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視域下的道德韌性培塑策略*

2024-04-08 06:48王璐穎常運立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逆境韌性儒家

王璐穎,黃 強,常運立**

(1. 海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上海 200433;2.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四醫院采購管理科,廣西 桂林 541002)

道德韌性是在應對道德困境的情況下,一種積極應答的態度和能力。中華民族是具有道德韌性的民族??疾斓赖马g性的概念,探尋培塑道德韌性的路徑,需要深究傳統道德韌性之源流,尋求道德韌性背后的文化依傍。

1 道德韌性:應對道德逆境積極的能力

1.1 韌性的概念

“韌性(resilience)”是一個與壓力相對應的概念,指從不幸、變化、逆境或類似情況中迅速恢復的能力?!睹防飦喣?韋伯斯特詞典》將韌性定義為:“①變形后(特別是由壓力引起的變形后),應變體恢復其大小和形狀的性能;②于不幸或變故中能夠快速恢復或調整的能力?!庇纱丝梢?,韌性最先開始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是指類似橡膠等的韌性材料在打擊中吸收能量并釋放能量,回到原來形狀的特質。后來,韌性這一概念逐步拓展到生態學、組織學、心理學、軍事學等領域中。比如心理學將韌性定義為“生活有時是痛苦、荒謬的,同時也產生了生存的意義;雖眾生皆苦,還要勇敢地活下去?!避娛聦W中將韌性定義為“能夠減少精神癥狀,取得事業和個人的成功的一種能力?!苯M織學將韌性定義為“實體(例如資產、組織、社區、轄區)預測、抵制、忍受、回應、適應干擾和從中恢復的能力?!睂Υ?,培養具有韌性的軍事人員,以應對適應高強度的戰場環境,避免和減少各種創傷發生,成為外軍建設的一項核心業務。美國和英國國防部專門給予了支持項目,將韌性訓練納入士兵訓練之中,以提升士兵抵御風險的能力。Earvolino-Ramirez[1]認為將個體的品質分為六個部分:重整恢復、執著進取、關系融洽、靈活從容、笑對人生、自尊自愛。韌性的彰顯需要特定的逆境。逆境可能是人為的災難,也可能是自然的災疫。逆境既挑戰個體的韌性水平,也是培塑韌性的重要途徑,韌性強的人,可以安然度過危機,保持個體或組織的健全性、完整性不受到傷害。

1.2 道德韌性的概念

道德領域中的韌性,是指在應對道德困境和逆境的情況下,一種積極應對的態度和能力。Oser等[2]最早提出道德韌性,認為道德韌性可以抑制不道德行為,道德決定是抵御消極的外部和內部壓力所必需條件,使個體于危機境地下表現堅守自己道德操守。Jason[3]認為,道德韌性產生前提是道德逆境。道德韌性是置于逆境中的一種應答機制,使得道德主體在逆境中堅守信仰,在困境中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及選擇,保持良好道德習慣,即使觸發道德焦慮和道德困頓,也可快速調適,恢復道德水平。由于道德韌性是一個復合型概念,國外學者基于不同角度紛紛對道德韌性給出定義,大致可以分為兩方面,一種是把道德韌性歸為一種德性,Ewalds-Lutzen 等[4]認為,道德韌性是一種意識,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認為生活充滿意義;另一種是將道德韌性看作一種能力特質,GLenn[5]提出,道德韌性是一種正確對待和處理道德危機的能力。Rushton 等[6]認為,道德韌性是一種基于道德逆境之下的積極應答能力,它能夠恢復、保持和深化個體的道德操守。

1.3 道德韌性的構成要素

綜合國外學者研究,一般而言,韌性由四要素構成:①堅定的信念。這是基礎,即知道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追求,并能堅守,而不被外界所惑。②堅強的意志。就是身處逆境之中所展現的膽量和魄力,不被困難所屈服,以強大的內在意志消除焦慮,快速恢復道德水平。③友愛的關系。良好的關系是共同應對逆境的力量支撐,它會讓個體像石榴籽一樣團結一心,攻克艱險。④平和的內心[7]。能夠駕馭和平衡情感,面對強烈的負面情緒,能夠有效抵御,放下執念。

