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考略

2024-03-25 04:34石芳馬秀娟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政要四庫河北大學

石芳 馬秀娟

收稿日期:2023-01-06

摘? 要:

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為四庫存目之書,現存兩種,一種為藏書家孫仰曾呈獻之明抄本,現藏于國家圖書館;一種為近年新發現的兩淮鹽政李質穎采進之清抄本,現藏于河北大學圖書館。文章對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的版本、源流以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中關于該書的撰者、撰寫時間、闕佚等進行了考證。經考證,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不但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而且內容豐富,可以補《明太祖實錄》《東潛文稿》等歷史文獻之不足,還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

關鍵詞:

《秘閣元龜政要》;四庫進呈本;四庫存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歷史文獻

中圖分類號:G2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136(2024)02-0095-06

Research on Mi Ge Yuan Gui Zheng Yao of Si Ku Jin Cheng Ben

SHI Fang,MA Xiujuan

Abstract:

Mi Ge Yuan Gui Zheng Yao of Si Ku Jin Cheng Ben is a book of Si ku catalogue,and there are two existing versions.One is a copy of the Ming Dynasty submitted by Sun Yangzeng,a bibliophile,which is now stored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One is a newly discovered copy of the Qing Dynasty collected by Li Zhiying,a salt policy official of Huainan and Huaibei areas,which is now stored in Hebei University Librar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version and origin of Mi Ge Yuan Gui Zheng Yao of Si Ku Jin Cheng Ben,and the views on its author,writing time,missing? and so on from Mi Ge Yuan Gui Zheng Yao of Si Ku Quan Shu Zong Mu Ti Yao.After textual research,Mi Ge Yuan Gui Zheng Yao of Si Ku Jin Cheng Ben not only has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 value,but also is rich in content.It can supplement the deficienc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such as Ming Tai Zu Shi Lu and Dong Qian Wen Gao,and also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value.

Keywords:

Mi Ge Yuan Gui Zheng Yao;Si Ku Jin Cheng Ben;Si Ku catalogue;Si Ku Quan Shu Zong Mu Ti Yao;historical document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始,乾隆皇帝為編纂《四庫全書》廣征天下遺書,其采書渠道主要有地方采進書、藏書家獻書、《永樂大典》輯出的佚書、內府藏書等。據《纂修四庫全書檔案》記載,“旋據翰林院查明付覆:收過各省采進及各家進呈各種書籍,共計一萬三千五百零一種”,統稱為“四庫采進本”或“四庫進呈本”[1]。四庫進呈本經四庫館臣辦理后,又分為應刊、應抄、應存、毋庸存目四種。其中,抄入《四庫全書》的原本,習稱為四庫底本,列入應存之書,稱為存目底本。

清嘉道以后,翰林院的四庫進呈本管理松弛,丟失過半,又歷庚子事變,所藏之書或被焚毀,或被劫掠,或散落民間。時至今日,留存于世的四庫進呈本已不多見,全部四庫進呈本的存世數量為三百余種[2],而四庫存目底本不過一百九十四種,分藏于海內外二十六家單位[3]。

《秘閣元龜政要》是四庫進呈本中的一種,列為存目之書。經考證該書至少進呈了兩部:一部為浙江藏書家孫仰曾呈獻之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現藏于國家圖書館;一部為近年新發現的兩淮鹽政李質穎采進之清抄本《秘閣元龜政要》,現藏于河北大學圖書館。目前,學界對國家圖書館所藏《秘閣元龜政要》的研究較多,而對河北大學圖書館所藏清抄本《秘閣元龜政要》源流、內容、遞藏過程、文獻價值以及兩種進呈本之間的關系等關注較少。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進行考述,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 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版本考

