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倫理片的歷史流變與多元文化探索

2024-04-10 05:03徐本宸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家庭

徐本宸

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現代觀念沖擊著傳統文化中的家族觀念。隨著女性主義思潮的發展,國際上出現了《親愛的格洛莉亞》《小偷家族》等作品,主要探討女性困境和女性覺醒,展現非血緣關系的陌生人組建家庭建立親情的社會現象,表現種族融合和跨種族家庭中的倫理問題與社會困境。這些新作與經典家庭倫理片,如亞洲的《東京物語》《飲食男女》《一一》、歐洲的《猶在鏡中》《婚姻生活》相比,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同時,當代中國家庭倫理片,如《但愿人長久》《媽媽》《你好李煥英》也有了新的拓展。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創作特色,不僅豐富了世界戲劇和電影的寶庫,也為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提供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多重視角。

一、家庭倫理片的歷史淵源

(一)歐美

美國的家庭情景劇傳統,如經典的《摩登家庭》和《老友記》,注重的是輕松幽默的生活態度和充滿喜劇色彩的家庭生活。這些作品往往強調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通過幽默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美國的肥皂劇則往往以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感糾葛為特點,吸引觀眾進入虛構的世界。

北歐的戲劇傳統,特別是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的作品,傾向于深入探討婚戀關系和女性的社會地位。這些作品經常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探討道德和倫理選擇。伯格曼導演繼承并發揚了這一傳統,通過電影《婚姻生活》和《猶在鏡中》等作品,以他特有的冷靜和深刻的心理分析,探討了現代人的情感和婚姻問題。在《秋日奏鳴曲》里,家庭的成員分別是不負責任的母親、腦癱在床的小女、怨恨母親的敏感大女和感受不到妻子愛意的丈夫,故事將四個人物聚合,又讓他們彼此背離。電影《沉默》講述姐姐患癌癥期間,妹妹帶著孩子陪伴姐姐,但妹妹看著姐姐被病痛所折磨,無法忍受,所以妹妹總想逃離姐姐的住處,妹妹覺得房間里都是疾病和死亡的氣息。這極具真實感的情節無不表現出北歐冷峻的文化氛圍。

影片《安東尼婭家族》由荷蘭導演瑪琳·格里斯拍攝,該片講述了安東尼婭建立男女合作公社,革新婚姻家庭制度,男女平等分享愛欲,實現了烏托邦式的母系氏族社會的故事。這部重要的女性主義家庭倫理片,打破了傳統家庭模式,展現出女性獨特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對男權社會下的家庭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安東尼婭家族》和《百年孤獨》是兩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都講述家族幾代人的故事。但《安東尼婭家族》中的母系氏族與《百年孤獨》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擁有完全不同的觀念和行為。在男性視角的敘事下,布恩迪亞家族成員的命運仿佛在永恒循環的歷史中,不斷陷入孤獨、嫉妒、瘋癲和戰亂中,成為拉丁美洲歷史和社會的縮影。而安東尼婭家族的成員在看待世界時,表現出的美好、安寧、溫暖、包容的品質,逐漸將整個小鎮變成一片開放多元的桃花源。兩個作品互為鏡像,令人深思。

(二)中國

亞洲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核心,這種文化傳統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孝道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這些價值觀在亞洲的影視作品中有著深刻的體現。中國家庭倫理片關注小人物,通過對平凡生活真實細膩的描繪,消解庸俗的戲劇性。中國臺灣地區的家庭倫理片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突破。

侯孝賢的《童年往事》相較于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李安的《飲食男女》相較于成瀨巳喜男的《稻妻》和小津安二郎的《晚春》,都有長足進步。而楊德昌更是創作出跨時代集大成的電影《一一》,其人物譜系復雜而統一,堪稱當代的“紅樓夢”,將電影與古典人情小說完美結合。當代電影需要讓類型元素更加多樣、繁復,如果說之前家庭倫理片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僅僅是復調,則現在如交響樂般的敘事結構,將家庭倫理片推向更高的緯度。

李安的作品一直在探討家庭倫理,他對“家庭的解體”這一主題很感興趣。人是群居性和政治性的生物。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單元,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親密關系和心靈慰藉。家庭所產生的倫理,保護著人的發展,又相對地制約了人的自由。當舊的家庭關系限制住了家庭成員的發展,矛盾和沖突隨之誕生。家庭關系的分裂瓦解,促使人們去尋找新的關系、組建新的家庭。家庭的團聚給人以力量,家庭的分裂給人以困擾。李安的作品深刻探討現代社會如何沖擊傳統家庭的觀念,文化和民族的差異如何瓦解并重建舊的家庭關系,例如:反映中西方家庭的《推手》和展現西方性解放運動后的家庭的《冰風暴》。李安不僅將目光聚焦在亞洲文化,還結合歐美等國的現實情況創作出跨文化的家庭倫理片。

