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醫方淵源及臨證用藥配伍特點研究

2024-03-25 06:13雷震云薛國忠藺興遙黎斌寧李廷保
中成藥 2024年3期
關鍵詞:醫方劑型方劑

雷震云,薛國忠,藺興遙,黎斌寧,薛 欣,李廷保

(1.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病科,甘肅 蘭州 730000; 2.甘肅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道醫是道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源于上古時期,是上至皇家,下至宮觀的道士在以醫傳教和養生成仙的生活過程中的醫學經驗累積,當今中藥方劑學未收錄的道醫特有的預防疾病、健體益壽的方劑,大多是道醫珍藏而不輕傳的秘方,臨床內外結合辨治,具有師傳口授、療效神奇、丹藥精良之特點[1-2]。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中醫學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也彰顯了道教醫學價值,在治療疑難雜癥、養生長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故具有寶貴的研究價值。

本研究選取宋代 《云笈七簽》[3]、明代 《正統道藏》[4]、清代《道藏輯要》[5]、民國《道藏精華》[6]、現代《道家醫方》[7]中收載的715 首道家醫方為數據來源,利用數據挖掘的統計方法,分析道醫方劑的藥物品種、功效主治及用藥特色,以期傳承師傳口授的道醫秘方的臨床應用,為道醫神奇療效的臨證研究提供借鑒。

1 資料處理

1.1 資料提取 所選取的5 部醫籍包括方劑來源、方藥劑型、藥性藥味、藥物類別、服藥頻次、送服物質、功能主治,以及藥材類型、藥用部位、使用頻數等,將以上信息錄入“道家醫方數據信息表”,按方劑名第1 個英文字母排序。

1.2 資料統計 依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GB/T 14396—2016 疾病分類與代碼》,對“道家醫方數據信息表” 中方劑的主治疾病進行分類統計,其余信息進行定量統計。

2 方法與結果

2.1 淵源 共得到57 種文獻中收載的715 首道家醫方劑,具體見表1。由此可知,《肘后備急方》 收錄方劑最多,可能當時用道家醫方辨治疾病最廣; 明代收載道家醫方最多,其次是唐代、晉代,隋代最少,可能與道教在當時的盛衰相關[3-7]。

表1 道家醫方淵源

2.2 方名 方劑命名方式主要有10 類,包括“主藥+劑型” (占比29.76%)、“主治+劑型” (占比19.84%)、“功效+劑型” (占比11.16%)、“藥味數+劑型” (占比9.92%)、“著名道醫名+劑型” (占比8.68%)、“古代神仙名+劑型” (占比7.44%)、“極八卦+劑型”(占比4.96%)、“道教名山+劑型” (占比3.76%)、“四方神名+劑型” (占比2.48%)、“著名道觀名+劑型” (占比1.24%)。另外,通過命名可以推斷方劑來源地域,如太岳、華山、太玄、龜臺、王母、長春、靈寶等,同時也可推測創始人,如華佗(華佗救卒死方)、扁鵲(扁鵲救卒死方)、呂祖(呂祖苦參散)、孫真人(孫真人七子散)、臞仙(臞仙瓊玉膏) 等。綜上所述,方劑命名除了常用形式外,還有古代神仙名、太極八卦、道教名山及創始人[7]。

2.3 劑型 道家醫方主要涉及15 種劑型,主要為湯劑、散劑、丸劑、丹劑、膏劑,其中內服制劑有673 種,外用制劑有42 種,具體見表2。由此可知,常見的為湯劑(占比 43.64%)、散劑 ( 占比 17.06%)、丸劑 ( 占比12.45%)、丹劑(占比6.43%)、膏劑(占比4.76%)。另外,臨床上散劑主要沖服或涂撒患處,而道家方劑中煮散劑是特色,其煎煮方便,提取藥用效率高,如老君神明散等,尤其是太乙流金散打細過篩后裝入三角絳袋佩胸前,掛在門上可消毒滅菌,突顯了古代道醫預防瘟疫的特點。