1.1? 河北大學圖書館藏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

河北大學圖書館藏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清康熙抄本。半頁十行,行十九字,無界欄,十六冊,每卷一冊。書高27.3厘米,寬18.2厘米。首卷封面有朱文長方木記以及“研理樓劉氏藏”印,木記高10厘米,寬6.3厘米,印有“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兩淮鹽政李質穎送到秘閣元龜政要壹部計書拾陸本”。該書每卷首頁均鈐有滿漢合璧朱文大印“翰林院印”,以及“劉明陽”“雙靜閣”“靜宜王寶明”“研理樓劉氏藏”“劉明陽王靜宜夫婦讀書印”“寶靜簃主靜宜所得秘籍記”印。其中“翰林院印”為正方形,邊長為10.35厘米,四邊輪廓清晰,印文方正而嚴整,筆畫筋骨分明,印色朱紅發亮,清晰明凈,均勻并較少走油現象,與劉薔先生所考證之四庫底本中“翰林院印”的特征相符。此外,該書每卷卷首都鈐有“劉明陽”印,卷末鈐有“有書自富貴,無病則神仙”印。除了“翰林院印”和書衣木記之外,其余鈐印均為藏書家劉明陽之藏書印。書前有藏書家劉明陽跋文一篇,半頁十行,行十九字,紅色界欄,版心印有“研理樓書抄”,共三頁。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皇帝為編纂《四庫全書》下詔在翰林院設立四庫全書館,廣征天下藏書。該館分為翰林院與武英殿兩大系統:翰林院四庫館負責辦理《四庫全書》,武英殿四庫館主要繕寫《四庫全書》。因揚州馬裕家藏書甚豐,乾隆皇帝特諭翰林出身的兩淮鹽政李質穎委派專人查訪馬氏藏書,先后共擇取776種,專差呈送至蘇州四庫全書總裁處供查核[4]。除呈送私家藏書外,李質穎還搜集、購買書籍呈送給四庫全書館,如臺灣收藏的《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第一冊即為“兩淮商人馬裕、兩淮鹽政李質穎呈送書目”[5]。

劉明陽(1892—1959),字靜遠,天津人,肄業于天津法政大學,其夫人為王靜宜。劉明陽為天津屈指可數的大藏書家之一,性嗜博古,并通版本目錄之學。其收書宏富,更筑樓典藏之。每遇珍秘罕籍,則必親加考校,一生寫有大量的考證以及注釋文字。劉氏藏書樓名“研理樓”,又名“雙靜閣”?!把欣怼比∽詽h諸葛武侯研精理性之語意,“雙靜閣”之“雙靜”是因劉明陽夫婦名字中都有靜字??谷諔馉幈l前,劉明陽夫婦已收藏了大量藏書。

后世以首頁鈐蓋“翰林院印”與書衣木記作為判定四庫進呈本的外在特征。當時清政府為便于《四庫全書》工程完成之時,將私家進呈之書發還本家,在各省呈送私家藏本之書衣上鈐蓋方形木記,包含時間、呈送者、藏書者、部數、冊數,即“乾隆某年某月某巡撫、鹽政某送到某人家藏某書幾部計書若干本”[6]。如浙江圖書館藏有四庫進呈本《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上集二十七卷中集五十五卷下集二十五卷》,該書封面蓋有“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撫三寶送到孫仰曾家藏琬琰錄壹部計書拾陸本”的朱文長方木記[7],由此可知該書為孫仰曾家呈獻之四庫進呈本?!端膸觳蛇M書目·兩淮鹽政李續呈送書目》載“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十六本”[8]61,即河北大學圖書館所藏之《秘閣元龜政要》。該書經四庫館臣寓目后,作為四庫存目底本。嘉道以后流出翰林院,散落民間,民國時期由著名藏書家劉明陽收藏。在日本侵略中國的艱難歲月中,劉明陽曾??痹摃??!斑w地避亂,樓居湫隘,家中藏書盡寄在外,披覽參證殊感困難。意趣蕭然,生活枯寂,有生以來未曾有也。安得河山復舊,居處歡恬,書我晤,對春風滿座,俾余晨搜暮討,補其缺佚。惟是寇氛,現仍匝地浩劫,正復彌天清平之期,恐匪旦夕。而完成之愿,應亦未易,幾及聊志鴻爪以驗方來可耳。己卯端陽劉明陽讀竟漫記于弢廬?!保?]之后,輾轉流藏,今由河北大學圖書館珍藏。該書見載于《四庫采進書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以及《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吨袊偶票緯俊份d“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清抄本,河北大學圖書館藏”[10]。該書入選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清抄,四庫底本,有‘翰林院印‘劉明陽印‘河北大學圖書館藏,圖錄號10210?!保?1]

