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宮產術中手術室保溫護理對低體溫 術后寒戰的干預作用研究

2024-03-27 01:13楊丹丹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剖宮產

楊丹丹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宮產術中手術室保溫護理對低體溫、術后寒戰的干預作用。方法 納入2020年1月—2023年3月灌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保溫護理,比較2組不同時段體溫、術后寒戰發生率、術后恢復情況、熱舒適度評分、凝血指標。結果 入室時、麻醉起效時,2組體溫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胎兒娩出時、手術結束時,觀察組產婦體溫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寒戰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2組熱舒適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熱舒適度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2組凝血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低于對照組,纖維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室保暖護理可減少剖宮產產婦術中低體溫、寒戰事件的發生,改善凝血功能,確保手術安全,提升術中產婦的舒適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剖宮產;手術室保溫護理;術后寒戰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076-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2.3

剖宮產是一種侵入性手術操作。臨床常以剖宮產來解決高危產婦、難產產婦的分娩困難問題。伴隨著三孩政策的落實以及剖宮產技術的提升,選擇剖宮產分娩的產婦越來越多[1]。據研究,剖宮產術中會增加液體輸注量,導致臟器暴露,加之羊水吸出與胎兒娩出等因素,強化產婦的散熱功能,產婦會在圍手術期出現低體溫現象,引發功能障礙,誘發寒戰,增加產婦不適感,加重產婦心理負擔,提升分娩危險性[2]。本次研究探究剖宮產術中手術室保溫護理對產婦低體溫、術后寒戰的干預作用,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1月—2023年3月灌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31.26±2.14)歲;體質量60~80 kg,平均(70.31±2.39)kg;孕周37~41周,平均(39.44±1.38)周。觀察組年齡24~40歲,平均(32.20±2.33)歲;體質量62~80 kg,平均(71.29±2.17)kg;孕周38~41周,平均(39.86±1.21)周。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性良好。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納入標準:單胎;剖宮產指征明確;硬膜外麻醉剖宮產;入室前體溫正常;產婦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伴妊娠期并發癥者;伴代謝性疾病者;術中需改變麻醉方式者;術中失血量>500 mL需輸血者;術中休克需搶救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手術室護理。產婦進入手術室前30 min,合理調節手術室的溫度與濕度,手術室溫度設置為24~26 ℃,濕度50%左右,提前預熱至少30 min,手術開始前降低手術室溫度至22~24 ℃。術中盡量減少暴露范圍,使用保溫被針對性覆蓋產婦的暴露位置。術中緊密監測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觀察胎兒的具體情況。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保溫護理。(1)術前準備。術前評估產婦的身體狀態,預測產婦出現低體溫的可能性。做好宣教工作,詳細講解手術目的、操作、注意事項,做好心理疏導,加強交流,減輕產婦焦慮、緊張的消極情緒,避免產婦受精神因素影響降低冷刺激閾值。合理控制手術室溫濕度,術前30 min使用充氣型升溫儀實施充氣式加溫,溫度為38~41 ℃,提升產婦的體表溫度,避免熱量散失。(2)基礎護理。產婦一旦出現任何寒戰征兆,聯合麻醉師予以相關干預。使用麻醉藥物之前,予以面罩持續性供氧,加強對產婦的心理疏導,調節產婦的情緒狀態。避免大面積裸露,手術操作完成后,將產婦轉回病房期間,全身覆蓋棉被,做好保溫措施。保證產婦呼吸道通暢,高度關注產婦的血氣情況,予以吸氧,結合產婦的需求,確定給氧濃度與方式。(3)保證產婦軀體干燥。術前,將一次性吸水墊墊于產婦臀下,保證產腹臀部干燥,第一時間吸收羊水與出血。手術切口位置鋪巾一旦被浸濕,需要立即更換,避免水分蒸發導致產婦機體熱量散失,增加不適感。在產婦手術切口相應位置粘貼一次性無菌手術膜,將沖洗液和羊水集中在儲液袋內,確保產婦軀體干燥。(4)保暖干預。胎兒娩出以及羊水流失會帶走機體大量的熱量。應加強對產婦下肢的保溫處理,肩部、上肢加蓋毛毯,使用紅外線采暖器照射產婦的腹部位置,也可使用充氣式保溫毯,設置溫度為36~40 ℃,以產婦感到舒適為宜。液體加溫,事先將沖洗液與靜脈輸注液放置在加溫箱內,沖洗液需加溫至37~40 ℃。注意血液制品溫度不得高于37 ℃,否則會破壞血液成分。術中以溫熱的質量分數為0.9%氯化鈉注射液浸濕紗布,掩蓋產婦暴露的相關組織與臟器,盡量減少體液蒸發。

