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娛樂業與城市文化變遷

2024-04-10 05:03王馨悅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開埠濟南發展

王馨悅

商埠,在鴉片戰爭之后,作為西方列強“炮艦政策”的副產品在中國大量出現。東南沿海諸多城市均被迫開放,開通商埠后成為通商口岸。濟南則不同,濟南開埠是由中國人自主決定,主動開放。濟南的開埠推動著濟南城的發展進入下個階段,近代工商業、文化教育業、娛樂業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1904年濟南正式開埠,自此外國勢力大舉進入濟南。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在濟南交匯,進一步促進了外國勢力的擴大,西方的文化、宗教、建筑等迅速在濟南商埠區擴展開來,作為當時最先進的發明——電影,自此走入濟南。

一、開埠后濟南的城市概況

濟南自開商埠,在內外因的辯證關系中存在著合理性。近代中國所處國際環境險惡,自甲午戰敗后,仁人志士便走上了抵抗外辱、振興國民的道路。晚清“清末新政”頒布后,明確指出“各省督府詳細查勘,如有形勢扼要,商賈薈萃,可以自開口之處,隨之奏明辦理”。重大的歷史轉折往往源于災難深重的危機。于1904年春,隨著膠濟鐵路工程的落成,德國勢力借鐵路之便,欲對中國的鐵路主權和沿線的自然資源開始野蠻的侵犯和掠奪,并將德屬勢力范圍向山東省城濟南及內地擴張。借于此,濟南為阻止德國勢力的惡意攻打和侵犯,同時,也更應以積極的態度利用交通優勢,發展國民經濟,自開商埠便成為濟南的不二選擇。1906年,開埠典禮在濟南老城的西關外隆重舉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與籌劃,于光緒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的《時報》記載當時的開埠盛況:“禮東撫楊蓮帥在臨時所蓋之彩棚中招待來賓二百人各款以茶點后復在署中設宴賓客到者五十人內有商人二十名系來自青島及煙臺者。其時,由煙臺美總領事約翰福拉俄副領事克利斯忒及英美德三國新派濟南領事等相繼演說東撫派張某為代表青島總督派斯企勒密亞為代表?!?/p>

歷史上,濟南的發展是以老城區為核心的。開埠之初,濟南商埠的界址劃定為:東起十王殿(今館驛街西首),西至北大槐樹村,南沿長清大街,北以膠濟鐵路為限,東西長三公里,南北長一公里。商埠內道路以“經緯”命名,商埠區成為濟南舊城之外的一座新城,截至1911年辛亥革命時,濟南的城市人口已增加到25萬,以今泉城路一帶為古城中心和以經二路、經四路為商埠中心的雙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

濟南開埠后,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良好的商業環境、愈漸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各地商業資本紛紛涌入濟南,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開埠對濟南的整體推動,其意義不僅限于經濟建構和近代工業的發展,在城市生活和文化教育領域,人們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狀態隨價值觀念的變化也發生了改變。隨著經濟的繁榮和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濟南城市的公共事業也隨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濟南政府鼓勵外國商人在內地建立商埠的同時注重濟南市容市貌的整改和調整,將位于濟南老城西關外的商埠區,根據不同功能和性質分為福、祿、壽、喜四個區域,分別設置華洋貿易處、華商貿易處、堆貨處、洋人住宅處、領事駐扎處以及花園、菜市、營房等,各國商人和華商在界內照章租地。城市道路的規整、治安工作的加強、文化教育業的迅速發展,都為報刊、話劇、電影等文化舶來品的傳入和傳播提供了有利的先決條件。

二、老濟南城的電影院

1863—1898年,山東省的煙臺、青島兩地相繼宣告開埠,使這兩座原以漁業為主的村鎮迅速崛起,發展成為通商口岸城市。這一歷史性的變化也深深影響著相距不過幾百公里的省城濟南。濟南相對青島和煙臺,屬于典型的內陸城市,比沿海城市的發展遲緩約40~50年。電影院在濟南的發展歷史,分為開埠前和開埠后兩個階段。

