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養殖條件對小尾寒羊母羊機體內環境酸堿度的影響

2024-04-07 09:49劉山輝
山東畜牧獸醫 2024年3期
關鍵詞:小尾寒羊公羊發情

劉山輝

(遼寧職業學院,遼寧 鐵嶺 112099)

小尾寒羊作為適應高原地區的肉用綿羊品種,其母羊的生產性能受養殖環境影響較大,其中環境酸堿度是一個重要因素。長期處于過度飼養、過度密集的環境中,或者飲食缺乏堿性物質均可能影響小尾寒羊母羊的內環境酸堿度。環境酸堿度的改變可能導致消化道功能減弱、食欲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問題,從而影響其生產性能和肉質品質。因此,在養殖小尾寒羊母羊時,需要控制環境酸堿度,采取合理的飼養管理措施,如控制飼料質量和飼喂量、維護舒適的養殖環境,并合理搭配堿性飼料,以維持小尾寒羊母羊機體內環境的酸堿平衡。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小尾寒羊母羊的生產性能和肉質品質。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本試驗選擇健康、體重接近的1~2歲齡的成年小尾寒羊種母羊392只,隨機分為3組,其中試驗I組為126只母羊(對照組),試驗Ⅱ組132只母羊,試驗Ⅲ組134只母羊,每組各配有4只種公羊混入羊群共同飼養,試驗期為120 d。

1.1.2 試驗儀器 雅培i-stat300G便攜式血氣分析儀、測試片、彎剪刀、靜脈采血針、4%枸櫞酸鈉抗凝劑、消毒酒精棉球。

1.1.3 基礎設備 養羊圈舍、放牧草場、隔離網、抓捕和固定設備、飼養飲水用飼槽、水槽、飼料加工粉碎機、攪拌機、自配全價精飼料、運動場等基礎設備。

1.2 方法

試驗步驟:(1)試驗前對小尾寒羊母羊和種公羊進行飼養觀察15 d,常規疫病檢疫,淘汰替換有傳染性疾病隱患和產科疾病的母羊,確定健康無疾病后,對所有羊進行羊五聯苗免疫接種,阿苯達唑10~15 mg/kg注射驅蟲。在完成養殖環境清除障礙物、環境及設備消毒等工作后,進入正式試驗階段。(2)將母羊隨機分成3組,每組配套4只種公羊混入羊群共同飼養。試驗組種公羊前期佩戴肚兜,必要時隔離單獨飼養,防止母羊發情時自由配種。(3)在春季氣溫15~22 ℃ 期間段,現場使用便攜式血氣分析儀,對各組母羊分別抽檢1/2方式,抽取頸靜脈血,測定即時血氣分析pH,并對抽血母羊進行噴漆標記,7 d后再次測定另1/2母羊血氣分析pH,每次檢測進行數據記錄。(4)在夏季氣溫分別在25~30 ℃ 和30 ℃ 以上階段時,對三組羊群每個階段分別進行2次血氣分析pH測定,抽檢方式同上,并記錄各組每次檢測數據。(5)氣溫30 ℃ 以上后,同等飼養環境下,將試驗I組采用正常飼喂方式,另一試驗Ⅱ組采用控鹽方式飼養,每只羊平均每周食用鹽總計5 g,均勻混合于精料中,2周后對三個組羊群依次進行2次血氣分析pH測定,檢測方式同上,記錄檢測數據。(6)在試驗Ⅱ組控鹽飼養2周后,如果試驗I組和試驗Ⅱ組母羊群出現發情時,解放種公羊自行配種,期間,試驗Ⅱ組繼續控鹽飼養,直至所有母羊不再出現發情,恢復正常食鹽飼喂量,發情配種結束后采用正常精飼料結合牧草輔料喂養,試驗持續至母羊產羔結束。(7)3個組飼養條件不同情況下進行發情配種,區別之處是:對照組不作任何限制,在不同氣溫條件下隨時發情配種;試驗I組只有在30 ℃ 以上氣溫時進行配種;試驗Ⅱ組在30 ℃ 以上氣溫并控鹽飼養條件下進行配種。

2 結果

2.1 正常血氣分析值

春季氣溫15~22 ℃ 期間段,2次測得小尾寒羊正常血液pH上下限為7.46~7.52。此階段羊群采食活動正常,精神狀態佳,此階段溫度為小尾寒羊相對適宜溫度,血液pH為正常范圍。

