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對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影響分析

2024-03-27 13:50雷禮綠魏桂花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營養狀況

雷禮綠 魏桂花

【摘要】 目的 探析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對腸黏膜屏障功能、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選擇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收治的87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行常規全腸外營養護理的44例患者列入常規組,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的43例患者列入觀察組。對比2組腸黏膜屏障功能[內毒素(endotoxin,ET)、D-乳酸(D-lactic acid,D-LA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營養狀況[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的情況,比較2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ET、D-LAC、DAO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ALB、TP水平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GCS評分高于常規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腸黏膜屏障功能和營養狀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變患者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關鍵詞】 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高血壓腦出血;腸黏膜屏障功能;營養狀況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038-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6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病情嚴重危急,具有頭痛、意識不清及昏迷等癥狀。這些癥狀對患者正常進食造成影響,致使消化功能、抵抗力變弱,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1]。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長時間處在高分解代謝、高耗能狀況,會誘發低蛋白血癥,進而加劇病情[2]。因此,手術后需要予以有效的營養支持,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目前,臨床中以全腸外營養護理干預為主,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需要,但該方法不通過腸道吸收,影響機體胃腸蠕動,不利于恢復正常胃腸吸收功能。有文獻指出,低熱量腸內營養支持是以口服或鼻飼的方式讓腸道為患者提供熱量較低的營養物質,有助于患者全面吸收營養成分[3]。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于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7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分析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于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的87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常規組(44例)和觀察組(43例)。常規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51~82歲,平均(67.43±1.81)歲;出血部位,中丘腦11例,基底節17例,腦室9例,小腦7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52~80歲,平均(67.46±1.83)歲;出血部位,中丘腦10例,基底節19例,腦室8例,小腦6例。2組性別、年齡和出血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版)》[4]中關于腦出血診斷標準;通過顱內CT檢查確診;均行腦血腫清除術;病程小于3 d。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內分泌代謝性合并癥的患者;

存在精神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全腸外營養護理,遵醫囑使用卡文靜脈營養制劑對患者施行腸外營養支持,以PICC導管輸注。連續給予營養支持2周。

觀察組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手術結束后的24~48 h留置鼻胃管,予以腸內營養混懸液制劑[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284,主要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膳食纖維、水、碳水化合物等,滲透壓225 mOSM/L],術后4 d,根據患者病情逐漸增加腸內營養混懸液用量。鼻飼時,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將姿勢調整為半臥位,初始以較少劑量進行鼻飼,待患者適應后可以添加劑量,但每次最大劑量不能超過200 mL。鼻飼間隔時間應在2 h內,在此期間緩慢推注營養液。鼻飼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原位休息,休息時間30 min以上,預防發生胃內容物反流、誤吸現象。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口腔清潔,2次/d。每次喂養后,使用溫開水沖洗胃管,水量為30~50 mL,避免胃管里的食物堵塞。給予營養支持2周后,觀察患者胃內潴留量,如果大于150 mL則立即停止喂食。在此階段護理人員還要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遵醫囑注射胰島素。連續給予營養支持2周。

1.3 觀察指標

(1)腸黏膜屏障功能。分析對比干預前、干預2周后2組患者的內毒素(ET)、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水平,ET采用改良基質偶氮顯色法檢測,D-LAC采用酶學分光光度法檢測,DAO采用生化法檢測。(2)營養狀況。分析對比干預前、干預2周后2組患者的血紅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水平。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將離心后標本于低溫下保存等待檢測。Hb和ALB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TP采用雙縮脲法檢測。(3)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析對比2組干預前、干預2周后的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別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5]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進行評估。GCS量表包括語言能力、運動能力和睜眼能力3個方面,量表總分0~15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昏迷程度越嚴重。NIHSS量表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及面癱等維度,共有12項,總分范圍為0~42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受損程度越嚴重。(4)并發癥情況。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常見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和負氮平衡。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檢驗結果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腸黏膜屏障功能比較

干預前,2組ET、D-LAC、DA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ET、D-LAC、DAO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營養狀況比較

干預前,2組Hb、ALB、T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Hb、ALB、TP水平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

干預前,2組GCS、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GCS評分高于常規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的病危急癥,好發于老年人,發病率較高。手術是當前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有文獻指出,創傷應激反應的中心器官為腸道。急癥患者腸胃功能存在蠕動緩慢、功能障礙等問題,致使患者的腸內營養耐受能力變差,需要予以一定的營養支持[7]。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ET、D-LAC、DAO水平均低于常規組(P<0.05),表明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腸黏膜屏障功能。完全腸外營養支持是完全通過靜脈輸入的方式給予患者營養,不需要通過胃腸道攝入營養進行消化,影響患者機體腸道蠕動,不利于恢復正常胃腸吸收功能,容易紊亂胃腸功能,致使細菌菌群移位,繼而導致腸道感染風險增大,誘發并發癥,對腸黏膜屏障功能恢復造成影響。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是采用口服或鼻飼的方式,通過腸道為患者提供低熱量和營養物質,可以為患者提供免疫球蛋白的原料,促使其機體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增強抵抗感染的能力,減少并發癥出現,有利于恢復腸黏膜屏障功能。與腸外營養支持相比較,腸內營養支持較符合人的生理狀態,能夠確?;颊叩玫匠渥愕臓I養,不會破壞腸黏膜組織,保證黏膜組織的完整性,降低腸道出現并發癥的風險,進一步改善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Hb、ALB、TP水平均高于常規組(P<0.05),表明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機體手術后處于應激狀態,常規腸外營養支持不能提供腸內菌群生存所需要的營養,使腸內菌群失去平衡,發生腹瀉、便秘等情況。低熱量腸內營養支持能夠提供腸內菌群生存所需要的營養,保障營養供給,不會加劇腸道代謝負擔,可以讓胃腸道不良反應出現的概率降低,有利于促使患者正常吸收營養,改善其營養狀況。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機體處于代謝失衡且亢進的狀態,加重了組織器官分解、合成代謝的負荷,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能夠減少熱量攝入,減輕器官代謝負荷,確保各類營養物質得以吸收,提高患者營養水平,維持營養狀況處于正常水平[9]。本次研究中,觀察組GCS評分高于常規組,NIHSS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表明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改變患者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行鉆孔引流術患者在術后處于應激狀態,予以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可以針對性予以患者所需能量和營養成分,使負氮平衡下降,保持機體代謝功能正常。予以患者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還可以調節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促進患者病情恢復,進而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10]。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表明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采取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可以充分為腸道提供能量,促使腸黏膜屏障和腸道功能得到保護,進而降低感染風險;還可以增加患者機體免疫力和營養指標,使患者體能得到增強,進一步減小出現并發癥的風險[11]。予以患者低熱量腸內營養干預,可以精準控制攝入量,做到有效監測,細菌易位較少,從而減輕腸道負擔和減少細菌感染,最終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情況的出現,降低并發癥概率。

綜上,采用低熱量腸內營養護理干預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腸黏膜屏障功能和營養狀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變患者昏迷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猜你喜歡
高血壓腦出血營養狀況
云南省老年結核病患者營養狀況的調查
加溫輸注腸內營養對ICU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與營養狀況
不同手術時機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
小骨窗開顱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壓腦出血血腫療效比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比研究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去骨瓣減壓血腫清除術治療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對比
高血壓腦出血內科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