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專業 (定向)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實施路徑分析

2024-04-10 01:53劉暢吳峰華何志平
食品工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糧食思政

劉暢,吳峰華,何志平*

1.浙江農林大學藝術學院 (杭州 311300);2.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 (杭州311300)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從古至今,糧食安全歷來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2021年,糧食安全被立為中國經濟安全之首,其政治意義和戰略性地位毋庸置疑[1]。糧食人才的培養是糧食安全的根本環節[2],人才培養質量直接關乎糧食產業強國建設和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而現階段高校已經成為糧食人才培養主要陣地。2014年5月,根據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浙江農林大學與浙江省糧食局簽署合作辦學協議,采用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培養模式培養糧食專業本科人才,5年來連續為浙江省糧食系統輸送大批糧油專業高級本科人才。

新時代新征程,將精神塑造和價值引導深度嵌入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全過程是社會主義大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之德育融入專業課程之智育,培養完整的人,為新時代價值觀教育提供新路徑[3]。如何完善課程思政教育實施與評價體系,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成為當前大學教育的研究熱點。作為糧食專業院校,在傳授糧食專業知識的同時融入糧食專業思政元素,培養熱愛糧食行業,堅決守住中國糧專業思想是新時代糧食院校人才的光榮使命與責任。

截至2023年12月份,在中文期刊數據庫中,發表的以課程思政為主題的CSSCI論文達到1 386篇,論文數量從2017年28篇快速上升到2022年的381篇。這說明近幾年課程思政的學術研究發展迅速。但以主題詞“課程思政”結合“糧”的CSSCI論文為0篇,這說明課程思政與糧儲專業結合的課程思政教育開展極為有限,這與糧食安全在中國的重要地位是極不匹配的,因而亟須開展糧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主要列舉課程思政教育融入糧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具體途徑,為進一步提升高校糧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效果提供參考。

1 糧食專業(定向)課程思政教育意義

糧食專業大學生在走進工作崗位以后,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糧食倉儲知識,更要具備為國守糧的愛崗敬業精神。糧食倉儲是國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安全基石,因而糧食倉儲人才要比大學其他專業學生具備更高的思想政治修養。推進糧食專業培養的課程思政教育工作,將有利于提升糧食倉儲人才隊伍的思政水平,為打造一支糧食倉儲鐵軍提供內原動力。

2 糧食專業(定向)課程思政實施路徑分析

由于糧食專業的課程思政處于起步階段,課程思政研究比較有限。國內高校大部分糧食專業學生是自主選擇專業,因而面臨著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糧食專業學生流失等現象??禈啡篬4]從“人才興糧”視角下淺析課程思政推動大學生專業思想教育的路徑,指出鞏固糧油專業學生專業思想的策略。浙江農林大學糧食專業實施的是定向培養,學生已明確選擇糧食專業,畢業以后也明確進入糧食系統工作,因而需要在更宏觀的層面構建完整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樹立熱愛糧食行業,堅守為國儲糧的職業思想。

2.1 修訂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打造課程思政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是構建糧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體系的基石。一是要突出糧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思政特色,在培養目標中要明確培養具有糧食安全問題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前期通過浙江省糧食系統調研發現,糧食系統對糧食專業本科生的思政素質有強烈的需求,因而糧食專業的思政教育尤為重要。另外,在制定糧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畢業要求中也要明確糧食專業思政元素知識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并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對每門課程思政教學知識點進行整體布局,建設課程思政教育融入糧食專業的整體培養體系。二是要修訂具有明確思政特色的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每門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的內在聯系,科學合理地設置每門課程思政元素和切入點,撰寫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糧食專業思政元素的課程教學大綱。為此,浙江農林大學糧食專業先后完成70門課程大綱修訂,增加課程思政要點329處。同時,為避免課程思政內容的沖突與重復,通過授課教師座談會和學生座談會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進一步完善。

2.2 建設思政育人師資隊伍,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高校師資隊伍是課程思政建設主力軍,但糧食專業教師對于相關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理解處于較為淺顯、片面的階段[5]。為此,浙江農林大學糧食專業憑借合作辦學優勢,積極引入校外師資教育力量以加強師資隊伍思政育人水平。如學校以浙江省重點支持現代糧食產業學院為平臺,引入浙江省糧食系統教師55名。由于這些教師長期從事糧食行業,為糧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帶來豐富的思政案例,有力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4.61%的高校教師表示希望獲得教學理論支持,從而不斷提升課程思政質量[6]。為此,浙江農林大學糧食專業不斷通過培訓、思政講課比賽、糧食系統掛職等加強糧食專業教師思政教學水平。

2.3 聯合社會辦學資源,構建思政教育實踐平臺

大部分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主要集中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針對實踐教學的課程思政研究比較少,原因在于對于工科來講,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而往往很難引入思政知識點。徐國勝等[7]在分析“大思政”格局下工程實踐教育教學體系中也指出傳統工程實踐教育課程思政育人功能的缺失。為改善實踐教學的思政育人功能,浙江農林大學先后與浙江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國家糧食產業(中溫高濕區優質稻谷儲藏)技術創新中心,與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建浙江省重點支持現代糧食產業學院,與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共建大學生教學實習基地、黨建共建單位。這些平臺的建設為引入共建單位的思政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并通過實習、科研交流等渠道大幅提升實踐教學體系的育人功能。另外,俄烏沖突不斷增加糧食安全不確定性和全球糧食安全系統風險[8],因而建立應急狀態下糧食倉儲實踐平臺,提升糧食專業學生在艱苦的條件下,堅守倉儲崗位,為國儲糧的艱苦奮斗精神,打造糧儲鐵軍。

2.4 加強課程思政融入研究,優化糧食專業課程思政資源供給

我國開設糧食專業的高校比較少,高校糧食思政教育資源較為缺乏。趙祝濤[9]對糧食安全思政資源進行深入分類。高校糧食思政教育資源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做好政策引導,開展糧食思政視頻資源、思政試題庫建設,提升思政資源供給硬件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政資源的供給效率,利用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手段建設思政線上資源,通過信息化媒介實現思政教育的生活化。

3 結語與展望

糧食專業因其特殊而對學生提出更高的政治素質要求,需要更專業、更精準、更深入的糧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文章從人才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和課程思政資源四方面分析課程思政教育融入糧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主要措施與途徑,為我國糧食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當然,糧食專業由于其特殊的專業屬性,因而糧食專業的思政教育不僅需要學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投入,還需要糧食主管部門、糧食收儲企業等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糧食專業的思政教育水平。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糧食思政
珍惜糧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我的糧食夢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