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產業學院協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4-04-10 01:53王士龍陳碧朱景煥
食品工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產業鏈應用型校企

王士龍,陳碧,朱景煥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來賓546199)

面對經濟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深化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客觀需求,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深化產業與教育融合,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科學研究與創新需求有機銜接,鼓勵企業(行業)依法參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舉辦,并支持企業參與教育教學改革,例如支持企業直接接收高校學生實習實訓或校企協同開展生產性實踐實習,指出人才培養供給與產業發展需求要全方位融合,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鼓勵在企業主導下實施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推進基礎應用性研究成果向產業領域轉化落地,培育新興產業和新經濟增長點[1]。其中,推進校企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健全高等教育學術人才與應用人才分類培養體系是關鍵,例如支持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和行業特色類高校建設,注重“雙師型”教師引進,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比重等,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2-3]。

在國家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中企、企中?!钡漠a業學院作為高校與企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應運而生,產業學院成為面向特定產業行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平臺,是產教深度融合的產物[4]。在產業學院建設方案中,“高?!薄捌髽I”“共建”“共管”“產業”“教育”“創新”等高頻詞語體現了產業學院的建設主體和建設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5-6]。一是產業學院強調校企共建共管,注重發揮高校與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等多方主體協同作用,體現出產業學院建設主體的多元和主體之間協同作用的重要性[7]。二是明確產業學院在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優化配置、科研成果轉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緊密協同,例如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開展校企雙導師制,發揮企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優勢和高校教師理論技術優勢,在產學研應一體化平臺搭建上,實施校企雙方人財物等資源優化配置,聯合開展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發揮高校的科技資源優勢和企業的技術轉化優勢[8-9]。

然而,產業學院作為新生事物,一邊系著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另一邊系著企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如何發揮好產業學院的雙向對接職能成為必須不斷研究和探索的課題[10-11]?;诖?,在基于新工科的產業學院協同育人實踐基礎上,對產業學院的構建思路和管理模式提一些建議。

1 全產業鏈是產業學院的主要形態

產業鏈的概念來源于產業經濟學,指的是基于某些技術經濟聯系和時空排序關系而形成的各單元之間鏈條式關聯形態,也指從原料生產到銷售及其售后服務的整個產業鏈條,全產業鏈俗稱產供加銷服一條龍[12]。全產業鏈可以涵蓋原材料生產供應、產品生產、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到售后服務的全過程,甚至包括副產品綜合利用、倉儲物流和售后服務政策標準制定、文化價值開發傳播等環節,是產業組合、生產組織、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價值實現的統一。從國家層面上來看,全產業鏈可以保障關鍵生產技術環節的自主可控;從產業層面上來看,全產業鏈可以提升重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企業層面上來看,全產業鏈也可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韌勁。全產業鏈聯盟的構成通常是由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企業集團牽頭發起,包括眾多圍繞在龍頭企業上下游、在某些細分領域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企業構建全產業鏈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有利于增強企業“品牌實力”,有利于培育新企業,有利于增強企業創新活力,有利于區域經濟綜合協調發展等[13]。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加強企業全產業鏈建設關系到國家關鍵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的健康穩定運行、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和新發展格局的快速構建。因此產業學院的建設思路與方向有2點。一是突出創新,企業主導,注重產業點鏈協同。針對特定產業鏈關鍵生產環節存在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利用產業學院靈活的自主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對科研項目、技術平臺、人財物資源的一體化配置運用,著力實施產業“堵點”“痛點”領域的技術攻關工程,增強產業學院的反哺能力和帶動作用,支持依托企業做專做精、做大做強。二是做優傳統產業鏈,打造新興產業鏈。利用產業學院中高校的科研力量,針對產業鏈供應鏈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關鍵環節,重點幫助企業制定全產業鏈風險應對方案,發揮產業學院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職能,協調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的利益共享和戰略合作,重點引導相關企業向產業的上下游進行延伸,促進相近產業左右鏈的配套銜接,推動全鏈條、多鏈條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14-15]。

