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藥在牛生產中的應用

2024-04-01 11:05向志軍
吉林畜牧獸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草藥畜禽抗生素

向志軍

衡東縣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湖南衡陽 421400

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自發現以來一直應用于人類和動物的醫療中,隨著抗生素的長期使用,也出現了濫用現象,畜禽產品和糞污中均有大量抗生素殘留,不僅影響了畜禽生產和生態環境,也對人類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诖?,歐盟于2006年1月1日起禁止抗生素應用于畜禽生產,隨后日本和韓國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2019年《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94號》中提出,2020年7月1日起,除中草藥外,飼糧內禁止使用其他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所以,開發能夠替代抗生素的藥物應用于畜禽養殖環節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中草藥是我國的歷史文化瑰寶,有著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牛生產過程中應用中草藥不僅可以提高牛的生產性能,還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1 中草藥的分類

1.1 按照用途分類

按照用途可將中草藥分為清熱解毒類中草藥(主要包括連翹、蒲公英、黃柏等)、抗驚厥類中草藥(主要包括天麻、朱砂、蟬蛻等)、提升免疫功能類中草藥(主要包括五味子、黨參、黃芪、白術等)以及調節機體代謝類中草藥(主要包括五味子、麥冬等)。

1.2 按照來源分類

中草藥可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以及礦物藥,其中植物藥的占比最大,常見的中草藥如山楂、黃芪、枸杞、人參等均為植物藥,蚯蚓、蜈蚣、雞內金等藥物為動物藥,石膏、朱砂、雄黃、芒硝為礦物藥。

1.3 按照加工方式分類

中草藥的加工方式不同所得到的產物也不同,可分為原產物、加工提取物和副產物。原產物通常是將中草藥清洗、干燥、粉碎后包裝。加工提取物則是在原產物的基礎上清洗、干燥、粉碎、提取、精制后包裝,多見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例如黨參提取物等。副產物是在原產物的基礎上經過提取、加工利用后的剩余部分,例如黨參莖葉等。

1.4 按照作用分類

中草藥可按照作用分為兩類:一是其中有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營養型中草藥,這類中草藥可以為畜禽提供日糧以外的營養物質,豐富營養結構,提高飼料利用率;二是其中含有黃酮類、有機酸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非營養型中草藥,具有殺菌、抑菌的作用,在生產中常見的有黃芪或黃芪多糖等,可用于提升機體免疫力。

2 中草藥的特點

2.1 天然性

大多數中草藥是在天然動物、植物中提取而來,保有原本結構和生物活性,經過長時間的臨床使用和篩選,保留下了對動物機體有益的成分,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2.2 來源廣

我國中草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來源廣泛、種類繁多,可藥用的植物占全世界植物的5%~15%,約有5萬余種;可藥用的動物占動物種類的0.15%左右,約有2200余種;海洋生物有17萬種,可藥用的海洋生物占1%。目前已知有藥用的植物、動物和海洋生物有1.2萬余種,其中有300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收錄。由此可見,中草藥的種類繁多,在來源上具有明顯優勢,利于應用推廣。

2.3 安全性

動物體內可以產生分解中草藥的酶,因此長期使用中草藥也不會產生耐藥性或殘留,且能夠干擾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遺傳物質的合成,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達到抑菌、殺菌的目的。中草藥在嚴格遵守配伍原則的情況下可以大大降低或消除中草藥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4 促生長性

部分中草藥對于畜禽來講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中草藥中的氨基酸、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等均為畜禽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將中草藥添加至日糧中,不僅能夠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還對采食量提升、飼料轉化率提高有明顯作用。中草藥還能夠與內分泌受體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內分泌器官的功能,起到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的作用。

2.5 提高免疫力

中草藥中的甙類、有機酸、多糖和生物堿等免疫活性物質都能夠促進畜禽機體產生抗體,從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角度優化機體的免疫系統,激發免疫應答反應,促進免疫細胞的發育。從中獸醫的角度分析,中草藥能夠起到擴張血管、活血化瘀、理氣消食的作用,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部分中草藥如黃芪等,可以作為疫苗的免疫調節劑,可以明顯提升疫苗對牛只的保護作用,幫助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

