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可音樂作品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探究

2024-03-26 03:01戚勉孫婕
樂器 2024年2期
關鍵詞:馬可

戚勉 孫婕

摘要:為人民作歌,與時代同行。人民音樂家馬可的音樂創作親近人民生活,承載著偉大的時代精神。在新時代“課程思政”理念與教育改革創新的思考下,本文發現馬可音樂作品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具內在聯系。因而選取馬可含思政元素的音樂作品,分析其思政內涵,探究其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為促進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與有機融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馬可? 中學音樂課堂? 思政教育功能

一、概述

馬可(1918~1976),中國近現代著名作曲家,曾擔任國軍軍委政治部抗敵演劇十隊指揮和音樂創作??v觀馬可的音樂創作之路,其受到戰爭時期的影響與冼星海音樂作品的熏陶,他的作品體現著鮮明的群眾性、民族性、時代性和創新性,因而奠定了其音樂創作的獨樹一幟。馬可創作的音樂作品,以富有時代性的旋律曲調,在藝術上有創新,在思想上有時代感。譬如群眾歌曲是馬可深入民間、體驗人民勞動時樸實的生活語言與生活環境而創作的,同時結合民間音樂元素與西洋創作技法,因而既有藝術創新又極具時代感與民族性??傊?,馬可的音樂作品是扎根人民生活而誕生的,以時代性與民族性的韻律,展現了時代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1]。中學時期作為學生價值塑造的關鍵期,將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罢n程思政”作為我國針對教育根本性問題而提出的育人理念,是專業課與真善美的結合,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將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中,使專業課的育人功能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并進。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載體,以獨有的聽覺傳播,傳達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對人們的思想情感與道德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音樂教育與思政教育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二者的融合發展是新時代“課程思政”與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綜上,本文選取馬可的音樂作品,從分析創作背景、藝術特征以及情感內涵等方面入手,挖掘、提煉其蘊含的思政內涵,從而探究馬可音樂作品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馬可音樂作品的思政內涵分析

本文選取馬可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在藝術特征上主要體現在歌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旋律曲調樸實,具有時代性與民族性;詞曲間散發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具有大眾化的歌唱特點。

(一)《南泥灣》的思政內涵

《南泥灣》是鮮明的民族五聲調式,以對比式的單二段體結構組成。第一樂段由變化重復的兩個樂句構成,一張一弛,曲調婉轉悠揚、柔和優美,特點是合頭換尾;第二樂段是連貫的兩個樂句,采用中國傳統音樂創作的重復和移位的特點,曲調歡快跳躍、熱情喜悅,特點是第一樂句的四個小樂節采用嚴重移位重復;尾聲是第二樂段的第二樂句的變化重復。樂曲融抒情性與舞蹈性于一體,生動感人,充分展現了陜北民歌的唱腔特點和旋律風格,歌頌八路軍戰士不畏艱難,將荒涼蕭條的南泥灣改造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該樂曲傳唱至今,傳達了中國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及奮發圖強的南泥灣精神。南泥灣精神是黨帶領人民齊心協力共創豐收好光景,響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困境和艱苦中發展起來的。作為如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民族革命精神與不老精神,砥礪中華民族奮力前行?!赌夏酁场返乃颊群饕w現在:以富有濃郁陜北民歌特征的韻律,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勞動價值觀,踐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南泥灣精神,深化對學生的價值引領以及對中國共產黨的敬畏之心。

(二)《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思政內涵

《咱們工人有力量》是第一首專為中國工人階級所作的歌曲,創作于東北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夏天,馬可跟隨他所在文工團的文藝工作者們來參觀佳木斯、鞍鋼等工廠,廠區內到處張貼“為了新中國,我們拼命干”等大紅標語,看到工人們為支援前線,在炎熱的天氣賣力地揮灑汗水而深受震撼與感慨。在這樣的觸動下,馬可懷著為了求解放、為了新中國的心情,創作出了這部被載入中國革命音樂史冊的作品。

