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在尿路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2024-04-03 06:26高曉潔
系統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尿常規尿路感染外觀

高曉潔

哈密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新疆哈密 839000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問題,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和性別群體中。尿路感染不僅會給患者帶來不適與疼痛,還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如腎盂腎炎、膿腫形成等[1-2]。因此,早期準確地診斷尿路感染對于臨床治療和預后非常重要。尿常規檢驗是評估尿液中各項指標的常見方法,而尿路感染對尿液的生理性改變會導致在尿常規檢驗中出現特異性的指標異常[3-4]。在尿液外觀方面,尿路感染常表現為渾濁或混濁的外觀,是細菌、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炎性細胞等引起的[5]。比重方面,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比重通常較高,與尿液中的炎癥物質和尿液濃縮程度增加有關,酸堿度方面,尿路感染時尿液呈堿性反應,與細菌分泌的酶和代謝產物有關[6-7]。另外,在尿液沉渣鏡檢方面,尿路感染通常伴有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沉積,并且檢測到細菌存在。本研究選取2020 年9 月—2023 年9 月哈密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0 例尿路感染患者及70 例周期接受健康體檢人群為研究對象,分析尿常規檢驗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70 例尿路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本院同期70 例接受健康體檢人群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32 例,女38 例;年齡23~63歲,平均(37.28±9.48)歲;研究組中男29 例,女41例;年齡21~65 歲,平均(38.44±9.96)歲;復雜尿路感染25 例,急性腎盂腎炎22 例,急性膀胱炎2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同時需要了解此研究的目的和內容;②存在尿急、尿頻、尿痛等癥狀,需要開展尿常規檢測者;③存在發熱、血尿者;④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如肺炎、腸道感染等;②伴隨糖尿病、腎功能異常、內分泌疾病或精神類疾病者;③臨床資料丟失者;④不配合及基礎疾病不清者;⑤意識及認知障礙者;⑥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⑦嚴重臟器組織損傷者;⑧合并嚴重感染性或免疫系統疾病者等。

1.3 方法

尿常規檢驗。需要使用一次性容器采集清晨的尿液中段樣本,約20 mL 作為檢驗樣本。采集完成后,將尿液樣本倒入無菌試管中,并確保在2 h 內進行檢驗。在進行檢驗前,相關人員應向被檢驗者詳細說明注意事項,并確保尿液樣本足量。若被檢驗者為女性,在采集尿液時,需注意避開月經期,還需做好外陰的清潔工作,避免尿液中存在異物,干擾檢驗結果。處理過程需遵守相關要求與規定,選擇適當的分析儀器、試劑處理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尿液的涂片,主要分析尿液中的白細胞計數、細菌數量指標。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均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水平對比

觀察組的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水平對比[(±s),個/μl]

表1 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細菌計數水平對比[(±s),個/μl]

?

2.2 觀察組不同的感染類型白細胞、細菌計數對比

觀察組不同感染類型的細菌計數、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的感染類型白細胞、細菌計數對比[(±s),個/μl]

表2 觀察組不同的感染類型白細胞、細菌計數對比[(±s),個/μl]

?

3 討論

尿常規檢驗是通過對尿液樣本的一系列指標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來評估患者的尿路健康狀況[8]。首先,正確采集和處理尿液樣本非常重要,確保樣本的準確性和代表性。尿常規指標包括尿液外觀、比重、酸堿度以及尿液沉渣鏡檢等[9]。尿液外觀是通過肉眼觀察尿液的顏色、透明度和有無渾濁等特征來評估。正常情況下,尿液應該是清亮、透明且無異味。異常的尿液外觀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指示之一[10]。比重是測量尿液濃縮程度的指標,可以反映腎臟的濃縮功能和水分代謝情況。在尿路感染的早期階段,尿液比重常常較高。酸堿度衡量尿液中酸性或堿性物質的含量,正常尿液呈弱酸性。在尿路感染中,尿液呈堿性可能與細菌感染相關。尿液沉渣鏡檢是將尿液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檢查尿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細菌等有無異常,這些異常元素的存在可能是尿路感染的征兆[11-12]。

尿常規檢驗在尿路感染診斷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首先,在初步篩查尿路感染時,尿常規檢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3]。通過觀察尿液外觀的變化,可以發現是否存在混濁、渾濁或有異味等異常情況,這往往表明可能存在尿路感染的病理改變。同時,尿液比重的測定可以幫助評估尿液的稀稠程度,進一步輔助尿路感染的篩查。其次,尿常規指標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也很高。尿液酸堿度的變化常常與尿路感染相關,尤其是酸性尿液的出現,可能暗示著尿路感染的存在[14-15]。此外,尿液沉渣鏡檢是診斷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觀察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細菌等成分的數量和形態,可以進一步判斷尿路感染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尿常規檢驗在尿路感染治療過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動態監測作用。在治療進行中,尿常規檢驗可以反映患者的治療反應和疾病進展情況。例如,隨著治療的進行,尿液外觀的恢復正常、尿液比重的穩定以及尿液中白細胞和細菌數量的下降等都表明患者的病情好轉。因此,尿常規檢驗可以幫助醫生評估治療效果,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16]。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白細胞計數(31.26±2.69)個/μl、細菌計數(4 005.39±123.75)個/μl 均高于對照組的白細胞計數(15.42±2.32)個/μl、細菌計數(2 324.74±88.47)個/μl(P均<0.05)。觀察組不同感染類型的細菌計數、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王盈[17]的研究顯示,研究組尿道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為(7.04±0.48)個/Hp,細菌計數為(4.42±0.37)個/Hp,慢性腎盂腎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為(5.83±0.42)個/Hp,細菌計數為(12.48±0.46)個/Hp,膀胱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為(7.01±0.44)個/Hp,細菌計數為(10.71±0.49)個/Hp,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

綜上所述,尿常規檢驗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尿液外觀、比重、酸堿度和尿液沉渣的觀察和分析,可以輔助初步篩查尿路感染,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并在治療過程中進行動態監測。

猜你喜歡
尿常規尿路感染外觀
外觀動作自適應目標跟蹤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
不論外觀還是聲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馬哈)A-S3200合并功放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尿常規與尿沉渣對尿液檢驗的影響及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方外觀遺跡舊照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尿常規干化學檢測結果準確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