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影響

2024-03-26 03:13胡海青
統計與決策 2024年5期
關鍵詞:漸進式商業模式機會

藍 莎,胡海青

(1.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西安 710054;2.西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西安 710122)

0 引言

企業如何獲得和維持競爭優勢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一直都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重點。通過雙元創新實施創新驅動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雙元創新指企業同時追求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一種綜合創新行為模式,然而由于兩種創新在資源需求、資源配置、知識類型、創新內容上存在顯著差異,加之企業資源分配約束、組織慣性、心智模式與組織結構的差異性,使得雙元創新陷入一種既相互矛盾又需要統一的“悖論”之中[1]。解決雙元創新悖論,實現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雙元創新均衡發展,成為提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理論問題,對動態環境下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獲取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關于雙元創新均衡的研究,目前學界有靜態平衡論和動態平衡論兩類主要觀點。靜態平衡論認為企業兩種創新因受資源和能力的約束,必然存在此消彼長的矛盾沖突,過度關注漸進式創新致使企業落入“次優均衡陷阱、成熟陷阱和相似性陷阱”,而過度關注顛覆式創新則會陷入“失敗陷阱”,因此企業要么靈活切換,在不同的時間按順序進行或在不同的空間上實現組合才更容易取得創新突破,要么同時進行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通過兩種創新協同互補、相容共生、相互促進實現兩者平衡以滿足企業持續創新的動態需求[2]。動態平衡論則認為靜態平衡論僅僅關注單一時點和形式,未能從全局性和序列化的角度看待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兩種行為的轉化和互動問題,繼而無法從實踐上解決同時實施兩類戰略所面臨的矛盾。于是提出雙元創新要兼顧時間和環境適應性,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通過環境的適應性進行創新方式的動態選擇,實現雙元創新的并行存在和交互發展,從而使企業持續成長[3]。另外,企業核心能力理論和動態能力理論研究認為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獲取在于難以模仿的核心能力的構建,為了適應快速、復雜的環境變化,企業核心能力處在不斷的動態變化中,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動態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機會觀、資源基礎觀和商業模式理論認為在企業雙元創新中,逐漸形成了企業機會識別與開發、資源搜尋與拼湊及商業模式創新的能力,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企業數字平臺能力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交互發展從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持續成長[4]。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首先把企業機會識別與開發、資源搜尋與拼湊及商業模式創新的能力界定為雙元創新能力,然后借鑒雙元創新動態平衡論的觀點,遵循“行為—能力—績效”的研究范式,沿著“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研究邏輯,探索在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雙元創新動態均衡發展對企業雙元創新能力和持續競爭優勢的影響機理。

1 研究假設

隨著復雜適應系統(CAS)理論被引入組織理論,企業所處的環境及靜態簡化研究方式中不被考慮的“時間”被納入企業的研究范式。根據Smith和Lewis(2011)[5]的悖論管理觀點,本文引入生命周期探索企業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的生命歷程會依次經過初創、成長、成熟、動蕩和衰退5 個時期,因處于動蕩期的企業特征或與成熟期企業接近,或與衰退期企業接近,故借鑒文獻[6],把處于動蕩期的企業根據其特征分別歸類至成熟期或衰退期。

1.1 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雙元創新動態均衡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

在初創期,企業往往會因為獨特的產品技術、服務理念和商業模式在規則、規范、認知等方面存在合法性的缺陷而陷入資源約束的困境,該困境致使企業內生發展乏力。因此企業要實施資源柔性和協調柔性的柔性戰略,搜尋能夠改進已有技術和產品的各種資源,積極進行漸進式創新,以實現短期利潤的最大化[7]。因為資源和能力約束限制,初創期顛覆式創新戰略幾乎無法實施,所以雙元創新進行交互與組合的動態選擇處在被動的萌芽狀態,對財務績效有顯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對戰略績效無明顯的促進作用?;诖?,本文提出假設1a:在初創期,企業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具有正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具有負向影響。