該樂曲是二段體曲式結構,曲調采用東北秧歌調和一領眾和的勞動號子,渲染工人階級氣勢豪邁、忘我勞動的濃烈氣氛,形象地刻畫工人階級的英勇、光輝的形象。第一樂段采用一領眾和的勞動號子,加以鏗鏘有力的切分節奏和附點節奏,以增強節奏感。領唱部分的附點四分節奏到齊唱部分時,改為十六分節奏,以增強音樂內在的動力性;第二樂段整體更為短促有力,通過領唱和齊唱交替,多次反復短小樂匯,強調“為了求解放”的主旨,將樂曲的情感推向高潮。該樂曲的思政內涵主要體現在:一方面通過一領眾和的勞動號子,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與團隊協作精神;另一方面讓學生從音響中感受中國工人階級為了求解放的主人翁精神與振奮人心、斗志昂揚的壯志豪情,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豪感。

(三)歌劇《白毛女》經典唱段《北風吹》的思政內涵

《白毛女》作為我國第一部民族歌劇,是借鑒西方歌劇創作經驗的中國新歌劇中的里程碑之作。全劇采用民間流傳的“白毛仙姑”的傳說為主線,真實地反映出舊社會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真理。

由此,不得不提到其中膾炙人口的著名選段《北風吹》,該樂曲是整部歌劇的總基調,源于其是根據耳熟能詳的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編而成的?!侗憋L吹》是D徵清樂調式,混合拍子,融合悠揚婉轉、激越悲忍的河北梆子,具有濃郁抒情韻味。樂曲采用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開頭部分是竹笛演奏,渲染歌曲的整體情感基調,情緒逐漸遞增;第二樂段采用大量弱起和跨小節連線,旋律更為流動、活力,增強對比性,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第三樂段呈不規則的結構,節奏與旋律具有不穩定性,突出情緒的轉變,愈發歡快,形成鮮明的對比?!侗憋L吹》的思政內涵主要體現在:作為電影音樂承載著民族特色與革命印記,借助多媒體的作用,讓學生深刻、直觀地了解革命戰爭時期的疾苦殘酷,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的立場與擔當,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三、馬可音樂作品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一)育人功能

育人功能無疑是首要功能,其中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首。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首要任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馬可的音樂作品,立足人民的生活,歌頌時代精神,具有鼓舞人心與育人的作用,有益于堅定學生政治信仰與理想信念。如《北風吹》以寫實的革命戰爭時期為背景,展現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的責任與擔當。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音樂聽覺藝術的特性,以歌曲真實的故事,優美的愛國旋律,觸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與勞動價值觀教育也是必要的,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推崇道德品行、個人修養的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加強道德建設的重要途經,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學習與積累中華傳統美德知識,并深入挖掘歌曲蘊含的傳統美德內涵。如《咱們工人有力量》則弘揚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團結一心、克己奉公的中華傳統美德;勞動價值觀教育強調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的來源?!拔逵辈⑴e也要求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弘揚勞動精神。教師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樹立以勞動為榮,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如《南泥灣》展現了黨帶領人民依靠勞動換取美好生活與財富的勞動價值觀。

(二)情感功能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是非語言性的,其是通過音響傳達情感和思想內涵??v觀馬可的近四十年的音樂創作之路,其中蘊藏著時代與人民所傳達出的積極樂觀、樸實豁達的精神,以及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家國情懷。如入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的《咱們工人有力量》,讓學生了解到黨領導的舊社會為建設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工人階級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感恩與敬畏之心。

馬可的音樂作品在時代的渲染下,傳達出了愛國、感恩等積極的情感。音樂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教學環境的渲染,建立思政融合特色的教學創新模式,引導學生通過音樂表達對歌曲情感內涵的理解,提升音樂表現力。馬可音樂作品的情感功能,需借助音樂的教學方法才得以有效發揮。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歌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特色設計,促進音樂與思政融合的充分性與有效性。如歌曲《北風吹》的教學設計,可以歌劇《白毛女》的思政故事作為課程導入,同時結合情景體驗式教學、民族音樂創編表演等形式,使音樂教學兼具深度與溫度,激發廣大師生深厚的愛國主義與對黨的感恩之情。