2 中華傳統道德韌性的核心內容

道德韌性是道德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道德韌性與道德創傷、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一起構成道德的內在心理結構。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道德韌性一詞,但并非不重視道德韌性,只不過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及概念范疇。

2.1 傳統道德韌性的內涵要義

傳統文化中包含了豐富的道德韌性思想。儒家典籍中,最為接近道德韌性概念的儒家所謂的“志”論。儒家的“志”論,從現代意義上說,也就是道德韌性,有三種意涵:第一種是從決心、毅力的角度去詮釋韌性。儒家的“志”為個體不可剝奪的獨立意志,是個體在道德選擇和道德行為中對道義的價值追求及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堅持的能力[8]。比如《論語》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睹献印けM心上》中:孟子尚志,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痹唬骸昂沃^尚志?”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笨鬃?、孟子論及“志”,意在表明“志”是人達到目的精神心理狀態,這種精神力量讓人面對逆境、危境時刻保持恒心和定力。荀子對“志”亦有論述,如“志意定乎內”,強調內心要堅定,“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即說假如沒有堅定的力量,人就不會有明辨事理的智慧,也就不會為自己的行動注入能量。儒家所談及“志”的第二種意涵,是一種指向于“行”的善良意志。這種善良意志具有強烈的目的善的指向性,可以控制人的情緒、欲望和利益?!墩撜Z》中“訥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志與行是緊密結合的[9]??鬃又鲝垺爸居谌省?,強調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為了所求的“仁道”,可以將生命置之度外。王陽明主張“致良知”,將良知視為“志”的本體。劉宗周將“志”視為道德行為的定盤星和指南針,認為善良意志會催生善良行為。因此,宋明理學主張“制欲”“無欲”,利益志來統率情感、欲望,控制自己。儒家論及的“志”,第三種內涵包含了一種情感。就是說,“志”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基礎上??鬃拥摹爸尽笔墙⒃凇叭蕫壑摹鄙系?,而朱熹所言的道德意志是發自于體用性情。正是因為情緒的影響,才可使個體面對萬難時仍可以保持決心和恒心,堅定目標和方向,不為困難低頭。

2.2 傳統道德韌性的地位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道德韌性的地位作用。儒家認為,人的韌性是個體獨特的道德品質,也是戰勝惡念的關鍵,更是克服萬難、排除障礙、實現目標的重要環節。

首先,道德韌性是個體德性形成的關鍵??鬃臃浅V匾暤赖马g性在人格品德和道德修養中的作用,他曾經說道:“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薄墩撜Z》中有:“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本褪钦f,人只要樹立高尚的道德目標,無論其社會地位如何,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達到“仁”的目標?!笆帐熬?,自作主宰,萬物皆備于我,有何欠缺?故可看出宋儒陸九淵注重個體的道德韌性對德行的能動性。當惻隱時,自然惻隱;當羞惡時,自然羞惡;當寬裕溫柔時,自然寬裕溫柔;當發強剛毅時,自然發強剛毅?!保ā蛾懢艤Y集》)。張載也曾言道,“志久則氣久,德性久?!标懢艤Y和張載都認為,人要保持持久的道德韌性,就會形成穩定的道德品質,韌性持續越久,道德境界越高。王守仁注重道德韌性的活動過程,認為人的所有認知和修養,都建立在一定的道德韌性基礎之上。

其次,道德韌性可以端正人的行為動機,幫助人戰勝惡念??鬃诱J為,道德韌性可以促使人確立正確的價值目標,純潔道德動機。正所謂“茍志于仁,無惡也”“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贝送?,道德韌性可以讓個體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戰勝邪惡的念頭。比如,《論語》中:“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表g性可以充當善惡的“判官”,幫助個體戰勝惡念、惡欲、惡行。

