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勃類藥材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2024-03-25 06:11臧二歡崔卉蕓畢雅瓊劉宇超張春紅李旻輝詹志來
中成藥 2024年3期
關鍵詞:馬勃脫皮大馬

臧二歡,崔卉蕓,畢雅瓊,3,劉宇超,劉 倩,張春紅,李旻輝,,3*,詹志來

(1.包頭醫學院,內蒙古自治區特色道地藥材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內蒙古 包頭 014040; 2.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3.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4.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北京 100700)

馬勃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LasiosphaerafenzliiReich、大馬勃Calvatiagigantea(Batsch ex Pers.) Lloyd 或紫色馬勃Calvatialilacina(Mont.et Berk.) Lloyd 的干燥子實體,又名馬糞包、灰包,夏秋兩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采收,除去泥沙,干燥。其性平、味辛,歸肺經,具有清肺利咽、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熱郁肺咽痛、咳嗽、音啞,外治鼻衄、創傷出血等癥[1]。馬勃資源分布廣泛,遍布全國各地,多生于夏、秋雨后的曠野草地或濕地腐木之上。其化學成分復雜,主要含有甾體類、酚類、蛋白質、糖類等?,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馬勃具有抗腫瘤、止血、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倍受醫藥界關注。馬勃被制作成馬勃粉、馬勃繃帶、馬勃紗布、馬勃菌絲海綿、馬勃膏劑等劑型,用于創傷出血、外科手術止血等,臨床療效確切[2]。馬勃在使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品種混亂現象,混偽品較多。之前馬勃相關的綜述中,有些混偽品及地方習用品也被總結,化學成分是分離或質譜鑒定沒有區分,整理的并不系統和全面。本文通過查閱PubMed、Science Direct、SciFinder Scholar、Web of Science、CNKI 等數據庫,對國內外有關2020 年版《中國藥典》 規定的三大基原以及基原物種同屬的脫皮馬勃屬、禿馬勃屬的馬勃類藥材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進行綜述,以期正本清源,為后續研究、開發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1 化學成分

1.1 分離得到 由于馬勃種屬的復雜性,本文只對基原物種脫皮馬勃L.fenzlii、大馬勃C.gigantea、紫色馬勃C.lilacina,脫皮馬勃屬的L.nipponica(Kawam.) Y.Kobayasi.和禿馬勃屬的頭狀禿馬勃C.craniiformis(Schwein.) Fr、紅黃禿馬勃C.rubroflava(Gragin) Lloyd.P、杯形禿馬勃C.cyathiformis(Bosc.) Morg、白禿馬勃C.candida(Rostk.)Hollós、C.nipponicaKawam 等馬勃類藥材的化學成分進行總結。研究表明,馬勃類藥材中主要含有甾體類、酚類、揮發性、氨基酸類、多糖類、多肽類、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報道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馬勃中的甾體類、多肽、多糖類。馬勃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麥角甾醇是真菌類的特征甾醇,但在馬勃的研究中較少受到關注[3]。

1.1.1 甾體類 甾體被認為是馬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應用廣泛。如麥角甾醇具有抑菌、抗炎、抗腫瘤的作用,也可作為中間體,參與藥物的合成過程[4]。相聰坤等[3]通過HPLC 法測定了不同品種馬勃中麥角甾醇的含量,其中脫皮馬勃為0.009 9%,紫色馬勃為0.050 2%,大馬勃為0.012 3% ~0.150 3%,不同產地不同樣品之間含量差異較大。馬勃類藥材中分離得到的甾體化合物見表1、圖1。

