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遼1號楊栽培技術

2024-04-10 20:06盧正才
林業勘查設計 2024年1期
關鍵詞:涂白修枝套袋

盧正才

(遼寧省森林經營研究所,遼寧 丹東 118003)

中遼1號楊(Populus×Canadensis“Zhongliao No.1”)20世紀70年代末,以Ⅰ-69楊[Populusdeltoidescv.lux]、歐黑(P.nigra)、美黑(Populusdeltoides)、小葉楊(Populussimonii)、箭黑(Populusthevestina×P.nigra)和青楊(P.cathayana)等為親本進行雜交,遼寧省楊樹研究所歷經10余年選育出新的無性系,是利用速生的美洲黑楊與耐寒、冠型好的歐黑楊種內雜交種選育的中遼1號楊,該品種具有速生、耐寒、干形和冠形好、遺傳穩定、易繁殖的優良雜交種。中遼1號楊系雌株,樹干筆直,樹冠呈金字塔形,枝葉茂密,樹皮表面魚鱗狀,上部逆向橫裂,灰白褐色,樹枝角度為45°~60°,葉片三角形,葉基楔形,葉端漸尖,葉基部均無腺點。嫩枝有棱三角形,苗片較大,莖上部紅褐色。中遼1號楊樹高生長最快期一般在5~6年生,胸徑生長最快期一般在3~5年生。遼寧省遼陽、鞍山、錦州以南為中遼1號宜栽地區,中國林科院研究院黃東森研究員將無性系中陽9定名為中遼1號楊,于2011年11月28日通過“遼寧省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省內楊樹優良品種[1]。

1 立地條件選擇

1)中遼1號楊栽植的最佳地點為地下水位適中河流兩岸的平原地區。根部要有足夠的水分供應,但如果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水淹可能較長時間,則需要開溝抬田排水,以便增加土壤的通氣性。

2)生長季節遇氣候干旱,最好能夠灌溉,以提高產量。栽培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等于0.5%,速效氮含量高于40 mg/kg,速效磷含量高于0.5 mg/kg,速效鉀含量超過20 mg/kg。土壤最好為沙壤土、輕壤土,土層厚度1.5 m以上為最佳,0.8~1.0 m也可;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幅度在pH為6.5~8.5,超出這個范圍,酸堿度便成為楊樹生長發育的突出的限制因子。

3)土壤通氣性是根系生活的必要條件,是影響根系生長的重要土壤因子。所以,只有疏松的土壤,土壤通氣良好,才能滿足生長對土壤中氧氣的需要。土壤通氣性狀況,是通過土壤孔隙度反映出來,一般用土壤容重表示。最適土壤容重在1.35 g/cm3左右,即土壤孔隙度為50%左右。土壤容重在1.3~1.5 g/cm3都是適宜的選擇[2]。

2 栽培密度

1)栽植密度的選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其取決于一系列互有影響的因素。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以使整個林分充分利用光照、土壤、水分和養分在單位面積上達到預期的最高生長量。不合理的栽植密度會使林木在主伐時的經濟效益大大降低。確定適宜栽植密度主要應考慮2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自然條件,包括栽植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另一方面是社會條件,栽培樹種的主要目的、材種價格的差別,間作和撫育管理成本及收益影響因素變化等。其中最關鍵的2個因素是材種的確定和林地立地條件[3]。

2)造林密度的大小,對樹高的生長沒有多大影響,其相關性很差。但是,胸徑的生長隨密度的減少而遞增,胸徑的增粗與冠幅的加大成直線相關;胸徑和單株營養面積的關系也呈直線回歸,其相關系數很高。反映了胸徑與營養面積和胸徑與樹冠冠幅關系的一致性[4]。

3)鑒于用材林的幼林階段都是采用農林等復合經營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獲取中間效益,以短養長。為此,在進行栽培密度設計時必須采用科學造林配置方式,在不減少單株營養面積的前提下,盡量加大行距。這樣既有利林地間種和撫育管理,又可以滿足林木對光照的需求,以大徑材和中徑級材為主。

