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對腰部麻醉無痛分娩初產婦心理狀態 應激反應的影響

2024-03-27 01:13熊麗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無痛分娩初產婦

熊麗

【摘要】 目的 探究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對腰麻無痛分娩初產婦心理狀態、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高安市骨傷醫院行腰部麻醉無痛分娩的80例初產婦,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比較2組心理狀態、應激反應、分娩自我效能、護理滿意度。結果? 入院時,2組心理狀態、應激反應、分娩自我效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24 h,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質醇(cortisol,COR)、腎素(renin,R)、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簡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the simplified version of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CBSEI-C32)中自我效能期望(efficacy expectancy-16,EE-16)評分、結果期望(outcome expectancy-16,OE-1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可有效減輕腰麻無痛分娩初產婦的不良情緒、應激反應,增強分娩自我效能感,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初產婦;無痛分娩;腰部麻醉;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健康行為干預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122-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1

無痛分娩指應用各種藥物或非藥物方式減輕產婦分娩疼痛,防止因疼痛應激刺激誘發不良細胞因子的激活,改善分娩結局[1]。腰部麻醉(以下簡稱“腰麻”)是臨床常用的分娩鎮痛方法,可有效緩解產婦疼痛,促進宮頸口擴張,利于產后恢復。多數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對無痛分娩相關知識認知不足,普遍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圍產期極易產生應激反應,嚴重影響分娩結局[2-3]。臨床需加強對初產婦的護理干預,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其負性情緒、應激反應。多模式心理護理是根據患者心理需求的不同,從多角度收集問題并匯總,開展個性化護理[4]。健康行為干預以產婦為主體,將產婦在無痛分娩期間自我效能、自身生理儲備功能等要素作為靶點,通過指導促進產婦養成并維持健康行為,以改善分娩結局。本研究選擇行腰麻無痛分娩的80例初產婦,通過分組對照,分析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高安市骨傷醫院行腰麻無痛分娩的80例初產婦,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93±2.12)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2±0.46)周。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89±

2.16)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7±0.51)周。

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無痛分娩指征;均為初產婦,且單胎妊娠;凝血功能均正常;胎兒發育正常。

排除標準:合并認知、溝通障礙者;合并器質性疾病者;合并多種妊娠并發癥者;存在感染性疾病者;圍產期存在重大負性事件;缺失臨床資料。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產前向產婦口頭講解無痛分娩相關知識、注意事項,進行心理疏導,教會產婦如何控制情緒;分娩期間提供全方位身心護理,進行調整呼吸、擺放舒適體位等分娩指導,與產婦持續溝通,疏導負性情緒;產后持續監測產婦、新生兒生命體征,講解產褥期知識,告知母乳喂養的優勢,并進行母乳喂養指導。

觀察組開展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具體如下。

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1)多角度發現問題。護士角度,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問卷調查,自產婦入院起,持續觀察其飲食情況,同時詢問家屬產婦妊娠期間身心狀態,了解其心態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親屬角度,護士從家屬與護士、家屬與醫生、家屬與產婦間的溝通中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分類,包括分娩、胎兒、產婦身體狀況3類。產婦角度,護士與產婦加強溝通,并利用問卷評估,發現問題,最終將問題匯總。(2)詢問原因。護士向產婦提出問題,如為何選擇無痛分娩、家屬是否支持等,訪談期間不可進行誘導性提問。(3)制定心理干預措施。整合收集的信息,評估產婦心理需求。例如本研究納入的產婦中有位醫護人員,一定程度上了解無痛分娩,獲得家屬同意后選擇無痛分娩。針對該產婦,護士從即將分娩胎兒、對自身分娩期間的期望值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防止其因無痛分娩提高對自身要求,形成心理落差。同時,針對極為依賴無痛分娩的產婦,需適當增加其緊迫感,告知可能存在的臨床癥狀,防止由于術中出現不良反應引起產婦恐慌。(4)活動干預。護士指導產婦進行腿部、擺動骨盆、推動骨盆運動等肢體放松訓練。

