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銀翼殺手》的主體性問題分析

2024-04-10 05:03金琳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銀翼瑞秋塞巴斯蒂安

金琳

20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傳媒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仿生技術的發展進步,人類的身體機能與認知水平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飛躍與拓展??萍寂c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的結合體——“賽博格”從身體和意識上都與人類漸趨一致,甚至在某些領域擁有超越人類的優勢。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關于主體性的反思:人何以為人?人工產物可否為“人”?在后人類視域中,人類與非人類的界限變得模糊,羅伯特·佩博雷爾針對后人類狀況指出:“‘后人類狀況,首先,它不是關于‘人的終結,而是關于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宇宙的終結,換句話說,它是關于‘人文主義的終結?!盵1]后人類視角下,“類人”與人類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逼迫人類將外向的目光重新移向自身,這些人造產物為人類提供了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人類借此思考傳統的人文主義、與他者的關系以及當下的生存處境。電影《銀翼殺手》以黑暗骯臟、陰雨連綿的賽博都市為背景,展示了復制人對生命和真實性的追求以及人類對復制人高傲的造物主心態。復制人的自由意志與主觀情感證明,人類對于其他非人物種的主宰不過是人類私欲的表現,并非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在脫離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后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機關系,思考我們“生而為人”的條件,在條件滿足時正視復制人的主體性。

一、圖靈測試與移情能力

《銀翼殺手》開篇便向觀眾展示了一段對于復制人的測試,測試基本以圖靈測試為基礎,以瞳孔監測、心率監測等生理表征數據為輔助手段。對于復制人里昂的回答,觀眾或許無法具體言明怪異的原因,但其語言和思維邏輯明顯與人類存在差異。首先,測試人員為里昂設定了一個具體情境:“你在沙漠里,正在沙上獨自行走……”復制人里昂顯然表示出了對這一情境的不解:“哪個沙漠?”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里昂作為復制人,他擁有對具體事物的認知,但缺乏思考抽象概念的能力。柏拉圖將存在分為四個等級,它們分別屬于可知與可感兩個世界。復制人里昂對存在的認識最多限于數理學科即理智的層面,對于與理性相關聯的理念部分他無法理解。接著里昂繼續提出問題:“我為什么會在那里?”里昂的思維比起人類更接近于計算機的嚴格程式,一旦因果邏輯鏈中缺少一環,便難以運作。人類可以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而復制人里昂對于虛擬的情境則表示困惑。當測試人員繼續假定里昂不肯幫助陸龜翻身的情境時,里昂的情緒與生理反應變得愈加激烈,他無法理解自己尚未做出的行為,也無法理解為何要幫助一只被太陽炙烤的烏龜,這是移情能力的缺失。

《銀翼殺手》中的復制人測試主要針對其思維模式與移情能力,也就是說人類以此為立身之本。但在對復制人瑞秋進行測試時這些條件失去了區分度,戴克問了瑞秋一百多個問題而瑞秋的回答與常人無異。瑞秋對測試的突破無疑動搖了人類的主體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主體性的消解,而是象征著復制人主體性的確立。瑞秋超越里昂之處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人類的特點——情感與記憶。

二、“人之常情”

人工智能領域存在一個“莫拉維克悖論”:實現人類獨有的高階智慧只需要非常小的計算能力,但是實現無意識的技能和感覺反應卻需要極大的運算能力。對人類而言,情緒反應與情感狀態是先天的能力,無須后期加以學習;對人工智能來說,自主的情感反應卻是需要進行大量迭代與計算來獲得的技能。在《銀翼殺手》中,大多數復制人所擁有的“情感”僅僅是他們在短暫的生命中對人類情感行為的模仿。他們不具備真正的情感狀態,而是按照人類預設的行動邏輯針對特定現象做出反應。

