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部位動靜脈內瘺對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療效的影響比較

2024-04-03 06:26鄭強卞文艷江春玲
系統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充分性內瘺低位

鄭強,卞文艷,江春玲

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蘇鎮江 212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腎臟疾病的主要方式,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確保治療高效的必要條件[1]。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存年限,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自動靜脈內瘺自首次應用以來,成為了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最佳血管通路,對提高治療效果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2]。根據有關調查發現,動靜脈內瘺的建立部位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影響,而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血管條件普遍較差,動靜脈內瘺建立難度較大,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甚至降低患者生存質量,所以,應積極探索有效的動靜脈內瘺建立部位[3],以優化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诖?,為了探討不同部位動靜脈內瘺對血液透析療效的影響,本研究選擇2019 年6 月—2023 年2 月在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治療的78 例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進行研究?,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在本院治療的78 例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動靜脈內瘺部位不同均分為3 組,即低位內瘺組(n=26)、中位內瘺組(n=26)、高位內瘺組(n=26)。低位內瘺組中男11 例,女15 例;年齡65~89 歲,平均(73.12±3.85)歲;病程1~5 年,平均(2.98±0.82)年。中位內瘺組中男12例,女14 例;年齡65~89 歲,平均(74.01±3.72)歲;病程1~6 年,平均(3.03±0.81)年。高位內瘺組中男12 例,女14 例;年齡65~89 歲,平均(73.76±3.91)歲;病程1~5 年,平均(2.93±0.88)年。3 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了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SQK-20220122-W)。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4]《內科學(第8 版)》[5]中有關診斷標準患者;②無動靜脈內瘺禁忌證患者;③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②伴有嚴重營養不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③伴有心、肺、肝等臟器嚴重疾病患者;④伴有精神障礙或智力障礙患者。

1.3 方法

低位內瘺組于腕橫紋上2~3 cm 處內瘺,維持性血液透析3 次/周,治療3.5~4 h/次,血流量180~230 mL/min,給予低分子肝素鈣(國藥準字H20020470,規格:0.4 mL∶4 000 IU/支)抗凝,劑量3 000~4 000 IU/次,皮下注射人促紅素注射液(國藥準字S20113005,規格:10 000 IU),劑量10 000 IU/周。中位內瘺組于距肘橫紋中點下方2~3 cm 處內瘺,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與低位內瘺組一致。高位內瘺組于距肘橫紋上方約2 cm 處內瘺,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與低位內瘺組一致。

1.4 觀察指標

對3 組透析充分性、貧血狀態、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①透析充分性: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

②貧血狀態:血紅蛋白(Hemoglobin, Hb)、鐵蛋白(Serum Ferritin, SF)、白蛋白(Albumin, ALB)。

③并發癥發生情況:心衰、血栓、假性動脈瘤。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透析充分性、貧血狀態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進行t檢驗;并發癥發生情況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 組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較

低位內瘺組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均明顯低于中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均明顯低于高位內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3 組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較(±s)

表1 3 組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較(±s)

注:與低位內瘺組比較,aP<0.05;與中位內瘺組比較,bP<0.05。

?

2.2 3 組患者貧血狀態比較

低位內瘺組Hb、SF、ALB 水平明顯均低于中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Hb、SF、ALB 水平均明顯低于高位內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3 組患者貧血狀態比較(±s)

表2 3 組患者貧血狀態比較(±s)

注:與低位內瘺組比較,aP<0.05;與中位內瘺組比較,bP<0.05。

?

2.3 3 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低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高位內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3 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病變,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常常伴隨著器官功能損傷,尤其是腎功能損傷[6]。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常見糖尿病并發癥,若未能給予及時治療,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尿毒癥。目前,臨床多采用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血液透析應用更為普遍,效果確切,可有效延長患者生存年限[7-8]。

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血管通路建立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血液透析效果[9-10]?,F今,動靜脈內瘺作為一種操作簡單、應用效果好、便于使用、并發癥發生率低的血管通路,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1-12]。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動靜脈血管條件相對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透析血流量及靜脈血回流,再循環可能性大,透析充分性不佳,如果充分性不佳,就可能在體內蓄積毒素,貧血糾正不佳[13-14]。所以,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建立動靜脈內瘺的時候,應選擇適宜的位置,以此降低影響,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方面,低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高位內瘺組(P均<0.05),與姚鋒[15]的研究報道十分接近,由此可以看出,高位內瘺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更好,對提高血液透析療效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并發癥相對較高。究其原因可能如下:高位內瘺建立的血管通路不易堵塞,能夠更好地促進血流,從而提高尿素氮清除率,確保療效。此外,本研究顯示:低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85%、7.69%,均明顯低于高位內瘺組的30.77%(P均<0.05),與王麗等[16]的報道結果基本一致,數據如下:低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7.69%、6.67%,均明顯低于高位內瘺組的24.00%(P均<0.05)。由此說明,高位內瘺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應慎重選擇。

有關文獻研究發現,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通常伴有腎性貧血,形成此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疾病進展期間不僅會影響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還會影響紅細胞的產生與代謝,導致出現貧血癥狀[17-18]。本研究表明:低位內瘺組Hb、SF、ALB 水平明顯均低于中位內瘺組,中位內瘺組Hb、SF、ALB水平明顯均低于高位內瘺組(P均<0.05),與相關文獻的報道結果十分接近,由此可以看出,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應用高位內瘺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貧血狀態,臨床應用價值更高[19-20]。

綜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高位動靜脈內瘺的透析充分性更高,且能夠有效改善貧血狀態,但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猜你喜歡
充分性內瘺低位
2023 年高考充要條件問題聚焦
自體動靜脈內瘺護理8要點
高頻超聲監測自體動脈靜脈內瘺術后并發癥的價值
預計2020年油價將低位震蕩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條件
棗樹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術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點的C0-Rv-V(f)-充分性
上半年磷復肥市場低位運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場仍將低位震蕩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關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