健康行為干預。(1)賦權健康管理。護士產前了解產婦對無痛分娩的認知度,可選擇一對一溝通、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線上聯合線下針對性宣教,宣教內容主要為無痛分娩優勢、局限性等。同時,賦予產婦主體職能作用,引導產婦共同參與,從規律作息、飲食調整、功能鍛煉等多方面養成健康行為。(2)應激刺激保護。護士掌握產婦心理特點,通過鼓勵、安慰等,幫助產婦建立分娩自信,提高心理、行為效能。同時,密切監測、維持產婦循環代謝功能,減輕麻醉相關不良反應。尊重產婦分娩過程中疼痛主訴,指導產婦通過合理調節呼吸、放松身心等方式緩解疼痛。會陰保護干預中指導產婦分娩期間正確使用腹壓,促進會陰、陰唇合理擴張,避免機械應力下會陰損傷或撕裂。

2組護理均持續至出院。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心理狀態、應激反應、分娩自我效能、護理滿意度。(1)心理狀態。入院時、產后24 h后采用SDS、SAS量表[5]評估。SDS、SAS量表均包含20個項目,評分1~4分,總分×1.25取整數,即為標準分,標準分總分100分,分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評分越高則抑郁、焦慮情緒越嚴重。(2)應激反應。入院時、產后24 h抽取產婦5 mL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通過放射免疫法檢測ACTH、COR、R水平,采用血壓儀(徐州市永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YK-BPW2)檢測患者DBP、SBP。(3)分娩自我效能。入院時、產后24 h采用CBSEI-C32量表[6]評估,包括EE-16、OE-16 2部分,均為16個項目,各項目均采用10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強。(4)護理滿意度。采用院內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包括服務、技能等方面,總分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1~89分為部分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部分滿意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入院時,2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24 h,觀察組SDS、SA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應激反應

入院時,2組ACTH、COR、R、DBP、SB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24 h,觀察組ACTH、COR、R、DBP、SB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娩自我效能

入院時,2組CBSEI-C32中EE-16、OE-1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24 h,觀察組CBSEI-C32中EE-16、OE-16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無痛分娩又稱為分娩鎮痛。腰麻鎮痛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感,避免由產痛引起的強烈體征波動、強烈宮縮等,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及舒適度,保障母嬰安全[7]。然而,無痛分娩技術在國內尚未普及,產婦對該技術認知不足,極易出現緊張、恐懼等情緒,導致應激反應明顯,影響分娩順利進行,故需要加強護理干預[8]。

常規護理存在一定經驗性、盲目性,未根據產婦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干預。產婦在常規護理模式下仍存在較重負性情緒,難以養成并維持良好的健康行為,不利于產后恢復[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24 h SDS、

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ACTH、COR、R、DBP、SB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CBSEI-C32中EE-16、OE-1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腰麻無痛分娩的初產婦中實施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對減輕負性情緒、應激反應效果顯著,利于增強產婦分娩自我效能感,提高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不同產婦心理需求不同,本研究采用的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根據產婦心理需求的差異,從護士、親屬、產婦3個角度發現問題,并進行分類匯總、詢問原因,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使產婦從心理上接受無痛分娩,增強分娩自我效能感,主動轉變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10-11]。在心理層面干預的基礎上加強活動干預,指導產婦進行肢體放松訓練,能夠幫助產婦放松身心,減輕分娩應激反應,確保分娩順利進行。健康行為干預將可能影響產婦無痛分娩的各因素作為靶點,從認知、行為等方面加強健康宣教、指導,開展線上、線下聯合教育,能夠幫助產婦逐漸養成健康行為,在依從無痛分娩基礎上,積極應對其所誘導的生理負性反應,最終改善分娩結局,提高護理滿意度[12]。產婦無痛分娩期間應激源包括會陰損傷、麻醉。加強會陰保護護理,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可避免會陰損傷或撕裂,減輕創傷應激刺激。進行麻醉不良反應預防護理,可控制麻醉效應對呼吸、循環等系統造成的不良刺激,進一步減輕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多模式分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行為干預能夠減輕腰麻無痛分娩初產婦的應激反應,緩解產婦的負性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護理滿意度。

猜你喜歡
無痛分娩初產婦
無保護助產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助產師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的認識分析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的臨床應用分析
可行走式無痛分娩的鎮痛效果及其對母兒的影響
高齡初產婦圍生期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
無痛分娩聯合縮宮素縮短產程的效果及護理
沈志洪:著眼“無痛分娩”,推進婦幼健康學科群建設
無創分娩應用于初產婦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