圖1 馬勃類藥材中的甾體類化合物結構式

表1 馬勃類藥材中的甾體類化合物

1.1.2 酚類 酚類物質,特別是酚酸,被認為是馬勃的主要抗氧化劑[17]。蘇明智等[12]在60.2 g 脫皮馬勃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得到反式-4-羥基肉桂酸15.1 mg、對羥基苯甲酸9.1 mg、4-羥基苯基乙酸酯8.3 mg、對苯二酚11.8 mg,并通過理化性質和波譜數據鑒定化合物的結構。高云佳等[18]從9.0 g 脫皮馬勃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得到5,7-二羥基-1 (3H) -異苯并呋喃酮16.5 mg、4,6-二羥基-1(3H) -異苯并呋喃酮12.1 mg、3,5-二羥基苯甲酸32 mg。馬勃類藥材中分離得到的酚類化合物見表2、圖2。

圖2 馬勃類藥材中酚類化合物結構式

表2 馬勃類藥材中的酚類化合物

1.1.3 其他 馬勃中還含有許多其他成分,這些化學成分構成了馬勃多樣性的特點。蘇明智等[12]在60.2 g 脫皮馬勃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得到棕櫚酸10.3 mg。高云佳等[18]在9.0 g 脫皮馬勃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得到蔗糖22.0 mg。在紫色馬勃和頭狀禿馬勃中分離得到馬勃菌酸,具有抗菌活性,可作為潛在抗生素藥物進行研究[6]。此外,在頭狀禿馬勃和紅黃禿馬勃中還分離得到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其含量有待進一步確定。馬勃類藥材中分離的其他類化合物見表3、圖3。

圖3 馬勃類藥材中的其他化合物結構式

表3 馬勃類藥材中的其他化合物

1.2 UPLC-MS 或GC-MS 鑒定得到 大多數綜述對光譜鑒定結構的化合物和質譜數據庫推測的化合物沒有區分,由于分離純化后的單體化合物通過1H-NMR、13C-NMR、HMBC、HMQC、DEPT 等光譜技術進行結構式的鑒定,相對于只利用粗提物進行UPLC-MS 或GC-MS 質譜數據庫鑒定的化合物要更為準確,因此本文分開表述,為之后對馬勃化學成分的進一步分析提供依據。

Kivrak 等[17]使用UPLC-ESI-MS/MS 法鑒定得到12 個酚類化合物,推測2,5-二羥基苯甲酸(23.26 μg/g)、原兒茶酸(19.87 μg/g)、對羥基苯甲酸(16.47 μg/g)、反式-4-羥基肉桂酸(14.87 μg/g) 是大馬勃中的主要酚類成分。其中,對羥基苯甲酸和反式-4-羥基肉桂酸在先前的報道中已經被分離出,其余的酚類成分是否真正存在有待進一步的分離研究。

馬勃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成分,其揮發油提取物已經被報道有較好的抑菌活性[25]。游洋等[25]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大馬勃揮發油,GC-MS 法和數據庫檢索比對進行分析,從未成熟和成熟的大馬勃中共鑒定得到23 種揮發油類成分。徐淑楠等[26]同樣采用GC-MS 法鑒別脫皮馬勃中的揮發性成分,其主要成分為苊 (16.836%)、芳-姜黃烯(7.800%)、丁香烯環氧物 ( 5.448%)、β-姜黃酮(2.814%)、β-杜松萜烯(2.771%)。本文總結出采用GCMS 技術得到的105 種揮發性成分,均沒有已分離出的報道,其結構式仍需確定。

馬勃類藥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物質。野生大馬勃幼體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如天冬氨酸、絲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等。每100 mg 馬勃樣品中含氨基酸32.9 mg,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量的39.6%[14]。作為止血期所需的營養物質,氨基酸尤其是精氨酸、谷氨酸等能對創面愈合起到促進作用[27]。Kivrak 等[17]采用UPLC-MS/MS 法從馬勃中鑒定得到20 種氨基酸,蘇明智等[12]在脫皮馬勃中分離出苯丙氨酸。