表2 道家醫方方劑劑型分布

2.4 組方藥數 道家醫方組方藥數在1~30 味不等,其中1~20 味占比95.32%,1~10 味占比67.85%,表明其數量適中,最常見的是5 味藥(占比15.36%,如太玄草五行丹等),其次是7 味藥(占比9.14%,如神仙沉麝丸等)、4味藥(占比6.24%,如益壽地仙丹等)。另外,含單味藥方劑有52 首(占比7.41%,如金蟾散、神仙玉女粉等),含30 味藥方劑僅有蒼龍丸,為補腎填精、強身健體的坎卦類道家醫方。

2.5 臨床應用

2.5.1 八卦、主治疾病 依據伏羲八卦理論,將道家醫方分為8 類,如巽卦醫方主治中風胸痹、急癥卒死、疫癘瘟疫等疾病,具體見表3。由此可知,巽、震、乾、坤、艮、坎、離、兌卦類方劑分別主治肝、膽、左肺、脾、胃、腎、心、右肺所屬疾?。?-7],尤擅長補腎益壽、強性延命、健體美容的預防治療,同時反映出當時道觀也具備一定的社會醫療服務水平。

表3 道家醫方八卦、主治疾病方劑分布

2.5.2 功效 715 首道家醫方按照功效可分為17 類,包括59 個亞類[7],具體見表4。由此可知,常見功能為補益、理血、清熱、安神、溫里、和解、解表、理氣、祛濕、祛風、消食等,以補益劑最多,這可能與古代道人追求長生不老的養生觀念有關。

表4 道家醫方方劑功效分布

2.5.3 送服藥引 在臨證服藥時,有53 首方劑使用酒(包括無灰酒、茴香酒、米酒、黃酒),28 首使用姜湯(包括淡姜湯、酒姜湯),14 首使用涼水,6 首使用鹽湯(包括姜鹽湯),4 首使用米湯(包括糯米粥、糯米飲),3 首使用醋湯(包括米醋),使用茶清、蔥茶湯、姜蔥湯、麥芽湯、薄荷湯、木瓜湯、杏仁湯、燈心湯、大小茴香湯各2 首,使用苦楝根湯、薄荷湯、陳皮湯、木香湯、人參湯、沉香湯、茯苓湯、酸棗仁湯、益智湯、車前子湯各1 首。綜上所述,以酒為送服藥引的方劑最多,可能取其疏通筋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以及臨床重視辨治胸痹、跌打損傷等疾病,并且其他藥引也體現了道家醫方臨證辨治的個性化,從而起到最佳治療效果。

2.6 藥味特點

2.6.1 類別、數量 共475 味,包括植物藥366 味(占比77.05%)、動物藥56 味(占比11.79%)、礦物藥35 味(占比7.37%)、輔料7 味(包括米粉、白沙糖、冰糖、米醋、茶清、無灰酒、黃酒,占比1.47%)、其他11 味(包括陳臭、百草霜、石膽、玉英、容成、金精,蜚蠊、夜千、栗楔、飯藤、苦耽,占比2.32%)。其中,中藥材為463味,相同比率高達97.47%。

2.6.2 使用頻率 使用頻率前二十的藥味依次為茯苓(占比37.48%)、甘草 (占比 35.66%)、生地黃 (占比35.10%)、人參(占比34.83%)、當歸(占比33.71%)、熟地(占比33.29%)、牛膝(占比19.30%)、肉蓯蓉(占比19.30%)、菟絲子 (占比 19.02%)、肉桂 (占比18.60%)、遠志 ( 占比 18.46%)、石菖蒲 ( 占比18.46%)、白術(占比18.32%)、山藥(占比18.32%)、天門冬(占比18.04%)、附子(占比17.62%)、五味子(占比17.62%)、巴戟天 (占比17.48%)、杜仲 (占比17.34%)、山茱萸(占比17.34%)。

