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糯高粱雜交種九糯5 的選育及輕簡化栽培技術

2024-03-23 08:02丁孝營龐春梅欒英穎費泓強鄭士梅
中國種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矮稈雜交種釀造

丁孝營 龐春梅 劉 冰 欒英穎 費泓強 鄭士梅 姜 碩

(吉林省吉林市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吉林132011)

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堿、耐瘠薄等特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飼料和釀造作物之一,又是最具潛力的生物質能源作物。高粱在我國主要用于釀造和飼用,糯高粱是我國傳統醬香型、濃香型名酒釀造的主要原料,我國的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優白酒都是以糯高粱為主要原料釀造的,而且用糯高粱釀造清香型白酒和山西老陳醋,產品口味要優于普通粳高粱[1-2]。目前,糯高粱主要在我國四川、貴州等南方高粱主產區種植,由于其植株偏高、熟期偏晚,生產能力并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另外,糯高粱生產多為常規品種,種植費工、產量低、抗病性差、倒伏嚴重,導致價格偏高,從而限制了糯質高粱的大面積推廣和應用[3-4]。隨著國家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糯高粱種植區域出現北擴,成為一些地方致富的特色產業。

為了提高糯高粱產量和規?;N植,促進高粱產業向高產、優質、專用化方向發展,使中、低端酒廠都能用得起糯高粱,真正實現酒企提質增效,吉林市農業科學院高粱育種團隊通過對矮稈糯質高粱資源的改良創新,以不育系598A 為母本、恢復系N9316R 為父本選育出矮稈、耐密植、適宜機械化作業的糯高粱雜交種九糯5,于2022 年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高粱(2022)220061,該品種單寧含量高、小粒、耐蒸煮,是釀造醬香型白酒的優良品種[1,4-5]。

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

1.1 親本來源母本不育系598A 是吉林市農業科學院高粱育種團隊于2010 年以易制種、高配合力保持系2055B×糯97B 為基礎材料,F1在海南種植,F2~F3分離出矮稈、種皮白色的糯質淀粉結構的保持型單株后代材料,F4種植穗行并選拔矮稈、糯質型優良單株與A1型胞質不育系進行測交,經海南加代,南北方連續回交6 代選育而成。父本恢復系N9316R 是吉林市農業科學院高粱育種團隊于2011年以矮稈恢復系193R×糯16R 為基礎材料(193R、糯16R 均是自選材料),經人工有性雜交,在F2~F3選擇中熟矮稈、糯質、中緊偏散穗型優良單株,經南北方連續自交6 代系譜選育而成。

1.2 選育過程糯高粱雜交種九糯5 是吉林市農業科學院高粱育種團隊以矮稈、耐密植、高產、適宜機收為育種目標,通過資源創新選育出優良親本系,于2016 年雜交組配而成。2017-2018 年進行本單位內苗頭組合產量比較鑒定試驗;2019-2020 年參加全國高粱春播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完成品種登記全部試驗程序。2022 年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高粱(2022)220061。田間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具有矮稈、耐密植、抗倒、小粒、后熟快等特點,產量與對照品種粳高粱持平。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農藝性狀九糯5 在北方春播生態區種植屬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116.5d 左右,需≥10℃活動積溫 2500℃以上。幼苗綠色,芽鞘淺紅色,葉緣綠色。株高140.5cm,株型半緊湊,成株葉片數 17 片,花藥黃色,柱頭淺黃色,花粉量大。果穗紡錘形,穗長30.0cm,中緊穗,單穗粒重68.55g,籽粒紅色,橢圓形,千粒重20.2g,角質率35%,紅殼,著殼率3.7%。

2.2 品質及抗性2019 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品質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質8.99%,粗脂肪3.45%,粗淀粉74.54%,支鏈淀粉(占總淀粉)99.21%,單寧1.83%,容重745g/L,育性96%,倒折率為0。2021 年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鑒定圃人工接種,對高粱絲黑穗病的抗性表現為中抗絲黑穗?。?1.9 MR),絲黑穗病2 年田間自然發病率均為0。