2.6 藥用性

常見的金銀花、板藍根等中草藥能夠激發畜禽機體產生非特異性的抗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起到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黨參、刺五加、黃芪等中草藥具有抗應激的作用,減輕應激反應對牛只造成的傷害??鄥A、蛇床子、明礬、硫磺、芒硝等藥物具有良好的抗寄生蟲作用,可以減少牛只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

2.7 靈活性

中草藥在應用于疾病的治療時,通常是通過辨證施治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在中獸醫面對牛只疾病時,會根據不同牛只的具體情況深入地分析發病原因,根據不同的病原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再選擇適合于治療的中草藥。在對牛只進行疾病治療時,方法較多,可以選擇單味藥物,也可以選擇復方制劑,可以通過口服給藥,也可以通過穴位注射給藥。這使得中獸醫在治療時有更好的靈活性,可以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選擇最為合適地治療方案。

3 中草藥在牛生產中的應用

3.1 中草藥的抗生素替代作用

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牛的轉運、交易越來越頻繁,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提升,部分疾病需要依靠抗生素來治療,但不規范使用抗生素會造成牛肉、牛乳中出現藥物殘留,危害公共衛生安全。對中草藥進行組方后與日糧混合可以在防治疾病的同時提升牛的免疫功能,提高牛肉品質。研究表明,中草藥內的益生菌可以保存在牛胴體內,消費者可通過攝入牛肉產品獲得對機體有益的益生菌。常見的可以作為抗生素替代物的中草藥有:魚腥草、藿香、山楂、蒼術、陳皮、杜仲等,這些中草藥內有氨基酸、礦物質、活性肽,且不含激素、化學抗生素,具有抗菌消炎、抗腫瘤、鎮痛等作用,還能提升機體免疫力,具有良好地應用前景。在肉牛養殖過程中使用白頭翁散可以治療泄瀉病、苦參可治療球蟲病和疥螨病、使君子可用于蛔蟲的驅蟲。

3.2 改善應激的應用

現已證實,部分中草藥在奶牛養殖環節的科學應用,可以提升奶牛的生產性能、提升消化代謝、減少乳房炎的發病以及避免熱應激。例如,金銀花提取物在避免熱應激、提升奶牛生產性能、免疫性能方面有突出作用,且每日添加28g的金銀花能夠顯著降低奶牛血清熱休克蛋白72的含量,改善熱應激。

3.3 促進飼料吸收利用的應用

此外,瘤胃微生物與反芻動物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反芻動物采食的飼料大部分需要在瘤胃微生物發酵分解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有研究表明,中草藥經過瘤胃微生物的發酵,可以將飼料中不易消化的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可消化的小分子,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促進奶牛的生長發育。在肉牛的飼料內每頭添加100g/d的中草藥,一個月后發現每頭肉牛的日增重為1.5kg,提高了72.42%,獲得了良好地育肥效果和經濟效益。在2%中草藥的作用下,肉牛粗纖維消化率提升了14.86%,蛋白質消化率提升了12.5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9.66%。

3.4 改善乳品質

黨參、當歸和益母草等中草藥經過配伍后粉碎,以1%的濃度添加于奶牛飼料中,4個月的試驗期后發現奶牛的日平均泌乳量提高了7.9%,乳脂率顯著提高,乳房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在奶牛的日糧中添加黃芪、白芍等中草藥可提高奶牛的產奶量。

3.5 改善肉品質

在肉牛養殖的過程中添加0.2%中草藥可以增加延邊黃牛肉中的總氨基酸含量,鮮味、甜味、苦味氨基酸的總含量,提高牛肉中的棕櫚油酸、亞麻酸含量,眼肉和里脊肉的紅度提高,且在牛肉中未檢出重金屬和抗生素殘留。在日糧中添加當歸、黃芪、連翹、丁香、貫眾等中草藥可以提升牛肉的色度、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增加揮發性化合物的種類,特別是烯、醇、醛等成分,可以提高牛肉的風味。

3.6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反芻動物被認為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反芻動物瘤胃產生的甲烷無法被機體利用,以噯氣的方式排出體外,造成了2%~15%的能量浪費。野葛根、柴胡、金銀花、鉤藤、荊芥、五香血藤等中草藥對氨態氮、總揮發性脂肪酸、乙酸、丁酸、丙酸、甲烷、二氧化碳、氫氣等物質的產量均有顯著影響,可有效降低瘤胃溫室氣體產量,且不會對瘤胃發酵造成不良影響。

