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性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重癥肺炎患者并發癥預防效果的影響

2024-03-27 01:13劉一鳴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預防性護理

劉一鳴

【摘要】 目的 探討預防性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癥肺炎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治療的48例重癥肺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2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預防性護理,對比2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前,2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評分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得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APACHEⅡ得分比對照組低,SF-36得分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身體溫度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等均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依從率為87.50%,比對照組(62.50%)高(P<0.05)。護理前,2組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口腔衛生狀況比對照組好(P<0.05)。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2組均未出現病死情況。結論 ICU重癥肺炎患者接受預防性護理后,能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ICU重癥肺炎患者;預防性護理;并發癥預防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056-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5

重癥肺炎是呼吸系統中較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指肺炎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沒有及時控制和治療或者患者抵抗力差的情況下,病情發展迅速,引發嚴重感染而導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的一類疾病[1-2]。ICU重癥肺炎患者的病情較重,臨床常使用機械通氣治療,但該治療方法屬于有創治療,隨著機械通氣時間的延長,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延長住院時間,影響預后[3]。不同護理方式的效果不同,對ICU重癥肺炎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為進一步研究不同護理方式對患者并發癥預防效果的影響,以48例重癥肺炎患者為例,就常規護理與預防性護理的效果展開相關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治療的48例重癥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齡28~91歲,平均(59.25±3.19)歲;合并疾病,糖尿病10例,高血壓7例,冠心病7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齡27~92歲,平均(58.71±3.27)歲;合并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壓9例,冠心病7例。2組基本信息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條件:患者及其家屬在知情書上簽名;無重要身體器官嚴重疾病;年齡>25歲;患者無特別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無特別嚴重的惡性腫瘤。

排除條件:患者有無法治愈精神類疾病;患者本人或者患者家屬拒絕在知情書上簽名;患者惡性腫瘤已經擴散,屬于癌癥晚期;患者未成年。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常規檢查、宣傳教育、藥物使用方法講解、并發癥預防、心理輔導、常規監測。

觀察組采用預防性護理措施。(1)創建預防性護理小組。預防性護理小組成員由1名護士長、3名責任護士、6名普通護士組成。普通護士負責管理的病床和重癥肺炎患者各項具體護理工作的實施;責任護士分管固定數量的病房,同醫生查房,帶領普通護士完成重癥肺炎患者的護理、指導、運動等工作,負責護理工作的指導、監督、管理、評價;護士長負責管理責任護士和護理質量監督管理、培訓、教育等工作,保障預防性護理施行到位。(2)合理化排班。實行24 h值班制,護理工作人員需要保持電話24 h暢通;每次值班必須配備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保證護理質量,保障預防性護理方法切實實施。(3)預防發熱護理。為預防患者發熱,鼓勵患者多喝水,充分暴露四肢,充分利用皮膚散熱。若患者發生高熱,先使用物理法進行降溫,物理降溫無效后遵醫囑服用降溫藥物。護理人員需要預防患者因服用降溫藥物出汗太多而發生虛脫,提前為患者補液[4-5]。(4)預防缺氧護理。重癥肺炎患者均存在缺氧情況。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情況,提前給進行患者面罩吸氧。如果發現患者嚴重缺氧,需要及時給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保證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5)預防褥瘡和下肢靜脈血栓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定時為患者翻身和活動四肢,促進患者血液循環,預防褥瘡和下肢靜脈血栓。(6)預防性口腔護理??谇蛔o理前準備質量分數為5%的碳酸氫鈉溶液、紗布、截去針頭的頭皮針、20 mL注射器。對于淺昏迷狀態患者,予以上凹內氣管進行刺激,使患者發生咳嗽反射,然后采用無創性護理法,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優化個體口腔護理需要2名護理人員共同實施,將患者床頭抬升至30°左右,使患者頭部向右側偏,1名護理人員使用20 mL注射器吸入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套上無針頭的頭皮針,從患者左側嘴角注入口腔,另1名護理人員用吸痰管將漱口液從患者右側嘴角抽出,反復抽吸沖洗患者口腔5次或5次以上,根據患者的口腔衛生情況進行調整。在口腔護理過程當中,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誤吸、嗆咳等情況,密切觀察患者皮膚黏膜、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是否有異常。一旦發生誤吸,護理人員需要立即停止口腔護理操作,并通知主治醫生[6]。優化個體口腔護理沖洗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口腔護理。將紗布用質量分數為5%的碳酸氫鈉溶液浸濕,用彎鉗夾取擦拭患者硬腭、舌頭表面、舌頭下方、峽部、牙齒表面等部位,重點護理牙菌斑的部位[7]??谇蛔o理結束后,觀察患者口腔內是否有殘留物,比如棉球、紗布等,防止造成患者嗆咳[8]?;杳曰颊呓洺埧诤粑?,容易造成口腔干燥,需要使用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濕潤單層紗布覆蓋患者口腔,紗布干燥后及時浸濕,4 h護理1次,預防患者口腔干燥。(7)預防性排痰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患者翻身、拍背、胸部叩擊,幫助患者引流痰液,保障患者呼吸暢通。針對痰液較多無法自行排出的患者,可以使用霧化治療,協助排痰。如果患者痰液仍然較難排出,在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吸痰護理。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2組患者護理前后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臨床指標、治療依從性、口腔衛生狀況、并發癥發生及病死情況。(1)護理前后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使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評分表

