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的繁殖障礙疾病治療措施

2024-04-01 11:05陳春梅
吉林畜牧獸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胎衣黃體卵泡

陳春梅

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符家川畜牧獸醫站,甘肅定西 743011

奶牛繁殖性障礙疾病是奶牛養殖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奶牛的防治障礙疾病不僅體現在對奶牛生產能力的影響,還影響到其生殖健康,甚至導致母牛喪失生殖能力。目前,繁殖障礙性疾病已經被定為是阻礙我國奶牛業健康發展的第二大疾病。這類疾病病因病癥復雜,涉及的養殖管理及治病內容較多。常見病因為傳染病因素、遺傳因素、營養因素、生殖因素、管理因素、衰老因素等。疾病臨床表現可能為單一癥狀,也可能為復雜的合并癥狀。養殖戶將一頭小奶牛從犢牛培養至可以產奶生殖,大約需要22~24個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其間投入的飼養成本上萬甚至更多。奶牛一旦發生繁殖障礙疾病,對于養殖戶而言意味著極大的成本損失。一些輕度的奶牛繁殖障礙性疾病由于未能及時發現,導致奶牛生產能力下降,全生命期內生殖周期縮短,無形中增加了奶牛養殖的成本。研究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的治療對于延長奶牛生產周期、生殖周期和降低奶牛養殖的綜合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常見的繁殖障礙疾病

1.1 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一種伴隨著原微生物感染的疾病,其原微生物感染類型相對復雜,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子宮內膜炎臨床表現出陰道流出絮狀分泌物,伴有腥臭味。分娩后的奶牛還可能伴隨著胎衣碎片從陰道流出的癥狀。子宮內膜炎癥狀嚴重時,患??赡馨殡S體溫升高的癥狀。

1.2 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在多次經產母牛、年齡較大的母牛、難產母牛、早產母牛、雙胎母牛群中較為常見。母牛產仔后未能在12h內完全排出胎衣,即可診斷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僅會影響奶牛的食欲、產奶量,還會誘發子宮內膜炎,延緩母牛子宮恢復時間,致其不孕。奶牛胎衣不下臨床可見其子宮口閉鎖,胎膜全部或部分留于子宮內,部分胎膜懸于陰門外,表面呈土紅色,可見大小不等的子葉。由胎衣腐敗造成的急性子宮內膜炎伴隨全身性癥狀的發生,臨床表現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瘤胃遲緩、呼吸急促、脈搏加快、體溫升高、產乳量下降、腹瀉等癥狀。

1.3 子宮脫出

子宮脫出多發于老齡奶牛,伴隨著典型的陰部組織松弛、陰道干燥的癥狀。子宮脫出一般是長期多種病因綜合所致,其中受營養不良、不合理接產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例如助產時快速拉出犢牛。臨床病例研究顯示,大部分患有子宮脫出的奶牛,多伴隨有瘤胃鼓氣或積食、便秘、腹瀉等病癥的發生。奶牛子宮脫出分全部脫出和部分脫出。全部脫出時可見牛子宮角、子宮體、子宮頸均翻出至陰門外,嚴重時下垂至跗關節,部分情況還可見附著在子宮膜上的胎衣及子葉。子宮黏膜伴有炎性癥狀,呈現紫紅色或紅色,子宮壁腫脹,呈現肉凍樣,嚴重時發生裂紋,表層有滲出液。部分子宮脫出臨床表現出子宮輕度脫出,脫出體積小,可輕推放回體內。

1.4 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位于卵巢,是卵巢部位形成的囊性腫物,分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卵泡囊腫臨床表現出卵泡上皮變性、卵泡壁結締組織增厚、卵泡液異常(增多或變少)等癥狀。囊腫位于卵泡內部時,還伴隨著卵泡腔體變大的癥狀。黃體囊腫臨床伴隨著不排卵或卵泡壁黃體化等癥狀,在卵泡壁可見清晰的囊腫物。卵泡囊腫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卵巢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癥狀。卵巢囊腫在有生殖系統炎癥、流產病史、胎衣不下等問題的奶牛身上較為常見。此外,患病奶牛還可能伴隨著促黃體素異常、促腎上腺皮質素異常等內分泌紊亂癥狀。

1.5 持久黃體

奶牛持久黃體是指分娩結束后或周期性排卵結束后,黃體始終不消退的癥狀。一般黃體不消退的時間超過3周,可診斷為持久黃體。奶牛持久黃體的發生病因較為復雜,可能是傳染病誘發,也可能是長期飼養管理不規范,導致營養不足或營養不平衡,從而黃體無法消退。一些奶牛持久黃體通過可能伴隨子宮內膜炎、子宮腫瘤、子宮蓄膿、卵巢增大、胎衣不下等病癥的發生。此外,患病奶牛還會表現出發情周期混亂,或長期不發情。對奶牛檢查,可發現子宮收縮反應減弱,子宮內有明顯異物,子宮質地松軟、下垂明顯。

