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開發與實踐

2024-04-11 02:22尹成蘭
小學語文教學·園地 2024年1期
關鍵詞:真實性習作教材

尹成蘭

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是結合教材習作教學編排體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域資源,圍繞不同的情境主題,開發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這個習作微課程以什么為構建依據?主題如何選?如何整體構建與具體實施?這需要我們認真解讀教材中習作教學的編排體例,分析學生的習作現狀,巧妙地利用地域文化和學校的重要活動創設真實的情境,聚焦真實問題,引發學生的真實體驗,以提升學生的真實認知,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促進學生的真實表達和交流,努力找到“言說”和“實踐”兩者的匯合點,努力讓一次次主題活動成為學生生命活動的載體。

一、兒童立場——課程構建的邏輯起點

兒童是寫作的主角,了解兒童缺什么,需要什么,是我們課程構建的邏輯起點。

針對我校3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對“你寫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的回答統計結果見表1。

從調查結果看,“不知道寫什么,沒有內容可寫”

的學生達到26%,不知道如何表達、不能生動表達的學生占60.67%,不會謀篇布局的學生占13.33%。

結合以上調查,綜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學生害怕寫作的原因基本有以下三點:

一是沒興趣,不知道為什么寫。因為缺少真實的寫作任務情境,學生不知道為何寫,寫給誰看,有什么作用,認為寫作文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得高分。

二是沒內容,不知寫什么。沒內容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因為這些生活沒有被喚醒、激發并轉化、加工。寫作教學要教學生通過寫作去體驗、去思考、去表達、去交流、去做事。

三是沒方法,不知如何寫。如何將生活經驗轉換為書面語言,尤其是生動的、具體的語言,我們平時的作文課堂上缺少一些專項的寫作技巧的訓練。如同樣是運動會結束,三到六年級的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幾乎雷同,而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也大同小異。同樣一個主題,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怎樣的專項訓練,不同年級應該基本達到怎樣的水平,是我們作文課堂教學需要重點研討的。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嘗試利用地域文化和學校的重要活動等,在真實的情境中,聚焦真實的寫作任務,引發學生的真實體驗,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指導學生進行真實表達和交流,讓寫作生活促進他們生命的真實成長。

二、教材習作教學的編排體例——課程構建的邏輯依據

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在語言發展上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語言表達應該達到怎樣的水平,我們用什么作為習作評價的標準,除了參考2022年版課標之外,教材的編排體例給了我們很好的依據,是我們課程構建、課程評價的邏輯依據。

教材的習作編排充分尊重語文教育規律和兒童語文學習規律,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意識和交際運用能力,同時這套教材建構了多板塊、多層級立體相融的新習作體系。教材從中年級開始構建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凸顯又相互融合的教學單元,尤其是語文要素訓練點簡潔明確,課后練習還注重語文要素專項的仿寫訓練,最難得是編排了習作單元,根據課標確定了學段習作要求的重點,集中力量幫助學生習得語言表達某一方面的言語經驗。這些書面表達能力按階段、類別漸進式設計。如紀實作文,第二學段強調寫清楚,第三學段強調寫具體,寫出情感。想象作文,第二學段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想,根據事物的特點想,第三學段要求學生能根據要求想,想象豐富奇特。應用文,重視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不同文章的表達技巧,如初級的通知、日記、書信到有難度的解說詞、演講稿、倡議書、簡單的研究報告等。

三、習作微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課程構建的基本框架

1.依據地域特色、校園生活等確定微課程模塊主題。

習作微課程創建的首要任務是課程主題的選定?;谡鎸嵭詫W習的習作微課程以學生不同學段的年齡特點、成長需求為基礎,以地域特色、學校校園生活為主線,結合生活中的特定季節、特殊節日、特別事件、特別活動等元素確定主題,讓習作微課程的主題從生活中來,在活動前、中、后等不同時間設計不同的任務,通過寫作去體驗、去思考、去表達、去交流、去做事。具體安排見表2。

2.結合教材的習作要求確定微課程內容。

主題確定好之后,最主要的任務是從現有的習作教材中去尋找、提煉與主題相關的課后習題仿寫訓練、單元口語交際、習作等內容和要求,適當調整教學的時間,進行重新組合,開學前做好“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統編教材習作微課程設計體系表”。以11月份運動主題為例,見表3。