UPLC-MS 或GC-MS 法鑒定得到的化合物見表4。

表4 UPLC-MS 或GC-MS 法鑒定得到的化合物

此外,馬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類化合物,如白色線狀環脂肽(WLIP) 等。孟晶晶等[30]采用HPLC 法測定不同產地或銷售城市的脫皮馬勃藥材中WLIP 含量,結果顯示含量在0.014 2~0.059 4 mg/g 之間,其中湖北產WLIP 含量最高,有報道顯示WLIP 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值得深入研究[31]。大馬勃中提取得到的抗壞血酸[32]參與細胞間質形成,能促進膠原纖維和四氫葉酸形成,減少疼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減少組織滲透,起到消腫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從大馬勃中分離得到大馬勃多糖Ⅰ、Ⅱ、Ⅲ這3 種活性多糖[14],研究發現馬勃多糖類具有抑菌和抗腫瘤活性[33-34]。馬勃中含量較高的多糖是β-葡聚糖,臨床報道證明β-葡聚糖凝膠能有效治療難愈性創面[7]。馬勃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鐵、鎂、鈣、鋅、錳等金屬含量相對較高,這些元素是多種酶的活化中心,對多種生命活動起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有關馬勃的研究報道進行整理,總結2020 年版《中國藥典》 規定的3 種基原以及脫皮馬勃屬、禿馬勃屬的馬勃類藥材分離的化學成分有甾體類22 種、酚類12 種、其他25 種; 采用UPLC-MS 或GC-MS 法鑒定的化學成分有酚類10 種、揮發性105 種、氨基酸19 種。由此可見,大部分化學成分只是被鑒定,還沒有被分離出,需要深入研究確定化學結構式,從而更好的指導臨床藥用。

2 藥理作用

馬勃為我國傳統中藥,其性味辛平,有清肺利咽、止血之功效。其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馬勃具有抗腫瘤、止血、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2.1 抗腫瘤 馬勃具有豐富的抗腫瘤化合物,Meng 等[31]從脫皮馬勃中分離得到WLIP,研究發現,WLIP 對K562 細胞有較強的抗增殖作用,其能夠增加細胞凋亡并誘導G0/G1期停滯,還能降低K562 細胞Bcl-xL、cyclin-D1 表達,為了進一步證實PPAR-γ 是WLIP 的抗腫瘤靶點,通過熒光素酶法檢測PPAR-γ 活性,并將PPAR-γ 最有效的合成配體羅格列酮用作陽性對照,結果表明,10 μmol/L WLIP 可以激活PPAR-γ,提示WLIP 的抗腫瘤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PPAR-γ活化途徑介導的。Yeh 等[35]報道,用100 μg/mL 紫色馬勃蛋白質處理人結腸癌細胞SW480、HT-29、DLD-1 可誘導內質網應激相關胞質空泡的形成,誘導SW480 細胞eIF2α 磷酸化以及caspase-4、caspase-9 的裂解,激活轉錄因子ATF3、ATF4、CCAAT 表達,增強結合蛋白同源蛋白質CHOP 和葡萄糖調節蛋白GRP78 表達,激活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 并增加細胞質鈣,表明紫色馬勃蛋白質的抗腫瘤機制源于其在SW480 細胞中誘導的內質網應激、JNK活化和細胞質鈣積累的能力。Ero?lu 等[36]研究了大馬勃提取物對人肺癌細胞A549 增殖的抑制作用,顯示其IC50值為500 μg/mL,持續72 h。用500 μg/mL 大馬勃提取物處理A549 細胞,結果表明其通過降低CCND1、CCND2、CDK4、Akt、Bcl-2 表達以及升高Bax、p53、caspase-3、caspase-9表達來誘導細胞周期停滯和凋亡。