在成長期,資源與能力的限制性約束持續存在,企業仍須根據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被動實施雙元創新平衡,通過柔性的戰略適時調整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以彌補單一創新的不足和避免可能產生的陷阱。一方面,基于現有資源和市場實施低成本策略進行漸進式創新以實現財務績效提升;另一方面,創造新知識、技術、產品和市場彌補漸進式創新的短板,積累顛覆式創新的力量。但是,因為缺乏蓄水池效應,加之資源約束導致創新投入不足,被動的雙元創新平衡可能會導致戰略績效處于高風險。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2a:在成長期,企業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產生持續的正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帶來持續的負向影響。

在成熟期,企業組織架構趨于完善,管理經驗逐漸豐富,各種資源存量達到了高水平,企業逐漸擺脫資源和能力的約束,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都達到了高水平,雙元創新成果日趨完善。但是隨著資源約束得到緩解,創新的機械性低效率瓶頸凸顯。由于創新慣性和路徑依賴,雖然兩種創新相互競爭使資源此消彼長,但是企業會機械地進行既定的資源搜索,慣性地沿著漸進式創新的成功軌道發展而排斥顛覆式創新,因此常常忽略企業的內外部決策情景和時間限制,從而逐漸陷入創新的“低效困境”[10]。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3a:在成熟期,企業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呈現持續的正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帶來持續的負向影響。

在衰退期,企業逐漸缺乏新的利潤增長點,現金流量也隨之萎縮,績效壓力迫使企業主動革新求變。面對資產規模的縮減和冗余資源的壓縮,企業借助相較成長期更多的環境變化經歷和經驗,合理預計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之間復雜互動和轉化的條件和時機,更主動地從時間維度進行雙元創新均衡的戰略安排,以實現創新效果的最優化。在經歷了多次復雜的環境變化后,企業逐漸獲得了與環境動態交互的高度適應性,因此在主動進行雙元創新行為的選擇中漸漸加強了創新機會的識別和開發及對閑置冗余資源的利用能力,雙元創新的協同效應得到充分發揮,創新的重置成本減少,創新投入的產出效率得以提升,推進企業進入新的生命周期循環,有利于長遠戰略績效的實現。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4a:在衰退期,企業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與財務績效顯著負相關,與戰略績效則顯著正相關。

1.2 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及商業能力的中介效應

在初創期,企業在進行現有產品設計改革的漸進式創新中,逐漸磨練出漸進式創新的機會識別和資源搜尋能力及以效率為中心的市場驅動型商業模式的構建能力。同時,在間或、隨機地進行新事物發現和實驗的顛覆式創新中,企業逐漸磨練出了顛覆式創新的機會識別和資源搜尋能力及以效率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構建能力。根據動態能力理論,這些異質性資源和能力的互補及協同能夠滿足顧客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價值需求,能促進企業技術和產品的持續迭代更新和利潤的持續獲取,使得初創期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獲得排他性競爭優勢并且持續發揮這種優勢[8]?;诖?,本文提出假設1b:在初創期,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及商業模式能力在雙元創新動態均衡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間發揮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在成長期,為了進一步突破資源約束,企業需要進行新的商業機會開發及更大可能的資源利用。在漸進式創新中,均衡型機會開發能力和資源需求型拼湊能力得以形成,均衡型機會開發能力能評估自身條件并進行重新定位,進一步提高財務績效,從而迅速建立競爭優勢。資源需求型拼湊能力能有效減少資源的盲目整合,提升對接市場需求響應的速度,從而使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服務,獲取更大的收益。另外在顛覆式創新中,創新型機會開發能力和資源構想型拼湊能力形成,創新型機會開發能力通過提高競爭對手的進入壁壘、積累豐富的市場和技術知識等為長期戰略績效的獲取奠定基礎。資源構想型拼湊能力能降低資源搜索成本,創造性地再造與利用被低估的閑置資源,提升在手資源的利用效率,開發難以模仿的稀缺性資源,以達到資源價值最大化的利用目標[9]。同時在雙元創新的機會開發和資源拼湊能力的協同促進下,以短期盈利為目標的追求效率的市場驅動型商業模式得以穩定形成,由此帶來了企業持續的價值創造。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2b:在成長期,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及商業模式能力在雙元創新動態均衡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間發揮了顯著的中介作用。

