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發展策略探析

2024-04-11 12:55韓清文韓瑞玲盧钖钖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南陽市旅游資源

韓清文,韓瑞玲*,盧钖钖

(1.河北師范大學 家政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0;2.南陽理工學院 建筑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為了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產業、生態、人才、文化、組織5方面共同發展.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振興,旅游作為現階段興起的新產業,鄉村旅游在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與此同時,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日,跨省市游、出境游等長時距游玩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響,鄉村旅游等近短時距游逐漸成為旅游發展的新寵.南陽市是河南省西南部的地級市,轄13個縣、區、縣級市.南陽市是農業大市,有著極其豐富的農業資源,也正是這些良好的農業資源為南陽市的鄉村旅游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南陽市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出現了管理不到位、發展特色不明顯、社會監管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基于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現狀,結合調研分析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對鄉村旅游的研究重點逐步從鄉村旅游的概念、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轉向以鄉村旅游目的地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空間格局.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從規劃與開發方面對鄉村旅游進行研究:Peter認為旅游開發有旅游優先和發展優先兩個模式[1];韓麗認為農旅融合可以形成農業和旅游業雙贏的態勢,并且開展鄉村旅游能夠分散城市旅游景區的負擔[2];王楠認為鄉村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應該注重細節設計,加強鄉村旅游區的系統、整體性,提高辨識[3].②從鄉村旅游的發展方面進行研究:余潤哲認為旅游吸引物、外資注入、網絡平臺、政府政策及等是影響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因素[4];陳志軍認為要充分利用鄉村旅游區的區位條件,與相鄰景區實現資源互補、避免替代性競爭、增強合作能夠促進鄉村旅游區的發展[5].③從游客精神獲取方面研究對鄉村旅游的資源價值的研究:孫梅紅、趙愛華、余昊等分別從精神需求方面解析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動因[6];利用實證研究探討鄉村旅游景區游客特性、旅游特性、滿意度與行為之間的關系[7];分析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內涵和特征,以及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對鄉村旅游發展的要求,并提出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鄉村旅游轉型發展的途徑[8].④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Randelli認為本土風情建筑往往會在旅游發展過程中被同化為現代化建筑,從而喪失了原有的文化意義[9];孔凱認為文旅融合有助于實現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10];陳敬芝[11],張篤川[12]等從自然環境保護方面對鄉村旅游進行研究.⑤從空間格局方面對鄉村旅游進行研究:仲佳以成都三圣鄉為例研究鄉村旅游地的景觀格局空間演變[13];黃葵以重慶為例、陳海彬以鄭州為例研究鄉村旅游資源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等[14,15].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集中在挖掘旅游資源的價值和描述旅游資源的空間特征方面,對影響空間分布特征的因素也有一定的探討;大量研究在使用不同的量化指標來分析表明旅游資源的分布問題,結合實地調研的理論研究有待完善.本文在數據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在研究區域的長期調研和實踐積累,對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發展提出優化建議.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的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數據庫由以下幾部分構成:①國家文化與旅游部官網(https://www.mct.gov.cn/)公布的信息,南陽市被評定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3個;②河南省文化與旅游廳官網(https://hct.henan.gov.cn/)公布的信息,南陽市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鎮17個、特色示范村40個、休閑觀光區23個、創客示范基地1個;③傳統村落網(http://www.chuantongcunluo.com/)公布的信息,南陽市的中國傳統村落9個;④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鄉村旅游資源的地理坐標數據利用Google Earth來獲取,采用來自國家地理信息服務平臺(https://www.tianditu.gov.cn/)的南陽行政邊界,審圖號為豫S(2019年)029號.

1.2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ArcGis10.6工具,利用最近鄰指數、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數和基尼系數對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表1).

表1 研究方法及模型意義說明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空間分布類型

利用最鄰近指數研究方法,計算得到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平均觀測距離為6135.04 m,預期平均距離為9137.87 m,進而算出平均最近鄰比率為0.67<1,研究數據結合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圖1),表明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較為集中,呈現集聚型.與此同時,由圖1可以看出鄉村旅游特色資源各個縣區均有分布,數量最多的是在淅川縣、南召縣以及內鄉縣等西北部山區縣;對比西北部山區來看平原地區的鄉村旅游資源由于城市開發力度大,城鎮化速度快,鄉村特征消逝速度明顯高于山區村莊.