1.2? 國家圖書館藏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

國家圖書館藏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明抄本。半頁十行,行二十字,藍格,白口,四周單邊,十六冊,每卷一冊。首頁鈐有滿漢文官印“翰林院印”,又鈐“曾在李鹿山處”朱文長方印,并有“總辦處閱定,擬存目”的戳記,書后有雍正九年(1731)勿藥的跋文。杜澤遜先生考證該書為四庫進呈本,列為四庫存目之書。勿藥為小山堂主人趙一清,根據書后雍正九年(1731)勿藥的跋文可知,該本為趙氏收藏的小山堂寫本?!墩憬杉z書總錄·丁集》載“《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冊,小山堂寫本”[12],即國家圖書館所藏之《秘閣元龜政要》。該書曾被錢謙益、李鹿山、趙一清、孫仰曾收藏,后由孫仰曾呈獻給四庫全書館,《浙江省第四次孫仰曾家呈送書目》載“《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十六本”[8]81,經四庫館臣辦理后,作為四庫存目之書。嘉道以后該書流出翰林院,輾轉流藏,今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杭州小山堂趙昱、趙信兄弟及趙昱之長子趙一清,于清代雍、乾之際以藏書宏精著稱東南。孫仰曾,字虛白,號景高,貢生,仁和人,藏書家。其父孫宗濂字栗忱,號隱谷,乾隆甲子(1744)舉人。孫仰曾在四庫全書館開之后獻書二百三十一種,其中一百三十四部成為纂修《四庫全書》的底本[13]。小山堂主人與孫仰曾關系密切,小山堂主人之一的趙信為孫氏之婿,而孫仰曾從兄景曾之妻,亦為小山堂趙氏之女[13]。

國家圖書館藏《秘閣元龜政要》收入《絳云樓書目》《千頃堂書目》《四庫采進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吨袊偶票緯俊份d“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明抄本,勿藥校并跋”[10]。

1.3? 兩種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的比較

經比較,河北大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所藏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版本、行款、抄寫時間、鈐印、題跋、收藏者等多有不同,但兩種版本的內容、卷數、冊數完全相同,只是因為手抄,個別字不同。

首先,兩種《秘閣元龜政要》中個別字繁簡不同,或異體字,或形近字,以河北大學圖書館藏清抄本《秘閣元龜政要》為底本進行比較。第一,同字,繁簡不同。如《秘閣元龜政要》卷十六中“元哈麻雪雪謀廢元主,立愛猷識理達臘。詔安置哈麻于(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中為於字)惠州,雪雪肇州皆誅之,復籍沒其家產”。其中,“于”是“於”的簡體。第二,同字,異體字頻出。如《秘閣元龜政要》卷十六中“哈麻以進,西番僧入禁中為恥。告其父禿魯曰:我兄弟位宰輔冝(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中為宜字)導入主以正”。其中,“冝”為“宜”的異體字。第三,同字,形近字錯出。如《秘閣元龜政要》卷十六中“元以孔克堅為山東道廉訪使,尋召為集賢直學士,子希學為秘書郎??藞赞o歸,元主就拜為廉訪使,既受詔又辭。會山東兵亂,克堅率家屬北行次藁城。丞相賀太平奏召克堅為集賢直學士希學為秘書郎,遣使者即(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中為唧字)藁城記之”。其中,“即”與“唧”寫法不同,意思也不同,這說明其中一版本抄寫錯誤。第四,丟字、落字。如《秘閣元龜政要》卷一“元至正十六年,宋龍鳳二年,天完志平六年周張士誠天祐三年(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沒有年字)”。

其次,河北大學圖書館藏《秘閣元龜政要》屬于清康熙抄本,避諱康熙之名。如避諱清康熙皇帝玄燁的玄字,“大常卿道士邱玄清死。玄清,陜西人,幼為道士。于均州武當山宗全真之學,往來漢沔河,玄年及五十,有司以其治才薦入京,初授監察御史,超擢太常寺卿。帝嘗賜以媛女,玄清固辭不受。帝益重之至是死”[14],該段中的玄字都缺最后一筆。而國家圖書館所藏《秘閣元龜政要》中玄字都沒有避諱。

綜上可以看出,河北大學圖書館藏之清抄本《秘閣元龜政要》和國家圖書館藏之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應來自同一底本,或者河北大學館藏清抄本以國家圖書館藏之明抄本為底本。

