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頻生物電阻抗技術在血液透析患者干體重評估中的應用

2024-04-11 02:17顧銀穎王健生易繼飛沈惠芬沈康飛周憶烈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9期
關鍵詞:外液生物電體重

顧銀穎,王健生,易繼飛,沈惠芬,沈康飛,周憶烈

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吳江 215221

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評估人體成分和營養狀況可持續性的方法。它具有無創、操作簡單、重復性強的特點,可用于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和身體水負荷[1]。本研究采用BIA 評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維持情況,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重、液體分布及透析前后的變化。

隨著患者疾病的進展和透析年齡的增長,患者殘余腎功能逐漸下降,患者的干重負荷非常常見。干重增加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常見風險因素[2]。干重是評價HD 患者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標。在臨床工作中,通常通過詢問患者的病情、體檢、血壓測量、影像學檢查、心功能評估、營養狀況和其他并發癥來評估干重。血壓仍然是評估干重狀態最廣泛使用指標,但血壓的檢測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3]。影像學檢查如X 線或胸部CT 觀察心胸比率、胸腔積液和肺淤血來評估,可作為干重評估的階段性觀察方法;同樣,下腔靜脈直徑測量[4]、超聲心動圖和肺超聲[5]也用于評估血液干重體積。某些生化指標的變化可以反映細胞外液干重體積的變化,如N 末端腦鈉肽原(NT-proBNP)[6]。但以上多種方法由于存在輻射因素、或需要專業檢查員操作、或血液采樣和等待檢測結果等,因此不能用作日常高頻檢查方法。近年來,研究使用生物電阻抗原理分析和監測人體成分[7],以評估患者的體液量,具有簡單、無創、成本低等優點[8]。本文旨在利用多頻生物電阻抗技術測量患者透析前后TBW、ECW 和ICW 的變化,并比較臨床綜合評估、心臟超聲和胸部CT 檢查,以判斷該技術評估患者干體重的準確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接受穩定血液透析的患者。納入標準:①18 歲≤年齡<75 歲。②透析年齡>3 個月,超濾水分/重量<5%[8]。③愿意與研究執行人合作完成各種檢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排除標準:①誘導透析或急性透析患者。②有心臟支架植入、起搏器安裝、人工關節置換、關節金屬固定、截肢手術史。③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心血管病、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的患者。④嚴重營養不良患者(血清白蛋白<28 g/L)。共有102 例患者完成了該項目。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研究方法 受試者的體重及成分由人體成分分析儀(日本Tanita 公司生產的Mc-180 生產)進行評估和分析。記錄透析前和透析后總干重、細胞外液測量值,以及細胞外液與體重的百分比(ECW%)、全身水與體重的百分比(TBW%)、細胞外液與全身水比率(ECW/TBW);并在透析前后檢測患者心臟超聲指標。

1.2.1 血液透析患者給予常規透析治療 每周3 次,每次4 h,血流量220~280 ml/min,使用德國Braun dialog+、Fresenius 4008s 血液透析機、血液濾過機,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1.2.2 多頻生物電阻抗法檢測體液成分 使用日本Tanita 公司生產的Mc-180 人體成分分析儀利用8 電極生物電阻抗分析技術,患者脫外套,排尿后,站在分析儀上,用酒精棉球濕潤電極處的手足皮膚,正確站立,握住接觸手柄,接觸上下肢電極片,計算總水分、細胞外液。

1.3 分組試驗 兩名有血液透析經驗的主治醫師觀察透析期間的血壓、水腫、低血壓反應和痙攣;胸部CT 線檢查評估心胸比率、胸腔積液和肺淤血;心臟超聲參數包括射血分數(EF)和左室舒張末期直徑。根據臨床表現和心胸比例分為兩組。干重達標組(59 例):患者的心胸比值≤0.55,體表無明顯水腫,血壓控制穩定,無胸悶和哮喘,無胸腔積液、肺水腫,心臟超聲無明顯心包腫大和心包積液。干重增加組(43 例):心胸比值>0.55,主要為水腫,或伴有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

