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多維度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 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4-03-27 01:13陳珍何英曾維香王玲劉陳莎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精神分裂癥

陳珍 何英 曾維香 王玲 劉陳莎

【摘要】 目的 探討多維度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宜春市第三人民醫院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多維度康復護理,2組連續護理8周后,對比護理前后2組患者個人與社會功能評分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評分、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評分以及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評分,同時使用生活質量評分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比較2組患者生活質量,并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比較2組患者心理狀況。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SP評分、MMSE評分均較對照組高,而PANS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D、HAMA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為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P<0.05)。結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多維度康復護理,能改善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對患者精神狀態的提升有較大幫助,減輕精神癥狀,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 多維度康復護理;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生活質量;依從性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105-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4

精神分裂癥作為臨床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多發于中青年,病情可持續反復發作,臨床表現為精神衰退、生活能力下降、性格改變等。隨著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癥發病率上升,該病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危害[1]。目前,臨床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方式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精神分裂相關癥狀,但藥物治療無法改善患者社會、認知功能。精神分裂患者多伴有明顯負性情緒,思維與情感容易受外界影響,不利于疾病控制[2]。研究表明[3],優質的護理模式能進一步鞏固臨床治療效果,延緩疾病進程,促進患者康復。臨床常規護理模式服務范圍有限,不能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殊性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而多維度康復護理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提供多維度、規范化護理服務,讓患者重拾對抗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多維度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選取宜春市第三人民醫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宜春市第三人民醫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26~45歲,平均年齡(35.67±3.1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2±1.46)年。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8~49歲,平均年齡(35.80±3.42)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3.38±1.29)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精神障礙診斷標準[4];年齡為25~50歲;臨床資料完整;無自殺傾向。

排除標準:合并語言功能障礙;有明顯攻擊傾向;伴有嚴重軀體功能障礙;伴有傳染病史;合并心腦血管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提供日常生活管理,并進行健康宣教,根據醫囑進行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多維度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成立多維度康復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擔任組長,組員應經過相關技能知識培訓后上崗。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病情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患者癥狀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2)心理支持。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溝通,掌握患者心理變化情況,幫助患者紓解不良情緒,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介紹后續護理、治療流程,并告知患者康復經驗,不斷鼓勵患者,增強患者康復信心??蔀榛颊卟シ偶膊∠嚓P視頻,主動詢問患者疑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指導患者調節呼吸,放松情緒,播放舒緩類音樂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告知患者轉移注意力的技巧。同時,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家屬聯系,讓家屬多探望患者,給予患者家庭情感支持。(3)用藥指導。遵照醫囑指導患者用藥,為患者發放藥物治療手冊,告知患者及時、按量用藥對病情恢復的作用,護理人員需提醒患者用藥,并在患者服藥時進行看護。(4)日常生活鍛煉。組織患者讀書、看新聞,指導患者進行洗漱、穿脫衣物、整理床鋪等日常生活活動,規范患者作息時間,并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護理人員可通過交談了解患者的運動喜好,每周開展2~3次乒乓球、氣排球等活動,鼓勵患者參加。護理人員可定期為患者講解不同社交場合的注意事項,模擬社交場景,幫助患者掌握基本溝通交流技巧。(5)環境干預。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環境,定期消毒打掃病房,維持病房內光照,注意通風,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病房內溫度與濕度。(6)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喜好制定健康飲食計劃,讓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