最后,道德韌性可以使人排除障礙,實現道德目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本褪钦f,君子必須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即使身心勞頓、身處險境,也不能改其易志,要持志如一。孟子認為,道德韌性是能克服內外部困難的毅力和堅持理想目標的精神。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眱仍诘挠?、外部的逆境都可以借助韌性來克服。正是因為道德韌性的功能作用,劉宗周提倡上至皇帝、下至民眾,要在內心自覺確立“為仁由己”的道德韌性。

2.3 傳統道德韌性的培塑方法

基于道德韌性的功能作用,儒家提倡要加強道德韌性的修煉與培育,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與路徑,包括環境磨礪、躬身實踐、道德教化等。

首先,培塑道德韌性,儒家注重道德修養??鬃诱J為,立志、有志于道是實現內化于人的德性修養,是個體實現德行轉化的必要方式。人要樹立高尚的道德目標,加強個體的修養與反省,不受惡、邪所染,無論遭遇任何困境,都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認為,正人首先要“尚志”,他將“志”與“氣”結合在一起,對內在道德韌性的培塑注重通過“養氣”“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薄爸尽笔蔷佑诮y帥地位,“氣”是維持志的存在。志朝向哪里,氣就跟隨到哪里。所以要做到不動心,一定要堅守志,切勿擾亂了氣。荀子將道德韌性與道德自律、他律緊密結合,將“志”與“禮”結合,找到培塑道德韌性時加強自律與他律結合的途徑。

其次,培塑道德韌性,儒家倡導道德教化??鬃右簧⒅亟袒?,他認為,用道德教化的方法來培塑韌性,比懲戒更有作用?!暗乐哉?,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墩撜Z·為政篇》)如何教化,孔子主張推行教育,通過學習道德理論知識和道德生活實踐,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知道如何去為善、去惡。除了學習理論與實踐知識,孔子、孟子還強調榜樣教育的重要性?!叭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鄙畹牡赖碌浞妒枪餐瑢W習的范例,是社會理想道德人格的現實標示,人們會競相模仿。要提高道德水平,可以通過榜樣的效仿,促進道德自我的實現,堅定正確的道德方向。

最后,培塑道德韌性,儒家強調躬身實踐。在提出如何克服韌性薄弱,強固韌性時,儒家重視在實踐中砥礪。道德韌性來自實踐,加強它最終也要通過實踐進行??鬃诱J為“力行近乎仁”??鬃诱J為,兩種生活實踐類型可以達到磨礪韌性的目的,一種是在物質的困頓環境中。面對困頓的物質環境,孔子要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以精神追求來克服物欲之念,以克服自身安逸來催生意志之堅。另一種是在逆境中堅守心中的道義。比如“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生命和道義兩難的境地中,必須選擇仁義,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孟子強調“舍生取義”,也是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荀子在《勸學》中也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強調韌性修養必須付諸實踐,在《不茍篇》和《解弊篇》提出韌性的修習要合乎規律,“養之以誠、養之以清,不以外物害之?!北仨毘种院?,方可積善成德。

