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文山州油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2024-03-23 08:02李華健文和明鄧國軍羅貞媛陳碧欽胡效章
中國種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文山州油菜發展

李華健 文和明 劉 娜 鄧國軍 羅貞媛 楊 莉 陳碧欽 胡效章 王 茜

(1 云南省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文山663000;2 普洱學院,云南普洱665000;3 云南省廣南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文山663000;4 云南省文山州種子管理站,文山663000)

油菜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區域分布最廣、產油量最高的油料作物[1],也是文山州種植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產業的發展在助推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各級政府、部門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助推油菜產業發展,為文山州油菜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但文山州油菜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很多挑戰。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文山州油菜產業發展現狀,并針對油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文山州油菜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

1 發展油菜產業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

首先,油菜產業關系食用油供給安全。作為第一大菜籽油消費國,我國菜籽油消費總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5%以上,2018-2019 年度菜籽油占自產食用油的1/3 以上,占總消費量的15%,是我國第一大植物油源[2-3]。我國的食用油自給水平不足,食用油的戰略安全受到威脅。據統計,2017 年我國進口油菜籽占世界總進口量的40%左右,2019 年自給食用油僅占需求總量的36.03%[2]。當前,菜籽油自產供應量難以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食用油需求,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單純依靠進口存在很大風險[4]。因此,油菜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食用油的供給安全。

其次,油菜產業可促進農村農業經濟增長。隨著國內外油菜需求的增加,油菜產業的發展為農村地區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油菜種植可帶動農村居民的收入增加,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推動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由表1 可知,2017-2021 年我國油菜種植面積持續保持在全國油料播種面積的50%以上,油菜籽總產量持續保持在全國油料總產量的38%以上。巨大的種植面積和穩定的市場需求將帶動農民持續增收。二是油菜產業可以提供就業機會。油菜產業的發展涉及到種植、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參與,油菜產業的發展將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農村勞動力的閑置問題,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穩定和收入增加。

表1 油料和油菜籽播種面積及產量

此外,油菜產業的發展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傳統油菜種植正在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油菜除常規的油用之外,還兼具菜用、花用、蜜用、飼用和肥用等多種功能[5-6]。以菜籽油加工、功能型油菜產品開發和油菜花旅游節品牌創建為重點,圍繞油菜各生育期進行全價值鏈的挖掘和全產業鏈的多功能開發利用,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菜種植的比較效益,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還能有效推進油菜與鄉村一二三產業的全面融合發展,最終提升我國油菜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4,7-8]。如與文山州比鄰的羅平縣發展“種植+觀光+加工+銷售”一體的油菜產業,在創收方面發揮了巨大潛力[9]。

最后,油菜產業的發展對于農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油菜作為一種重要的綠肥作物,具有較強的生態環境修復和土壤保護能力,油菜秸稈還田可以改善農田土壤的結構和肥力,減少農業非點源污染,促進農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研究表明,油菜秸稈還田能有效改善土壤質量,增加土壤養分,提高作物產量[10]。同時,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農業資源稟賦稀缺,而油菜作為主要的冬作作物,其種植不占用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土地資源,并隨著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的革新,輪作油菜可以提高農田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8]。

2 文山州油菜產業現狀及特點

2.1 產業發展情況文山州油菜產業以種植為主,種植點小而散,區域化、規?;幻黠@。據云南省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7-2021 年文山州油菜種植面積穩居全省第2 位,是云南省油菜主產區之一。如表1 所示,油菜作為文山州內主要種植的油料作物,5 年來油菜籽播種面積平均占油料播種總面積的64.5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1.40%)13.19 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36%)17.77 個百分點;油菜籽產量占油料總產量的59.7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9.08%)20.71 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5.68%)25.89 個百分點。自2017 年以后,文山州油菜籽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升,其播種面積從2018 年的33.58 千hm2提升到2021 年的35.48千hm2,產量從2018 年的3.68 萬t 增長到2021 年的4.29 萬t。單位面積產量也逐年提升,但產量優勢不明顯,從2017 年的1088.71kg/hm2增長到2021 年的1209.13kg/hm2。2017-2021 年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僅為1131.77kg/hm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50.47 kg/hm2)44.80%,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2085.63 kg/hm2)45.73%。

2.2 區位地理優勢明顯文山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與越南接壤,既是云南省與東南亞地區交流合作的紐帶,也是云南通往華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11],有“滇桂走廊”之名,具有“承接東西、貫通南北、通邊達?!钡慕^佳區位優勢[12]。文山州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明顯,在該區域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具有 “雙面性”,一方面山區環境限制了農業發展,另一方面山區環境存在多樣性,使農作物呈現多樣化發展態勢[1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獨特的山地條件成為山地特色油菜產業發展的優勢。