這個微課程設計體系在范圍上兼顧到3~6年級的所有年級,集中在運動會前后的兩周,課題組所有教師的習作教學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非常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學反思等教研活動。

在習作內容上,教師應以教材安排為主,適當補充為輔。三、四、五年級是記一次活動、寫一次游戲等記敘文,六年級是實用文體“學寫倡議書”,而五年級安排的“加油稿”這種實用文體,則是我們根據運動會這個主題活動的特點和需要補充進去的。

在時間安排上,根據需要靈活機動。有的安排在運動會之前,像“學寫倡議書”“學寫加油稿”,活動前已經提前完成,并按照標準擇優向運動會安排組、通訊報道組投稿。當然像“學寫加油稿”因為活動的特殊性,部分學生還需要在賽場的現場進行即興創作。有的活動前提前布置,過程中留心觀察,教師注意留取影像資料,活動后快速成文,像“記一次游戲”和“多彩的活動”。

在習作要求上,各自落實不同年級語文要素的同時做到螺旋式上升。如三年級是簡單地寫一次玩的過程,四年級則要求按順序(游戲前、中、后),把游戲寫清楚,寫出想法和感受,六年級則要求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場面,既關注整個場景,又關注人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教學時教師應特別關注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要求,不刻意增加學生的負擔。

四、課程設計——課程構建的核心

據調查統計,74%的學生害怕寫作文是因為不會表達,不會寫具體,不會謀篇布局,而喜歡作文的學生有43%的,是因為作文課很有趣,37%的學生是因為作文經常獲得老師的肯定,比較有成就感,由此可見,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是課程構建的核心。

如圍繞著“經歷 成長”主題,在6月份我校4~6年級集中進行了“我學會了”“我想對您說”“給母校的一封信”“學寫畢業贈言”“畢業典禮策劃書”等幾個習作訓練。下面就以“給母校的一封信”為例簡述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課堂教學模式。

1.設置任務情境,布置寫作任務。

教師走進教室時,帶著一個“校長信箱”,創設情境,布置任務:六年的時光稍縱即逝,轉眼間你們一個個都成為了有理想、有志向的少年,還有一個月你們即將離開,作為老師雖然不舍,卻很欣慰。為了讓母校更好地發展,校長委托我請你們以書信的形式來給母校提點建議,寫好后投進這個信箱,作為你們送給母校的一份特殊的禮物,校長會認真閱讀評選出10位“畢業生最佳建議獎”,對于比較可行的建議學校會落實整改。

2.分析寫作任務,清楚為什么寫。

師生共同分析寫建議書的注意事項,明確本次具體的寫作任務。

習作內容:指出學校目前不太好的現象,盡量給出一些建議。

讀者:校長或老師。

語言:態度要真誠,語言要得體。

格式:格式正確,書寫工整。

3.觀察、調查、尋訪,明確寫什么。

教師指導學生到學校的各部門走一走、看一看,同時問一問、聽一聽,了解學生或家長等對現狀有哪些看法,可以對學校的校園環境,教師課堂教學,學生上學、放學、就餐的常規管理,對學生的評價、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等提出建議,當然也可以有一些有意義的奇思妙想。

4.關聯閱讀,教師點撥,明確怎么寫。

(1)理清習作順序。指導學生閱讀建議書的例文,從而理清建議書的寫作基本按照“表感恩—擺情況—講理由—提建議”這樣的順序,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講明白。

(2)注重語言特點。因為寫作的對象是長輩,所以在語言表達上要注意:態度誠懇,不要苛刻要求;實事求是,不能不著邊際;心平氣和,不要言辭過激。

(3)明確寫書信的正確格式:標題左右居中,稱呼頂格表尊重,“此致”空格祝語頂,署名寫在時間上。

5.對照標準,自改、生生互改。

6.寫好信封,投入信箱,完成寫作任務。

7.對照情境任務,文章讀者真實評價。

教師認真閱讀,真正評選。邀請校長在畢業典禮上進行頒獎表彰,并承諾將一些好的建議納入到學校建設計劃中。

總結以上內容,可將真實性學習課程的設計梳理成以下教學流程(見圖1)。

“在情境中布置寫作任務”是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讓學生知道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寫給誰看,可能的結果是什么,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寫作充滿期待。

