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構建分析

2024-04-08 22:21張思羽
活力 2024年5期
關鍵詞:賬實管理人員監管

張思羽

(南京國盛電子有限公司,南京 211111)

引 言

國企固定資產具有多樣性特點,工作內容較為復雜,以致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可能存在疏漏,如固定資產利用率低、損耗率高等,進而造成國企成本費用不斷提高,壓縮國企利潤空間。另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國企會計工作核算結果的準確性,管理工作不全面可能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提高。為此,國企需要構建系統、全面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通過完善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可以幫助國企管理人員樹立正確認知,明確自身職責內容;也可以確保國企資產購置、處理、流轉等程序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并及時發現資產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企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的必要性及固定資產的特點

(一)國企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的必要性

從國家發展初期開始,國企始終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提高國企經濟效益可以顯著推動我國社會發展?,F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環境具有較強的變化性,國企要想繼續承擔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使命,就需要積極進行改革。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作為國企的重要管理內容,構建其內部控制機制逐漸受到國企相關人員的重視。具體的必要性如下。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固定資產價值,降低出現固定資產損耗、流失等問題的概率。國企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部分處于高精尖領域的國企,隨著固定資產購置頻次持續增加,國企既有固定資產數量較多、種類豐富,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一方面可以確保固定資產購置的合理性,防止貿然采購、采購中舞弊等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為管理人員制定了一套規范的管理流程,進而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避免出現因相關人員主觀因素而降低固定資產價值的情況。

第二,有利于提高國企抵御風險的能力。國企在經營過程中無法有效規避部分財務風險,因此需要提高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固定資產管理作為財務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完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可以為財務部門制定明確、規范管理標準,引導財務部門加強管理力度,進而保證財務部門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財務部門通過規范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發現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隱患并及時解決,進而有效預防固定資產風險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固定資產保持較低的損耗率,在國企發生無法避免的財務風險時,可以通過出售、流轉固定資產等方式獲得營運資金,從而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固定資產信息的準確性。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促使管理人員按照規范開展工作,詳細記錄使用情況、損耗率、庫存余量等固定資產相關信息,從而為財務部門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提供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持,確保固定資產賬實相符。

(二)國企固定資產的特點

國企的固定資產大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別是主營業務專業性較高的部分國企,如化工企業、能源企業、科技企業等。并且,上述企業的固定資產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在未達到使用壽命前,固定資產可以連續、長期地參加國企生產經營工作[1]。另外,國企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磨損,而磨損分為生產使用造成的有形磨損和技術改進造成的無形磨損。有形磨損不會改變固定資產使用形態,可以在使用壽命中持續使用;無形磨損需要對原有固定資產進行產權注銷。在固定資產達到使用壽命后,國企可以選擇報廢處理,也可以選擇與其他相關企業合作,對固定資產進行資源回收,進而增加企業營運資金。

二、國企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未能貫徹落實

目前,部分國企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處于構建初期,內部控制機制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未能得到貫徹及落實,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由于固定資產數量較多、種類豐富,內部控制機制無法全面覆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催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管理條例缺乏、管理力度較弱等,進而造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質效低下。第二,國企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缺乏執行力,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未能有效貫徹內控理念,依舊沿用傳統方式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導致內部控制機制與實際管理工作結合度較低,無法深入落實,固定資產采用、使用及管理過程存在混亂,內部控制機制價值不能有效發揮[2]。

(二)國企賬實不符,導致盲目采購固定資產

目前,部分國企固定資產臺賬工作存在明顯問題。首先,管理人員在制作臺賬時未按照固定資產實際情況進行記錄,固定資產賬目缺乏真實性、周密性。其次,在固定資產發生流入、流出時,管理人員的記錄工作存在滯后性,進而造成賬目缺失,相關固定資產存在丟失風險。再次,部分國企在進行固定資產處置時,管理人員缺乏處置的嚴謹理念,導致固定資產處置存在主觀性、隨意性問題。同時,由于對固定資產產權注銷等相關工作不重視,造成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國企管理層基于錯誤的固定資產賬目進行采購規劃,會導致采購規劃存在重復性、盲目性,以致固定資產采購工作占據國企大量營運資金,影響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缺乏監管

完善國企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需要確保監管工作有效開展。目前,部分國企監管人員由財務人員兼任,違背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一方面,由于財務人員缺乏專業性監管知識及監管素養,對監管工作缺乏自主判斷能力。另一方面,管理層未賦予財務人員足夠的獨立性,導致財務人員監管工作易受到上級領導約束,無法有效履行監管職責。上述問題造成固定資產監管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落實內部控制機制相關要求。

另外,盡管部分國企選用了專業監管人員開展固定資產監管工作,但監管人員對國企固定資產相關工作缺乏正確認知,按照傳統監管方式對固定資產進行后置性監管,主要工作內容為審核財務部門提供的固定資產賬目結果,并未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全流程監管,在部分管理環節中出現監管缺位現象,如固定資產購置、驗收、盤點、處置等環節,進而造成固定資產流失等問題。