此外,文山州具有良好的山地早熟油菜種植氣候及生態條件。文山州海拔較高、緯度較低、降雨較多,全州最高海拔2991.2m,最低海拔107m,70%地區屬亞熱帶,30%地區屬溫帶,年均氣溫16.1~19.5℃,年總日照時數在1432.1~2007.8h 之間,氣候適宜,無霜期較長,低熱河谷地區幾乎屬于天然溫室。境內降水量及水資源總量相對豐富,多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200mm 左右,變幅在900~1900mm之間,常年水資源總量約為157.71 億m3,其中地表徑 流 總 量110.18 億m3,地 下 徑 流47.53 億m3[14]。西南部降雨多,東北和中西部較少,氣候干濕季分明,5-10 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11 月至次年4 月為干季[15]。冬季氣溫較高,無嚴寒極端天氣,春季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不強,為油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16-17]。

2.3 政策支持助推油菜產業發展我國油料資源短缺,為彌補糧食生產結構短板,2022 年我國啟動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云南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 年)》,多措并舉發展油菜等油料作物。隨著國家加大對油菜產業的支持力度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推進,文山州對油菜產業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文山州政府制定了《文山州“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2021-2025 年)》以及《文山州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 年)》,推動油菜產業挖潛擴面,有效利用冬閑田穩步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政策扶持和補貼力度的加大,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為文山州油菜產業新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近年來的油菜籽播種面積持續增加。

3 油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機械化生產發展滯后油菜機械化生產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油菜種植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18-19]。但受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小而散種植模式的影響,油菜機械化水平較低,全程機械化種植面積為0,嚴重制約油菜產業發展。

3.2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足《文山州“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2021-2025 年)》中指出,2020 年文山州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僅為1.14∶1,遠低于全?。?.6∶1)、全國(2.3∶1)水平,全州第一產業向后端延伸不夠,第二產業向兩端拓展不足,第三產業向高端開發滯后[14]。油菜產業作為文山州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尤其突出。當前文山州油菜產業仍然以種植業為主導,無大型菜籽油加工廠和油菜相關地理標志性產品,與休閑旅游、康養、教育、科普、文化等產業融合度也較低,缺乏多元化發展。油菜種植面積雖然較大,但種植戶數量眾多,且種植規模較小,缺乏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的能力,這導致油菜種植不能有效銜接二三產業發展,生產效益受限,難以實現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迫切需要拓展油菜產業功能,延伸產業鏈,推動油菜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3.3 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當前文山州油菜產業在新品種引進、育種和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仍較為薄弱。主要表現在良種自給率低,主要依賴外源品種;品種更新換代緩慢,品種退化嚴重;集成技術覆蓋面小,只局限在核心試驗示范樣板區(點)上;從事油菜產業技術研發與推廣的技術人員少,基層技術人員知識老化,支撐產業發展的技術力量較為薄弱。近年來,黃興粉等[20]對文山州引進的油菜新品種從生育期、長勢、抗性和主要經濟性狀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試驗,劉娜等[21-22]對甘藍型油菜在文山州內種植的農藝性狀和不同濃度腐植酸肥處理對油菜產量影響進行了研究。雖然進行了少量基礎研究,但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創新,多功能開發利用研究更是處于空白。截至2020 年,文山州科技貢獻率僅為42.7%,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亟需加強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科技與油菜產業深度融合,提高油菜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

3.4 生產效益較低,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文山州油菜產業一直以種植為主,圍繞油菜全生育期菜用、油用、飼用、花用、蜜用、肥用等形成的全價值鏈挖掘不充分,種植收益較低。雖然在政府及各項政策的支持引導下,文山州油菜的種植面積及產量有了大幅提高,但農民種植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單位面積產量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表1)。且隨著種子、肥料、農藥、人工及作業成本的增加,油菜種植效益不斷下滑,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受挫,進一步削弱了文山州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3,8]。

4 發展對策及建議

文山州油菜產業在“十四五”時期具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前景。為促進文山州油菜產業發展,持續釋放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通過借鑒其他地區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發展對策。