綜上所述,關于馬勃抗腫瘤作用的研究相對較多,但尚未應用于臨床,有待深入研究。

2.2 止血 楊佳寧等[37]以云南白藥(1.333 g/kg) 為陽性對照,比較脫皮馬勃不同藥用以及極性部位提取物對小鼠的止血作用、對亞甲基藍吸附力的效果,結果發現,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均有止血作用,其凝血機制可能與介導內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徑有關,并且孢被的吸附力大于孢體。隋新等[38]通過瓷板針挑法、試管法和復鈣時間對5 種馬勃萃取物進行家兔體外凝血實驗,以云南白藥(5 mg/mL) 為陽性對照,發現馬勃各萃取部位(5 mg/mL) 均能有效的縮短血液凝聚時間,證實其提取物有止血作用,其中,正丁醇部位止血效果最好。楊愛龍等[39]將混合痔Ⅰ、Ⅱ期患者分為對照組(九華膏) 和治療組(馬勃膏),觀察馬勃膏劑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發現馬勃膏劑對于緩解便血、痔核脫出、肛周瘙癢、便秘等混合痔臨床癥狀療效確切。

馬勃在臨床上止血效果顯著,多用馬勃粉、馬勃菌絲海綿或馬勃膏劑治療外傷出血、鼻血或消化道出血,但仍缺乏單體化合物藥效學研究。

2.3 抑菌 游洋等[25]以阿米卡星(0.64 mg/mL) 為陽性對照,發現成熟的大馬勃子實體丙酮提取物(50 mg/mL)、未成熟的大馬勃子實體氯仿提取物(50 mg/mL) 對大腸桿菌ATCC8099 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 的抑制率最高,分別為50.59%、45.47%和57.57%、50.12%,MIC 值均為12.5 mg/mL; 未成熟馬勃揮發油(10 mg/mL)、成熟馬勃揮發油(10 mg/mL) 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別為75.21%、58.13%和29.28%、20.78%,MIC 值均為20 mg/mL。張帆等[40]對大馬勃子實體進行抑菌活性研究,以頭孢(5 mg/mL) 為陽性對照,結果表明在大馬勃子實體不同溶劑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菌、綠膿假單胞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抑菌效果最強,MIC 值為3.15 mg/mL。

2.4 止咳 有文獻報道,通過刺激致咳試驗模型,證明脫皮馬勃可不同程度延長豚鼠咳嗽潛伏期,且在45、75 min時作用較強。馬勃可以保護支氣管黏膜,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度,從而抑制咳嗽反射。左文英等[41]灌胃給予豚鼠脫皮馬勃混懸液3 g/kg,連續4 d。末次給藥40 min 后注射200 g/L 烏拉坦1 g/kg,通過機械性刺激氣管致咳實驗模型(刺激間隔15 min) 發現,脫皮馬勃可以延長豚鼠咳嗽潛伏期從而發揮止咳作用。鄭作文等[42]制備小鼠濃氨水(25%~28%) 噴霧20 s 致咳模型,以磷酸可待因為陽性對照組,生理鹽水為空白對照組,治療組小鼠灌胃給予20 g/kg 喉咳寧(主要成分為芒果葉、百部、馬勃) 1 h,發現喉咳寧能引咳潛伏期縮短,并減少小鼠咳嗽次數。

2.5 抗氧化 李作美等[43]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為陽性對照檢測大馬勃液體培養菌絲粗多糖(CPSM) 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結果顯示CPSM 對羥自由基、DPPH 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的清除能力與質量濃度呈劑量依賴性,濃度為100 μg/mL 時,OH、DPPH 和O2-的清除率分別為32%、56%、48%。Kivrak 等[17]采用銅還原法、DPPH 自由基清除法、ABTS 陽離子自由基脫色法檢測大馬勃甲醇、己烷、乙酸乙酯、水提物的抗氧化性。結果顯示,所有提取物的銅還原抗氧化活性與丁基羥基茴香醚(BHA) 和α-生育酚的陽性對照非常接近; 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質量與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大馬勃800 μg 時清除率為86%,甚至高于BHA 和α-生育酚; 200 μg 時ABTS 陽離子自由基清除率為89%,而相同質量陽性對照α-生育酚在200 μg 時清除率為86%。