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考

《四庫全書》是清代官修的大型叢書,收錄了中國清代之前的多數典籍。盡管《四庫全書》在編修之時對一些文獻有毀壞之舉,但在典籍的保存以及佚書的搜集整理方面功勛卓著?!端膸烊珪偰刻嵋穼Α端膸烊珪分惺珍浀牡浼謩e校定, 寫出提要, 置于書前。因其述及學術源流且內容豐富, 故成為后世研究古典文獻的重要參考書。但由于卷帙浩繁等多種原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也存有不少錯誤?!端膸烊珪偰刻嵋っ亻w元龜政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書中已稱成祖,則嘉靖以后人作也。所紀皆明太祖事。然起于元順帝至正十六年張士德取常熟,終于洪武二十八年。首尾皆不完具。殆前后各佚一冊,今本卷第又傳寫者所改題歟。大致與《太祖實錄》相出入,亦無異聞也?!保?5]該提要對了解《秘閣元龜政要》的撰者、成書時間、篇卷、內容、闕佚等價值極大, 但有些結論與原書并不相符。故對其進行考證,以恢復文獻的原貌,便于學界利用。

2.1? 《秘閣元龜政要》記載的內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秘閣元龜政要》只是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的歷史,其實是書除主要記載明太祖歷史外,也記載了元末各省參知政事及明其他皇帝的歷史。

首先,《秘閣元龜政要》主要記載元末明初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及明初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內容。該書共十六卷,前三卷記載元末明初歷史,包括元至正十六年(1356)至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歷史;卷四至卷十六,記錄洪武元年(1368)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歷史,是書所記主要為明太祖在位期間的歷史。

其次,是書也記載了明太祖之后多位皇帝的歷史。如該書卷七記載明弘治元年(1488),哈密阿黑麻假裝稱臣遣使來朝,而弘治八年(1495)圍攻甘州[16],這是關于明孝宗時期明朝與哈密之間的歷史。又如明朝實行七廟之制,嘉靖皇帝進行改革之歷史?!睹亻w元龜政要》卷十四記載“我皇上已皆肇舉,分建圓業方澤,續創昭穆群廟,又作成祖廟于群朝之外,以表萬事不遷。更睿宗廟于都宮之左,以避渠道,五歲一禘以祀皇初祖,而奉太祖以配。以立春特享祖于本廟,于夏秋冬舉行時祫合享太廟,及至冬季仍舉大祫,尊太祖坐西東,向群圣昭穆列序。其睿宗止修四時之祀,以避豐禰之嫌至精至當惟明惟備”。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病逝。武宗既無皇子又無同父兄弟,由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世宗朱厚熜繼位,即明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為追崇其父興獻王,塑造帝系正統,對國家祭禮進行了全面的變革。因怎樣崇祀由興獻王世子即位的明世宗生身父母的典儀而發生的爭論,是明代中葉的一件大事,該段文字反映了明嘉靖朝這一歷史事件。此外,《秘閣元龜政要》還記載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孝宗、明武宗之歷史。

再次,是書也記載了元朝末年之歷史。如《秘閣元龜政要》卷一記載“元顙哥失里暴死于家。初脫脫之死由哈麻雪雪詹事顙哥失里所擠陷也。哈麻兄弟侍元主帷幄而顙哥又近侍太子,顧哈麻黨于顙哥而私相誓曰:若太師脫脫去位后,我能做右丞相,則左相必詹事矣。哈麻又慮顙哥之來,其權不專,奏除顙哥宣政史,顙哥殊失所望”[17]。該段文字記載了元至正十六年(1356)元朝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又如《秘閣元龜政要》卷三記載了元末各省參知政事之傳,如“元以吉尼為廣西行省平章政事。吉尼為廉訪使時,南方郡縣多沒,唯廣一方獨完,凡十五年,至是加榮祿大夫升平章”,這些內容保存了元朝末年各省高層官員的傳記資料,也反映了元朝的政治情況。

因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認為該書“所紀皆明太祖事”有失準確。

2.2? 《秘閣元龜政要》的撰寫時間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秘閣元龜政要》為明嘉靖朝以后的人所編寫,值得商榷。

