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醫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間的相關性

2024-04-01 03:21馬志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830054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4年7期
關鍵詞:常態醫學生時期

馬志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 830054)

相關調查發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大學生心理異常表現出焦慮、抑郁與軀體化等典型精神癥狀,比普通時期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檢出率更高,其中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容易受到影響[1]。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醫院作為抗疫主力軍,紛紛投入到抗疫阻擊戰中,多數大型醫療機構的招錄工作日程延后、停滯,也有很多單位直接取消了本年度的招聘計劃[2]。這些因素均導致了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心理彈性作為一種用于評估個體在遭遇困境后或面對危機事件時能否對其進行順利處理的能力,心理彈性的表現通常會對個體心理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3]?,F本次研究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醫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的提高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校的大五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向其發放SCL-90問卷,該組共發放問卷254份,有效回收230份,回收率為90.55%(230/254)。

1.2 方法 全部醫學生均接受了癥狀自評量表(SCL-90)[4]及心理彈性量表(CD-RISC)[5]的評價,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評估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性。①SCL-90量表共包括90個項目,每個項目采取五級評分法,得分為0-4分,0分為無,4分為嚴重,總分0-360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重,心理健康狀況越差。②CD-RISC量表包括25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克特氏5點評分法,得分在0-4分之間,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彈性越高。

1.3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6.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評估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SCL-90評分對比 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相比,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及總分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SCL-90評分對比(±s,分)

表1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SCL-90評分對比(±s,分)

組別例數 軀體化 強迫癥狀 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 精神病性其他總分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 2301.45±0.21 1.56±0.50 1.61±0.42 1.53±0.52 1.36±0.45 1.41±0.54 1.29±0.50 1.42±0.45 1.31±0.41 2.31±0.33 122.23±34.58全國常模2001.35±0.23 1.29±0.30 1.41±0.34 1.32±0.40 1.23±0.36 1.36±0.54 1.02±0.49 1.23±0.47 1.10±0.35 1.04±0.33 107.65±13.84 t 10.225 12.669 15.998 21.665 17.581 14.236 13.882 11.26610.332.66916.669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0.031<0.001

2.2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CD-RISC量表評分對比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相比CD-RISC量表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CD-RISC量表評分對比(±s,分)

表2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的CD-RISC量表評分對比(±s,分)

組別例數CD-RISC量表評分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23057.33±11.36全國常模20064.21±10.25 t 12.331 P<0.001

2.3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心理彈性評分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性 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可見,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及總分與CD-RISC量表評分之間呈現出了明顯的負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心理彈性評分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性

3 討論

根據Stephen M. Kissler等人在《Science》發表的對2019-nCoV的傳播動態預測,未來五年內可能有兩次暴發。就像大流行性流感一樣,許多情況下,2019-nCoV與其他人類冠狀病毒一起進入長期循環,有可能從下一年度起以每年、每兩年或零星的方式出現[6]。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會面臨疫情防控的“常態化”[7]。疫情不僅改變了大學生們的生活學習方式,也增加了其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風險。不過目前針對疫情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且多為心理狀態的研究,尚無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針對在院醫學實習生這一特殊群體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索[8-9]。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醫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相比,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及總分均較高,分析出現此結果的原因是在疫情防控常態下所產生的壓力非常容易對醫學生群體帶來直接且持續不斷的影響,可能是受到了醫學生群體判斷能力減弱以及承受能力較弱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容易讓醫學生出現焦慮以及恐慌情緒,從而導致醫學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人際敏感以及脆弱等問題,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最終導致心理障礙等問題的出現[10-12]。此外,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與全國常模相比,CD-RISC量表評分較低,原因是在此段時期內,醫學生所表現出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承受外界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調節情緒的能力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與既往研究報道[13-14]基本一致。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可見,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及總分與CD-RISC量表評分之間呈現出了明顯的負相關性(P<0.05)。分析該結果可見,心理彈性表現越差,在疫情防控常態背景下,所具備的承受癥狀的能力也就相對較弱,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低。這也需要醫學院校的工作人員對此類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心理彈性較低的醫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及支持,幫助其正確地對心理狀態進行調節,從而有效地從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中恢復出來[15]。

綜上所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醫學生多存在著心理健康較差的情況,且心理彈性表現也相對較差,二者呈現出了明顯的相關性,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提高醫學生的心理彈性,在幫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猜你喜歡
常態醫學生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家
開心一刻
清代時期
新時期的向善向上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