2.6.3 植物來源 共56 種,包括生蔥、大蔥、蔥白、蘿卜、大蒜、生菜、菘菜、蒜芥、韭菜、韭根、生姜、干姜、炮姜、川椒、蜀椒、胡椒、大茴香、海藻、桃子、李子、黑芝麻、米粉、麻油、寒食面、粟米、粳米、山楂、胡麻、綠豆、真酥、桑椹、麥曲、芡實、薯蕷、黃花、蜂蜜、米醋、蓮實、枸杞、食鹽、蓮米、飴糖、蓮子、干棗、海鹽、香油、藕節、魚腥草、山藥、大豆、糯米、冰糖、核桃肉、龍眼肉、竹蓀、木耳[8-9],體現道教追求長生成仙的飲食觀及“食其時,百骸理” “味無味” “食不厭精” 的養生理念,注重甘淡飲食、調養身心,與現代養生保健觀念十分吻合。

2.6.4 動物來源 共48 種,包括豬膏、豬肉、豬心、豬血、豬胰、豬蹄甲、羊血、羊乳、羊腎、羊腎脂、羊腰子、白羊子肝、雄雞冠、雞腎、雞子、烏雞肝、雀腦、雀肉、黃鼠心肝肺、蚯蚓、蛤蟆、狐陰、蟬甲、海螺、兔肝、螢火蟲、鯉魚膽、海馬、麻雀卵、蠶蛾、虎骨、鹿角、人胎盤、雄黑犬骨、烏龍骨、鹿茸、牛乳、牛板筋、鹿筋、牛脂、紅蜻蜓、干蝎、田螺、蟑螂、海粉、龜甲、鱉甲[8-9],體現道教提倡用“血肉有情之品” 強身健體、填精補髓、補益氣血,從而達到延年益壽、身體康健的目的。

2.6.5 生僻來源 共有58 種,包括女青、蛇含草根、零陵香、陳臭、蟠桃、石斡、防葵、紫梢花、海蛆、栗楔、細墨、石膽、箭芪、桃膠、雞頭實、詹糖香、巨勝、雞舌香、薰陸香、鼠李根皮、薔薇根、鼓子花、松黃、蔓菁子、酸漿草、飯藤、苦耽、石棗肉、石燕子、青松葉、菥蓂子、桑耳、秋石、雞舌香、獨搖草、蓍實、月蠶沙、木神、玉英、容成、金精、云母、白梅花、石龍芮、百石脂、陳壁土、雄雞糞、馬藺花、檀柏、蜚蠊、魚鰾、夜千、雞屎、胤丹、光明砂、石蓮肉、白蓮須、鍋底灰等[8-9],均未在民族藥專著及《中藥學》 中收載,故有必要進行相關本草學研究,以期探究其植物學來源,適用于臨床組方借鑒。

3 討論

方劑是醫家學術思想的載體,道醫學術思想特色主要通過方劑體現[7]。首先,道醫方劑源于道士以醫傳教和養生成仙的生活過程中,具有師傳口授、秘而不傳、預防疾病、健體益壽、療效神奇之特點。其次方劑命名獨特,尤其采用“古代神仙名” “太極八卦” “道教名山” “四方神名+劑型” 來命名。然后,依據伏羲八卦理論將道家醫方分為8 類,具體見表5。最后,道家醫方功效主要突顯填精補益,以期追求長生不老的養生觀。

表5 道家醫方八卦分布

4 結論

道醫是祛病養生的理論基礎,也是道教的重要組成部分[10-12]。道醫學家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數以千計的不肯輕傳的秘方,在臨床上療效奇特,實用價值頗大,因而有必要對道家醫方淵源及用藥配伍特點進行挖掘,讓曾經具有師傳口授、處方精煉、療效神奇的秘方為現代臨床辨治疑難雜病、延年益壽、養生長壽發揮重要作用[13-15],也為研究敦煌醫學[16]提供理論依據,更為道醫將在未來開發新藥開辟前景。

猜你喜歡
醫方劑型方劑
中藥方劑在治療黃褐斑中的應用
《金匱要略》黃芪類方劑探析
農藥劑型選擇及注意事項
論方劑的配伍環境
寒痹方對佐劑型關節炎大鼠的治療作用
甘草在方劑中的作用及配伍規律
良醫拒傳方
從幾組醫方談西夏文醫藥文獻的來源
良醫拒傳方
不同劑型藥物需要注意用法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