(一)開埠前的濟南城電影院

聞善茶園的建立開辟了濟南電影的放映歷史。像世界上第一次電影放映一樣,電影藝術的誕生并非在電影院,而是將地點放在咖啡館、茶園、戲園酒樓。又如同上海徐園游樂場推出的“新鮮玩意兒”人們稱之為“西洋影戲”,以此成為電影傳入中國的標志。濟南的第一次電影放映也如這般。位于鐘樓寺街,后被人稱為“雅觀樓”的聞善茶園成為濟南電影放映史的開端。于1905年9月的《時報》報道說:“粵人林錦樓日前來濟開演電動影戲。嗣在聞善茶園開演多日,究以價昂,觀者無幾?,F又稟準巡警局憲,在呂祖廟前搭棚開演,每座減為京錢六百文,已刷印廣告遍送矣?!弊鳛闈系牡谝蛔髴蛟?,在20世紀20-30年代相比于明湖居等戲園,聞善茶園的票價最為昂貴。富貴茶園的戲曲種類已十分豐富,昆區、唱功表演戲層出不窮。針對不同的節日,戲園會根據習俗和民間傳說排演不同的曲目,例如:七巧節有戲曲《天河配》、年俗戲有吉祥折子戲等。所放映的電影題材范圍變得更加多元、類型不斷豐富。于1929年9月2日《山東民國日報》有題為《一幕愛情活電影在富貴茶園開演》報道稱城內司家碼頭富貴茶園,于本月二十日晚,映射電影時,樓上月臺座,有一妙齡女客,裝飾入時,顧盼多情。樓下池座,有一美貌男客,衣裳楚楚,公子翩翩。此一對男女,座隔上下,黨音用戀愛趣劇。妙齡女客召茶役而囑曰:“池子內戴眼鏡的先生——你送一包糖果,一盤瓜子去——問他:貴姓?臺甫?住在什么地方?回來告訴我!”茶役唯唯,遵命辦理。美貌男客仰視樓上。所謂伊人者,固不之識也,因謂茶役曰:“你先問她去!問了以后,我才肯告訴她!”茶役復命。妙齡女客曰:“我問他住在那里,明天要去拜會他!”茶役正躊躇間,女客卻從樓上,擲下絹帕,美貌男客遂還報以糖果瓜子。投桃報李,往來如棱,一若不知旁伺者有人也。時樓上下坐客,齊集其視線于此一對情人,鼻嗤聲,口笑聲,擊掌聲,拍案聲,雜然并作。一幕活電影,煞是有趣,詎不作美之警士,偏能認真,盡其維持秩序之職務,蔣池內男客,樓上女客,撮合了一個兩山打垛”。通過邀請名角演出唱戲、提高票房不斷壯大戲園的影響力?!盎铍娪啊币辉~更是表現了此時由影戲到電影的轉變。除戲曲表演外,富貴茶園作為濟南城第一家無聲電影放映的場地其影響力和意義是巨大的。

(二)開埠后的濟南城電影院

濟南城開埠后的影院發展,由《濟南市志》記載:“濟南開埠至民國時期,在濟南市區設立的劇場(含茶園、戲園)有37處,有電影院18處?!睗铣菉蕵沸袠I、文化教育事業、電影業的發展進入高潮,群眾文化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20世紀初建立的,計入山東省省情資料庫的電影院有6個,分別為:小廣寒影院、勝利影院、前衛影院、大觀影院、中國影院、光明影院。

小廣寒影院建立于1904—1906年,是濟南城所建立的第一所電影院。舊址位于經三路小緯二路北首。小廣寒電影院的創始人是德國人,后來轉讓給了俄國人陶福祿。小廣寒影院多次更名,初為小廣寒影院,后改名為國民電影院,中間又陸續改名為濟南電影院、明星電影院和國營電影院,最終改名為紅星電影院。改為紅星電影院后,電影院遷至十二馬路至今。根據山東省省情資料庫記載:“1914年小廣寒影院票價為:包廂每間(能容納6人)3元,樓座1元,池座5角,樓下3角。發展至1955年時,影院外形設計仿古宮殿建筑,影院高二層,磚木結構,瓦楞鐵皮屋頂,內設席座1031個?!眲倮霸号f址位于新北門市場,建成于1930年,兼營戲劇表演和電影放映兩個業務。規模相對小廣寒影院較小,于1967年改名為反修電影院并整修后,屬濟南文化局管理,內設觀眾座席734個。前衛影院位于經二路緯三路,在被日偽霸占期間,院線專為日本人服務,為在濟日本人放映日本影片,再由國民政府接管后改名為大華影院。院線為軍部隊服務,以官兵需要作為宗旨。大觀影院坐落于大觀園商場,始建于1932年。是唯一一所經歷過火災的影院。1940年日商霸占后,肇禍焚燒?!督椷h日報》稱:“今晚演映影片,于本市小東街大觀電影院日前開幕后,為提倡市民娛樂起見,票價一律定為一角……大俠佳片云?!睗铣翘岢珚蕵窐I、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在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下,政府政策規定降低票價增強觀眾市場黏度,以促進電影產業繁榮。