①大徑級材;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和船舶制造等工業原料,可根據立地條件進行栽植密度設計,造林密度可設置為5 m×6 m、4 m×8 m、5 m×7 m、6 m×6 m、5 m×8 m。每公頃造林株數分別為333、312、285、282、250株。

②中徑級材;小頭直徑介于大徑材和小徑材之間,主要用于造紙、包裝材料和建筑等原材料,造林密度可設置為4 m×5 m、4 m×6 m、5 m×5 m和4 m×7 m。每公頃造林株數分別為500、417、400、360株。

3 造林技術

3.1 實踐經驗

造林季節為春季和秋季,秋季根樁造林,春季整株造林。根據遼寧地區春季多干旱的氣候特點,常規造林季節一般選擇秋季,采用一年生根樁苗造林,這樣做可以利用剩余的種條繁殖苗木,可以節約資金,尤其適用于資金困難或者苗木緊缺的地區。條件允許的地方可以用根樁苗在春季造林,必須保證土壤墑情較好,選擇的造林苗必須是整株苗,造林后澆透水1~2次。

3.2 造林要求

1)造林苗木選擇。選擇根系完整,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苗木;苗木根徑在2.0 cm以上;根幅長度在25~30 cm。

2)造林苗木處理方式。造林前將整個苗根放入水中浸泡3~5 d,在浸泡過程中不斷換水;根系須修至20~25 cm,有劈裂傷根將此部分剪去;根樁長度為30~40 cm,根樁上部為平茬。

3)栽植方式。在土壤較松或地下水位較深的地方適宜深栽,將根樁苗栽入土中60~70 cm處。在土壤較硬或土溫低的地方適宜淺栽,將根樁苗栽入土中40~50 cm處。造林后立即澆透水一次,造林后如出現苗木傾斜時應立即扶正、培土、踩實。

4 撫育管理

4.1 套袋

造林后第2年4月初套袋,在楊樹植根苗套袋可有效提高低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促進苗木生長發育;有效防控食芽害蟲和沙蝕對苗芽的危害;林農間作時,能有效避免除草劑的危害。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套袋期內萌芽提前5~6 d,苗高達到15~20 cm,對食芽害蟲的防治率達到95%。在植根造林后春季苗木萌發之前進行套袋,一般套袋時間為4月中旬,包括套袋、剪口、撤袋3項內容。

1)套袋。用規格為24 cm×30 cm裝的白色透明塑料袋;最佳套袋時間為4月中旬,此時的植根苗未萌動、害蟲未活動;用小鋤頭等工具將植根苗扒開露出2 cm左右高的苗干,套袋前在植根苗周圍撒6 g左右甲拌磷等藥劑防止地下害蟲,用塑料袋將整株植根苗全部套住,并用力將袋口壓進土里,然后用土將植根苗周圍塑料袋壓實、壓牢。

2)剪口放風。隨著氣溫的升高幼苗萌芽較快,當苗木長至6~8 cm左右時,需在塑料袋上方剪2個小圓口,使之苗木通風散熱,防止苗木灼傷。

3)撤袋。在5月上中旬,撤袋時間應選擇早晨或傍晚為佳,當日最高氣溫在18 ℃植根苗長到15~20 cm左右開始撤袋,值得注意的是,如造林林地若間種作物的話應先打除草劑后再撤袋。

4.2 抹芽、定干

造林后第2年春季,造林苗木會從根樁底部萌發出諸多嫩枝條,當嫩枝條生長至20 cm左右時選擇一個健壯的靠近底部的培育主干,將其他萌條抹掉。留在主干枝條上的當年生長出的側枝要全部抹掉。5月上旬,將樹干2/3以下的嫩枝以及主干萌發的新片全部抹掉;保證此高度以下無側枝,保留上部1/3高度形成樹冠。

