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食玉米岡甜1 號及栽培技術要點

2024-03-23 08:02趙俊立常海濱
中國種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鮮穗甜玉米鮮食

吳 宇 趙俊立 常海濱

(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黃岡438000)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有80%的土地適宜種植玉米[1]。近年來湖北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均在4.7 萬hm2以上,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除武漢種植約1.1 萬hm2鮮食玉米外,黃岡、仙桃等市發展鮮食玉米產業也勢頭強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根據當前湖北省鮮食玉米市場需求,針對湖北省丘陵、平原地區氣候特點,以高產、優質、多抗為目標,采用二環系選系的方法,培育出了黃甜玉米新品種岡甜1 號。

岡甜1 號母本L916 是以自交系HZ508 與自交系HZ339 雜交后代為基礎材料,從2013 年春季開始采用系譜法選擇,在黃岡和海南兩地連續進行自交和選擇,于2016 年選育出的遺傳性狀穩定的優良自交系;父本S4 是以自主創制并改良的亞熱帶超甜玉米父本群B 為基礎材料,2012 年開始選擇目標單株混合授粉,獲得雜交后代并連續5 代自交,于2015 年育成。2016 年冬季在海南利用自交系L916和S4 組配雜交組合,2017-2018 年在黃岡等地開展組合鑒定和品種比較試驗,田間綜合表現良好,產量較對照品種粵甜16 增產明顯。2019-2020 年參加湖北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區域試驗,2021 年完成湖北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生產試驗。2022 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鄂審玉20220023。

1 品種特征特性

1.1 農藝性狀岡甜1 號為中熟黃色鮮食甜玉米,春播生育期為87.0d,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綠色,葉色濃綠;株高252.1cm,穗位高97.0cm,雙穗率1.6%,空稈率2.3%;果穗錐形,苞葉長度適中,穗軸白色,穗長19.4cm,穗粗5.0cm,禿尖長0.9cm,穗行數16.2 行;籽粒黃色,行粒數37.9 粒,百粒重36.1g。

1.2 感官等級與蒸煮品質鮮食玉米的食味品質和外觀色澤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更是品種能否通過審定并推廣的關鍵因素。2019-2020 年湖北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試驗主持單位組織相關專家通過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對參試的鮮食玉米品種品質進行綜合性評價,結果表明,岡甜1 號品質優良,感官評分與對照粵甜16 相當,蒸煮品質評分2年均超過對照,2 年品質鑒定平均分為86.3 分,較對照粵甜16 優(表1)。揚州大學農學院理化檢測結果表明,岡甜1 號皮渣率含量為10.15%,可溶性總糖含量15.86%,還原糖含量8.08%。

表1 岡甜1 號品質表現 (分)

1.3 抗性評價2019-2020 年通過對自然條件下參試品種各試驗點病害發生鑒定結果及倒伏倒折情況進行統計發現,在2 年區域試驗中,岡甜1 號綜合抗性良好。南方銹病和穗腐病發生均為1 級,紋枯病9 級病株率和莖腐病病株率均為0,小斑病最高為3級;除抗病性良好外,岡甜1 號抗倒性也較強,2 年區域試驗倒伏倒折率平均為8.26%,較對照粵甜16(倒伏倒折率平均為9.81%)低。

2 產量表現

2.1 品種比較試驗2018 年開展品種比較試驗,試驗點設在武漢、荊州、鄂州、宜昌、襄陽、漢川、長陽和黃岡等8 個點,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種植密度為50000 株/hm2,小區面積20m2,田間管理按照湖北省鮮食玉米區域試驗標準執行。試驗結果表明,岡甜1 號鮮穗平均產量為12513kg/hm2,比對照品種粵甜16 增產7.6%。

2.2 區域試驗2019-2020 年參加湖北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區域試驗,8 個試驗點分別為黃岡市、武漢市武昌區、武漢市黃陂區、襄陽市、宜昌市點軍區、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漢川市、荊州市。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間比法排列,無重復,每隔7 個品種種植1 個對照,小區面積24m2,6 行區,密度為50000株/hm2。

如表2 所示,2019 年岡甜1 號8 個試驗點每hm2鮮穗平均產量為13112kg,較對照粵甜16 減產0.72%,增減產點數為3 增4 減,居參試品種第13 位,因該年度區域試驗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之和為87.5分,根據《湖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參試品種年度區域試驗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之和≥87 分,允許其區試商品鮮穗產量比對照減產≤5%;2020 年鮮穗產量平均為11844kg,較對照粵甜16 增產1.56%,增減產點數為7 增1 減,居參試品種第3 位。