圖1 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

2.2 空間分布密度

本文利用核密度估計法研究空間集聚特征,對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核密度分析,生成核密度分布圖(圖2)并進行可視化展示.結果顯示,核密度圈層將鄉村旅游資源分成了3個級別,其中一級密度圈分布在以南召縣與方城縣交界處伏牛山脈為核心的南陽北部地區,以及宛城區與臥龍區交界處的南陽中部地區.這兩個區域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可通過鄉村旅游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助力鄉村振興.二級密度圈位于以伏牛山脈為核心位于淅川縣、內鄉縣與西峽縣的南陽西部地區,以賒店古鎮為核心位于社旗縣的南陽東部地區,以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為核心位于桐柏縣的南陽東南部地區.這些地區名勝古跡眾多,歷史文化深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三級密度圈位于鄧州市、新野縣、唐河縣等南陽市南部地區,鄉村旅游資源優勢相對較差,地形以平原為主,面積廣闊,與山岳河流地貌相比,景觀美學價值較低,吸引力不強.因此,鄉村旅游資源數量較少且分布零散.

圖2 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核密度分布

2.3 空間分布均衡度

文章使用地理集中指數和基尼系數來描述地理要素空間分布均衡度.結果顯示:鄉村旅游資源地理集中指數31.1373,用G表示.南陽各縣區鄉村旅游資源平均值為95/13=7.3077個,對應的地理集中指數為27.7350,用G1表示.因為G>G1,說明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較為集中,與均勻分布的理想狀態有一定差距.為進一步分析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的均衡性,采用基尼系數對其進行描述分析,為進一步分析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的均衡性,采用基尼系數對其進行描述分析,將南陽市在13個區縣的鄉村旅游資源數量和占比進行統計(表2),計算基尼系數 Gini=0.9481.表明鄉村旅游資源在全市范圍內分布不均衡,并且不均衡程度較高.

表2 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數量和占比

3 南陽市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策略

3.1 南陽市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游資源發展缺乏規劃,分布不均衡.相對于東南沿海地區,南陽市鄉村旅游產業起步晚,由于資金、組織、人才的缺乏,并未對已有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分類統籌,也未對整個鄉村旅游體系進行全面科學的統一規劃,沒有形成聯動和規模效應,對資源及服務設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由上文空間分析結果來看,高質量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偏重于西北部山區(淅川、西峽、南召)、東南部山區(桐柏)以及城市核心區.其余縣市雖然有一定的文化資源與實踐,但是開發存在一定問題,造成資源未利用待開發的情況.

(2)旅游產品特色不足,種類不豐富.由于鄉村本身缺乏資金與系統設計,南陽市目前的鄉村旅游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觀光類型上,以觀購為主,極少部分鄉村有特色及主題體驗的產品.調研發現有許多農家樂變成了農家小餐館、棋牌麻將娛樂等場所,體驗和休閑的創新項目少,遠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由于未注重文化重塑、創新理念等,其不符合鄉村旅游的邏輯起點,造成千“村”一律.與此同時,鄉村旅游的產品單一,淡旺季明顯,容易造成資源浪費.首先以最具代表性的采摘業為例,采摘體驗是鄉村旅游中重要的旅游資源.調研發現南陽的鄉村果蔬采摘主要以草莓為主,少量的獼猴桃、火龍果、櫻桃,草莓的集中采摘季節集中在3-4月份.但旺季一過,大量的塑料大棚出現了閑置,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影響采摘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以花卉觀光項目為例,花卉觀光季節性明顯,集中在春秋兩季,許多花卉的花期在半個月之內,時間很短,過了花期,村莊就失去了吸引力,嚴重影響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旅游基礎設施整體薄弱,層次不協調.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有旅游資源的農村交通不便捷,從城市到鄉村需要多次交通換乘,降低了可達性.此外,很多鄉村房屋建筑新舊混雜,空間零散,住宿條件差,造成游客大多是1 d來回,不能形成規模.第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完善,文化休閑設施利用率不高.市政基礎設施不完善,排水、污水處理系統不健全,造成村莊整體環境惡化.