4.3 除草

一般為3 a前林分未郁閉,此時林分未幼林,要求林地土壤疏松、無雜草;林地每年在5—7月進行除草松土,4年生以后林分開始郁閉,每年在秋季林木停止生長后,在樹木行間應用機械用重耙松土1次,改善林地土壤的通氣性,促進林木生長。有人擔心用重耙松土會切斷樹木根系,影響樹木生長,事實上用耙松土會切斷一些淺層根系,但不會切斷主要根系。并且被重耙切斷的淺層側根會很快發出大量細根,反而能增加吸收根面積。缺水時,植株很快停止生長,在遭受長期干旱時,楊樹的抵抗力也會大大降低,因而易受病蟲害的侵襲。要使楊樹發揮速生豐產潛力,首先必須保證水分充足。

4.4 防寒

1)采用防凍防病膜技術及半環式涂白,對楊樹等多樹種進行越冬保護,降低樹木受凍害風險,保障樹木健康生長,預防楊樹幼林干梢形凍害、輻射形凍害問題,且對冰核細菌和爛皮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時降低楊樹越冬傷害概率,減少楊樹因凍害死亡的風險,減少損失。

2)幼林涂抹防凍防病膜劑能夠提高楊樹冬季越冬的保存率與成活率,滿足防凍要求,在楊樹樹皮表面防護有效期為3個月,可以提高萌芽率40%,向幼樹涂刷新研制的防凍防病膜,在樹木表皮形成一層防護膜,能夠增加樹體抗凍物質積累,與對照相比防凍效果差異顯著,對冰核細菌、爛皮病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解決了楊樹生產中凍害防護的技術難題。

3)涂白降低樹木自身晝夜溫差,有效控制日灼現象,減少樹木凍害風險。涂白增效劑具有高效、體積小、使用簡單。使用涂白增效劑改良常規生石灰涂白配方,顯著提高涂白的白度、使附著時間達到5~6個月,涂白時采取半環形涂白技術,即在樹木西南面涂白,而東北面不涂白,涂白高度為1.3 m??蛇_到良好的預防輻射型凍害的效果,而且可節約涂白成本30%以上[5]。

4.5 修枝

1)整形。目的是使造林苗木具有通直的主干;整形開始時間是在造林后第1年,11月人工剪去樹冠中的“卡脖枝”和“霸王枝”等枝條,避免減弱主干生長速度。為避免新的競爭枝出現,每個生長季末都要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工作直到林木長成8~10 m高為止。

2)修枝。修枝的目的是樹木主干通直圓滿、尖削度弱,出材率高。修枝時用專用修枝剪修到樹木1/3高處以下枝干全部修掉,對照中遼1號楊的生長速度來看一般修枝起始時間是在第3年;修枝工作直到樹干8 m處結束;修枝間隔期為一年,修枝3~4次,如側枝分布分散,沒有明顯輪生枝,則修枝次數要增加。修枝季節應選擇秋季11月或春季3月,應在林木的休眠季節進行。修枝工具要輕便,切口要小而平滑,緊貼樹干,修枝后無撕樹皮,留樁現象。

3)清干。清除主干生長出弱小雜枝,清干的目的是減少營養被無價值的枝條消耗,保證主干木材生長的質量??傊?,楊樹修枝要遵循方法和時間,如修枝不當會影響樹木生長降低樹木年增長量[6]。

4.6 間作

楊樹集約栽培培養的大徑材,一般采用較大的株行距,這為林農間作創造了良好條件。在造林后的第1—4 a在樹木行間種植農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地力獲得收益。間作時對農作物施肥,中耕和灌溉對幼林生長同樣有利,還節省了專門用于幼林撫育的費用。同時促進人工林生長。所以,林農間作,林、農結合是楊樹集約栽培的發展方向。我國各地楊樹豐產林也多進行林農間作,主要間作種為大豆、花生、玉米、小麥、棉花、西瓜或其他綠肥。遼寧省造林一般采用1年生截干苗較多,所以間種第1年不宜間種高稈農作物。

猜你喜歡
涂白修枝套袋
樂昌柰李“煉金術” 套袋果身價十倍
修枝對連香樹林分生長的影響
果樹冬季怎樣涂白
果樹冬季涂白 試試這些配方
盆景樹
涂白
盛花后45天套袋對蘋果品質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楊樹修枝技術研究進展
如果銀河傾瀉
套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