(APACHEⅡ)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狀態進行評分,得分范圍為0~7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生存狀況越差。使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價2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該量表涵蓋的內容有生理、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等方面,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2)臨床指標。臨床指標包含身體溫度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等。(3)治療依從性。治療依從性包括全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全部依從指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部分依從指需要護理人員監督才能完成治療和護理;不依從指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4)口腔衛生狀況??谇恍l生狀況包括良好、一般、差。良好指口腔無異味,牙齒無食物殘留;一般指口腔異味較輕,牙齒食物殘留較少;差指口腔異味嚴重,齲齒,牙齦發炎,牙齒食物殘留物多。(5)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含多重耐藥菌感染、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性休克、病史等方面的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率為發生例數占總例數的百分比。(6)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干預后的病死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和分析研究獲取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組間對比采取軼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護理前后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2組APACHEⅡ、SF-36得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APACHEⅡ得分比對照組低,SF-36得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2組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身體溫度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2。

2.3 2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依從率為87.50%,比對照組(62.50%)高(P<0.05),見表3。

2.4 2組口腔衛生狀況對比

護理前,2組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比對照組好(P<0.05),見表4。

2.5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和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1.67%、12.50%。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82,P=0.001 4),見表5。

2.6 2組病死率對比

護理干預后,2組均未出現病死患者。

3 討論

重癥肺炎是一種由病原體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癥,病情相當復雜,發展迅速,容易導致多器官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該病癥以咳嗽、咳痰、氣喘、發熱、呼吸困難等為主要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通常情況下,重癥肺炎治療成功率為50%~70%[10]?;颊哌M入ICU后,其病情往往更加嚴重。多項研究資料顯示,ICU重癥肺炎患者通過科學、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的配合,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預防性護理是基于常規護理上發展而來的護理方法,強調以預防為主,能夠充分體現醫院護理人員的經驗和能力。預防性護理措施根據患者個體的不同,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方案。預防性護理將以往規?;?、集中化、程序化的護理措施轉化為個體化、預防化以及靈活化的護理措施,為患者進行疾病預防的護理服務[11]。預防性護理模式不斷發展,在臨床多種疾病護理中廣泛使用,例如預防性護理措施運用于腦血管患者介入治療后,能夠減少患者手術后的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2組APACHEⅡ、SF-36得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APACHEⅡ得分比對照組低且SF-36得分比對照組高,說明預防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身體溫度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治療總依從率比對照組高,護理后觀察組的口腔衛生狀況比對照組好,觀察組的多重耐藥菌感染、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2組患者未出現病死情況,說明ICU重癥肺炎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措施比常規護理措施效果好,有利于縮短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改善口腔衛生狀況,有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究其原因,預防性護理包括創建預防性護理小組、合理化排班、預防性口腔護理、預防性排痰護理,預防性護理小組對護士長、責任護理、普通護士明確分工,三者共同協作,確保預防性護理有效實施,患者依從性更高;經過合理排班,使患者24 h都有護理人員護理,每次護理都有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在場,避免意外發生,保證了預防性護理的施行質量,減少并發癥,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預防性口腔護理維持患者的口腔衛生,保護患者的口腔和牙齒,能夠讓患者保持呼吸通暢,防止口腔干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性排痰護理有利于保證患者呼吸暢通,排出痰液,減少并發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讓患者早日康復。

總之,ICU重癥肺炎患者經過預防性護理后的效果甚佳,可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能夠縮短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有利于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猜你喜歡
預防性護理
預防性護理在繼發性癲癇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危重癥老年患者壓瘡發生的預防性護理分析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預防和護理體會
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效果研究
危重癥老年患者壓瘡發生的預防性護理分析
腹腔鏡腎腫瘤部分切除術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及預防
預防性護理在顱腦外科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價值探究
預防性護理在老年呼吸內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預防性護理在普外科術后患者靜脈導管感染中的臨床效果
觀察預防性護理措施對減少腦血管介入術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