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重林:石銚及東坡提梁壺

2024-03-31 17:09
茶道 2024年1期
關鍵詞:普洱茶東坡宜興

周重林

潛心研究茶學近20年,著有多部暢銷茶學著作,代表作有《茶葉戰爭》、《茶之基本》。茶文章入選全國高考,各地會考、聯考。周重林長于把茶文化放入人類思想史中體察,研究具有獨創性魅力。

《次韻周穜惠石銚》是蘇軾比較有名的茶詩。先說詩里的人。

周穜,字仁熟,宋代泰州人。他與蘇軾的交往,送石銚是佳話,啟發了后世制壺形式。但后來周穜與蘇軾交惡,就非常有戲劇性了。

在鄆州任教授的周穜,在王安石身后,上書皇帝說,王安石可以配享神宗皇帝。此舉激怒蘇軾,他心目中的人選是富弼,于是他連寫了兩封折子,說周穜這個小人,太可恨可氣了。同時蘇軾請求自劾戴罪,為什么呢?因為周穜從江寧府右司理參軍調任鄆州教授,就是蘇軾舉薦的。

再說詩里的器。蘇軾在《試院煎茶》也寫過石銚:“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庇檬撝蟛?,這是沿襲唐代的煎茶方式,只不過唐人用釜(或作鍑)來煮茶。

釜就是鍋,由生鐵或瓷、石等材質做的,宋代也用。詩人陸游就是用釜的茶人,“客至但舉手,土釜煎秋茶?!蓖踹~有詩:“一飽猶可謀,三釜已不逮?!?/p>

飲茶法千年以來,其實變化不大,除了點茶這樣的潮流外,還保留著大量的其他飲茶法,這是讀宋代尤其要注意的。

李綱在《山居四詠之四·石銚》里,回應了蘇軾所贊石銚的神奇之處,連使用的詞句都差不多:“誰刳(kū)蒼玉事煎烹,形制深寬潔且輕。觱(bì)沸未看浮蟹眼,颼颮(sōu liú)先聽起松聲。龍頭豕(shǐ)腹徒嘲誚,鐵澀銅腥費挈擎(chèqiè)。多病文園苦消渴,煮泉瀹茗正須卿?!?/p>

除了夸石銚深、寬、輕三大特點外,李綱還說了石銚的潔。觱沸,說的是泉水涌出的樣子。颼颮是象聲詞,形容風雨聲。挈擎,形容抽取動作。文園指司馬相如,他有糖尿病,古代傳說茶是糖尿病的特效藥。

蘇軾使用的石銚,是石材做的。遺憾的是,《漢語大辭典》的釋義卻說:“石銚是陶制的小烹器”,也不知道從哪來得出的結論。石銚在宋代有廣泛使用,因為煎茶法還大行其道。馬廷鸞在《謝龍山惠柱杖并求石銚四首之四》里說,“磚爐石銚竹方床,何必銀瓶為瀉湯??嘬豢皾膊硕?,春風卻負太官羊?!?/p>

啥意思呢?他說喝茶,何必要像點茶那樣,非要用湯瓶。在磚爐上用石銚煮著喝,難道茶不香?同好之人,會約在一起煎茶。方岳在《約魯山兄》說,“莫說尋芳已后時,春蔬解甲茗搴旗。松風石銚晴云碗,不是吾曹未必奇?!辈灰f這個時候尋春已經來不及,蔬菜才剛剛抽芽春茶也才露出槍旗。我們就在松風下用石銚煮茶用青云碗飲吧,不是我們這伙人未必稱奇。

釋慧空在《甘泉惠石銚鄭才仲以詩見賞次韻酬之》也說,一把石銚煎茶,人與群分?!袄峡占宀杵魑┦?,石有何好空乃惜。先生嗜好偶然同,我久眼中無此客。呼童活火煮山泉,旋破小團分五白。不嫌菌蠢賦龍頭,便覺彌明猶在席?!?/p>

喜歡煎茶的人,會認為石銚煎茶才有真味。張至龍在《題白沙驛》里講,“山泉釀酒力偏重,石銚煎茶味最真?!贬屓蕷J在《靈巖十二景之十一白鶴泉》里說石銚煎茶味更全,“澄澄皎潔無增減,石銚煎茶味更全?!?/p>

石銚因為其古典的器形,影響到現在。東坡提梁壺相傳為宋代蘇東坡所創制,這是真的嗎?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現在你到宜興紫砂界走走,打聽打聽,大部分做壺的人都毫不懷疑地認為是蘇軾發明了東坡提梁壺。這與我在普洱茶區遇到的情況很類似,當地人同樣毫不懷疑地認為,是諸葛亮教會了他們種茶葉。比起諸葛亮教會思普地區的人種茶,蘇東坡發明東坡提梁壺似乎更靠譜,因為諸葛亮壓根就沒來過滇南一帶,而蘇東坡卻是多次造訪宜興,不僅留下了大量的詩文,還有晚年在宜興養老的計劃。

孔明在普洱興茶,東坡在宜興興壺,宜興紫砂壺的再度興起,與普洱茶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宜興周邊現在都是知名綠茶茶區,而綠茶泡法的主要工具是搪瓷杯與玻璃瓶。

陳年老普洱的流行,讓紫砂壺再次大放異彩。

我這幾年,游走在普洱茶區與紫砂壺區,以人類學考察的方式,大體搞清楚了一些事情,比如一個地方要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都會拉上一個偉大的人物,諸葛亮、蘇東坡都是這樣的人。而這些偉大人物與當地的融合,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東坡提梁壺的定型,源自1933年美國芝加哥博覽會。為了參加這個博覽會,當時宜興陶瓷學校的校長王世杰召集宜興各種手藝人、鄉賢開集思廣益大會,出展品題材。王世杰從日本留學回來,還用紫陶設計過泡咖啡的用具,是一個有世界眼光的人。

在這個座談會上,有人聊起蘇東坡與宜興故事,最后根據清代任伯年的《提梁壺》為樣式,由汪寶根制作而成。這件作品最終獲得了美國芝加哥世界工藝博覽會優秀獎章,為紫砂贏得了榮譽。

但任伯年并非東坡提梁壺的始作俑者,第一個把蘇東坡壺推開的,是清代畫家尤蔭,他說自己無意買到一把石銚,他自己考證下來,認為就是當年周穜送蘇軾的那把,于是把自己書房改成了石銚書房,還請人用紫砂仿制了多把石銚壺,自己也畫了很多副《石銚圖》贈人,因為他的積極推廣,石銚壺才得以流傳。

尤蔭的石銚壺影響了陳曼生,陳曼生研發的石銚壺,為眾壺之首,也是紫砂壺的靈感之源,自此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紫砂時代,也說明了文化之于紫砂壺,之于地方的價值。

曼生石銚壺身銘文上說:“銚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便懳牡囊馑际?,這把壺靈感來自周穜送蘇軾的那把石銚,但已經有了改進。

我第一次見曼生壺,是一把石瓢。

壺身銘文寫道:“不肥而堅,是以永年?!碑敃r覺得好極了,我的朋友太俊林把這話,引用做了自己普洱茶企業的理念,企業名字就叫“永年茶業”。

蘇軾《次韻周穜惠石銚》

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

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

姜新鹽少茶初熟,水漬云蒸蘚未干。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腳是輕安。

責任編輯/鄭浩東 美術編輯/王晉

猜你喜歡
普洱茶東坡宜興
宜興釉陶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陶”醉心田 點贊新宜興
收藏普洱茶對市場供需量的影響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東坡畫扇
普洱茶葉加工大賽
圓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