3 產量表現

2019-2020 年糯高粱雜交種九糯5 參加全國高粱春播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由表1 可以看出:2019 年平均產量8831kg/hm2,比對照敖雜 1 號增產12.94%,比對照吉雜210 減產1.70%;與對照敖雜1號相比,10 個點全部增產,與對照吉雜210 相比,4個點增產,6 個點減產;2019 年該組合生育期 118d,比對照敖雜1 號晚6d,與對照吉雜210 相同。2020年平均產量7944kg/hm2,居第15 位,比對照敖雜1號增產10.36%,比對照吉雜210 減產2.57%;與對照敖雜1 號相比,8 個點增產,2 個點減產,與對照吉雜210 相比,4 個點增產,6 個點減產;2020 年該組合生育期115d,比對照敖雜1 號晚5d,比對照吉雜210 早1d。2 年平均產量8388kg/hm2,平均比對照敖雜1 號增產11.65%,比對照吉雜210 減產2.14%。

表1 九糯5 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4 輕簡化栽培技術

4.1 種植區域九糯5適應性強,在吉林省中西部、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內蒙古赤峰和通遼、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等地區≥10℃活動積溫2500℃以上區域均可廣泛種植。

4.2 地塊選擇高粱對地塊要求不高,一般在鹽堿地、瘠薄地、土壤pH 值6.5~8.5 的地塊均可種植,前茬以豆類作物為最佳,其次為玉米、谷子、向日葵等作物。不宜重茬和迎茬,同時應避免前茬可能對高粱產生藥害的土壤農藥殘留的影響。

4.3 精細整地精細整地是確保高粱全苗的重要技術措施。秋整地的地塊在早春土壤解凍時,還應及時頂凌春耙,使土壤保持細、暄、平,上虛下實,為及時播種創造條件。春翻時更要注意隨翻、隨耙,防止水分蒸發。澇洼地要提早進行頂凌淺翻,否則進入返漿期,機具將不能作業。壟作區應力爭秋起壟或早春頂漿打壟,并及時鎮壓,以保水蓄墑供種子發芽。

4.4 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進行清選,篩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去除秕種和壞種,并在晴天曬種2~3d,以提高種子活性。為了防治病蟲害也可進行種子包衣,包衣應在播種前2 周進行,讓藥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種,以免因藥膜尚未完全固化而脫落,影響藥效。

4.5 科學施肥科學施肥可進行分施或一次性施肥。分施 施足農家肥,一般每hm2施用高粱復合肥400~500kg 作底肥,拔節時追施氮肥(尿素)200kg 左右。一次性施肥 在打壟時每hm2施高粱復合肥600kg,生育期間不追肥。

4.6 播期一般待地表5cm 的土層溫度穩定通過10℃以上時即可搶墑播種。播種覆土深度3~4cm,鎮壓后深度1.5~2.0cm。機械播種用種量8~10kg/hm2,播后注意及時鎮壓保墑,保苗密度15 萬株/hm2。

4.7 化學除草高粱對有些化學除草劑非常敏感,不能超量使用。每667m2可施用38%阿特拉津200mL 兌72%異丙甲草胺70mL 進行苗前封閉;苗后4~6 葉期可用50%二氯喹啉酸粉劑67g 兌38%阿特拉津乳油200mL 直接噴施。

4.8 蟲害防治高粱易發生黏蟲為害,可用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類殺蟲劑800~1000 倍液噴施防治;防治高粱蚜蟲用吡蟲啉噴霧。

4.9 適時收獲高粱收獲期對于產量和籽粒品質均有影響。蠟熟末期即穗部90%的籽粒變硬,手掐不出水時,是高粱籽粒中干物質含量達到最高值的時期,為適宜收獲期。過早收獲,籽粒不充實、粒小而輕、產量低;過晚收獲,籽粒會因呼吸作用使粒重下降,降低干物質含量,同時容易因降雨而發霉、灰暗、失去光澤,進而影響糧食的商品性和產量[6]。

5 選育體會

高粱的糯性受隱性基因控制,改良和創新難度大。糯高粱雜交種九糯5 的成功選育為釀造醬香型白酒提供了優良品種。今后需加強小粒、散穗、耐蒸煮、適應性廣的高產糯高粱雜交種的選育,促進高粱產業向優質專用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矮稈雜交種釀造
小麥矮稈突變體je0098的遺傳分析與其矮稈基因定位
多舉措促玉米雜交種制提質增產
47份外引小麥種質中矮稈基因的檢測及其降稈效應分析
提高桑蠶一代雜交種雜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黃昏十月末
甘藍型油菜半矮稈細胞質雄性不育系9162 A的選育及應用
普通小麥品種陜農33矮稈突變體的矮化效應分析
雜交種子為什么不能留種
山西老陳醋釀造技藝
優質中晚熟玉米新雜交種錦潤911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