如該書卷四記載“臣于嘉靖丁酉歲,嘗承憲命與修《杜氏通典》,未有群籍,未有敢議蔡氏之非者。因得善長陶安之議,喜其識,正而備述于此”[18],指出《秘閣元龜政要》的編寫時間和原因。嘉靖丁酉即嘉靖十六年(1537),作者在參與編修《杜氏通典》時,感到資料缺乏,于是編寫此書。該句意指《秘閣元龜政要》開始編寫時間是嘉靖十六年(1537)。又如卷五記載“憲臣之進爵飴,誤以為甘露也,恐宮廷之內勿食,而有傷害,備詞呈官而竟不為達。江湖遠思之情,至今忓悒未已。嘉靖十七年四月”[19]?!爸两瘛敝讣尉甘吣辏?538)四月,也就是嘉靖十七年(1538)作者記述以前之事,表達處江湖之遠,仍關心朝廷之感慨。該句意指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作者正在編寫是書。藏書家劉明陽也認為“事在嘉靖十七年四月各等語,其為嘉靖時人所撰足可無疑”[9]。此外,是書所記除了主要為明太祖在位期間的歷史外,也記載了明嘉靖朝以前多位皇帝的歷史,但未發現明嘉靖朝以后的歷史內容。

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云“書中已稱成祖,則嘉靖以后人作也”,值得商榷。

2.3? 《秘閣元龜政要》缺漏的內容

《秘閣元龜政要》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它以年代為線索,按年、月、日順序編排有關歷史事件,見表1。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農民起義[20],從洪武元年(1368)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在位三十一年。但《秘閣元龜政要》起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止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所以是書關于明太祖事的記載首尾不完備。另外,《秘閣元龜政要》沒有記載的內容甚多,詳見表1。

此外,是書還存有缺頁落行的現象。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所云“首尾皆不完具”“殆前后各佚一冊”[15]的結論有失準確。

綜上,《四庫總目提要·秘閣元龜政要》有諸多不確切之處,說明四庫館臣對該書未曾深入考證。

3? 《秘閣元龜政要》歷史文獻價值

3.1? 歷史資料價值

《秘閣元龜政要》為明代嘉靖時期所著開國史著作。該書未著作者姓名,流傳范圍不廣。此書除《千頃堂書目》載入“典故類”,藏家殊少著錄,即《明史·藝文志》亦不載,其罕傳可知[21]?!睹亻w元龜政要》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主要記述了元末明初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巴ㄟ^對《秘閣元龜政要》中史料分析并與其它文獻記載相互比較,《秘閣元龜政要》所涵蓋內容十分廣泛,從開國戰爭、建國典章制度、天災天象、地方人物皆有收錄,且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秘閣元龜政要》部分內容是其他史料未有提及,或者可以補充相關史料的不足,其史料價值較高。除了其內容廣泛外,《秘閣元龜政要》更多的是細節描述,尤以開國戰爭最為詳細,遠超《明太祖實錄》相關記載?!保?1]《秘閣元龜政要》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著作,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可以與《元史》《明史》等歷史著作互相參校,補史書之不足。

3.2? 文獻學價值

趙一清(1711—1764),字誠夫,號東潛,又號勿藥。一清秉承庭教,家學淵遠,又與父執杭世駿、全祖望等亦師亦友,故較之乃父乃叔學殖尤厚,為乾隆朝著名學者。其著有《水經注釋》《水經注刊誤》《直隸河渠志》《三國志補注》以及詩文著作《東潛文稿》等,為“乾嘉樸學”學術大家[22]。雍正九年(1731)其為《秘閣元龜政要》所做跋文《勿藥記》,未收入《東潛文稿》乾隆刻本[23],因此具有文獻??陛嬝齼r值,移錄如下?!啊睹亻w元龜政要》不詳作者姓氏,閱其書知為閩之漳州人,嘉靖時嘗從征安南者。按吳樸《龍飛紀略自序》云:‘先大夫范常、劉辰勤采《滁和遺事》,太祖大見欣納。臣于征伐禮樂,采而輯之,久藏巾笥。以議處安南為與議者聞于當道,流遁致遠。提學副使田學文取覽,直名為《國朝綱目》云云。其中,論斷語亦多征用之。則是書疑即樸所作。樸字華甫,漳州詔安人。所謂副使田即吾鄉先達田公汝成叔采也。每冊首頁有‘曾在李鹿山處圖記。李公諱馥,亦閔人,嘗撫吾浙,以事罷去,不數年間,所藏遂散亡流失,良可慨矣。又檢諸薄落中,惟《絳云樓書目》有之,冊數與此合,而不注明卷數。按:明太祖以壬辰起兵,是書始于丙申。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是書始于二十八年。首尾具有遺脫,內失甲辰至丁未四年事,又失丁巳至已末三年事。而行礙點畫之舛誤者不可悉舉,是本為錢氏舊鈔,宜其精善完好,而紕繆若此,信乎藏書之南也。予方苦足疾,兀座無聊,因取《高皇文集并實錄》諸書參校,庶幾十得其五云。雍正九年冬至前二日勿藥記?!保?4]