以影片中兩對人機愛情關系為例,一對是復制人普瑞斯與基因設計師塞巴斯蒂安的愛情關系。在這段關系中塞巴斯蒂安將普瑞斯視為朋友、愛人,而普瑞斯則更傾向于將塞巴斯蒂安當作接近“造物主”泰瑞的工具。普瑞斯從人類那里學到擁抱、親吻所代表的含義,以此向塞巴斯蒂安表達了虛假的愛意。但在她眼中這一舉措或許不過是一系列行為程序的一環,即表達愛意——收獲愛意的人類因果邏輯。這種情感行為上的模仿正如柏拉圖對“模仿”的批判所言,失去了事物的重要特性與本質,其真實性比原型低一等。

反觀戴克與瑞秋的愛情,他們對對方的情感是完全不摻雜利害關系的。瑞秋的記憶是虛構的,但當她得知自己的復制人身份時卻產生了真實的震撼與悲傷。戴克雖然知道瑞秋是復制人,但在目睹她流淚時卻感到抱歉,急忙說明這是自己開的一個糟糕的玩笑。他們之間的交流不帶任何別的目的,彼此就是全部的原因。戴克被里昂扼住咽喉的危急關頭,瑞秋及時出現救了戴克。他們的行為不是對任何人的模仿,情感就是他們的內驅動力。這樣自發的情感反應正是瑞秋得以超越其他復制人的原因,它跨越了人類與非人類的界限,不同種族、階級、性別的存在被統一在相似的情感體驗下。由此,人類——機器、男人——女人、自我——他者之間的二元對立被進一步消解,關于人類身體、意識、主體的問題以及“人”的概念都應該被重新考慮。

三、記憶的鏈接

《銀翼殺手》中有這樣一段對白,“造物主”泰瑞說:“我們開始認同他們,這是種怪異的癡迷感。畢竟,他們缺乏情感經驗,只有幾年的時間去積累你我視為理所當然的體驗。如果我們賜予他們過去,創造出他們情感上的依靠和安慰,我們就能更好地控制他們?!贝骺寺犃藨暣鸬溃骸坝洃?,你說的是記憶?!睂€人來說,事件、情境之間的連接,在時間之河中掠過,就會形成具有人格獨特性的記憶,這樣的記憶正是情感的來源,也是形成主體性的基礎之一。在《銀翼殺手》開頭對復制人里昂的移情測試中,最后測試者提到里昂母親時,測試在暴力沖突中戛然而止。也許里昂根本沒有關于母親的記憶,他的壽命只有短短4年,因此他的人生經驗極其單薄,這也是他無法真正擁有主體性的根本原因。復制人沒有先天的情感能力,他們需要通過記憶與當下情境的交互產生情緒反應,正如泰瑞侄女的記憶為瑞秋賦予了人的生命與個性。

人是一種擁有歷史的動物,個人的記憶構成人格的基礎,文化的記憶則編織成民族國家的身份標識。正如泰瑞所言,人類賜予復制人的記憶能讓我們更好地控制復制人,統治者或入侵者往往通過塑造主觀意志下的民族記憶或篡改他者文化來達到控制的目的。人類對于復制人記憶的編輯實際上剝奪了復制人的文化記憶權益。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奠基人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論述道:“任何時間,不論是過去幾世紀,只要能被意識所擴及,則意識便能把距離很久的各種存在或行動聯絡起來,成為同一的人格者,就如它能把方才過去的存在和行動聯絡起來一樣。因此,不論什么主體,只要能意識到現在的同過去的各種行動,它就是同一的人格,而且那兩種行動亦就是屬于他的?!币坏﹤€人的記憶遭到篡改,其個人同一性便會發生改變。而一旦群體記憶遭到篡改,一個族群的性質便由篡改者塑造。因此記憶不單是復制人個體獲得主體性的基礎,也是復制人群體獲得獨立發展空間的必要條件。