中國影院建于1950年,位于人民商場南門,經歷了私營、公私合營到國營的發展。光明影院位于成豐橋南路西,建于1955年。

開埠后的濟南電影發展進入全盛階段。近現代的濟南城市,電影作為一種舶來的藝術形式,對于原本就處于傳統又保守的內陸城市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

三、電影院變遷的社會性——以“小廣寒”為例

濟南城開埠之前是一個深居內陸、偏僻、毫無現代氣息的舊城,與青島地區的發展恰恰相反,青島是“移民式”和“文化移植式”的發展和演進。濟南城市的發展是建立在原有空間和物質基礎上的革新與改造。這一獨特的發展特征,使每個建筑都更加具備歷史紀念意義。影院作為濟南城中的文化建筑,經過時間的洗滌,沉淀和蘊含了人類、社會、自然、歷史和傳統。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古老建筑以能夠適應當今新時期的歷史文化價值為旨歸,在保有過去歷史文化建筑要素的基礎上進行保護。小廣寒影院是濟南最早的電影院,也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的電影院,具備厚重的歷史意義、文化記憶、意識形態功能屬性和建筑藝術價值。小廣寒影院在作為影院使用時,其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分為上下兩層,樓上為包廂。最初,在相當多地區的電影院觀影的相關規定中,男女看電影要分行就座。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小廣寒影院已出現情侶包廂的觀影座席。跟隨時代進步的腳步,小廣寒影院不斷變遷,發展成了小廣寒電影藝術餐廳。小廣寒電影藝術餐廳的外形大致保留了作為影院使用時的建筑元素,仍是西方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用舊青石墻面堆砌,外形追求動態,1904作為標志性數字鑄刻在墻面上。將小廣寒影院改為小廣寒電影藝術餐廳,對內部空間進行了加工和整合,將以前的配電室和電影放映室進行連通,分為就餐區和展示區,室內內部頂棚的裝飾均以電影元素為主,將電影老物件保留在餐廳內部。改造后的小廣寒影院在服務于市民餐飲的同時,仍保留其電影博物館的功能屬性。公益性與商業性的融合發展,成為市民喜愛的“電影博物館”和“文化主題餐廳”。從以前的電影院建筑到現在的高檔餐廳,雖然建筑主要功能產生了一定變化,但建筑仍舊以不同的方式為濟南市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體現了建筑發展共時性和歷史性的獨特意義。

像小廣寒影院變身電影主題藝術餐廳、明星電影院變身烤鴨店此類現象,深刻地體現了電影行業的“社會性”。電影誕生于社會中、發展于社會中,社會的發展又影響電影,兩者處于辯證統一的關系中。電影的“社會性”表現為電影放映場所的社會性和電影作品的社會性。電影放映場所的社會性,以小廣寒影院為例,則是跟隨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電影院需根據不同的空間、時間和自身特點做出一定調整和變化。電影作品的社會性表現為電影與社會的相互貫通。電影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展現,兼容了在社會中生活所有人的受眾面。自20世紀初電影傳入濟南以來,就有著明顯的社會性特征?!渡綎|日報》稱:“濟南的電影業,已顯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濟南原有的八家貫影院,現已有六家復業,二家不久也可復業三家大劇院則已全部復業。大批對人民富有教育意義的蘇聯影片如……一等名片已先后放映影片。只要內容不反對人民者,如:《木偶奇遇記》等,民主政府亦準予放映。舊劇經初步審查后,凡表演喪失民族氣節、提倡奴隸制度、封建迷信及低級淫蕩之劇目,如《四郎探母》、《盤絲洞》等一律禁演,較好的戲如《打漁殺家》、《四進士》等及已經改編之劇本,則提倡多演·影劇院收入很好,祝捷宣傳周中,《新濟南》放映《虹》,一日中最高的收入達北海幣一百二十萬元……”繁多的影片種類,因電影作品自身的社會性,滿足社會中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誕生。

結語

目前學界對濟南城市電影院研究較少,大部分文章僅一筆帶過。中國早期的電影院,是近代以來城市大眾文化的空間形式之一。本文以20世紀初開埠后的濟南為觀察節點,闡述了開埠前和開埠后濟南城電影院的特點與變化。電影院作為電影文化的載體,推動著電影的發展,電影、電影院是20世紀濟南電影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推動力,也是大眾娛樂文化新的象征意義的表現。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史學會濟南分會編輯:《山東近代史資料》,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黨明德,林吉玲主編:《濟南百年城市發展史(開埠以來的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版。

猜你喜歡
開埠濟南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近代華北開埠城市《紅樓夢》戲劇演出述論
法國領事館舊址 見證重慶百年開埠史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Paving Memory Lane
濟南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近代溫州開埠與溫州海外移民
基于GIS與VR技術的開埠城市空間形態演化分析方法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