(三)導向功能

音樂教育的政治導向是指通過音樂教育向社會及社會團體進行一定思想觀念、政治理念和文化意識的引導[2]。馬可音樂作品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方面,結合思政教育始終與時代主題緊密聯系,馬可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則是發揮導向功能作用的重要特點。音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影視傳媒的政治宣傳作用,引領學生了解祖國的革命歷史征程,學習并厚植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以潛移默化地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的導向功能。

教育對象的政治立場、政治信仰不僅對于個人,而且對于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3]。在如今錯綜復雜的網絡時代,各種數據信息層出不窮,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接班人,應加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學校教育作為尤為重要的一環,通過音樂課堂引入思政教育。通過學習馬可的音樂作品,讓學生聽時代故事,學時代精神,悟時代內涵。教師在中學階段學生的三觀建立與發展時期扮演重要角色,在課程設計與內容的安排上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建立正確的三觀,正確引導青年學子們的政治方向,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信念、知恩思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人才。

四、馬可音樂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在中學音樂課堂實施的價值意義

(一)理論意義

中學階段是學生認知、思維與價值觀念發展與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通過音樂課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其一,“課程思政”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課程的融合,以實現“立德樹人”為核心目標,學術界據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與各類課程應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音樂教育工作者,可從秉承學科融合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與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推進協同育人,為音樂課程的思政建設提供思路參考;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4]。音樂教育中蘊含豐富的思政資源,為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提供育人資源。簡言之,探究馬可音樂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在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內容方面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在中學實行思政教育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道德品行,也關系到民族、國家未來接班人的需要。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是共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要途徑。首先,以馬可音樂作品為例,在中學音樂課堂以美育與德育的交叉融合形式,通過梳理、提煉其中思政元素的內容,巧妙運用音樂注重美的特點,結合思政注重善的特點,營造思政音樂的教學環境,較接受傳統思政教育學生更易接受與理解。由此豐富育人內涵,提升協同育人效果。其次,馬可音樂作品具有的時代特征與民族音樂文化特性,以文化傳承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與思政的雙重熏陶下深化美育培育和價值引領。最后,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可雙線發展。教師方面通過探索音樂教學的創新模式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升思政認知;學生方面在中學階段接受價值觀教育,促進個人全面發展與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綜上,在中學音樂課堂中探究馬可音樂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結語

在新時代教育改革以及“課程思政”理念雙重背景的思考下,本文通過探究馬可音樂作品在中學音樂課堂的思政教育功能,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內容提供一定的參考。中學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著眼于挖掘、提煉音樂教材中含思政元素的音樂作品,以助力“立德樹人”為核心目標,深度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和資源,探索音樂教學的思政創新模式。同時在美育與德育的相互作用下,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政教育,有效發揮思政教育功能的作用,彰顯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價值意義??傊?,在新時代的教育發展下,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2]李師瑩.清末民初音樂教育政治導向的時代意義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05):10-15.DOI:10.13980/j.cnki.xdjykx.gjyj.2013.05.012.

[3]羅洪鐵,陳淑麗.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功能探析[C]//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發展研究所.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論叢(第2輯)——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226-233.

[4]邵文英.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資源的有機整合與運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2.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2年度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校級項目“馬可音樂作品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探究”(項目編號:2022XKT1447)的結項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馬可
An incredible journey難以置信的旅程
小孩兒馬可
——要敢于面對真實
馬可·波羅的啟程——泉州小記
麥恩是條多情的狗
馬可 時光の味道
從牙牙學語到中國新歌劇的開創者——為紀念作曲家馬可誕辰100周年而作
最好的選擇
最好的選擇
馬可的音樂遺產
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