(四)國企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財務領域的信息化技術趨于成熟,國內外企業均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國企也應當加大信息化技術應用程度,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但目前根據國企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現狀可以發現,國企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機制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國企未構建信息化交流平臺,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時存在滯后性,不能及時進行信息交互,導致固定資產記錄、變更、查詢等工作不及時。其次,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時,管理人員未對固定資產工作進行分類編號處理,采用同質化管理方式,導致管理工作缺乏層次性。部門內部管理編號未與固定資產編號相對應,且編號的變動具有隨意性。最后,部分國企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較弱,不能熟練使用信息系統輔助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五)資產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強

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國企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機制建設需求不匹配,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提升存在障礙。部分國企對人才培養的內容不夠全面,缺乏針對固定資產管理崗位的專門培訓方案,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大多側重于財務知識及淺層次管理知識講解,員工專業能力不足。同時,部分國企在對固定資產管理員進行績效考核時,一方面,在考核指標設置上缺乏合理性,側重于員工完成的工作量,導致員工過于注重工作效率而忽視工作質量;另一方面,獎懲激勵的幅度較小,無法有效激勵員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工作質量。

三、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構建與完善措施

(一)推進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與流程建設

國企要想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有效發揮作用,就需要細化機制內各項制度,加強落實,提高各項工作的執行力度。首先,國企要進一步提高相關人員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意識,可以采取多樣化宣傳方式營造全面參與的良好氛圍,如黨建引領、融入企業文化等,從而促使相關管理人員主動參與機制建設。其次,國企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的內部控制機制構建目標。一方面,國企要結合自身主營領域及戰略目標,制定與企業未來發展相契合的長期內控管理工作目標,并以長期目標為導向,優化固定資產管理組織結構,明確相關部門、崗位的工作內容;另一方面,國企要根據現階段各項經營活動制定短期固定資產管理目標,確保各項目周期內固定資產管理可以達到目標要求,從而為持續優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流程奠定基礎。最后,國企要注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階段性,要嚴格按照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的規定順序開展報告、批復、購買、驗收、記錄、盤點、處置等工作,同時要注重將監管工作嵌入各項工作環節中,確保機制有效執行,規范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二)堅持固定資產賬實相符的工作原則

在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構建時,國企要明確要求管理人員遵循“賬實相符”原則進行臺賬記錄,對固定資產購置、使用等情況要全面、準確地記錄,及時反映固定資產變動情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賬實不符現象[3]。一方面,國企應當委派第三方機構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及盤點,對臺賬記錄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應性核查。在發現賬實不符的情況時,管理層要進行深入追查,確保固定資產臺賬的準確性,從而能夠根據臺賬進行科學的固定資產購置規劃。另一方面,國企要針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制定工作細則,明確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及賬目主要登記內容,同時要求管理人員劃分不同類型,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并及時備案,以此確保固定資產的完整性、條理性,從而保證國企固定資產賬實相符。

(三)健全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控的監管機制

國企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需要引入監管機制,通過加強監管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深度落實。首先,國企要組建獨立監管部門,篩選具有正確價值觀及較高職業素養的監管人員參與監管工作,并賦予監管部門一定的職權,進而保證監管部門工作不受外部因素影響。其次,國企要確保監管工作的主動性,將監管工作貫穿固定資產全流程中,確保及時發現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最大限度地避免固定資產潛在風險。最后,國企要明確監管工作目標,保證監管目標分別與長、短期固定資產管理目標相匹配,監管人員要提高對監管目標的重視,確保監管目標有效達成[4]。

(四)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在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中,國企應當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保證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模式與國企發展速度相匹配,滿足國企工作需求。國企應當構建信息化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系統功能。首先,國企要在系統中架設交流平臺,為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與其他部門提供及時、高效的交流渠道,從而有效實現信息交互。其次,國企要根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項目,有針對性地設置子系統,如采購子系統等。管理人員及時將采購時間、資金使用量、供貨商等采購相關信息錄入子系統中,保證固定資產采購信息的全面性[5]。通過設置不同的子系統,可以將復雜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分類,建立清晰、明確的工作思路,提高管理工作質效。再次,部門內部管理編號應當與固定資產編號保持一致或對應關系,變動需要有充分的原因及審批手續。最后,要注重信息化系統維護工作。國企應當篩選專業信息人才對信息系統進行維護。一方面,維護人員要定期對信息化系統進行升級,避免系統出現故障;另一方面,維護人員要提高系統安全性,避免國企固定資產數據流失,造成潛在風險。

(五)加強人員培訓

國企各項工作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對專業化人才具有較高依賴性,為此國企要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國企可以開展專項招聘,提高用人門檻,要求應聘人員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從而確保聘用人員可以及時投入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

結 語

固定資產作為國企重要資產構成部分,能直接影響國企各項經濟活動效益。為此,國企需要加強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從而保證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良性運轉。國企可以采取加強執行力度、保證賬實相符、提高監管力度、構建信息化系統、加強人員培訓等方式促進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進而保證固定資產管理有效發揮工作價值,推動國企平穩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賬實管理人員監管
村莊貨幣資金盤點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IT資產管理信息化在賬實核查工作中的作用
PDCA循環在醫院固定資產賬實管理中的應用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高校規避賬實不符儀器設備資產的對策探究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專業化探討
5年前的選擇決定今天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