3.7 改善牛血液生化指標

在日糧內添加當歸、連翹、黃芪為主要成分的中藥組方,血清中鎂離子含量提高52.75%,鈉離子含量提高6.13%,氯離子含量提高9.46%;血清中葡萄糖、肌酐、甘油三酯的含量分別提高了52.94%、10.26%、70.59%;血清中谷丙轉氨酶降低了18.84%,谷草轉氨酶提高了24.12%,堿性磷酸酶降低了52.31%,乳酸脫氫酶提高了21.08%。

4 中草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了中草藥具有提高牛生產性能、減少疾病發生的作用,且在養殖中進行了推廣應用,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4.1 使用劑量不明確

中草藥的使用尚無標準和規范,多數依靠獸醫的臨床經驗和非常有限的研究成果,且大多數學者更加關注肉牛生產性能提升方面的中草藥應用,而不是探求其作用機制,加之中草藥的有效成分較多,多種有效成分之間會相互作用,藥理作用不易明確,因此在使用時劑量也不明確。由于中草藥在使用時添加劑量不明確、效果不清晰和有效成分不確定的問題,這導致在使用中草藥時無法完全把控產品質量。

4.2 加工工藝落后

實際生產中,常將中草藥制成散劑、粉劑飼喂給牛,生產散劑和粉劑的設備較為簡陋,工藝落后,無法保證生產質量,且沒有將中草藥的有效成分進行提純,使營養效果無法得到保障,難以滿足規?;?、集約化的畜牧業發展需求。

4.3 作用效果不一

此外,中草藥的原材料會受到天氣、土壤、地域的限制,不同地區種植的中草藥可能藥物成分會有所變化,作用效果也會受到較大影響。中草藥的采收時間、保存方法等操作也會對其有效成分造成影響,特別是揮發性較強的成分會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藥效,因此應當在加工、運輸的過程中注意對中草藥進行保護。

4.4 缺乏質量監管

中草藥應用于牛生產的時間尚短,無論是從原材料質量控制、加工質量控制、配方標準還是安全檢測方面的制度都不完善,沒有相應的藥效評定和質量監管系統,所以很難合理地控制使用劑量及用法,這給中草藥在牛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帶來一定的困難。

5 應用前景

目前,我國提倡“綠色養殖、生態養殖”,同時提出了減少、禁止抗生素使用的方針政策,中草藥以其價格低廉、應用方便、效果顯著的特點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價值越來越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藥雖然沒有殘留和毒副作用,但在牛生產過程中也不應當過分依賴中草藥的使用,積極優化飼養管理體系才是健康養殖的關鍵。因此,建議養殖場一要注重各階段牛的飼養管理,根據不同生理階段進行日糧配置,保證營養均衡、充足;二要加強飼養環境的控制,改善生產衛生條件,減少牛與病原微生物的接觸,保證牛群健康;三要積極做好免疫接種工作,要樹立防大于治的防控思想,進行抗體效價監測工作,避免因免疫失敗而發生的疾病,在此基礎上,進行中草藥的開發與利用。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應當更好地了解中草藥的作用和應用價值,不斷探究中草藥的體內外作用機理,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進行中草藥的理論研究,對中草藥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分離和鑒定。同時,應當建立健全中草藥的質量監管體系,不斷開發抗生素替代物的同時在原材料選擇、加工、配方和質量安全把控等方面進行監管,建立較為系統的方法來評估中草藥的合理使用。我國的中草藥在牛生產上的應用相較于國外仍處于落后的地位,不論是分析還是檢測方法都應當積極地吸收和采用國外的先進技術,依托中華民族傳統中醫藥理論,進行中草藥的規?;?、專精化研究,發展新劑型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并實現生產系列化、劑量微量化,讓中草藥更好地走出國門,成為創匯創利的新型支柱產品。

猜你喜歡
中草藥畜禽抗生素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長真不賴
菌株出馬讓畜禽污染物變廢為寶
夏季養畜禽 驅蚊有妙招
三味中草藥 消炎效果好
皮膚受傷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草藥制劑育肥豬
抗生素的故事
中草藥在緩解夏季豬熱應激中的研究應用
多胚蛋白酶 高效養畜禽
貓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