群眾參與熱情有所弱化,難以順利達到活動目的。新時期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及策劃人員應當給綜合考量群眾需求,有意識地對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展開合理創新,積極發揮網絡空間的效能,除了在線下組織活動之外,將線上活動與之結合起來,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活動組織形式,讓群眾碎片化時間得到充分利用[4]。與線下活動相比,線上活動的時效性更強,而且對于時間和空間沒有硬性要求,能夠很好地吸引群眾注意力,組織策劃人員只需要從活動標題、內容入手展開精心設計即可,適當引入短視頻加強活動宣傳,激發群眾參與的內在動力。另外,文化活動創新應與當地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北方藝術講究氣氛熱烈、規模宏大,南方藝術則講究沉郁頓挫、意象精警,組織策劃人員應圍繞各地文化特點進行合理創新,確保與群眾文化取向高度統一,防止出現文化“水土不服”現象。

三、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的實踐策略

(一)完善活動機制

群眾文化活動不論是服務對象還是涉及范圍都十分廣泛,因此組織策劃起來難度較大。為了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順利有序展開,取得預期效果,相關部門需要認真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對活動的管理機制、組織策劃流程加以完善,以便活動高效保證的落地。相關部門在組織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期間,應當率先安排專業能力過硬、實踐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專業人才組成獨立的機構,專門負責活動組織策劃工作,對各自的工作內容、責任范疇作出明確劃分,引導全體人員加強溝通、通力合作,協同開展工作[5]。高效規范推進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的先決條件是精準定位活動目標,建議工作人員采取問卷調查、現場訪談等方式,深入調研群眾的興趣偏好,并依托大數據技術對調研結果展開全方位分析,依分析結果確定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及具體內容。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還應當圍繞群眾文化需求,針對性確定活動目標,以此來為后續活動開展提供明確方向。以中老年群體為例,倘若要面向他們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建議將側重點放在廣場文化上,以豐富業余生活、增強身體素質為目標;如果文化活動對象為青少年群體,積極組織書畫展覽、藝術展演、合唱競賽等,重點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適當加大文化藝術素養的培養力度[6]。接著,以活動定位及目標為導向,精心策劃活動執行方案、梳理活動細節、確定活動宣傳方式等,總而言之就是要讓活動內容足夠細化,且具備可行性、實用性,以有效指導活動執行。同時,聯合相關部門研討方案、共享信息,根據客觀條件、群眾需求對方案細節作出靈活調整。

(二)整合當地資源

各地區及民族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具他特色的地方文化、風土人情,這些均為群眾文化組織策劃提供了資源支撐。為了彰顯出群眾文化活動的地域特色,除了要激發群眾參與熱情,還需要重視整合當地文化資源,將其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進而實現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弘揚,進一步強化當地群眾的文化傳播意識。在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期間,應當深入到基層群眾中,與群眾共同探索當地特色文化,或者詢問相關專家、學者,從當地特色文化中提煉文化要素,有機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奮力打造群眾滿意的文化活動,深化群眾對本土文化內涵的認知[7]。比如山西呂梁市的民俗剪紙被列入國家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當地的群眾文化活動就可以以剪紙為主,開設剪紙課堂、組織剪紙競賽、舉辦作品展覽等,讓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東北地區群眾則更加喜好秧歌,社區可以設置“扭起大秧歌,和諧鄰里情”為主題,組織秧歌大賽活動,一方面能夠活躍社區群眾文化生活、打造社區鄰里和諧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也能加強社區居民聯誼互動能力,讓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文化的創造主體是人,最終也會服務于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應當嚴格遵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原則,用心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所想所需,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文化氛圍,重視傳遞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促使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長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抓住關鍵節點

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應當抓住傳統節日的契機,通過組織相應的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祥和的節日氛圍,大力豐富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切實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在春節到來之際,組織策劃寫春聯、貼窗花、畫“?!钡让袼谆顒?,以此來繁榮當地文化事業;在七夕節期間,以“不七而遇,滿心歡夕”為主題,組織策劃情歌對唱、牛郎被織女等活動,讓傳統節日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有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謳歌美好愛情,引導青年人樹立正確愛情觀、婚戀觀,促進現代家庭和睦健康;在端午節期間,以“艾香端午鄰里和”為主題,組織包粽子、包餃子、健康知識講座、旱地龍舟賽等活動,帶領群眾深入挖掘、傳承、創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使之與現代社會有機融合,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活力,引導群眾認同、喜愛、過好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社區凝聚力[8]。傳統節日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對于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組織策劃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必須緊緊把握好傳統節日這一時間節點,依托主題節日活動,帶領群眾對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展開全面挖掘,喚醒群眾的文化記憶,同時還需要將傳統文化、新時期文藝表現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目的在于賦予群眾文化活動更多的時代性、新穎性,使之更加生動立體、富有吸引力。

(四)創新組織形式

在組織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除了傳統的線下活動形式,還需要努力打造線上文化服務陣地,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依托電視臺、網絡空間、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優質的文化活動體驗。在傳統節日即將到來時,由當地文化館發揮主導作用,盡快搭建完善的文化交流展示平臺,依托該平臺舉辦“我講你聽”非遺故事活動、“我們的中國夢”群眾文藝展演活動、“迎春賀信念”群眾書法攝影展活動、線上知識答題活動等,促使群眾在線上參與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活動體驗,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9]。在線下活動方面,可以以“我們的中國夢”為主題,將文化送入千家萬戶,具體到實踐中需要安排廣大文化志愿者,將優秀書畫作品送到基層;以“一直萬象”為主題舉辦畫展,著重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光輝歷程,引領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愛黨愛國的情懷;定期組織“閱讀悅幸福,書潤千萬家”或者“親子同閱讀”活動,在城市內開設汽車圖書館,供群眾根據需求閱讀打卡,讓城市內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的同時,要嚴格落實導向性原則,選擇積極正能量的項目,杜絕腐朽文化、落后思想的侵入,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群眾文化活動的思想性。在活動結束之后,全體工作人員應當就本次活動組織成效展開全面反思,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及問題,整理經驗、總結教訓,在此基礎上共同研討解決辦法,梳理下次活動的組織思路,這樣就能讓群眾文化活動越辦越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自信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受到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積極影響,當前各個地區越來越重視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相繼投入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中,力求讓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起來,切實滿足群眾的多元個性精神需求。常態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有助于滿足精神需求、增強身體素質、提升思想素質、促進社會穩定,有關部門應深刻認識到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嚴格遵循群眾性、公益性、創新性的基本原則,通過完善活動機制、整合當地資源、抓住關鍵節點、創新組織形式等策略,將群眾文化活動落實落細,在城市內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支持。

猜你喜歡
策劃群眾活動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六小”活動
本刊特別策劃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