無論是李安,還是伯格曼,只要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故事中的“家庭”,就會沖擊到觀眾堅信的傳統文化、打破觀眾的固有社會觀念、動搖觀眾心中堅如磐石的倫理道德標準。當代多元文化和女性主義挑戰著資本主義和父權制,逐漸成為當下電影創作者的關注點。

在家庭倫理片的創作中,導演的創作眼光尤為重要?!逗钚①t電影講座》一書中講到侯導很早對世界就有了一個眼光,這個眼光是與生俱來的,是和童年經歷息息相關的,雖然說不清、道不明,但也只能順著這個眼光看待藝術創作。家庭倫理片的創作和創作者所處的世界及其人生觀密切相連。

(三)日本

日本家庭倫理片,又稱庶民片,往往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探討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的變遷。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故事將五個小家庭的事結構在老年父母去東京大都市探望兒女這一大戲劇沖突上,切口極小而意味極深,將家庭日常生活高度完美化和抽象化了,將亞洲文化中人與人的關系表現在一個樹狀譜系內。其簡潔的敘事和深刻的主題,為人稱道。

《東京物語》有一場開場戲是老夫妻拌嘴,對白圍繞充氣枕頭,既沒有推進情節,也沒有塑造人物。這種對白,看似無用,卻產生了無用之用。小津很少在作品中批判社會,從不探討真理和公平,不涉足歷史劇和苦情劇,對沖突激烈的古裝武士題材也毫無興趣,但他在早期創作時并非如此,最初經常在日記里抱怨“挖空心思找不到好故事”,成熟后,小津特別喜愛嫁女題材,他的作品常常沒有戲劇性大綱,弱化情節,多為逸聞瑣事,節奏稍冗長,重視人物真實性,因而觀眾能在電影中反觀自身,體悟到人生無常的物哀思想。

成瀨巳喜男的作品多以女性為主角,講述女性的婚戀生活。成瀨巳喜男的《稻妻》與李安的《飲食男女》有很多相似之處。兩片都有一些核心情節元素,如女兒們該如何步入婚姻家庭,這些元素同樣頻繁出現在小津安二郎的《晚春》《秋刀魚之味》等作品中。

木下惠介與今村昌平兩位導演將同一個故事拍成兩版側重點截然不同的《楢山節考》。木下惠介加入歌舞伎形式,將劇本的神話性、假定性推向了極致,刻意讓觀眾間離出來反思電影。而今村昌平則從現實主義出發,不惜在深山老林中籌拍多年,來還原日本偏僻山區的某種歷史現狀,從中反映人類生存之不易?!恫莜傞L》中記載今村昌平在拍攝前聽聞了一些子女將年邁體弱的老人遺棄在養老院的事,他試著從自然的視角出發,接受這一殘酷的自然法則,所以他一方面努力讓美術布景和人物表演極具真實感;另一方面抓拍動物爭奪繁衍的鏡頭,來表達他的世界觀,那就是絕境中的人類其實與野獸無異。今村昌平與小津安二郎的創作方法大相徑庭,今村甘愿一輩子書寫蛆蟲的生活,而小津卻要抽象出理想家庭的圖景。

二、多元文化下家庭倫理片的新變

(一)歐美

近年,電影《小媽媽》的導演瑟琳·席安瑪以深入探討性別、身份和青少年成長的作品而聞名。導演并不刻板化女性角色,而是展現其多元面貌和女性力量,鼓勵觀眾重新思考性別角色。外婆、成年媽媽、小媽媽三代人私密溫柔的情感流動,為女性生存境遇提供了新的體驗視角。

法國電影《親愛的格洛莉亞》中關于黑人與白人兩個種族間的非血緣的家庭關系刻畫,展現了白人小孩和黑人媽媽從相互排斥到渴望占有,再到成長成熟后的階段性告別。這部電影加深了家庭倫理片的多元文化探索。在未來,跨種族的接納會成為家庭倫理片的一個新題材,家庭成員的收養、婚姻、結合、接納,彼此克服文化差異和種族偏見,家庭活動與風俗節日中建立的情感紐帶又會在身份歸屬的破裂中重新定義,如何認同他者、認同自我、成長以及告別,都是跨種族和多元文化主題下的新式家庭倫理片需要繼續探索的。

