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社恐”

2024-03-27 09:40楊廣科
新航空 2024年1期
關鍵詞:社恐恐懼癥年輕人

楊廣科

不喜歡在酒桌上敬酒,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眾面前講話……近兩年,“社恐”這個詞頻頻走進公眾視野。

當你在電梯里遇到不熟的人時,你會低頭假裝刷手機嗎?別人當著你的面竊竊私語的時候,你會胡思亂想嗎?周末有約會,出門前你是不是又想反悔了?這三條都中了,那你可能確實有點“社恐”的癥狀。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稱自己“重度社恐”,并以此為由盡可能地回避社交場合。但年輕人對這些社交活動的反感和糾結,并不意味著他們真的討厭社交。一邊“社恐”、一邊渴望社交,才是年輕人的常態。

年輕人的“社恐”

不喜歡在酒桌上敬酒,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眾面前講話……近兩年,“社恐”這個詞頻頻走進公眾視野,越來越多年輕人給自己貼上了“社恐”的標簽。一項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中,97%的參與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專家表示,具有“社交恐懼癥”的人達到一定的數量,能在群體性層面上導致隱患,更進一步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從而導致所謂的“社恐”困局。

“ 社恐” 是“ 社交恐懼癥” 的簡稱,主要指的是行為主體不敢進行面對面的社會交往,或者說,在人前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時都感覺到有壓力、不自在,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態度?!吧缈帧币部梢哉f是一種社會退縮的心理狀態,涉及對人際面對面交往的回避問題。種種證據表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隨著信息傳播的便捷化,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通訊工具來傳送和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意見,呈現相關的信息。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對于身體共同在場的物理空間構成的場景,投入的注意力越來越少,甚至越來越不大傾向于與人進行面對面的互動。

這似乎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既然信息技術如此便捷,又何必勞神于線下互動?越來越多伴隨著新技術成長的90后、00后認為自己有“社恐”,他們更喜歡獨居獨處,傾向于讓自己現實的物理空間帶有封閉性,而不受身體周遭的外界打擾。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與外界沒有任何的聯系,而是說他們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互聯網世界之中:依靠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通過互聯網來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在虛擬世界中的交往,無論是在對象、形式和內容上,都一定程度有別于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社會交往。

總而言之,一些年輕人的社交出現問題,他們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且越陷越深,“線下獨處、線上熱鬧”成為他們的日常。面對面交往中原來的溫情,似乎越來越多地被網絡虛擬世界挪走。至于挪到何處,實在是耐人尋味。問題的關鍵在于,過去面對面的社會交往,往往包含除了達成功利性目的之外的某些社會功能,比如人們在身體上相互靠近乃至碰觸、在情感上相互慰藉,有利于排解行為者靈魂深處的孤獨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對社會的信任感和歸屬感等等。這樣的功能是簡單的線上交往所不具備的。此外,面對面社交對于身姿、衣著以及面部表情有一定的社會要求,行為主體為了避免交往對象及相關人員的不適,就需要對自我形象、時空節奏進行一些必要的控制和管理。這會給行為主體帶來特定的外在要求和行為約束,讓其生活更具規律性和節制感。這樣的功能,一旦年輕人不再進行面對面交往,往往就很難發揮出來。

面對面的交往能夠挖掘和傳遞出許多潛藏著的知識。一些贊許、認同、鼓勵乃至逼問的意思,會通過身姿、眼神及其他面部的細微動作等傳達出來,互動對象感受到這一切, 就可能受到激勵,進而更積極地調用知識儲備,甚至是實現知識上的深挖乃至創新。如果沒有面對面交往,人們可能與這種深挖和創新得來的知識失之交臂。

“社恐”或許只是推辭

社交恐懼癥有三種癥狀:過分關注外界的消極評價;社交時恐慌反應與實際處境完全不符,且無法自控;有明顯的回避社交行為。

在醫學上,社交恐懼癥被定義為一種臨床疾病,屬于恐怖癥的一種。我們常說的強迫癥、焦慮癥和恐怖癥并列,隸屬于神經癥大類??植腊Y患者的恐懼對象可以是廣場、動物、閉室等多種特定事物,這個恐懼對象也可以是社交。不過,這些癥狀需要明顯影響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且持續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才能被確診為“社交恐懼癥”。而且,真正的社恐患者發作時, 往往會伴有惡心、心悸等痛苦的生理反應,嚴重時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來緩解病情。如果你不滿足上述這些判定標準,那么在醫學上,你還真不能被確診——你也許只是性格內向或不擅長社交。

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和熱愛廣場舞Party的父母輩相比,新生代青年沒那么熱衷于線下活動,線上社交也僅限于“笑死”和“哈哈哈哈哈”。老一輩人交際廣泛,他們的快樂周末是約個酒局、搓個麻將。而很多年輕人的理想周末,不是爬山游泳逛街蹦迪,而是和自己親愛的大床度過一個悠閑的假期。同樣是20來歲的花樣年華,年輕人一到周末就苦心鉆研“推辭學”,跟人打交道的時間還不如擼貓多。如今的年輕人對待社交,總是覺得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必要。

這或許并不是個人的原因——時代在變化,社交對人們的意義也在發生變化。60后、70后從小到大過的都是高度集體化的生活:在家,兄弟姐妹一大幫;工作后,周圍人既是同事又是多年好友。所有人的生活都緊密相關,社交就如同空氣一樣必要且尋常。