在成熟期,伴隨著雙元創新均衡的深入發展,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識別與開發、資源搜尋與拼湊的異質性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在雙元創新機會和資源能力的推動下,企業通過市場化轉型、企業并購、市場推廣、兼并重組、成立研發中心等手段增強自身與雙元創新的協調性,呈現與技術創新的動態非線性反饋交互協同演化模式,追求效率的市場驅動型商業模式面臨著向以創新為目標的驅動市場型商業模式的轉換,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商業模式呈現多主體、多層次交互性和非線性特征,雙元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邊界模糊,企業創新績效高速增長[11]。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3b:在成熟期,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及商業模式能力在雙元創新動態均衡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間發揮了顯著的中介作用。

在衰退期,隨著市場需求引致和組織慣性,成熟期價值創造的主導慣性邏輯“漸進式機會識別—均衡型機會開發—需求型資源拼湊—市場驅動型商業模式—漸進式創新”終究會帶來利潤增長的阻礙和現金流量的不足,于是壓力效應促使企業進行自適應的調整,逐漸加強顛覆式創新,積極進行“顛覆式機會識別—創新型機會開發—構想型資源拼湊—驅動市場型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以重新獲得經濟的和非經濟的目標。雙元創新在更高層次的均衡和協同中得以實現,企業雙元創新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但能力發展存在閾值效應,要控制一定的條件,才能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好的績效。要想保證企業獲得較好的長期績效,顛覆式創新的機會能力必須控制在適度范圍內。顛覆式創新的資源搜尋與拼湊能力能幫助企業打破對資源的固有認知,不斷探索資源新的用途和資源的組合利用,有利于企業長期效益的實現。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4b:在衰退期,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及商業模式能力在雙元創新動態均衡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間發揮了顯著的中介效應。

2 研究設計

2.1 變量的界定與測度

為了保證變量的測度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雙元創新動態均衡、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雙元創新能力的測量主要采用國內外成熟量表。測量題項均采用經典的7 級李克特(Likert)量表,7表示“非常符合”,1表示“非常不符”。

2.1.1 因變量

企業持續競爭優勢是指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形成的能夠超越競爭對手的研發、產銷和管理的權利能力及現金能量能力,既能帶來較高的短期財務績效又能帶來出色的長期戰略績效。因此,借鑒朱冬琴等(2017)[12]的研究,從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兩個維度來衡量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其中公司的財務績效用總資產收益率(ROA)表征,ROA等于公司凈利潤/期末總資產;用平衡記分卡法衡量公司的戰略績效。

2.1.2 自變量

雙元創新動態均衡,是指雙元創新在不同時期的并進平衡,雙元創新的并進平衡是指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在資源分配上的對等。借鑒蔣舒陽和莊亞明(2019)[2]的研究,采用企業在不同時期的雙元創新并進平衡來衡量,具體采用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差值的絕對值倒數來測度??紤]到雙元創新行為的動態變化、雙元創新結果的滯后性、數據的可得性和測量雙元創新并進狀態隨時間改變的有效性,本文采用T期前三年的顛覆式創新和漸進式創新差值的標準差絕對值倒數來衡量。其中顛覆式創新采用企業當年申請成功的發明專利數量來衡量,漸進式創新則采用企業當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數量來衡量,并采用專利申請被授權數量來進行穩健性檢驗。

2.1.3 中介變量

雙元創新能力,是指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機會能力、資源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機會能力,即機會識別和機會開發的能力,借鑒陳文沛(2016)[13]的量表,設置7個題項對機會識別能力進行測量;借鑒陳海濤和于曉宇(2011)[14]的研究,采用7 個題項進行機會開發能力的測量。資源能力,即資源搜尋和資源拼湊的能力,借鑒胡海青和張穎穎(2018)[15]的研究,采用5 個題項對資源搜尋能力進行測度,并運用7個題項測量資源拼湊能力。商業模式能力,指商業模式創新的能力,參考陶虎和周升師(2018)[16]對商業模式內涵和維度結構的分析及郭海和沈睿(2012)[17]對商業模式創新所編制的問卷,用商業模式創新的程度運用9個題項來測量商業模式能力。

2.1.4 控制變量

企業規模和企業年齡。為確保研究結果的穩定性,防止部分變量帶來的推理偏差,本文認為企業規模和年齡會對企業創新資源的獲取、創新活動的效果及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把企業規模和企業年齡界定為控制變量,用員工人數的自然對數表示企業規模,以調研年份與企業注冊年份之差來表示企業年齡。