2.6 抗炎 相聰坤等[44]采用二甲苯致小鼠右耳腫脹、蛋清致大鼠足腫脹、大鼠棉球肉芽腫實試驗觀察大馬勃及大口靜灰球的抗炎作用,以地塞米松(0.001 2 g/kg) 為陽性對照組,生理鹽水為空白對照組,大馬勃及大口靜灰球水煎劑3.6 g/kg 為治療組,結果發現大馬勃的抗炎作用明顯高于混淆品大口靜灰球。薛儒康[45]用不同工藝條件制備的大馬勃多糖檢測小鼠巨噬細胞呼吸爆發的抑制作用,通過熱水浸提法獲得大馬勃多糖的抑制率為67.0%,酶解輔助熱水浸提法獲得大馬勃多糖的抑制率為82.6%。張帆等[40]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模型驗證大馬勃子實體、發酵液干粉、干燥菌絲體水提物2.5、2.5、5.0 g/kg 的抗炎活性,其抑制率分別為34.51%、42.90%、38.60%,陽性藥阿司匹林(0.2 g/kg) 抑制率為30.79%。

2.7 其他 除上述藥理作用外,馬勃還具有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藥理作用,但是大多數研究仍然停留在提取物層面。Ogbole 等[46]制備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進行體內抗糖尿病活性評估,結果表明400 mg/kg 大馬勃甲醇提取物活性最佳,血糖降低百分比為29.3%,而5 mg/kg格列本脲僅為15%。體外實驗表明,與二氯甲烷、丁醇提取物和陽性對照阿卡波糖相比(IC50值分別為5.3、5.6、45 g/mL),甲醇提取物具有強效活性,IC50值為0.46 g/mL。Ma 等[47]以持續感染I 型人類T 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1) 的 MT-4 細胞在50% 組織培養感染劑量(TCID50) 下感染I 型艾滋?。℉IV-1) 病毒為模型進行活性試驗,使其與不同質量濃度脫皮馬勃提取物共同培養,發現脫皮馬勃水、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艾滋病作用,其IC100值分別為250、125 μg/mL,CC0值分別為 500、250 μg/mL。

3 結語與展望

馬勃主要含有甾體類、酚類、揮發性成分、氨基酸類、多糖類、多肽類等,具有抗腫瘤、止血、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作用。但目前對于馬勃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第一,馬勃化學成分復雜,大多數化合物只是在數據庫鑒定,還沒有被分離出,結構式仍然不確定,需要做進一步的分離純化和結構鑒定。第二,目前在2020 年版《中國藥典》 中對馬勃還沒有規定指標性成分,馬勃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質量標準等問題還未能完全解決。麥角甾醇的含量與真菌生物量存在著相關關系,是真菌生物量的重要標志物之一,建議將麥角甾醇列為馬勃指標成分。第三,經過對馬勃藥理研究的整理,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藥理作用的研究還停留在提取物的初期層面,與陽性藥比對的數據也較少,未來需要更多的單體化合物體內、體外實驗對藥理作用機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此外,對于馬勃抗腫瘤、止血等特色藥理作用,單體化合物的潛在功效還需要深入挖掘,為新藥研發提供思路,使其更好的應用于臨床。第四,大多數馬勃的研究中,《中國藥典》 規定以外的基原植物混雜其中,藥效是否一致還有待研究。本文為正本清源,只整理了2020 年版《中國藥典》 規定的基原物種和同屬的脫皮馬勃屬、禿馬勃屬物種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但是脫皮馬勃屬、禿馬勃屬的馬勃類藥材是否能替代規定基原的用藥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在中藥現代化的大趨勢之下,亟需深入研究馬勃的藥理作用機制并建立完整的質量評價體系,以期挖掘出馬勃更加全面的藥用價值,拓寬其臨床應用的范圍??傊?,如何更有效的使用馬勃并合理應用于不同領域,使馬勃的藥用價值最大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歡
馬勃脫皮大馬
天然催淚彈
——馬勃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安發一路歡歌游大馬
馬勃,炸你沒商量
穿越大馬
大馬姨
三八婦樂 “聚·變”大馬
手腳脫皮小偏方
馬勃——路邊的止血蘑菇
孩子手脫皮別急著補維生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