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底反射療法聯合早期康復訓練在高血壓性腦卒中偏癱伴睡眠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4-04-03 06:26張園園王晶
系統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康復訓練神經功能障礙

張園園,王晶

1.山東國欣頤養集團棗莊中心醫院康復科,山東棗莊 277800;2.山東國欣頤養集團棗莊中心醫院介入科,山東棗莊 277800

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30 mmHg 與腦卒中首次發病獨立相關,而且長期血壓控制不佳可導致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加劇與血壓的升高有關,且兩者互為因果,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手段極有必要[1]。目前對高血壓和睡眠障礙多采用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良反應大,容易產生藥物依賴。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2019)提出,非藥物治療方案是睡眠問題的首選治療方案。足底反射療法聯合早期康復能改善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和睡眠質量,同時有效控制血壓血脂水平,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20 年2 月—2022 年1 月山東國欣頤養集團棗莊中心醫院收治的88 例高血壓性腦卒中偏癱伴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 例高血壓性腦卒中偏癱伴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康復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 例。對照組中男26 例,女18 例;年齡43~82 歲,平均(67.47±3.32)歲;病程17~49 d,平均(25.06±5.36)d;卒中類型:腦梗死28 例,腦出血16 例。觀察組中男27 例,女17 例;年齡44~81 歲,平均(67.56±3.62)歲;病程15~45 d,平均(26.17±5.42)d;卒中類型:腦梗死25例,腦出血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檢查符合國際疾病分類中高血壓腦卒中診斷標準,伴有一側肢體運動障礙;均符合《臨床睡眠障礙學》中關于睡眠障礙的診斷標準[2];②既往無睡眠障礙史,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可以進行功率自行車練習;③患者具有語言溝通和理解能力;④未使用精神類藥物或已停藥>4周者。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癥狀導致的繼發性失眠者;②卒中發生前即存在認知,無法正常溝通者;③嚴重心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以神經內科和康復科常規治療,降壓藥物給以鹽酸貝那普利(國藥準字H20 044840;規格:10 mg)口服,3次/d,10 mg/次。

1.3.1 對照組 地西泮片(國藥準字H21 022887;規格:2.5 mg)口服,1次/d,5 mg/次;連續治療6周?;颊呱w征穩定后,進行自行康復訓練,以30 min/次,1次/d,以患者微感吃力為度。

1.3.2 觀察組 在實施足底反射療法聯合早期康復訓練,實施如下:(1)足底反射療法。選足反射區之腎(含輸尿管、膀胱,為基本反射區)、大腦、失眠、心、肝、脾、胃、生殖各區,以及太沖、太白、太溪、商丘、丘墟、三陰交,每晚睡前1 次,40 min/次,6 次為1個療程,連續7 個療程。(2)早期康復訓練。①早期呼吸肌訓練:腹式呼吸訓練,期間要求患者的髖膝關節輕微的屈曲,以舒適體位進行鍛煉,將兩手置于胸部及腹部,讓患者做經鼻深吸氣,自行控制胸廓,通過腹部起伏均勻做呼吸訓練,呼氣結束時康復師開展膈肌振動及伸張;②呼氣訓練:要求深吸氣后,呼氣時像吹口哨般較小較慢地使氣流逐漸呼出,運用阻力器呼吸訓練,控制吸氣量和時間,以上訓練5~10 min/次,2 次/d。

1.4 觀察指標

1.4.1 睡眠質量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評定患者睡眠質量,共7 個條目,按4 級評分法,總分為21 分,分值與睡眠質量成反比。

1.4.2 神經功能 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評分評估患者神經功能,評分范圍0~24 分,評分越高神經受損越嚴重。

1.4.3 血壓水平 每一位受試者都確保在安靜通風的室內靜坐15 min 后采用同一型號血壓計測量安靜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和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重復測量3 次取平均值。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睡眠質量評分、神經功能評分、血壓水平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NIHS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PSQI、NIHS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SQI、NIHSS 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PSQI、NIHSS 評分比較[(±s),分]

注: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

?

2.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注:SBP:收縮壓,DBP:舒張壓。

?

3 討論

高血壓性腦卒中往往是突然發病,主要由于患者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部血管突發破裂所致而引起的腦組織損傷情況,目前腦卒中已經成為我國第一死亡的原因。高血壓是腦卒中獨立風險因素,血壓增高可導致腦卒中發病風險顯著增加,DBP每升高5 mmHg,腦卒中危險增加46%[3-4]。失眠為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癥,腦卒中患者失眠是其腦高級功能障礙的一個表現,失眠不僅影響了腦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繼而導致患者血壓難以控制。有效預防和治療失眠對控制腦卒中患者血壓和康復有積極作用[5-7]。臨床上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和神經功能恢復研究較多,而對控制血壓和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報道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6 個月足底反射療法聯合早期康復訓練,患者PSQI 評分(9.56±5.42)分、NIHSS 評分(10.76±0.81)分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董金峰[8]研究中得出,患者給予聯合康復訓練后NIHSS 評分(8.54±1.32)分優于常規康復治療的結果一致。本研究足底反射療法是在全息生物學理論基礎之上形成,根據患者的病變部位和情況選取相應的反射區,用手法刺激與失眠有關的足底部穴位及反射區,通過局部按摩刺激,疏通經絡氣血,可調理臟腑陰陽及經絡失衡,能夠達到營養與經絡平衡,達到整體調節和寧心安神目的,從而恢復并保持內環境穩態[9-11]。早期康復訓練中,呼吸肌訓練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增強患者運動耐力,為患者康復訓練奠定體力基礎;強化平衡訓練和四肢聯動康復訓練器訓練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較快,減輕患者對疾病預后的焦慮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血壓控制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究其原因是在實施非藥物治療的足底反射治療過程中,可改善臟腑功能,調節陰陽平衡,達到寧心安神目的,能有效緩解和改善老年人睡眠質量,心安神寧,則血壓穩定。同時陳淑霞等[12]研究發現,早期康復訓練能夠促進全身代謝循環,提高患者身體耐力素質,促使血管內皮大量釋放一氧化氮,進而促使血管舒張,起到降壓效果。

綜上所述,足反射療法聯合早期康復訓練,可有效提升睡眠質量,改善血壓,避免持續高血壓導致的不良結局。

猜你喜歡
康復訓練神經功能障礙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跨越障礙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換頭術”存在四大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