伴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社會性格”也漸漸發生了改變。90后似乎很難理解大廠時代的人們共同擁有的情感態度,就像父母們不理解年輕人喜歡獨處一樣。90后、00后正在進入獨居時代,年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不愿遷就別人委屈自己。獨處,相比群居生活,更能帶來簡單直白的快樂。有調查研究顯示,超過90%的獨居青年選擇獨居的理由,是想要追求個性化生活,不想忍受各種約束。

然而,在互聯網技術與消費主義的共謀下,不想主動社交,也難逃被動社交。在職場上,每天都有十幾個群聊狂轟亂炸,要權衡立場,要謹言慎行;回到家,緊繃的神經剛剛放松,點贊之交、“砍一刀”之交、“求幫投票”之交就統統撲了上來;好不容易挨到周末,理個發還要應付To ny老師的推銷,坐個地鐵還要被各種微商求掃碼加微信——服務業的內卷波及到消費者身上,又觸發了一連串“疲于應對”。

就像心理學家菲利普· 津巴多說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當下這樣,對人們的社交技能有著如此高的要求?!碑斘覀兘K于能一個人躺在沙發上刷刷手機時,誰又不想就地躺平呢?很多年輕人并不是真的恐懼社交,只是恐懼在嘈雜的信息時代,以社交之名產生的蓄意打擾。

正確面對社交這件事

無論是真正的社恐,還是一定程度的社交焦慮,或者只是性格內向,人類對真誠的“社交”與“陪伴”是有切實需求的——畢竟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然而,在社交能力和環境條件都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孤獨經濟就應運而生。據研究,57.69%的孤獨人群會為了排解孤獨產生消費。在眾多消費品里,虛擬社交是一劑猛藥。個人打游戲沒勁?可以找個陪玩一起打;單身太久了寂寞?租個虛擬戀人噓寒問暖;到了深夜孤枕難眠?打開哄睡服務,真人小哥哥小姐姐唱首搖籃曲給你聽……越來越多的“空巢青年”,一邊在社恐小組里謹小慎微,一邊在虛擬社交里乘風破浪。

但是我們都清楚,通過這些方式排解孤獨, 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消費行為。你可能很難想清楚自己因為什么與他產生共情,但他一定是因為錢。有媒體曾爆料,在某陪玩平臺上有“租號”騙單的情況發生:騙子在網上租來等級高的游戲賬號, 吸引找陪玩的用戶下單, 事成后再秒刪好友, 讓人猝不及防。被社會毒打過后的年輕人漸漸意識到,想要擁有安全穩定的親密關系,還是只能靠自己。

正確面對社交這件事,便顯得更為重要。這就要求大家在日常中學會懂得欣賞別人,為彼此搭橋,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也成全自己。懂得改善自己,錯了就改,不會就學,不卑不亢,有瀟灑轉身的魄力。

從心底認同他人,在細節處稱贊他人。楊絳曾經寫道:“能感動人心的,永遠不是語言,而是行動,能始終如一的,永遠不是虛偽的熱情,而是真誠的付出?!闭嬲\是個很有魅力的東西,哪怕不善言辭,不會說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關系,偶爾有些笨拙也可以。曾國藩的處世之道, 一直堅持以“ 誠” 為本,“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人們都希望聽到別人的贊美,真誠的贊美,則是最高級的認同。

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展現自己的友好。莎士比亞曾說:“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比伺c人之間存在千差萬別,我們也經常喜歡用三觀不同來作為不愿意與人交往的理由。但真正的三觀不同,并不是兩個人有多大的差異,而是不懂得尊重對方。一個有修養的人,很少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因為他們明白這個世界的參差,更能理解人與人的不同。經營一段關系的秘訣,不是只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而是彼此接納對方的世界,尊重對方的喜好。接受別人的不同,寬容別人的特立獨行,人生會別有一番風情。

想象自己所處的各種情景,刻意練習社交技巧。社交是個技術活,需要刻意練習。很多事情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的能力也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會社交,只是沒有刻意練習而已。當你真正花時間練習社交能力上,就一定可以在任何場合游刃有余。有效的溝通能力,也是“解鎖”社交技能的必備鑰匙。

社交遇到問題時不要沮喪,復盤思考下次該怎么避免。學會復盤,是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方式。當一個人走過一段路后,能及時停下,不僅可以關注過去,找到前行的方向,還能展望未來,謀取發展先機,尋得屬于自己的一套成功秘笈。三毛曾說過: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慮,一步一步一日一日過,請相信生命的韌性是驚人的,跟自己用心去合作,不要放棄讓自己成長。

不要把社交當“洪水猛獸”。有些事,你不會,真的沒關系。不要恐懼,慢慢來,一步一步改善。有時候,一件事,一句話,一個舉動,甚至一個微笑,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積少成多,量變引發質變。時間久了,花會沿路盛開,你以后的路也是。

猜你喜歡
社恐恐懼癥年輕人
你也“社恐”嗎?
瘦 身
校園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嗎
錯失恐懼癥
為什么年輕人一團建就想離職?
密集恐懼癥
當代年輕人有多惜命
年輕人如何理財
年輕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