3.2 南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1)科學系統規劃,建立均衡發展體系.首先,實施鄉村旅游項目之前,必須進行科學的統一的規劃,包括鄉村旅游全域規劃和詳細規劃.鄉村旅游全域規劃應當結合專業團隊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資源整合、評估評價,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合理適量的發展鄉村旅游業.在南陽市全域旅游規劃的框架下搭建南陽全域鄉村旅游的體系,將鄉村旅游作為專項版塊進行統籌布局,著重向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落后的唐河、新野、社旗、方城等城市側重,以達到整體均衡,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成為引領南陽市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詳細規劃應在全域規劃的指導下,對項目進行分類、分批推進開發,對有開發潛力的旅游鄉村進行2年近期建設規劃,5年中期規劃,10年中長期規劃以及20年展望.在詳細規劃中強調資金來源,資金合理分配,先集中力量開發1-2個旅游資源,再依托打造出來的旅游資源獲得收益,進行以“現有旅游促未來旅游”,邊開發、邊宣傳、邊收益.與此同時,詳細規劃應該突出生態性和鄉土化,盡可能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2)深挖特色資源,整合鄉村旅游類型.南陽市鄉村旅游特色的挖掘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項目,形成旅游發展基礎;設計有特色便捷的旅游路線,形成旅游規模效益;打造開發有特色的鄉旅產品,增加鄉村旅游的附加值.南陽市應該在鄉村旅游全域規劃框架下,對現有的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梳理,分類宣傳推進.結合南陽市的鄉村旅游資源現狀,可將其分為5種類型.①打卡體驗類——特色民宿、鄉村酒店等;依托西峽寶天曼、老界嶺等自然資源,淅川南水北調渠首等人文資源,桐柏山淮源等中國傳統文化、養生文化等,開展特色民宿、鄉村酒店.②美食購物類——特色農家菜、鄉村茶館、農村集市等;新野、鄧州、方城等縣可以結合板面、黃酒、燴面等地方特色飲食,打造一定規模的特色農家莊園,規模達到1-2天的游玩時長.③鄉村運動類——露營、農業體驗、蹦極、熱氣球等.④康體療養類——老年住宅、老年度假酒店、養生民宿和康復醫療.⑤文化創意——藝術家靈感空間、文化展覽集市、文化論壇等.

(3)梯次合理配建,建立健全保障體系.政策與組織方面,給予鄉村旅游業發展適當的政策傾斜,制定合理的產業發展引導和扶持政策,吸引優秀旅游企業進駐村莊,幫助村莊旅游產業的發展,制定招商引資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政策支持的基礎上應加大經濟投入,做好資金保障.設立鄉村旅游開發所需的專項資金,加大爭取鄉村旅游資金的力度,搭建項目融資平臺.以政府為擔保,搭建一個企業、農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橋梁.農村黨組織是農村組織的主心骨,村委會是對村民管理最直接的組織,要想搞好鄉村旅游,就得加強對農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基礎設施保障方面,南陽市要以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契機,以鄉村振興為依托,構建具有鄉村旅游資源的交通體系,提高重點發展鄉村旅游資源的交通可達度.對重點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進行綜合評價,對基礎設施評價水平較低的村莊進行資金支持或技術支持,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環衛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村莊的環境,提高鄉村的吸引力.

4 結 論

綜上所述,南陽市的鄉村旅游資源在各個縣區均有分布,淅川縣、南召縣、內鄉縣等西北部山區數量優勢明顯;新野縣、唐河縣等縣區鄉村旅游資源相對匱乏,開發力度不夠.在鄉村資源的集聚與均衡度方面,南陽市整體呈集聚型,且不平衡指數偏高.南陽市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整體上缺乏統籌,導致發展不均衡,部分縣區發展緩慢,阻礙鄉村振興發展;旅游產品特色不足,產品季節性明顯,種類不豐富,可持續性差;基礎設施薄弱,層次不協調,造成旅游周期短,資源利用率低.本文從科學系統規劃,深挖特色資源與整合鄉村旅游類型,梯次合理配建與建立健全保障體系等三方面提出南陽市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策略.

猜你喜歡
南陽市旅游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南陽市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南陽市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