四、“造物主”的認同

在《銀翼殺手》為我們展現的社會圖景中,人類作為“造物主”完全將復制人視作工業產品,以“退休”來稱呼對復制人的屠殺?;蚬こ處熑退沟侔苍趩柤皟蓚€復制人的型號時驕傲地說道:“你們中有我的一部分?!比祟惷黠@地表現出了造物主的高傲心態,塞巴斯蒂安要求兩位復制人進行展示,像是要欣賞自己的作品,復制人羅伊則反駁道:“我們不是電腦,塞巴斯蒂安,我們是血肉之軀?!比祟惞淌刂宋闹髁x的中心地位,復制人想要確立主體性就勢必突破人類的桎梏。但人類作為復制人的設計師,他們擁有鑒別復制人記憶真偽的能力,正如瑞秋通過戴克之口確認自己復制人的身份一般。因此人類是復制人真實性的根源,為復制人賦予了存在的意義。復制人像是活在黑暗的洞穴中,只有人類能幫助他們解開束縛,去認識影子外的真實。因此復制人的獨立需要人類的認同,這樣的認同或許不是自愿的,復制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登上了接近造物主的巴別塔。羅伊找到了他的造物主泰瑞,稱其為父親,最終殺了泰瑞。他并沒有達成延長生命的目的,但在這樣一個“弒父”的行動中,他顛覆了人類傲慢的統治,找到了自己的主體性。

五、后人類情境下的“人機關系”

復制人羅伊的主體性的覺醒像是一場古典悲劇,他擁有的不僅是平凡的人性,甚至是崇高的神性。最后一段羅伊與戴克的追逐中,羅伊幾近赤裸,以最原始也最純潔的姿態追趕著他的“父輩”。在生命將盡、手不受控制時,羅伊用釘子刺穿自己的掌心,用痛苦保持清醒,好似受難的耶穌。當戴克奮力掛在房屋邊緣時,他變成了跟復制人一樣、活在死亡邊緣、被恐懼籠罩著的個體。羅伊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沒有選擇報復戴克,而是像救贖迷惘的信徒一般將戴克拉了上來。臨死之際,羅伊沒有瀕死者的奄奄一息,而是語氣堅定地留下了詩一般的遺言:“我曾見過你們人類難以置信的事情。我目睹戰艦在獵戶座的邊緣熊熊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這些時刻終將流失在時光中,就像眼淚消逝在連綿細雨中。死亡的時刻到了?!笔嵉陌坐濍x開污泥遍布的地面,飛向高空。最后一段全程對羅伊使用特寫鏡頭,像是《圣女貞德蒙難記》中的貞德一樣,羅伊臉上的苦難與神性都被放大。羅伊的主體性無疑已經與人類位于同一層面,人類不得不直視這個問題:如何對待這些覺醒的復制人?

在后人類情境下,人類中心主義已然被打破。與其一廂情愿地進行自我欺騙,人類更應該正視復制人的主體性。在失去權威地位的情況下,人類應尊重復制人的自身記憶積累而不是以賦予或修改的方式進行掌控。無數個復制人的個體記憶編織成族群文化,在這過程中人類與復制人成為完全平等的存在,因而人類必須學會平等地與復制人相處,不高傲地進行指揮或干涉。承認復制人的主體性并不是消滅人類的主體性,人類以復制人的成長觀照自身,促進自身文明的發展。

六、結語

對愛的渴望、對靈魂的追求、為了他人而自我犧牲的勇敢和自由意志,都是復制人突破人性基準線而獲得主體性的明證。后人類情境以一個去人類中心化的角度為人類重新認識自我、定義自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在《銀翼殺手》灰暗的城市圖景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污泥與鮮血,更是人性的糾纏與光輝。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電影學院)

參考文獻:

[1]趙周寬:《復制人的質疑與人性測試——《銀翼殺手》中的哲思》,《電影新作》,2017年第6期。

[2]洛克:《人類理解論》,關文運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316頁。

猜你喜歡
銀翼瑞秋塞巴斯蒂安
亞馬遜將拍攝《銀翼殺手2099》真人劇集
插上“銀翼”,人民的五菱還能飛多遠?
本期人物:布賴恩·約翰森+塞巴斯蒂安·施馬林
吃人的老虎
《銀翼殺手》沒殺手?看不懂不冤枉(聊天室)
《銀翼殺手2049》票房不及口碑
愛樂之城
塞巴斯蒂安·斯坦:“冬兵”又忙起來了
工作場合,少八卦!
五月的花會帶來什么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