2 病因分析

2.1 傳染性因素

傳染性因素主要指各類原微生物感染誘發的繁殖障礙疾病。常見的可誘發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的原微生物有彎曲桿菌、陰道滴蟲、支原體、鏈球菌、布氏桿菌、大腸桿菌、牛黏膜病毒、I型牛皰疹病毒、鉤端螺旋體、牛生殖道彎曲病菌、新孢子蟲樣原蟲、牛流行性熱病毒、牛細小病毒等,這些病毒會導致奶牛感染各類傳染性疾病,誘發傳染性流產。奶牛流產的發生是導致子宮內膜炎、卵巢炎、持久黃體、子宮脫出、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宮內膜炎的感染又分單一病菌感染和混合性感染?;旌闲透腥局委熾y度大,對于子宮黏膜及其卵巢損傷較為嚴重。一些混合型感染的反復發生和治療不徹底,往往是釀成奶牛繁殖障礙發生的主要原因。傳染性因素所致的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病情較輕時可能只影響奶牛的發情,并無明顯的全身性癥狀。當病情較為嚴重時,直接引起全身性癥狀,以及對生殖系統較為嚴重的損傷,導致久配不孕或不孕。尤其是發生流產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則會導致生殖系統炎癥的反復發生,久而久之導致奶牛發生繁殖性能減退、受孕率低或不受孕、不發情或發情周期混亂、習慣性流產、難產、發情等問題,嚴重時甚至直接導致不孕。

2.2 非傳染性因素

非傳染性因素指除傳染性因素以外的可誘發母牛繁殖性障礙的疾病。常見的非傳染性因素包括營養不當、環境不佳、人工授精操作問題、凍精質量問題、代謝性疾病、非感染性卵巢疾病等。其中營養不良所致的營養性疾病包括產后癱瘓、真胃移位、消化不良、酮病等。

2.2.1 營養不當

奶牛各個階段對于營養的需求不同。在奶干期的營養水平直接影響到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及身體的健康水平。飼養奶牛營養不足或營養過量,都可能誘發代謝性疾病。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會導致奶牛免疫力降低,增加原微生物感染的風險或分娩時難產的發生。長期營養不良的奶牛,還會影響其受孕成功率,影響其發情周期變化,最終將影響到奶牛的繁殖性能。此外,對于犢牛而言,前期的飼養也會直接影響到其生長發育的健康性。在對犢牛飼養過程中,如果前期營養不良或營養搭配不合理,會直接阻礙骨骼、生殖系統、視力等方面的發育,間接地影響到奶牛機體的免疫力及繁殖性能。例如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乳腺炎等疾病的發生。

2.2.2 環境不佳

奶牛的健康養殖離不開一個健康良好的養殖環境。一個健康的奶牛養殖環境必須具備良好地通風、采光、溫度、濕度、衛生、消毒等。在養殖環境不佳的情況下,牛舍病原微生物繁殖擴散速度加快,增加了病原感染傳播的風險。反之,則病原感染率較低。當牛場、牛舍內病原微生物數量較多時,就會增加奶牛傳染性疾病感染的風險,進而增加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等可能導致繁殖性障礙發生的疾病。為了創建一個健康良好的奶牛養殖環境,養殖戶必須在牛舍內根據面積、奶牛養殖數量等,設置相應數量的通風設備,或設計圈舍時留足通風口和采光口。牛舍內要盡可能地保持干燥潔凈,冬季雨季做好防暖防雨措施,夏季做好防暑降溫措施。養殖場內要定期地進行清潔消毒,及時清除糞污,選用多種病原敏感度較高的消毒劑有計劃地實施消毒管理。

2.2.3 人工授精操作或接產操作問題

人工授精技術是改良牛群基因的重要技術,但操作不合理、不合規也可能是導致傳染性疾病傳播擴散和影響奶牛生殖系統健康的因素。部分奶牛養殖場為了控制人工授精的成本,操作時不聘請專業人員,或不按規定使用一次性人工授精器具,導致奶牛因此而發生陰道、子宮感染。部分人員不正當的操作會直接造成奶牛陰道或子宮損傷,增加了奶牛繁殖性障礙疾病發生的風險。人工授精期間,對奶牛發情周期觀察記錄不準,也會導致受孕成功率的下降。除人工授精操作不規范外,一些養殖場還存在著接產不規范的問題。如在接產過程中助產師強拉硬拽,對分娩奶牛陰道干燥的問題置若罔聞,導致奶牛產道損傷,誘發陰道炎。此外,人工授精、接產過程中發生溫度、濕度、噪聲等刺激,導致奶牛發生應激,致使其免疫力降低,或發生應激性不受孕,或增加子宮炎、陰道炎感染的風險。

2.2.4 凍精質量問題

在人工授精繁殖管理中,凍精的質量是影響奶牛受孕成功率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凍精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質量變化。在人工授精前未能有效檢出存在質量問題的精液,采用有質量問題的凍精實施人工授精,自然會出現授精后不孕的問題。