2.2 氣溫升高后血氣分析值

對氣溫25~30 ℃ 階段,30 ℃ 以上時,分組飼養后進行母羊血氣分析pH測定。此階段氣溫升高后,羊群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加快,采食減少,中午時間段尋找庇蔭處,或相互抵頭圍在一起,拒絕采食,早晚恢復正常。個別羊出現呼吸急促,呆立或爬臥不食,皮膚黏膜呈暗紅色,反芻噯氣明顯減少,出現病態,臨時測定發病羊血氣分析pH,范圍在7.17~7.20之間,出現此類情況及時調整環境,適當增加食用鹽用量,或放置發病羊于陰涼處,或口服少量碳酸氫鈉至恢復采食。氣溫升高前后血氣分析pH范圍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條件下的母羊血氣分析pH范圍

2.3 分娩后性別比例

經過4個月試驗期,母羊發情配種后到達分娩期,各組母羊陸續產羔,對產羔數目和雌雄胎兒數目進行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各組母羊產羔情況數據統計

3 討論

3.1 不同條件下的母羊血氣分析pH變化

小尾寒羊不耐熱,對氣溫變化反應強烈。隨著外界氣溫持續升高,代謝加快,機體耗氧量增加,酸性代謝產物增多,造成機體內環境偏酸程度增加。動物機體酸堿平衡有三個調節機制,即磷酸二氫鹽緩沖系統、腎調節、呼吸調節,體內偏酸時,首先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電解質是動物機體主要堿儲物質,是調節機體酸堿平衡的重要物質。當體內電解質缺乏時,堿貯不足,腎小管上皮排H+保Na+和排H+保K+功能減弱或喪失,不能正常調節酸堿平衡,機體內環境偏酸性[1]。伴隨著氣溫增高耗氧量加大,當控制鹽類補充時,進一步加重機體內環境偏酸性。試驗數據得出,小尾寒羊母羊血氣分析pH正常范圍在7.46~7.52之間,血氣分析pH在7.24~7.45之間時,機體內環境偏酸,有不同程度的輕度酸中毒,引起呼吸加深加快,采食減少,出現一定程度的呼吸和采食異常變化,但不明顯影響母羊機體健康。血氣分析pH范圍在7.17~7.20之間時,母羊出現明顯酸中毒癥狀,影響到母羊機體的健康,以其呼吸急促絕食作為是否病態判定,其血氣分析臨界pH為7.20。

3.2 不同條件下的母羊分娩后性別比例

動物繁殖上,酸性的內環境能夠抑制或殺滅雄性配子,雄性精子運動能力降低或死亡,與卵子結合率降低,受精率減小。雌性配子不受酸性內環境影響,與卵子結合概率增加,產生雌性胚胎概率增加[2-3]。雌性母羊有著機動性,即可以育肥也可以選育保留品種擴繁種群。臨床動物生產中雌性動物對養殖業擴大生產、養殖良性持續性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試驗數據表明,輕度的酸中毒對母羊健康、發情和妊娠沒有明顯影響。在對照組中,母羊自由發情配種,雌雄胎兒性別比例接近1:1;而在試驗組中,通過控制公羊配種,后期在體內偏酸內環境情況下發情,解放公羊自行配種,雌性胎兒比例明顯增加,且酸性內環境越接近臨界值,雌性胎兒比例越高。此外,研究還發現,適度的酸堿平衡對動物生殖和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動物體內環境pH過高或過低時,會影響其免疫力、繁殖能力和生長發育等方面。因此,維持動物體內環境的酸堿平衡對于保障其健康和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4 結論

本次試驗通過控制公羊配種,調節母羊內環境酸堿度,成功提高了母羊雌性胎兒比例。此外,本試驗方法簡單易行,無需特殊設備,可在家畜養殖生產中靈活應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對于養殖業的擴大生產、良性持續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實驗中,通過血氣分析儀測定靜脈血液酸堿度,顯示母羊內環境pH,同時調節發情配種期可以進一步提高雌性胎兒比例,特別是在高溫高濕季節效果更顯著。

猜你喜歡
小尾寒羊公羊發情
提高種公羊繁殖力的幾項措施
母牛的發情鑒定和配種
母牛發情的鑒定方法
母驢配種注意啥
小尾寒羊產前癱瘓的診療
引進小尾寒羊暴發羊痘病
養羊何時配種好
公羊觸籬
吃狼肉
非繁殖季節提高公羊精液品質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