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對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作用分析

2024-03-27 13:50邵世蓉陳敏王姣姣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邵世蓉 陳敏 王姣姣

【摘要】 目的 探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對干預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德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摸球法分為A組與B組,各43例。A組采用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干預,B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比較2組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質量、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2組改良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評分均明顯提高,且A組評分較B組明顯更高(P<0.05)。干預后2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A組評分較B組明顯更低(P<0.05)。干預后2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得分均明顯提高,且A組較B組明顯更高(P<0.05)。A組護理滿意度較B組明顯更高(P<0.05)。結論 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應用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出血性腦卒中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063-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43.34

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預后差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對該疾病采取積極治療的同時,長期的康復護理及并發癥處理也十分重要。個案管理模式是評估患者實際需求后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的一種模式,具有連貫性、整體性、系統性等優勢,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2],通過可用資源針對性促進患者健康,在腦卒中護理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腦卒中患者通常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礙,影響患者康復效果。多元化睡眠護理通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生命質量[3]。本研究通過對患者實施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干預,探討該護理模式的干預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德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摸球法分為A組與B組,各43例。A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52~74歲,平均(64.39±6.27)歲;出血量30~55 mL,平均(42.47±5.12)mL。B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齡52~74歲,平均(64.55±6.14)歲;出血量30~55 mL,平均(42.17±5.23)mL。2組上述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神志清楚;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伴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伴有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者;既往已有腦部其他疾患者。

1.2 方法

A組采用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個案管理模式。成立小組,由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建專業的個案管理小組,成員包括主治醫師、護士及心理咨詢師等,全面評估患者家族疾病史、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生命體征等情況,在與患者及其家屬商討后,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為患者建立個人健康信息檔案。個性化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病情,了解患方需求,盡可能滿足其要求,引導患者主動表達內心情緒,耐心傾聽其訴求,及時發現并安撫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個性化健康宣教,對患者與家屬一對一講解出血性腦卒中相關知識,包括發病機制、癥狀表現、危害性、治療方式及日常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肢體受限、語言及吞咽障礙為常見反應,列舉恢復效果良好的病例,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治療信心。個性化飲食干預,結合患者生活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向家屬講解營養搭配原則,鼓勵患者多進食高蛋白、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評估患者病情發展及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康復訓練計劃,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循序漸進地進行語言、吞咽、肢體運動等相關功能恢復。(2)多元化睡眠護理。調整病房布局,將溫度、濕度、光線調整至適宜狀態,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休養環境,嚴格規定親友探訪時間,盡量在患者自然清醒狀態下給予患者護理服務,避免噪聲驚擾患者;協助患者調整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可在睡前為患者提供少量熱牛奶,使患者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指導患者康復訓練,讓家屬協助放松患者全身肌肉,通過康復訓練改善機體功能并緩解緊張情緒;必要時可根據醫囑給予患者適量安眠藥物,促進患者入睡。

B組采用神經外科護理常規干預,包括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給予患者皮膚清潔、飲食指導等日?;咀o理,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及口頭健康宣教。

2組均干預2周。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2組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1)日常生活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MBI)評估2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強。(2)睡眠質量。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2組睡眠質量,分值0~21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2組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物質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4個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4)護理滿意度。運用德陽市人民醫院自擬調查問卷評估2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70~85分為比較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干預前,2組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MBI評分均明顯提高,A組評分較B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2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PSQI評分均明顯降低,A組評分較B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2。

2.3 2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GQOL-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GQOL-74評分均明顯提高,A組評分較B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3。

2.4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A組護理滿意度較B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4。

3 討論

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腦血管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凝血障礙性疾病、血管畸形、顱內動脈瘤及腦動脈硬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高血壓是引發出血性腦卒中較為常見的因素[4]。出血性腦卒中病情發作較為急促,病情進展快,病灶部位較為特殊,極易對患者大腦神經及相關組織造成損傷,引起吞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5]。

多數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長期臥床休養,導致肢體活動受限,產生焦慮、排斥、不安等不良情緒,加之對醫院環境存在較強的陌生感,影響其睡眠質量,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6]。常規護理以病情控制為干預重點,具有較強的局限性,難以充分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與配合度,干預效果不夠理想[7]。個案管理模式充分激發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護理工作質量與效率[8]。多元化睡眠護理通過對病房環境進行調整,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輔助音樂、熱牛奶、按摩等干預服務,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狀況[9]。

本研究中,A組聯合應用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干預,成效顯著。究其原因,個案管理模式通過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發展,制定符合患者生理狀況的康復訓練計劃,以患者自身承受能力為依據,逐步增加鍛煉時間與強度,提高患者適應性,促進患者肢體功能與自理能力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0]。個案管理模式通過了解患者訴求,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減輕患者內心的疑慮,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恢復;通過給予患者飲食干預,促進營養物質均衡攝入,有效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B組比較,干預后A組PSQI評分明顯更低(P<0.05)。究其原因,多元化睡眠護理統一規定探訪與巡視病房時間,避免噪聲對患者睡眠產生影響,使病區保持安靜狀態;通過給予患者按摩、音樂播放、飲熱牛奶等方式,使患者精神與軀體得到有效放松,有助于患者快速入眠;對患者進行睡眠習慣指導,適當減少午休時間,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提高[12]。本研究中,個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睡眠護理聯合應用取得了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個案管理模式促進患者康復進程,保證患者良好的睡眠;多元化睡眠護理提高了睡眠質量,也有利于康復進程。本研究結果還顯示,A組護理滿意度高于B組(P<0.05),提示2種護理服務的聯合應用,充分滿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念,提高患者舒適度,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從而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給予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個案管理模式聯合多元化睡眠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