2.2.5 代謝性疾病

奶牛長期飼養不合理,營養過剩、營養不良、營養不均衡等問題,都會誘發代謝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對奶牛的生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奶牛在妊娠期對于微量元素、礦物質元素、能量的需求增加,常規的飼料難以滿足乳牛長期缺乏微量元素、礦物質元素、能量的供給,因此需要及時添加這些營養物質。當長期礦物質微量元素不足時,就容易誘發產后癱瘓。一般產后癱瘓的發生率與奶牛經產胎次呈正相關,經產胎次越多,發生產后癱瘓的概率越高。這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大,奶牛體內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物質流失加速,對于脂肪、蛋白質、糖等物質的代謝減弱,營養不均衡就會導致酮病、腸胃炎、胎衣不下等病癥的反復發生,以及免疫力的下降,奶牛的產后恢復期、空懷期也將延長,繁殖性能相應降低,產仔數也相應減少。

3 治療措施

3.1 治療原則

基于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病因病癥復雜的情況,臨床治療這類疾病遵循預防為主、結合病因、對癥用藥的基本原則。對于傳染性疾病所致的奶牛繁殖障礙疾病,可以視情況選擇西藥抗生素。對于急性感染,遵循優先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的治療原則。在抗生素的選擇上,應該結合原微生物類型選用,科學合理地控制用法用量,切忌盲目用藥。對于非急性感染,建議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前期適當地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中后期以中藥治療為主。對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礙疾病,務必先搞清病因,消毒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采用中醫調理用藥的方式治療,對癥用藥調理奶牛機體各項機能,改變內分泌失調、生殖道炎癥、子宮淤血腫脹等癥狀,從而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3.2 治療措施

3.2.1 西醫措施

3.2.1.1 急性子宮內膜炎。以0.01%~0.05%高錳酸鉀液或生理鹽水沖洗陰道子宮,每次用藥2L,2日一次,間歇性用藥直至沖洗流出的液體清澈。再以磺胺類抗生素加0.5mg氯代雷烯宮腔內注射,促進宮內膿物及其他雜質的排出,每兩日一次,間歇給藥3次。對于體溫升高的患牛,以10%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維生素B混入,每日一次,連續給藥7d。

3.2.1.2 卵巢囊腫。卵巢囊腫以分泌激素(GnRH)200μg+生理鹽水10mL肌肉注射,每日一次,連續給藥7d。7d后再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IU肌肉一次性注射。同時以氯前驅醇1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連續給藥5~7d。

3.2.1.3 胎衣不下。產后12h還發生胎衣不下,以垂體后葉素激素500~100IU肌肉注射,間隔3h左右再次注射。同時以10%生理鹽水500mL+土霉素2g注入宮腔內,促進胎衣排出。經上述用藥治療后24h仍不見胎衣排出,需要及時實施手術剝離。術前2h以10%氯化鈉沖洗子宮,松弛子宮與胎盤。

3.2.2 中醫措施

3.2.2.1 子宮內膜炎及其他生殖系統炎性感染。以益母草80g、當歸50g、丹參50g、桃仁30g、川芎40g、香附40g、延胡索30g、三棱25g、紅花15g、甘草15g入藥,加水煎湯后用250mL黃酒作為藥引灌服,每日2次,連續給藥5~7d。

3.2.2.2 卵巢囊腫。以丹參40g、當歸15g、茯苓15g、薏米20g、昆布20g、海藻20g、絲瓜絡15g、青皮15g、郁金15g、香附20g、桃仁12g、赤芍12g,加水煎湯灌服,每日2次,連續給藥7~15d。

3.2.2.3 胎衣不下。以益母草100g、當歸80g、川芎60g、黨參60g、黃芪60g、白術60g、桃仁15g、紅花12g、炙甘草15g入藥,加水煎湯灌服,每日一次,連續給藥2~3d。

4 結語

綜上所述,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的病因病癥表現較為復雜,其誘因可能為營養不良、產生感染、傳染性疾病、乏情、久配不孕、凍精問題等,病癥可表現為子宮內膜炎、胎衣不下、子宮脫出、卵巢囊腫、持久黃體等。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疾病根治還需結合病因施治。不同病因誘發的繁殖性障礙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找到病因,才能準確有效地治療。在治療奶牛繁殖性疾病時,獸醫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選擇有效的措施才能藥到病除,改變奶牛不發情、受孕率低或不受孕等問題。

猜你喜歡
胎衣黃體卵泡
胎衣加贅物預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觀察
促排卵會加速 卵巢衰老嗎?
小鼠竇前卵泡二維體外培養法的優化研究
CT增強掃描對卵巢黃體囊腫破裂的診斷價值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診治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超聲表現
中醫治療黃體功能不足循證評價
奶牛產后胎衣不下
卵泡的生長發育及其腔前卵泡體外培養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黃體破裂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