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優康復護理在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效果研究

2024-03-27 01:13葉芹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

葉芹

【摘要】 目的 分析快優康復護理在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圍手術期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12月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高齡股骨頸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快優康復護理干預,對比2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快優康復模式的圍手術期護理,能保證髖關節功能最大限度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快優康復護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082-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6

隨著我國高齡人口越來越多,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占老年疾病的比重逐年增加。高齡患者骨質疏松,基本都有基礎疾病,且骨折部位大部分有移位,保守治療無法獲得良好的骨骼重建和功能恢復。人工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1],但手術范圍較大,術后恢復較困難。圍手術期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2]??靸炁R床康復護理是在康復護理過程中融合快優護理管理以及程序的方式,能夠通過有規劃的科學性護理模式提高護理工作的實際效果[3]。本研究選取患者采用快優康復護理進行干預,與傳統的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12月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高齡股骨頸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70~92歲,年齡均值(79±4.01)歲;病變部位,左側18例,右側17例。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71~93歲,年齡均值(78±5.32)歲;病變部位,左側16例,右側19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X射線檢查確診為單側

股骨頸骨折,需經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排除標準:病理性骨折;合并有嚴重心臟、肝臟、肺以及腎疾病患者;診斷為神經精神疾病患者;不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颊呷朐汉?,責任護士進行入院宣教,態度和藹,消除患者陌生感。術前指導患者練習踝泵運動,訓練指導患者深呼吸及如何翻身等,術前6 h禁食禁飲。手術當天與手術室護士做好患者交接,填寫好手術交接單?;颊哌M入手術室后,準備好床單元及心電監護、氧氣裝置。術畢回病房后,注意患者保暖,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傷口出血情況。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護士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練。出院后每月電話隨訪1次,詢問并記錄患者功能康復情況。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快優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邀請管床醫師、本院康復治療師參加,由管床醫師、康復治療師、護士長、骨科??谱o士組成快優康復護理團隊。管床醫師負責提供患者病情資料;康復治療師負責針對不同患者采取功能鍛煉計劃;護士長負責本團隊的統籌安排及管理,組織??谱o士的知識及功能康復知識培訓;??谱o士負責對所管患者整個圍手術期的康復功能鍛煉、疾病知識宣教、并發癥的預防等,為所管患者建立個人健康護理記錄單(全科統一制定),定期記錄患者的康復情況。(2)患者入院后,和患者及家屬建立“快優康復護理微信群”,告知家屬本群的作用、使用方法。(3)每周一、三、五15:00—16:00,在科室健康教育展覽間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骨科護士長主持,??谱o士講解,邀請患者及家屬參加。講座內容包括股骨頸骨折的基本知識,髖關節置換術的基本內容,術前準備有哪些內容、注意哪些事項,術前需要進行哪些運動指導,疼痛知識宣教。入院時加強疼痛相關宣教,讓患者主動配合疼痛相關的治療和護理,輔助減輕患者的痛感[4]。鼓勵患者及家屬提出自己的疑問,??谱o士當場給予答疑并指導。將講座內容及時發送到“快優康復護理微信群”,方便患者及家屬觀看。(4)術后護理干預。預防切口感染。術后嚴密監測患者體溫,保持手術切口敷料干潔,術后第1天更換切口敷料時觀察切口有無紅腫、滲血、滲液等,然后每2~3 d更換1次手術切口敷料。手術切口部位的引流管避免打折、牽拉,觀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質,沒有醫囑不需要增減引流負壓。術后3 d,每天06:00、14:00、18:00測量患者體溫,患者體溫正常后每天14:00測量1次?;颊唧w溫低于38.0 ℃但持續時間不長,屬于正?,F象。如果患者在術后體溫升高超過38.5 ℃,考慮存在感染,需及時匯報醫生,積極處理。預防壓瘡。床單保持清潔、干燥,給予患者骶尾部貼好泡沫敷料,以減輕壓力。術后24 h內盡量不采取翻身動作,給予患者臀下墊1塊干凈柔軟的棉質浴巾。每隔2 h責任護士和家屬一起幫助患者抬臀,保持抬臀動作10~20 s,減輕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術后24 h鼓勵并幫助患者翻身,平臥和健側翻身交替進行。預防深靜脈血栓。責任護士每日下午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手術當日行踝泵運動,伸直膝關節、足尖盡力向下踩,保持5 s、足尖盡力向上勾,保持5 s放松,20次/組,2~3組/d,以促進血液回流。術后1 d行踝泵運動,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膝關節的被動活動、引體向上運動等,1~2次/h。術后2~3 d,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取仰臥位,下肢伸直不離床,股四頭肌主動收縮向近端牽拉髕骨,緩慢運動,每次持續5~10 s,然后休息5 min,90次/d。術后4~5 d,患肢肌力力量和髖膝活動度訓練,如直腿抬高運動、屈髖屈膝運動、髖部外展練習(屈髖<90°),10~20次/組,2組/d。延長半臥位時間,為離床做準備。術后5~6 d,X射線檢查髖關節假體正常在位,B超檢查雙下肢無靜脈血栓,即可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動,但要教會患者離床時患肢先伸直離床,離床坐時患肢與身體的角度>90°。密切觀察患者下肢腫脹、末梢血運情況,每班責任護士測量患者下肢周徑并記錄于護理記錄單。根據醫囑給予抗凝藥物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4 100 U。預防假體脫位。囑患者臥硬板床,采取“三預防”“四到位”護理?!叭A防”分別為:預防內收,患者平臥位時于兩腿間放置大枕頭或梯形枕保持體位,防止肢體向正中線方向移動;預防外旋,保持患者髖關節外展10°~20°,兩腿間使用梯形枕,或者患肢穿防旋鞋固定,確保臥位時患者始終保持外展中立位;預防髖部扭曲,患者臥位時床頭抬高<90°,患者使用的座椅、坐便器不可過低,確?;颊咦粫r角度>90°?!八牡轿弧狈謩e為:搬運患者時動作要到位,搬運者密切配合,采用過床易進行搬運,患者兩腿間放置梯形枕,使髖關節外展10°~20°,動作要輕柔、平穩;給患者翻身時方法要到位,翻身時在兩腿之間置三角形厚墊或大枕頭,利用翻身毛巾墊給患者軸線翻身,使患者肩、腰、髖保持在同一水平上,用力協助患者翻身;患者排便時保護措施要到位,協助患者床上排便,拉好床簾,臀下鋪好一次性柔軟床墊,上面放好便盆,便盆上墊干凈軟紙,過程中護士或家屬幫助患者托扶住髖部,防止過度扭曲;患者活動時方法要正確到位,責任護士指導患者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雙上肢及健側下肢的全范圍關節活動、轉移及行走訓練等,可以用示范、指導、視頻等方法。(5)出院指導?;颊叱鲈呵? d,責任護士向患者進行出院健康宣教,發放出院后患肢功能鍛煉方法圖冊。(6)患者出院回家后,需要繼續進行功能鍛煉??靸灴祻妥o理團隊通過“快優康復護理微信群”給予患者指導和幫助。責任護士視情況于患者家中進行現場指導,直至患者最大限度恢復健康。