2組均持續護理8周。

1.3 觀察指標

護理過程中,主要觀察指標如下。(1)社會功能。應用PSP量表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社會功能,評分維度包括自我照顧、干擾和攻擊傾向、社會認知等,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社會功能越好[5]。(2)精神狀況。采用MMSE量表評價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精神狀況,總分為30分,分值越高表示精神狀況越佳[6]。(3)精神癥狀。應用PANSS量表對2組患者開展評估,量表包括一般精神病理、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共30條評分項目,采用7級評分法,分值越高代表精神癥狀越嚴重[7]。(4)生活質量。利用SF-36量表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包括生活狀態、生理功能、情感狀況、肢體狀況4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水平成正比[8]。(5)心理狀況。采用HAMA量表和HAMD量表比較2組患者心理狀況。HAMA量表總分為64分,分值越高代表焦慮情況越嚴重。HAMD量表總分為68分,分值越高代表抑郁情況越嚴重[9]。(6)治療依從性。對比護理前后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其中患者能完全按照醫師囑咐進行用藥,配合護理人員操作為完全依從;患者能遵從部分醫囑,部分配合護理人員操作為部分依從;患者不遵醫囑,不配合護理人員工作則為不依從。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PSP、MMSE、PANSS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PSP、MMSE以及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SP、MMSE評分均較對照組高,而PANS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的生活狀態、生理功能、情感狀況、肢體狀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狀態、生理功能、情感狀況、肢體狀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2.4 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行為異常、思維紊亂,且癥狀復雜多樣,病程多數較長,病情容易遷延。對于精神分裂癥,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雖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對于患者社會功能方面的缺陷干預效果不佳。因此,需在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護理手段干預,加快患者康復進程,讓患者在出院后盡早回歸生活、融入社會。

常規護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精神癥狀為主要目的,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該護理模式計劃性、針對性不強,不能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優質的全面性護理服務,往往不能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多維度康復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能將護理流程明確分為多個維度,可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殊性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給予患者生活能力鍛煉與康復訓練,使護理工作更規范,對于病情的好轉有積極意義[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PSP、MMSE評分均較對照組高,而PANS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說明多維度康復護理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與精神狀況。這是因為在該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并鼓勵患者參與集體活動,鍛煉社交技能,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與參與體驗感?;颊咄ㄟ^讀書、看新聞得到充分學習鍛煉,在思維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有較大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有效控制病情。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長期、規范的藥物治療,但多數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有限,加上常規護理服務模式往往忽略患者心理需求,干預效果不佳。多維度康復護理能給予患者用藥指導,讓患者充分認識遵醫用藥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意義,患者能按時、按量用藥,藥物治療效果得到鞏固,精神癥狀得到有效控制。護理人員為患者詳細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有助于患者正確認知疾病,減少患者心理應激,避免出現過激行為。在多維度康復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具體喜好定期開展戶外活動,增進患者間的交流,定期的社交知識培訓能讓患者掌握基本溝通交流技巧,設置社交模擬情景讓患者親身體驗,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精神狀態,加速患者康復進程[11]。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多維度康復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是因為在該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日常生活鍛煉,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康復訓練能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對生活質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時刻給予患者關心照料,并看護患者用藥,護患關系良好,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改善預后[12]。在多維度康復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深入患者生活,給予患者相應飲食、運動指導,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環境,切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表明采用多維度康復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不良情緒。這是因為在多維度康復護理干預下,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通過深呼吸訓練和注意轉移法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改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心理,定期組織活動能幫助患者通過積極、正向的方式調節自身情緒,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進而改善負性情緒。多維康復護理從多方面改善患者心理狀況,鼓勵患者參與集體活動,促使患者以積極心態面對疾病,有助于精神分裂癥狀的全面改善。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多維度康復護理能提高患者對于臨床工作的配合度,這是因為多維度護理干預模式秉承“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護理人員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組建護理小組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高效的護理服務,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較為舒適,家屬在護理人員的提醒下陪伴患者,給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強患者治療、康復的信心[13]。在多維度康復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均經培訓后上崗,專業知識能力較強,可為患者提供精準服務,幫助患者解答疾病相關問題,糾正患者對于疾病的錯誤認知,促進患者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治療依從性較高[14]。本研究選取病例較少,受時間因素限制,未能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具有一定局限性。

綜上所述,多維度康復護理能顯著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并對其精神狀態的提升有較大幫助,能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應用效果良好,對患者的康復進程有積極促進意義,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精神分裂癥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淺談愛德華·邦德《李爾》中的“布萊希特式”
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社會功能探討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