3 借鑒傳統文化滋養,培塑道德韌性

3.1 進行道德教化,激發道德韌性

儒家特別強調堅定志向、篤定志向??鬃?、孟子認為,只有專心致志于自己的志向,才能夠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韌性去實現志向。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品?!”必須以恒心與毅力堅守自己的志向。人若沒有恒心,連巫醫都做不了。巫醫在早期的封建社會中是比較低級的職業,孔子引用南人之言,意在說明,人的志向與韌性的關系,有了志向才有激發恒心和動力去堅守。在道德志向的支配下,個體會堅信道德行為準則的正確性,而且還會力求使道德準則化為道德行為,把行為當成自覺需要,從而使道德行為呈現堅韌性、一貫性的特點。這就啟示我們,要樹立道德目標,學以明志、守志有恒。如何明志、守志,就要借鑒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加強知識教育,提高道德認知,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識。通過學習修身養性,以淵博的知識武裝頭腦,加速道德自我的形成,方有堅守志向的決心和毅力。此外,要樹立道德目標,還要借鑒儒家榜樣教育的思想,樹立道德典范,激發人們學習效仿的信心和恒心。典范是社會共同學習的范例,是全民模范的道德榜樣。道德典范具有權威性和先進性,可以增強人們學先進、習典范的動力。要以道德標桿和道德典范教育人們,任何典范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一點一滴做起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出來的。

3.2 自覺道德反省,加固道德韌性

儒家強調道德韌性的理性自覺與反求諸己,主要通過內省、加強道德修養存心養性,解決韌性無力的問題,從而培塑和加強道德韌性。借鑒儒家思想,在培塑現代人的道德韌性中,也需要道德反省。借助“吾日三省吾身”,進行道德反省,對過去行為進行追悔和覺醒。這種道德反省會促使個體審視道德動機、澄清思想觀念、升華道德情感、端正道德行為。人們要經常反省自己道德行為,審視自己的動機和行為有沒有過錯,如果有失誤,失誤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失誤?可以通過儒家所提倡的三個方面入手,從“謀”“交”“傳”入手,并分別以“忠”“信”和“習”作為是非標準。在為人處世、結交朋友和傳授知識等方面如果發生過失,就會理所當然地追究根源:為什么不忠不信和不習?這些課題為道德反省提供了課題,就是要每天實施若干次的反復,從自己的社交、學習等多方面檢討。

當然,道德反省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進入社會的職業從事者,應以其職業道德要求反省自己的職業行為;參加勞動前的學校求知者,應以學生守則為要求,反省自己的求知動機和求知態度;凡此等。只有堅持經常性反省,我們的道德韌性才會逐步得到加固,道德境界才會相應提升。

3.3 創設道德情境,磨礪道德韌性

加固韌性來自道德實踐,儒家認為解決韌性無力、提高道德水平的路徑就是依靠躬身實踐。必須躬身踐履才是實現道德修養最有力的途徑。而要進行道德實踐,有效提高道德韌性,就要一定的外在道德約束,這就需要創設環境,有意識地對人們進行韌性的磨礪。人為地設置困境,才會促使人付諸韌性,付出努力,克服環境中的困難因素,形成決策,彰顯堅韌的品質。尤其是集體和環境的強制性對人的韌性培養具有天然作用。假如一個人珍惜他周圍的環境、愛惜集體,就會恪守共同的價值、遵守道德規范,顯示良好的道德自控力,防止自己受到周圍人的責備。而由于個體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了任務,達到了目標,他就會體驗到滿足感,從而獲得道德力量,固化韌性?;诖?,可以借助虛擬技術,創設道德情境,讓人們沉浸在虛擬系統中,沉浸于多維信息空間中自主仿真建模,各種感官與系統交互,通過不同事件的刺激,通過“道德兩難”的操練,以產生不同類型的道德反應,從而獲得行為結果和環境反饋,以此加深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獲取新知,提升道德意識,端正道德行為,從而磨礪了韌性。經過基于虛擬現實系統的道德訓練,人們就能逐漸形成處理各種復雜道德問題的能力。另外,由于虛擬現實與真實現實之間的相似關系,人們就可能比較順利、熟練地實現道德遷移,將虛擬訓練中所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于相似的現實情境之中。由于虛擬道德訓練考慮正確處理道德兩難的正確思路,而且操作是反復進行的。因此,經過這樣的不斷訓練,就可以使行為個體熟知道德規范,養成正確的道德習慣,他們就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真實道德場景,提升道德韌性,抵御道德風險。

猜你喜歡
逆境韌性儒家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讓你更強大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完形填空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