2.2 中介效應模型設定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文理論假設,設定如下中介效應模型:

其中,Y為因變量企業持續競爭優勢,x為自變量雙元創新動態均衡,M為中介變量雙元創新能力,size、age為控制變量,e1、e2、e3、e4為隨機誤差項。

2.3 數據獲取及問卷設計和發放

考慮到本文是基于企業生命周期進行雙元創新的動態研究,所以研究樣本以創業板企業2013—2022 年數據為基礎,并結合問卷調研的方式獲得。為了確保樣本選擇的合理性,根據以下標準對創業板企業進行篩選:(1)剔除ST 公司的樣本;(2)剔除數據存在嚴重缺失的公司樣本;(3)結合初步調研逐步剔除沒有實施雙元創新戰略的公司樣本和沒有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樣本。其中財務績效數據和戰略績效的財務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戰略績效非財務數據、雙元創新能力等運用量表通過調查問卷獲取。

在正式調研中,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向樣本企業共發放問卷282 份,回收問卷238 份。剔除了填答嚴重缺漏和答案呈現明顯規律性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208 份,回收率84.4%,有效率87.4%。經方差檢驗,非回答偏差不明顯。經哈曼單因子法分析,第一個主成分的載荷比例為20.151%,同源偏差基本不影響研究結論。

3 實證分析

3.1 信度效度檢驗、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

為了保證樣本數據準確可靠,本文采用SPSS和AMOS進行信度效度檢驗。首先,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的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小于0.05,表示量表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題項可以提取公因子。其次,進行信度分析,所有變量的Cronbach'α系數處于0.764~0.912,滿足大于或等于0.7 的標準,組成信度(CR)值大于0.7,說明量表和問卷內部一致性良好。最后,進行效度分析,因為變量和題項均來自成熟量表,所以問卷內容效度較好。驗證性因子分析CFA顯示,各題項的標準化因子載荷介于0.609~0.888,滿足大于或等于0.5 的標準,量表的聚合效度較好。各變量的AVE 值介于0.458~0.77,量表區分效度良好。同時CFA分析顯示,各模型擬合程度較好。通過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結果未列示)可知,企業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在1%的水平上呈現相關關系。

3.2 效應回歸分析

本文運用SPSS 26.0 軟件及Bootstrap 工具,運用中介效應檢驗模型,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

3.2.1 初創期的效應回歸

運用三步檢驗法進行初創期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效應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知:(1)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存在正向影響,直接效應顯著,對戰略績效存在負向影響,直接效應不顯著;(2)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雙元創新的機會、資源和商業模式能力的影響作用顯著;(3)加入中介變量機會能力、資源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后,雙元創新能力對企業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的影響作用顯著。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回歸系數由0.985降低至0.410,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財務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對戰略績效負向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0.964降低至0.305,結合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戰略績效的直接效應不顯著,說明雙元創新動態均衡主要通過雙元創新能力影響戰略績效,近似認為雙元創新能力對戰略績效具有顯著的完全中介效應。

表1 初創期效應回歸結果

3.2.2 成長期的效應回歸

運用三步檢驗法進行成長期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效應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1)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2)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雙元創新機會、資源和商業模式能力的影響作用顯著;(3)加入中介變量機會能力、資源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后,資源能力對財務績效作用不顯著,機會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對財務績效作用顯著,商業模式能力對戰略績效影響不顯著,機會能力和資源能力對戰略績效影響顯著。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回歸系數由1.242降低至0.145,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財務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對戰略績效負向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1.235降低至0.039,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戰略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表2 成長期效應回歸結果

3.2.3 成熟期的效應回歸

運用三步檢驗法進行成熟期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效應檢驗,結果如下頁表3 所示。(1)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2)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雙元創新機會、資源和商業模式能力的影響作用顯著;(3)加入中介變量機會能力、資源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后,機會能力和資源能力對企業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影響顯著,商業模式能力對企業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的影響不顯著。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1.033降低至0.148,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財務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對戰略績效負向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1.235降低至0.146,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戰略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表3 成熟期效應回歸結果