1.3 觀察指標

1.3.1 2組護理前后髖關節功能情況對比

依據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5]進行評價2組護理前后髖關節功能情況。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0.883,項目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包括日?;顒?、步態、行走輔助器平穩舒適行走、距離)、畸形(4分)、關節活動度(5分),總分100分,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

1.3.2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假體脫位。

1.3.3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2組護理滿意度,分值100分,≥90分為滿意,70~89分為基本滿意,≤69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股骨頸是人體中下肢與軀干相連的部位,是支撐機體自主活動的中心環節[6]。由于股骨頸所處位置的特殊性,一旦出現股骨頸骨折,會直接影響活動穩定性,喪失自主活動能力[7-8]。髖關節置換術是股骨頸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案,治療效果得到廣泛認可。傳統的圍手術期護理模式下,患者住院期間能得到醫護人員的常規護理,出院回到家里往往得不到相對專業的護理,給患者減輕病痛及真正康復帶來一定的障礙??靸灴祻妥o理模式通過康復護理程序的合理設計,讓患者在術后早期開始接受優質、有序、高效的護理服務,能夠使手術以及術后康復更加快速且優質[9-10]。本研究中,快優康復護理團隊通過“快優康復護理微信群”讓患者家屬共同參與患者的康復護理過程,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得到專業、全面的醫療、護理,出院回家后也能得到相對專業的照護。有研究證實[11],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對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能力及功能鍛煉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麻醉清醒后開始進行床上功能鍛煉,術后5~6 d,X射線檢查髖關節假體正常在位,B超檢查雙下肢無靜脈血栓,即可以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動。護理后研究組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及時、適度的功能鍛煉能明顯提高髖關節功能評分。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患者的康復離不開患者本人及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本研究中,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微信平臺交流增加了護患及家屬溝通的渠道,患者和家屬見證醫護人員的努力、細心、耐心,患者滿意度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給予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快優康復模式的圍手術期護理,能保證髖關節功能最大限度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
髖關節置換與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研究
全髖關節置換與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有效性與安全性分析
股骨頸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老年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的康復護理
自理模式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治療中的療效差異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綜合護理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術后疼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