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對肝癌患者圍術期指標及肝功能的影響

2024-04-03 06:26張海濤周峰祝令稱
系統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性肝肝功能肝癌

張海濤,周峰,祝令稱

1.齊魯醫藥學院,山東淄博 255300;2.淄博市中心醫院放射科,山東淄博 255300

肝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初期隱匿,無特異癥狀,發病過程中,癥狀日益突出,甚至有臟器功能衰竭風險,對患者的危害性較大,多因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就診,且隨著人們日常作息、生活習慣及飲食等因素改變,臨床肝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既往臨床治療多以肝切除術為主,但傳統開腹手術可對機體造成明顯損傷,可導致周圍組織受累,延長術后恢復時間?,F階段,腹腔鏡逐漸在臨床推廣,借助腹腔鏡實施肝切除術治療,可有效發揮微創、術中出血量少、恢復快等優勢,但關于是否在精確解剖下進行肝切除術治療仍存在爭議[2]。有研究證實,經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肝功能損害,下調黑色素瘤抗原-1 mRNA,減少并發癥發生,對患者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3]?;诖?,本研究選取2021年5 月—2022 年10 月淄博市中心醫院收治96 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腹腔鏡下非解剖性與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96 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22 例;年齡44~77 歲,平均(56.19±4.32)歲;病程6~25 個月,平均(16.22±1.24)個月;體質指數19~24 kg/m2,平均(22.21±1.32)kg/m2;病灶直徑3~7 cm,平均(4.21±1.08)cm。觀察組男27 例,女21 例;年齡47~75 歲,平均(56.44±4.56)歲;病程8~22 個月,平均(16.18±1.32)個月;體質指數20~25 kg/m2,平均(22.12±1.18)kg/m2;病灶直徑3~6 cm,平均(4.16±1.05)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3 研第112 號)。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為確診患者[4];②符合腹腔鏡肝切除術指征;③均自愿參與,對研究知情,簽署協議同意書;④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合并乳腺癌、肺癌等腫瘤者;②合并肝腎、心肺等臟器功能缺損者;③存在手術禁忌證者;④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溝通障礙等情況者;⑤合并病毒性肝炎等嚴重肝臟疾病者;⑥資料破損或丟失者。

1.3 方法

對照組為腹腔鏡非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手術體位為仰臥位,麻醉手段為全麻,穿刺點位于肚臍下方,間距為1 cm,完成后將腹腔鏡置入,搭建人工氣腹,主副操作孔分別位于肚臍右側4 cm 處和右腋前線肋骨邊緣,通過腹腔鏡觀察病變情況和病灶對鄰近組織的影響,以超出病灶邊緣1 cm 的部位為切除范圍,置管后對切口進行縫合。

觀察組采用術式為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按照對照組同樣的方式選擇手術體位、麻醉方式和進腹操作,阻斷血流,切除肝蒂,穿刺病灶所在肝段,靜滴亞甲藍,結扎肝蒂,觀察染色情況,精準切除病灶,置管并縫合切口。

術后治療均為保肝與抗感染等,并及時告知患者治療效果,安撫患者負面情緒,提高其配合度,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1.4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指標:記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

②肝功能指標: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術前和術后3 d 各進行1 次,所用儀器為醫用離心機(170T5R),離心處理參數設置:速度、半徑和時間分別為3 000 r/min、8 cm 和10 min;完成后采集血清,以全自動生化檢測儀(PUZS-600A)測定谷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水平。

③并發癥:統計患者發生切口感染、出血、腹腔積液、術后粘連、腹水、膽瘺情況。

1.5 統計方法

用SPSS 2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并發癥發生情況為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圍術期指標和肝功能指標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s)

?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各項肝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s)

?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17%,低于對照組的18.75%,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肝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具有較高發病率及病死率,對患者健康有嚴重威脅[5]。而腹腔鏡肝切除術是治療肝癌的首選措施,可有效切除患者腫瘤病變組織,控制癌癥因子轉移,且有效發揮創傷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等優勢,但肝臟手術復雜多變,且切除部位多在肝臟后方或肝臟頂部,視野受限,準確切除病灶難度較大,且若患者術中發生出血,也會對手術視野造成影響,被迫轉開腹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不利于其術后恢復,效果并不理想[6]。

本研究中,觀察組出血量更少,肛門排氣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表明經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促使患者盡早康復,縮短恢復時間。與洪海杰等[7]學者研究一致,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該手術可依據患者病灶的解剖區域結構準確切除腫瘤,最大限度控制出血量,減輕對病灶周圍組織的損傷,且可結合患者肝臟組織預留體積及結構等情況確定切除范圍,擬定最佳的肝實質分割平面,從而完整切除病灶組織,提高手術精確度,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患者舒適,促使其盡早出院,是一種安全且高效的治療措施,對患者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8]。觀察組肝功能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解剖性肝切除術與非解剖性手術比較,在疾病治療中有著更為明顯的優勢,有效保障患者肝功能。與吳景輝等[9]學者研究結果一致。谷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是測定患者肝功能的敏感指標,若肝功能損傷或受到破壞時,其表達水平會出現相應的升高,為患者肝功能評估提供數據參考;而肝臟為機體代謝器官,兩種物質高水平表達提示肝功能損傷[10-11]。但經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可精確定位患者病灶,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臟器,有效減輕對肝臟組織的損傷,并準確切斷病灶肝段供血,減少術中出血量,保障健康肝臟組織血供,有利于術后健康肝組織修復,改善患者肝功能[12-1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的效果更佳,且具有較高安全性。在劉欣等[14]學者研究中,以103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證實經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24%,低于對照組的29.63%(P<0.05),與本文結果一致。因該手術有效減輕患者機體損傷,最大程度保留肝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其效果顯著[15]。

綜上所述,解剖性腹腔鏡手術可有效治療疾病,在改善肝功能的同時,對并發癥有預防作用,也可加快術后恢復時間。

猜你喜歡
性肝肝功能肝癌
肝功能報告單解讀
雙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備及對應激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益肝愈癭湯聯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療甲亢性肝損害的療效分析
中央型原發性肝癌行解剖性肝中葉切除的療效
microRNA在肝癌發生發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解剖性與非解剖性肝切除術治療晚期肝癌的效果比較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靜脈滴注致肝功能損害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