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放血治療失眠的臨床應用

2024-03-22 08:57張永芳
當代醫藥論叢 2024年3期
關鍵詞:耳尖壓豆耳穴

張永芳

(臨沂市中醫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失眠是臨床常見病,患者常見癥狀有記憶力下降、睡眠時間減少、睡眠質量降低、難以入睡和集中注意力等。失眠在我國的發生率正逐年提高,流行病學顯示,約有45.4%的人在過去30 d 中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1]。當下,失眠被神經科門診劃分為第二大疾病,第一為頭痛。失眠多發群體有女性、老年人、存在家族史和心理疾病者等。中醫認為該病屬于“目不瞑”“不寐”,究其病因病機主要為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既往,失眠多采取西醫療法,例如借助鎮靜藥物進行催眠等,但若服用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藥物成癮,發生不良反應[2]。中醫治療該病便捷,基本無副作用。常見中醫療法有穴位放血、耳穴壓豆等,耳穴壓豆是用膠布將藥豆粘貼于耳穴處,并予以適當揉、按、捏、壓的手法,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的刺激感,以達到降壓治療的目的,緩解失眠癥狀。穴位放血療法是以針刺穴位放出少量血液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最早載于《黃帝內經》中“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當前,耳穴壓豆、穴位放血治療失眠的相關研究和臨床應用均有,但二者聯用的研究較少。本次研究以失眠患者為對象,分析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放血治療失眠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7 月—2023 年7 月本院74 例失眠患者開展研究,用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37例,男18 例,女19 例,年齡為26 ~76 歲,平均年齡(54.46±4.52)歲;觀察組37 例,男17 例,女20 例,年齡為27 ~77 歲,平均年齡(54.51±4.46)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失眠診斷標準[3];主要表現為醒來時間過早、睡眠維持艱難和入睡困難等;資料完整;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溝通能力異常;患有精神疾??;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病程>4 周;患有惡性腫瘤;依從性差;外耳道皮膚破損。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行常規西醫治療:(1)生活調理。叮囑患者睡前不能飲用濃茶、咖啡等,創造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規律作息,日常生活中適當運動等。(2)心理行為治療。若患者失眠時間過長,建議采取心理療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刺激控制療法、松弛療法和睡眠限制療法等。(3)藥物治療。采取上述療法后,若失眠未改善,建議行藥物治療,遵醫提供夸西泮片、鹽酸氟西泮膠囊、艾司唑侖片等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確定用量和療程。

1.2.2 觀察組

該組聯合耳穴壓豆、穴位放血治療:(1)耳穴壓豆。主穴包括耳穴神門、垂前、皮質下和枕;配穴包括胃、腎、肝、心、脾和膽。選取75%酒精,對選穴區域進行消毒,裁剪膠布,大小為0.6 cm左右,將王不留行籽貼在其中間,將其精準貼在穴位上,借助手指輕輕按壓,3 ~5 次/d,每次每穴按壓30次,每貼敷一次,將留置時間定為3~5d。以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腫、痛或發熱為宜,以患者能耐受為度,起到交通心腎和清心安神等作用。(2)穴位放血。對患者耳郭進行按壓,令其處于充血狀態,消毒耳尖皮膚,左手固定好待放血部位,選取一次性采血針,右手拿好,將其放在耳尖部位,迅速、精準刺入,放血量為5 ~8 滴/次,首次進行時,可選取雙耳尖,后續輪流進行,間隔時間為5 ~7d,治療5 次為1 個療程。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評價情緒變化:采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4]分析焦慮程度;選取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5]分析抑郁程度。評價中醫癥候積分:包括乏力、氣短、心悸、淺睡易醒和入睡困難,無癥狀計為0 分,輕度計為2 分,中度計為4 分,重度計為6 分。評價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6],包含日間功能障礙、催眠藥物、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和睡眠質量,最高為21 分。評價治療效果[7]:顯效為夜間睡眠時間超過6 h,其間未驚醒,晨起精力充沛;有效為夜間睡眠時間增加不低于3 h,睡眠深度呈增加趨勢;無效為睡眠深度、時間等均未改善,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情緒變化比較

治療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變化更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HAMA、HAMD 評分比較[n(±s>)]

表1 兩組HAMA、HAMD 評分比較[n(±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

組別 例數HAMA(分) HAMD(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7 55.76±4.43 44.52±3.12a 54.60±4.32 43.16±2.54a對照組 37 55.68±4.52 51.34±3.23a 54.64±4.28 50.21±2.22a t 值 / 0.077 9.238 0.040 12.712 P 值 / 0.939 0.000 0.968 0.000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觀察組的乏力、氣短、心悸、淺睡易醒和入睡困難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n(±s>)]

表2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n(±s>)]

組別 例數 乏力(分) 氣短(分) 心悸(分) 淺睡易醒(分) 入睡困難(分)觀察組 37 0.72±0.12 0.72±0.12 0.78±0.14 1.61±0.21 2.70±0.10對照組 37 1.21±0.13 1.18±0.14 1.27±0.15 2.94±0.16 3.50±0.21 t 值 / 16.847 15.175 14.526 30.643 20.921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

觀察組的日間功能障礙、催眠藥物、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和睡眠質量評分及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s>)]

表3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s>)]