2 全教育鏈是產業學院的主要功能

產業學院的全教育鏈包括高校人才培養、教師實踐鍛煉、企業職工培訓、校企科研團隊建設等一系列環節,例如師資資源(高校教師和企業高技能人才)、聯合科研創新平臺、科技成果共享及轉化機制等一系列教育和產業相關鏈條的銜接和補充,從而形成教育和產業互利共贏的聯合體系。產業學院的全教育鏈可以將高校和企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從而提高兩者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益。同時,產業學院的全教育鏈還能保障教育內容的實用性和前沿性,為校企雙方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的教育資源支撐。產業學院全教育鏈的高效運行需要各方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政府行業主管部門需要投入資源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并制定相關政策規范教育行業,高校需要加強內涵建設、優化師資隊伍、創新教育模式和提高育人質量,培養社會認可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企業需要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科研創新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企業需要找準參與產業學院建設的切入點,并從共建產業學院實踐中獲得企業亟需的人才和技術支持[16]。

企業效益是企業活動的根本出發點之一,企業在產業學院建設過程中的收益是決定產業學院建設成效與長效的關鍵,因此應緊密圍繞培養地方產業亟需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產教融合做實做細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針對應用型高校重理論輕實踐教學的情況,校企聯合建設產業學院的改革思路有4點。一是創新教育教學手段,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雙方導師可實施基于生產實際問題、基于現實科研項目、基于工程技術難題的教研改革,引導師生結合產業技術需求主動探索、主動實踐,注重對師生團隊合作等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師生實踐實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科研創新習慣。二是完善教學內容,為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前沿性,校企雙方導師應關注學科專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同時也要結合國內外行業和地方產業、用人企業對人才各方面素質的需求,對課程內容中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方法等進行改進,將理論知識傳授、實踐能力培養與綜合素質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三是豐富教學手段,應用能力是衡量應用型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校企雙方導師應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基本前提,注重多樣化的實踐性教學,采用生產實例、模型道具、現場實習、實操演示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強化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核心職業道德素養。四是優化教學課時,校企雙方導師應以達成教學目標為前提,適當減少課堂理論教學課時,增加企業實踐實訓課時,結合課程授課計劃和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實習實踐時間,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授課,加深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靈活應用,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課堂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實訓真正有效結合,提高人才培養實效[16-17]。

3 全創新鏈是產業學院的目標要求

產業學院的創新鏈需要與產業鏈緊密結合,例如以滿足產業技術發展需求為導向,圍繞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點開展創新研究,通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活動將相關的創新主體和創新因子連接起來,以實現理論知識、應用技術的經濟化過程和運營管理創新的系統優化。創新鏈的創意系統由知識系統、技術系統(產品、工藝、標準)、管理系統,經營系統等創新要素構成,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也可以說是某項科研開發計劃從科研成果產生到產品商業化生產、銷售及其技術服務等整個過程中創新因子與產業因子的鏈狀交融,主要揭示理論、技術、產品、管理、服務在整個過程中的創新、轉化、落地、流動和增值效應,也反映各創新主體和產業主體在整個過程中的銜接、協同、相互依存和價值傳遞關系[18]。

校企融合創新是打通從科技強、技術強到企業強、產業強通道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促進校企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19]。因此,建設產業學院推進產學研合作可從2個方面發力。一是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以聯合創新實驗室為載體,企業提出技術需求、配套部分科研經費、提供科研成果轉化試產場地,高校牽頭申請科研經費、組建校企科研團隊、提供科研實驗條件。校企雙方通過聯合聯合申請科研項目、開展實驗研究、協同培養人才等方式,使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載體和平臺,達到科研、教學、實踐、創新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20]。二是組建高水平科研和師資團隊,科研和師資團隊的建設直接關系到產學研合作成效,因此,構建高水平創新性科研團隊和應用型師資團隊是重中之重??蒲泻蛶熧Y團隊包括專職科研人員、專任教師、企業技術人才、行業專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高校依托產業學院增加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使教師豐富和充實與行業科研技術前沿相關的教學案例,獲取行業最新技術發展動態,提升理論指導實踐工作能力,更好地開展產業亟需課題研究。企業依托產業學院可以派遣員工到高校進修深造、參與科研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等[21]。

4 結語

國家倡導深化產教融合,高校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是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有效平臺和重要載體。高校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有利于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促進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有力抓手,也有利于促進人才引領、產業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學院功能發揮的關鍵在于構建高校與企業利益共同體,形成穩固長效的互利共贏合作機制,促進校企產教深度融合與供需雙向緊密聯結。

猜你喜歡
產業鏈應用型校企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產業鏈春之奏鳴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