1.3 觀察指標

(1)不同時段體溫。包括入室時、麻醉起效時、胎兒娩出時、手術結束時體溫。(2)術后寒戰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寒戰程度分為3級,無寒戰征兆為0級,頸部與面部肌肉輕微顫動為1級,胸部與上肢明顯肌顫為2級,下肢與腹部明顯肌顫為3級。(3)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4)熱舒適度評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越舒適。(5)凝血指標。分別于術前、術后24 h取患者靜脈血,以血凝儀測定2組凝血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不同時間段體溫比較

入室時、麻醉起效時,2組體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胎兒娩出時、手術結束時,觀察組產婦體溫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寒戰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寒戰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產婦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熱舒適度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熱舒適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熱舒適度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2組凝血指標比較

干預前,2組凝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PT、APTT、TT低于對照組,FIB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低體溫是剖宮產手術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導致術后感染、寒戰的主要原因。低體溫對產婦術后康復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3]。引發剖宮產手術低體溫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1)一般情況下手術室溫度為22~25 ℃,對于術野暴露及麻醉患者而言,溫度較低[4]。(2)硬膜外麻醉會致使血管擴張,加快機體散熱速度;麻醉藥物會產生抑制作用,降低體溫調節閾值[5]。(3)剖宮產手術需暴露腹腔臟器,術中輸液和術后沖洗需大量與手術室等溫的液體,形成冷稀釋作用,增加產婦熱量的散失[6];手術器械操作、羊水流失、血液浸透也會降低產婦體溫[7]。針對低體溫的形成誘因,探尋有效的保暖措施已成為臨床產科的研究重點[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胎兒娩出時、手術結束時體溫高于對照組,寒戰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手術室保暖護理可避免術中低體溫與術后寒戰的發生,確保剖宮產手術安全。觀察組產婦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熱舒適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手術室保暖護理可提升分娩舒適度。干預后觀察組產婦凝血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手術室保暖護理可積極調節產婦的身體狀況,確保產婦體溫安全,減少術中失血。作為一種對低溫的代償性響應,產后寒戰會明顯提高產婦體內的代謝率,使母體的氧氣消耗增大,心臟負擔加重,血壓升高和心動過速,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故應注意防止剖宮產時出現的低溫和術后寒戰。環境溫度與產婦低體溫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必須保證手術室溫度合理來有效調節產婦的體溫[9]。手術室溫度過高會導致切口處細胞脫水,影響術后愈合,引發手術醫護人員不適。研究顯示[10],為取得減少手術患者熱量丟失和術中醫護人員耐受之間的最佳平衡,手術室室溫應設置為22~24 ℃。充氣式保溫毯為常用的低體溫主動保溫措施,可通過阻斷輻射、蒸發的原理保持體溫,提高持續性保溫效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散熱器官,90%的熱量經由皮膚散發。術中保持產婦軀體干燥可減少熱量散失,提高產婦的軀體舒適度;用溫熱的質量分數為0.9%氯化鈉注射液浸濕的紗布覆蓋于手術切口周圍,可進一步減少皮膚和體腔散熱[11]。研究表明[12],輸入與手術室環境溫度相同的1 000 mL晶體液,可降低約0.25 ℃的體溫,有效避免或減少其對機體的“冷稀釋”作用,保持產婦體溫恒定。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產婦實施有效的手術室保暖護理,可減少低體溫、寒戰事件的發生,改善其凝血功能,確保手術安全,提升術中產婦的舒適度。

猜你喜歡
剖宮產
剖宮產和順產,應該如何選擇
剖宮產手術豎切更“劃算”
一胎剖宮產,二胎必須剖嗎
剖宮產和順產,應該如何選擇
剖宮產之父
腹膜外剖宮產術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的療效觀察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
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分析
350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結局的分析
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的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