表2 2019-2020 年區域試驗岡甜1 號產量

2.3 生產試驗2021 年參加湖北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生產試驗,8 個試驗點(同品種比較試驗)均采用大區對比,不設重復,試驗面積300m2,四周設保護行,參試品種及對照品種粵甜16 同期播種、移栽,結合當地種植習慣進行田間管理。岡甜1 號每hm2鮮穗產量在11243~14331kg 之間,平均產量為12587kg,高于對照產量11665kg,增產7.9%。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隔離種植玉米屬異花授粉作物,花粉互串會影響甜玉米的品質及口感,從而降低商業價值。因此岡甜1 號甜玉米播種前要考慮好與其他類型玉米的隔離措施,可以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2]。平原地區種植,與其他玉米品種間隔400m 以上,如有林木、山丘、房屋等天然屏障,可適當縮短隔離間距。采用時間隔離,以玉米花粉不相遇為原則,應當與其他類型玉米品種的播期春播間隔20d 以上,夏播與秋播間隔15d 以上。

3.2 適時播種為提高種植經濟效益,應根據市場供應需求的變化和栽培方式不同,合理安排甜玉米播期。岡甜1 號春、夏、秋播種皆宜,湖北省平原、丘陵地區春、夏、秋播種時間分別以3 月上旬至4 月上旬、4 月中旬至6 月下旬、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為宜,海拔較高區域春播時間應適當推遲。春播適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2~3 葉期帶土移栽,種植密度控制在52500 株/hm2左右;夏秋播可直播,直播田塊一定要精細整地,且選擇排灌方便、肥力較好的田塊,每穴2~3 粒種子,確保全苗,種植密度在60000 株/hm2左右。為了保證玉米提早上市并延長供應時間,可以采取地膜覆蓋或溫室大棚種植等措施,播種時間可提前至1 月下旬。

3.3 科學施肥施肥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則。播種前隨旋耕每hm2撒施45%三元復合肥(20-10-15)750kg 左右或有機肥3000kg左右;玉米3~4 片可見葉時追施尿素(含N 量46%)150kg 作為苗肥,分行開溝施入;9~11 片可見葉時追施尿素(含N 量46%)225kg 作為穗肥,分行開溝施入[3]。

3.4 加強田間管理

3.4.1 苗期管理及時補苗,育苗移栽后缺苗嚴重地塊及時選擇備用壯苗移栽補苗,直播田塊出苗后隨即查苗,針對缺苗穴位,采取同小區帶土移栽方式進行補苗。間苗定苗,根據“去弱留強、間密存稀、留勻留壯”的原則在3 片可見葉時間苗;在4 片可見葉時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蟲苗,選留大小一致的健苗。

3.4.2 中耕除草全生育期進行2 次中耕除草,第1 次在4~7 葉期,松土為主;第2 次在拔節前,深度8~10cm,行間深、苗旁淺。根據草情可選擇符合國家規定的適宜化學除草劑適時除草,注意選擇無風的早晚進行。

3.4.3 抗旱排澇灌溉時間應充分結合自然降水情況進行,苗期掌握好澆水量,適度蹲苗;玉米生長發育中、后期(抽雄期、吐絲期和灌漿期)干旱時要及時灌水,防止出現“卡脖旱”;雨后積水過多時要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發生漬澇災害,影響甜玉米品質和產量。

3.5 防治病蟲害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病蟲害侵襲。防治措施應根據不同栽培方式、播種時間,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蟲害防治可采用中耕、釋放害蟲天敵、誘蟲燈、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苗期重點防治地老虎等害蟲,中后期重點防治玉米螟、草地貪夜蛾、蚜蟲等害蟲;玉米病害可通過輪作、改善通風透光、清除病株等措施進行防治?;瘜W防治病蟲害時,應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化學藥劑,施用量盡可能小,做到早用、慎用、適用,注意鮮穗采收前15d 內嚴禁施用化學農藥。

3.6 適時收獲甜玉米食用品質隨籽粒生育進程而變化,最佳食味期就是最適宜的采收期,采收過早則籽粒水分多,糖分積累少,口感差且產量較低,尚未形成品種固有品質與風味;采收過晚,籽粒果皮變硬,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食用品質差且無商品性[4-5]。收獲在乳熟期進行,春播在吐絲后18~24d適時收獲;夏播在吐絲后18~20d 適時收獲;秋播在吐絲后18~26d 適時收獲,采收后及時上市或進行加工處理。

猜你喜歡
鮮穗甜玉米鮮食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甜玉米豐產 種植有技巧
超甜糯鮮食玉米育種有了新路
“華耘花糯402”種植密度試驗簡報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特色糯玉米新品種推介
密度、播期對雜交糯玉米遵糯4號鮮穗產量的影響
彩甜糯玉米新品種“金維彩甜糯15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