4? 結語

四庫進呈本《秘閣元龜政要》現存兩種,一種為藏書家孫仰曾呈獻之明抄本,現藏于國家圖書館;一種為近年新發現的兩淮鹽政李質穎采進之清抄本,現藏于河北大學圖書館。經比較,兩個版本的行款、抄寫時間、鈐印、題跋、收藏者等多有不同,但內容、卷數、冊數完全相同,只是因為手抄,個別字不同。因此,河北大學圖書館藏之清抄本《秘閣元龜政要》和國家圖書館藏之明抄本《秘閣元龜政要》應來自同一底本,或者河北大學館藏清抄本以國家圖書館藏之明抄本為底本。由于歷史原因,目前存世的四庫進呈本已不多見,只有三百余種,而四庫存目底本也不過一百九十余種,所以《秘閣元龜政要》可謂是彌足珍貴,稀世罕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該書內容豐富,語言簡潔,記述了元末明初的戰爭、明朝初期的典章制度、災荒天象、地方人物等,而且非常注重細節的描述,可以補《明太祖實錄》等史料之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獻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鵬連.新發現四庫底本《望云集》考略[J].圖書館雜志,2018,37(5):106-112.

[2]劉薔.“翰林院印”與四庫進呈本真偽之判定[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1):60-62.

[3]杜澤遜.四庫存目書進呈本之亡佚及殘余[C]//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105-188.

[4]揚州“馬氏”與四庫全書[N].揚州日報,2011-09-01(T01).

[5]姜雨婷.傅斯年圖書館藏《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考略[J].圖書館雜志,2012,31(5):77-81.

[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17-118.

[7]張群,童圣江.浙江圖書館藏四庫進呈本考述[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6(4):67-75.

[8]吳慰祖.四庫采進書目[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

[9]秘閣元龜政要·跋[M].清抄本.

[10]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56.

[11]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43.

[12]沈初,等.浙江采集遺書總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58.

[13]侯印國.孫宗濂、孫仰曾家世及藏書考論[J].新世紀圖書館,2013(12):88-91.

[14]秘閣元龜政要:卷十六[M].清抄本.

[15]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332-1333.

[16]秘閣元龜政要:卷七[M].清抄本.

[17]秘閣元龜政要:卷一[M].清抄本.

[18]秘閣元龜政要:卷四[M].清抄本.

[19]秘閣元龜政要:卷五[M].清抄本.

[20]陳梧桐.朱元璋起義早期在巢湖地區的活動[J].巢湖學院學報,2013,15(1):1-9.

[21]宋敏.《秘閣元龜政要》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0.

[22]嚴迪昌.誰翻舊事作新聞:杭州小山堂趙氏的“曠亭”情結與《南宋雜事詩》[J].文學遺產,2000(6):48-59,143.

[23]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史部 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21.

[24]秘閣元龜政要:卷十六[M].明抄本.

作者簡介:

石芳(1974— ),女,碩士,館員,任職于河北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文獻學。馬秀娟(1971— ),女,碩士,研究館員,通信作者,任職于河北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文獻學。

猜你喜歡
政要四庫河北大學
趙浩岳作品
圖看天下
“四庫學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河北大學質量技術監督學院
《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和國家》簡介
那些 不會說話 的國際政要
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四庫學研究專輯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招生現狀分析
治國理政要把握“四個全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