1.4 觀察指標 ①在最長透析間隔期間,測定所有患者透析前的血清尿素氮、肌酐、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鈣離子等指標。透析次日采集空腹靜脈血,檢測血常規、肝功能、血漿白蛋白、血脂、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②透析前30 min 內及透析后30 min 內立即采用多頻生物電阻抗技術檢測機體成分,記錄TBW、ECW,記錄治療前后測定總體重含水量百分比(TBW%)和細胞外液占總含水量百分比(ECW/TBW)。收集每位患者3 次透析前后的數據,取平均值進行統計。③在透析前和透析結束后當天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觀察治療前后左室內徑、左室射血分數的變化。④對于干重增加組患者,給予1 個月的透析時間(共12 次透析)以調整超濾體積以達到理想的干重,并再次進行胸部攝片、心臟超聲和多頻生物電阻抗測試。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數數據以例數、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一組前后數據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earson 相關分析用于探討ECW/TBW 與臨床指標之間的關系。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共選擇102 例患者,其中男性56 例,女性46 例,年齡28~75 歲。干重達標組59 例,干重增加組43 例。兩組在性別、年齡、體重指數、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透析年齡和尿量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2.2 兩組患者胸片、心臟超聲、生物電阻技術參數比較 透析前,干重增加組TBW%、ECW/TBW 和干重達標組無顯著差異(P>0.05)。透析后,干重增加組的TBW%和ECW/TBW 值高于干重達標組(P<0.001)。干重達標組的EF 高于干重增加組(P<0.001)。干重達標組的LVDD 低于干重增加組(P<0.001)。見表2。

表2 兩組胸片、心臟超聲、生物電阻抗技術參數比較

2.3 干重增加組經1 個月(共12 次透析)透析下調干體重后,進行前后配對樣本t檢驗 TBW%從(0.571±0.020)下降到(0.541±0.013),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ECW/TBW 從(0.422±0.009)下降到(0.380±0.010),有統計學差異(P<0.001)。EF 從(47.05±3.38)增加到(55.02±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LVDD 從(60.54±4.71)降至(53.80±3.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干重增加組在干體重下調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2.4 ECW/TBW%與TBW%、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射血分數的相關性 ECW/TBW%與TBW%、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成正相關,與射血分數成負相關。見表4。

表4 ECW/TBW%、TBW%與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射血分數的相關性

3 討論

透析患者干重容量的評估非常重要,透析患者的干重負荷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遠高于普通人[9],準確評估循環血液的干重體積非常重要[10]。相關研究表明[11],干重負荷的定義是體內液體水平超過個體基線的10%,或細胞外液體水平超過15%(健康組的干重負荷標準)。在臨床觀察方面,醫師主要根據患者體重、血壓等指標的變化來判斷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重,患者的營養狀態也會影響。結合臨床經驗,缺乏直觀、定量的評價方法,會導致患者體內水分清除不足或過多,容量失衡,并增加并發癥的風險[12]。

相關研究表明[13],大多數血液透析患者都有水潴留,透析治療后細胞內液的絕對值或細胞內液占體重的百分比均高于透析前,說明超濾主要從細胞外液中提取,人體內積累的多余干重主要保留在細胞外液中。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體成分評估、分析和測量方法,用于檢測患者的營養狀況和身體干重負荷。其原理是根據不同人體組織的不同電導[14],在引入一定頻率的電流后,通過測量的電阻值和感應值,人體水、脂肪等人體成分的細胞內液具有操作簡單、重復性好、快速無創的優點。多頻生物電抗可以及時檢測血液透析治療前后干重容量負荷的變化,及時清除體內多余水分,降低心臟負荷,有助于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Lee 等人[15]報道,使用多頻生物電阻抗分析儀測量透析前后的細胞外液有助于預測干重和調整透析超濾脫水,但僅監測血壓變化不足以評估透析是否達到干重。

本研究結果表明,多頻生物電阻抗法可用于評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重及水分的分布,主要表現為透析前細胞外液增多,這與大多數以前的研究是一致的,且隨著透析中水分超濾,透析后細胞外液顯著減少。通過Pearson 相關性分析表明此檢測方法與超聲檢測評價效果一致,作為干體重體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準確性。

猜你喜歡
外液生物電體重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給鯨測體重,總共分幾步
稱體重
細胞內Ca2+對可釋放囊泡庫的影響
活立木生物電智能移動終端查詢系統的設計
生物電刺激治療不同分娩方式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比較研究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考點聚焦
陰道痙攣應用手法按摩聯合仿生物電刺激
你的體重超標嗎
我為體重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