3.2.4 衰退期的效應回歸

運用三步檢驗法進行衰退期雙元創新動態均衡、雙元創新能力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效應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1)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對戰略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2)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雙元創新機會、資源和商業模式能力的影響作用顯著;(3)加入中介變量機會能力、資源能力和商業模式能力后,雙元創新能力對財務績效與戰略績效的影響作用不顯著。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財務績效負向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1.676降低至1.673,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財務績效的中介作用微弱,甚至為負向作用,對戰略績效影響的回歸系數絕對值由1.901降低至1.734,說明雙元創新能力對戰略績效具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

表4 衰退期效應回歸結果

3.3 穩健性檢驗

本文采用PROCESS插件運用Bootstrap法對主效應與中介效應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2至表4所示。不論是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還是衰退期,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與戰略績效的直接效應以及間接效應的Bootstrap在95%置信區間的上、下限均不包含0,表明其具有較高的顯著性,說明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雙元創新動態均衡不僅直接影響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而且能夠通過雙元創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對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產生影響,中介效應假設得到進一步驗證。另外,再次利用Sobel 法進行中介效應的穩健性檢驗。初創期的z值為2.673,P=0.007<0.05,成長期的z 值為2.754,P=0.009<0.05,成熟期的z 值為2.286,P=0.013<0.05, 衰退期的z 值為1.732,P=0.017<0.05,中介效應成立,通過穩健性檢驗。

4 結論與建議

本文采用2013—2022 年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了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對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影響,結果顯示,隨著生命周期的更迭,企業雙元創新均衡呈現被動均衡到主動均衡的發展變化,雙元創新動態均衡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呈現由正向到負向的“倒U”型變化關系,對戰略績效的影響呈現由負向到正向的“U”型變化關系。隨著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生命周期更替,雙元創新的動態均衡驅動了企業雙元創新能力的動態演化,實現了從機會識別到機會開發,從資源搜尋到資源拼湊,從以市場為中心追求效率的商業模式構建到以創新為中心關注戰略的商業模式構建的雙元創新能力的逐步發展和增強。這些異質性雙元創新能力在雙元創新均衡對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作用中發揮了顯著的中介效應,尤其是對戰略績效的中介作用隨著企業生命周期的更迭呈現從完全中介效應到部分中介效應的動態變化。

基于上述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促進企業雙元創新動態均衡發展。加強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發揮企業雙元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企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進行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動態調整。完善和加大企業雙元創新動態均衡發展中政企協同合作的方式和力度,推動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多主體協同互動創新機制的探索。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構筑良好的創新生態,探索企業雙元創新動態均衡的多元演化路徑,促進企業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動態均衡發展和持續競爭優勢的構建。

第二,根據生命周期更迭,激發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初創期堅持“漸進式創新優先顛覆式創新為輔”的策略,成長期采用“雙元創新并進平行”策略,成熟期采用“強化漸進式創新積極培育顛覆式創新”策略,衰退期采取“增強顛覆式創新弱化漸進式創新”策略。同時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緩解企業雙元創新的資本約束,積極推進人才培養和教育體制改革,為企業雙元創新輸送更多的高端創新人才,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完善和多種利益分配制度的構建,保障企業創新成果,維護企業創新的權利,激發企業雙元創新動態均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大力培育提升企業財務績效和戰略績效的新動能,增強企業持續競爭優勢。

第三,提高企業雙元創新能力,增強雙元創新中介效應。在初創期,實施雙元創新均衡策略,積極培育企業漸進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機會識別能力、資源搜尋能力和以市場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構建能力;在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據不同周期階段的雙元創新策略,積極探索動態能力培養的路徑,大力培育和發展企業雙元創新的機會開發能力、資源拼湊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同時積極推進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運用,加快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造就和培育有利于企業雙元創新的更多機會、開拓和積聚有利于企業雙元創新的更多資源,加快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企業雙元創新能力提升的更多路徑,發揮雙元創新能力對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中介作用。積極進行新基建建設,構筑企業創新發展平臺,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的全覆蓋和數字技術的充分利用,提升企業基于環境動態變化進行雙元創新均衡調整的動態能力。

猜你喜歡
漸進式商業模式機會
商業模式畫布
給進步一個機會
基本收入的理論構想與漸進式實現路徑
最后的機會
給彼此多一次相愛的機會
沒機會下手
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關注科技、環保創新應對商業模式之變
輕熟女“漸進式”省錢保養計劃
漸進式教學在泌尿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從星巴克的成功談商業模式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