“在主題活動中觀察、體驗”是在情境中再次激發學生習作的欲望,讓學生搜集習作素材??梢允遣贾猛陮懽魅蝿罩筮M行,也可以是播放之前的生活圖片和影像資料,目的是將習作任務和學生真實的生活對接,讓習作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師指導構思,幫助學生明確主題、確定選材和重點”則是解決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如何圍繞習作主題選擇內容,確定寫作順序和重點,這是習作教學的重點所在,必須有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在關聯閱讀中學習表達”是進一步解決怎么寫的問題。例如使用什么樣的語言,如何謀篇布局等,教材相關單元的課文就是非常好的關聯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了典型的范式。如果想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知,可以從配套教材拓展的經典閱讀中選取。像本篇這種實用性問題可從正式報刊、相關文體的寫作范例中選取。

“對照習作標準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一氣呵成寫完習作之后,回過頭來對照標準審視自己的習作,思考如何寫得更好?!皩懳恼碌哪芰κ歉某鰜淼摹?,愿意改、會改,養成修改的習慣對學生一生的寫作受益匪淺。

如果說“在情境中布置寫作任務”是真實性習作流程最開始的一環,那么“在情境中評價寫作任務、展示寫作成果”則是最后一個環節,只有這個環節落實到位,才能實現一個完美的閉環,真實性習作才算完成,才能夠真正實現寫作為生活服務。

如以“美麗校園”為主題,當學生自豪地給幼兒園的小朋友介紹美麗的校園,他們作為美麗校園小主人的歸屬感、責任感油然而生。當學生在調查完學校的綠化破壞情況,形成調查報告,提交給學校,寫出《愛護校園綠色倡議書》在國旗下宣講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就不是學校老師一遍遍的口頭教育能比的。再如本文所舉的例子,學校管理者真正在畢業典禮或者某種場合給學生頒發“最佳建議獎”獲獎證書,這是真正將學生當作學校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參與管理意識,長大后他就可能參與到單位、國家的管理中來,這不正是我們教育想要追求的嗎?

五、課程評價——課程構建的多元發展

“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的評價以2022年版課標的過程性評價為指導,注意考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通過形式多樣的評價驅動,學生能夠實現在主題選材、語篇構造、文體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多元發展。課程評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堂對照習作評價標準(見表4),學生自我評價和互評相結合。

這是教師采用最多的評價方式,標準參考的就是教材的習作要求。如本文習作教學案例第5個環節,即:對照標準,自改、生生互改,是引導學生對照下面標準,先自己進行修改,接著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修改,培養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養成寫完后主動修改的習慣。

2.真實情境中的交際性評價。

這主要針對的是交際性、功能性習作,讓讀者對情境任務設置的文章進行評價,如對本文中的校方評選的“最佳建議獎”進行頒獎,運動會上學生的加油稿被選中在運動會現場朗讀,運動員表達聽到加油詞后的感受,運動會結束評選后給“最優宣傳員”頒獎,這種評價真正讓習作應用于生活,讓評價有了生活的溫度,學生更易感受到習作帶來的成就感,真正喜歡上寫作。

3.不同平臺的展示性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喜歡寫、更會寫,教師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平臺,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帶來的成就感。為此我們課題組成員在自己實驗班內創建了班刊,在班級內展示交流。課題組創建“真實性作文”微信公眾號,圍繞著不同時期、不同主題刊發的學生的優秀習作,學生、家長可以在后面留言、跟帖、點贊,學生刊發的熱情高漲。學期結束,我們還將學生的優秀習作集結成冊,評選出“優秀個人習作集”,鼓勵學生用文字記錄自己成長的足跡。

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習作微課程,以兒童立場作為習作微課程構建的邏輯起點,以習作教材的編排體例作為課程構建的邏輯依據,根據校園生活確定微課程模塊主題,依托教材的習作要求搭建微課程內容框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嘗試解決為什么寫、寫什么、怎樣寫的教學難題,搭建多彩舞臺,建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們因“需”而愿寫,因“真”而能寫、樂寫。

【注:本文系江蘇省“十四五”重點規劃課題“基于真實性學習的統編小學習作微課程實踐研究”(項目編號:B/2021/02/35)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大學路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宋園弟

猜你喜歡
真實性習作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廣告的真實性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習作展示
雕塑真實性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