4.1 多功能開發利用,提高種植效益油菜生育期內多元化開發利用潛力巨大[19]。近年來,以羅平縣為代表的云南部分地區,油菜產業逐漸形成了菜園(菜薹作蔬菜或腌菜)、花園、蜜園和油園的“四園”經濟[23],但文山州油菜產業還停留在種植為主的狀態,油菜的多元化利用價值開發不夠。研究表明,油菜薹營養豐富,含有鈣、鐵、維生素C 和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鈣含量在綠葉蔬菜中最高,維生素C 含量是卷心菜的2 倍多,其富含的硫代葡萄糖苷類化合物抗癌功效明顯[24]。油蔬兩用型油菜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營養豐富、脆甜可口的新鮮蔬菜,還可以通過摘薹后追施油菜專用肥提高油菜籽的產量和油菜種植效益[25]。姚琳等[26]、鄭本川等[27]指出,油蔬兩用甘藍型油菜品種的選育,在滿足消費者對菜薹需求的同時,對穩定油菜籽產量也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的研究表明,摘薹1 次可顯著增加油菜單株有效角果數并提高油菜籽產量。林寶剛等[28]的研究表明,油菜摘薹去除頂端優勢后,增施氮肥可以促進側枝的生長,彌補主花序摘除而造成的產量損失,且通過增收一季菜薹,可實現經濟效益翻倍。油菜薹蔬菜汁飲料[29]及相關功能性食品[30]也相繼問世,但目前,在文山州還未涉及油蔬兩用油菜新品種的選育、種植及開發利用,油菜產業在市場開拓方面還有不足之處。目前,文山州正在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現代農業示范區,可搶抓機遇加大油蔬兩用油菜新品種的引進、育種及推廣,大力開發油菜薹作為蔬菜的市場,加大菜薹深加工產品開發,提高農戶種植經濟效益。

此外,文山州“十四五”規劃強調打造南北休閑農業產業帶,培育出以硯山、丘北、廣南為主,以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康養旅游業為重點的現代農旅經濟圈[12]。近年,已有研究團隊通過雜交培育出白、紅、桔、黃、紫、粉6 個色系、20 多種彩色油菜花品種,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梢越梃b羅平縣“就地生產、就地加工、就地增值”“羅平蜂蜜”和“羅平菜籽油”地理標志性產品開發、文旅融合發展經驗[9],依托丘北縣普者黑景區、廣南縣八寶景區和壩美世外桃源景區、富寧縣馱娘江景區、紅色文化和邊境文化等優質旅游資源,推進油菜產業農文旅融合,以大健康為核心,開發出文山特色旅游產品和當地優質油菜產品。

4.2 打造品牌,提高品質,釋放品牌效益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和“文品出山”區域公用品牌的目標,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營”雙輪驅動的思路,將品牌打造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綠色有機產品認證緊密結合,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積極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和要素向產業龍頭企業集中,扶強龍頭企業,做大做響綠色有機品牌,推動“產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業上、企業落在基地上”。按照農業農村部印發的《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有關專項實施方案》加強“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管理,打造一批有影響力、有文化內涵的農產品品牌,發揮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從而提高油菜種植的附加值。

4.3 加大科研投入,強化科技支撐油菜產業的發展需要充分向科技創新找動力、要動能,不斷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的能量牽好油菜產業發展的“牛鼻子”。(1)政府的高度重視是產業發展的強勁推手,政府部門應加大油菜產業發展的科研投入,為油菜產業發展研究提供資金保障。(2)高產、含油量高、抗逆性強的油菜品種及輕簡化和機械化的生產技術能很好規避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31]。因此,要注重高產、多抗、優質油菜新品種的培育和配

套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病蟲害防控,提高油菜的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高油菜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3)加強與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開展科研項目,推動油菜產業的創新發展。(4)加強高素質科研人才的培養,并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推進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研究工作,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5)成立油菜產業體系專家團隊,聯合州外油菜產業體系知名專家與本地專家共同組建專家庫,包括油菜育種、生產、病蟲害防治、加工、副產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經濟等,重點攻關文山州油菜產業創新發展“卡脖子”問題,為油菜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指導,并加強市場調研和需求預測,提前制定供應計劃,推動油菜產業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避免供需矛盾影響油菜市場價格。

4.4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規模集約化經營農業經營主體是油菜生產中的基本單元,油菜生產規模經營是油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2]。當前,文山州油菜產業的規?;l展程度較低,小而散的種植模式不僅影響機械化發展進程,油菜種植水平和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需要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土地流轉力度,讓能夠實現機械化種植的種田大戶或合作社承包零散的土地,形成大面積的規?;N植區域,加大對大規模種植戶的支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推動油菜產業的集約化、規?;l展。

4.5 強化政策扶持,完善產業鏈推進油菜全產業鏈開發,提高油菜種植的綜合效益,是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19]。在文山州油菜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特別是加強油菜后期加工和銷售環節相關個體戶和企業的培育,從而提高油菜產業附加值和經濟效益。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龍頭企業,帶動完善油菜產業鏈,在用地政策上給予支持;另一方面以惠民政策激勵油菜全產業鏈發展,將油菜生產關鍵環節使用的農業機械設備和油脂加工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

猜你喜歡
文山州油菜發展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油菜燴豆腐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種油菜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會剪影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文山州扎實推進油茶產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