指標 觀察組(n=37) 對照組(n=37) t 值 P 值日間功能障礙(分) 0.74±0.14 1.24±0.21 12.050 0.000催眠藥物(分) 0.71±0.14 1.24±0.21 12.773 0.000睡眠障礙(分) 0.81±0.22 1.37±0.23 10.702 0.000睡眠效率(分) 1.51±0.28 2.34±0.20 14.672 0.000睡眠時間(分) 1.44±0.23 1.71±0.21 5.273 0.000入睡時間(分) 1.54±0.23 1.72±0.66 3.320 0.001睡眠質量(分) 0.51±0.11 1.14±0.10 25.778 0.000總分(分) 7.11±1.12 11.39±1.25 15.512 0.000

2.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比治療有效率,觀察組更高(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3 討論

失眠主要體現在早醒及睡眠異常,是一種非器質性疾病,處于正常生理睡眠時間時,患者或睡后容易驚醒或難以入睡,睡眠深度無法支持機體需求,久而久之,患者日常學習、工作均會受到影響,同時易產生并發癥,常見的有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8]。以持續時間、臨床表現為依據,臨床將失眠分成三種類型:(1)短期失眠障礙。即持續時間低于3 個月,影響因素主要有環境變化、心理和應激等。(2)慢性失眠障礙。持續時間不低于3 個月,發作頻率高于3 次/周。(3)其他失眠障礙。和上述兩種類型有明顯差異,例如持續時間不低于3 個月,但發作頻率低于3 次/周。失眠具有多種誘發因素,例如,(1)心理因素?;颊哂龅街卮?、突發事件時,會出現情緒不安、激動等現象,或精神持續緊張,引發失眠。部分患者對失眠問題過分關注,滋長出焦慮、不安等情緒,致使失眠加重,或導致失眠長期無法好轉。(2)生理因素。包括女性激素水平異常、過飽、饑餓和年齡因素等,均有可能導致失眠。(3)生活行為和環境因素等[9]。失眠普遍存在,影響到支配覺醒、維持睡眠神經,對其產生刺激,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產生受到干擾,影響到有關神經遞質釋放。臨床上失眠多采用西醫治療,程度較輕者或失眠初期,一般采取心理療法、生活調理等方式干預,如效果不佳,再提供藥物治療,但若用藥時間過長,患者可能產生耐藥性或形成依賴,局限性大。

中醫認為該病隸屬“不寐”,病因病機主要有腎水不足、氣血失調、脾血虧損和心火上炎等。在該病治療中,耳尖穴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和全身經絡連接,就耳廓微經絡而言,耳尖直接對應肝經,實施穴位放血治療,能起到消腫、開竅泄熱、活血化瘀和清熱涼血等作用,對相應穴位進行刺激,能改善機體內分泌,具有清腦、明目和鎮靜等功效,可調節睡眠質量[10]。耳穴壓豆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其和中醫經絡學密切相關,通過刺激有關穴位,可改善肝臟功能,調節全身氣血,延長睡眠時間,增加入睡深度,既可以防范軀體疾病,又可以預防共病。該技術開展原則為內病外治、經絡學說等,以刺激體表穴位為渠道,能調節經絡運行,同時還能以皮膚為媒介,直接汲取藥物有效成分,加強機體免疫功能,可有效糾正陰陽失衡和氣血失調,強化臟腑功能。該方式可以安心養神、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和調節氣血,協助患者減輕焦慮、煩躁等心理。該技術開展的基礎為耳針療法,屬于保健技術之一,或選用小綠豆,或采取王不留行籽,為橢圓狀或者類球狀,將其放在小膠布(邊長約為0.6 cm)中央。實施該療法的關鍵在于對準穴位,選耳廓上存在的敏感點,一般通過以下方式選穴:(1)壓痛點探查。機體出現病痛時,患者耳廓上通常含有壓痛點,而這些壓痛點,即為進行耳穴刺激的點。采用火柴棍或者金屬探棒,確保前端圓滑,用相同、適當壓力探查患者耳廓,痛點受到壓迫后,患者會表現出閃躲、皺眉或者喊痛等反應[11]。(2)直接觀察法。全面、仔細觀察患者耳廓,確定是否出現色素沉著、充血、脫屑、硬結等現象,一旦出現,檢查變色點和變形處,開展耳穴壓豆治療。兩種療法均較為安全,操作便捷,聯合起來,可以對有關穴位產生刺激,疏通全身經絡,調節氣血,既可以提升睡眠質量,又能改善肝臟功能,增強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和對照組比,觀察組的HAMA、HAMD 評分均更低(P<0.05),提示聯合中醫治療,可調節患者情志,解除負面情緒。觀察組的乏力、氣短、心悸、淺睡易醒和入睡困難評分均更低(P<0.05),表示聯合中醫療法能減輕失眠癥狀,推動失眠好轉。觀察組的PSQI評分更低(P<0.05),表明聯合中醫治療后,患者睡眠質量顯著提升。李媛[12]以176 例失眠患者展開研究,一組采取耳穴壓丸療法,另一組聯合耳尖放血療法,結果顯示后者的PSQI 評分下降幅度更大,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證實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放血治療效果更理想。說明應用中醫療法治療失眠療效顯著,且操作便捷,安全性高[13-18]。

綜上所述,給予失眠患者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放血治療能有效提升睡眠質量,減輕精神壓力,緩解病情,具有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耳尖壓豆耳穴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耳尖放血治療麥粒腫
針灸聯合耳尖放血、耳穴壓丸治療失眠的療效觀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療風熱客瞼型瞼腺炎驗案1則
耳尖穴點刺放血,治病有幾多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中醫治療失眠有良方:中藥聯合耳穴壓豆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壓豆防治老年骨折術后便秘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會壓灸配合耳穴壓豆治療虛寒型頸性眩暈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