(二)中國

近年來,女性視角下“母女關系”的主題有了豐富復雜的探索,家庭倫理片中的母女關系也出現了共生型、對抗型、倒置型等不同模式。電影《你好李煥英》從女兒的視角,重新審視和定義了母親的角色,歌頌了母愛,探討了母女在不同時代下面對的家庭、親情、個人成長和社會關系等問題。

榮獲第17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的電影《但愿人長久》,由秦天導演執導。長達3小時的篇幅講述了在近10年的城市化進程中,女性的認知、社會家庭影響力和話語權都隨著社會變遷與宗族影響而不斷改變。從誤解走向釋然,三代女性間的情感沖突令人動容。無須歸屬婚姻的女性,在孤獨的都市中,獨立面對生活困境,最終在與親人和朋友的重逢中,回歸故鄉。

韓延導演作品《我愛你》將視角放在兩組老年夫妻上,探討了生命和死亡、成長與衰老、健康和疾病等議題,在生命盡頭的愛情和親情,尤顯純粹。這種對臨終的關懷,使家庭倫理相關探索深入社會家庭互助的層面上。

短片《陳文媛》講述了在醫院婦科科室外等待的少女和主婦彼此了解生活與秘密的故事。父權制背景下的生育模式,生育對女性身心的沖擊和影響,是本片的探討主題。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陌生女性,對女人、流產、母性、二胎的復雜看法,展現了女性在生育和家庭角色選擇上的自由意志。

電影《媽媽》的獨特之處不僅是聚焦老年母女關系,還因其講述的是母親反過來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女兒的故事。楊荔鈉導演對家庭情感的描繪溫柔、細膩。不同年齡層的女性組建了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復雜家庭,拓展了家庭倫理片的邊界。

總體而言,我國的家庭倫理片聚焦在生育、女性、病痛、衰老等社會熱點議題上,堅持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將家庭倫理敘事與批判社會問題相結合,雜糅不同類型元素,構建優秀民族文化為內核的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三)日本

近年,山田洋次延續小津安二郎的故事情節,不同于小津沉靜而冷峻的風格基調,《家族之苦》系列充滿了喜劇橋段和溫馨氛圍,創造出當代觀眾喜聞樂見的新式“情景喜劇”。

是枝裕和導演從多元文化和社會批判的角度拓展家庭倫理片。無論是繼承日本庶民片傳統的作品《步履不?!?,還是模仿安哲羅普洛斯風格的《幻之光》,都表現出他一貫的人文關懷。是枝裕和作品中的“家庭關系”不再僅僅封閉在血緣親緣之內,而是將觸角伸向整個社會。流浪漢、孤兒、棄嬰、錯認的親人、邊緣人等這些身處不同境況的陌生人相遇、相識、相知,在流動中建立了復雜的非親緣的家庭關系,如何包容彼此的差異,如何面對必然的離別,這些都是導演堅持探索的內核?!毒嚯x》中的“家庭”是由給恐怖分子掃墓的各家屬組成的,《小偷家族》的“家庭”是由沒有血緣關系的流浪者和逃亡者組成的,《無人知曉》的“家庭”是一群沒人養沒人管的孩子們。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通過講述兩個家庭因為孩子交換而產生的情感糾葛,探討了家庭關系和親情的重要性。這種新式家庭倫理片不再局限于家族和親人的聚散,反而,社會就是家庭,家庭就是社會,陌生人即親人,親人即陌生人。

三、結語

經過對家庭倫理片的深入分析,了解了家庭倫理片這一類型的歷史傳承和創作手法,同時也看到了當代家庭倫理片導演在多元文化和社會批判上的拓展。未來的家庭倫理片發展需要更加多樣的價值觀、多彩的類型元素、細膩的細節創造,以及對傳統文化、舊有觀念的質疑和反思,才能更好地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多元社會的進步。

(作者單位: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參考文獻:

[1]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世界電影史》,范倍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任萍:《日本庶民現實主義電影歷史進展研究:從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到是枝裕和》,《電影評介》,2021年第Z1期。

[3]肖?。骸杜灾髁x倫理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期。

[4]倪震:《中國電影倫理片的世紀傳承》,《當代電影》,2006年第1期。

猜你喜歡
家庭
有趣的家庭辯論會
家庭“煮”夫
我的家庭
家庭閱讀角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庭光伏爆發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媽的
戀練有詞
6個“家庭”20個“娃”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