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與詩意“懷舊”

2024-04-13 15:01馮躍華
詩選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懷舊批評家詩人

“技術時代的詩歌書寫”筆談

當今世界已經被“技術”層層包裹?!凹夹g”世界的革命在詩人的認知領域引發爆炸性的知識繁殖。有感于物質世界帶來的精神震顫,詩人面臨走向未來與懷念過去的艱難抉擇。在“創造”與“守成”之間,新詩不斷更新著自我的歷史建構,尋找著應對當下的精神可能性。在詩人與人工智能互為鏡像的今天,詩人的修辭、情感與想象不再具有“靈暈”。詩歌的主體性遭遇人工智能的沖擊,“詩人之死”再次以顯豁的方式重新降臨。然而,對于真正有創造力的詩人而言,如何在與人工智能的艱難對峙中保有盎然的趣味與豐盈的姿態,恰恰是走向未來的重要標志。馮躍華的《人工智能與詩意“懷舊”》正是對此進行了討論,指出真正的危險不在外部,而是深植于詩人的內心。只有通過對人工智能壓迫下詩人精神結構的重建,才能為詩人的言說提供必要的支撐。

主持人 李建周

毫不夸張地說,人工智能時代已經開啟,它一刻不停,它無處不在,人類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被“技術”包裹的世界。不論人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幽靈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人類的日常生活。你看不見它,卻能感覺到它的威力、它的誘惑、它的算計,甚至它的步伐。我們歡呼,我們熱愛,我們冷漠,我們拒斥,我們卻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時代的來臨。

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不可避免地引發爭議。理所當然,也并非所有的爭議都值得觀察、討論。事實上,任何有關人工智能的討論,都不能淪為概念的空轉,而必須在具體的領域、具體的語境中來考察。因此,詩歌與人工智能的交叉、摩擦與碰撞旋即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外在于人類主體之外的技術,開始“入侵”人類的精神世界與情感結構。于是,我們的詩人、批評家——大多數,而非所有,展開了一場結果未知的、頗具雪萊“為詩一辯”氣質的詩之保衛戰。在看似理直氣壯的“保衛”背后,實則充溢著有關詩歌未來的焦慮。這種有關詩歌未來的焦慮,從早期有關詩歌軟件的不屑一顧到如今ChatGPT橫空出世的當下,日益凸顯。

在批評者看來,人工智能更多的還是“人工”,而非“智能”?!叭斯ぶ悄艿囊恍畡撛煨员硌荼热缋L畫、音樂或詩歌,都不是真正的創作,只是基于輸入的參數或數據的新聯想和新組合?!雹俦憩F于詩歌領域,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更多的是學習、模仿真正的詩人的詩歌創作。從表面的詩歌創作機制來看,人工智能的詩歌機制完全受制于人類,這是一個從學習到創作、從評判、反饋到迭代、升級的模仿過程。不論是模仿的詩人對象,還是具體的詩歌文本;不論是反饋意見的詩歌主體,還是詩歌評判標準的制定,都取決于人——詩人或程序員的審美趣味和詩歌認知。當我們在討論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是否隸屬于詩歌范疇、是否符合好詩的標準之時,我們總會有一個基本的關于詩歌的定義與認知?;蛘哒f,在我們的精神結構中,存在一個“詩之為詩”的基本前提,這個基本前提形成了我們精神世界中的“詩學裝置”。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始終難逃人類的掌心。歸根結底,人工智能的問題是一個關乎人的問題。

事實果真如此嗎?不論有多少爭議,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總會存在一些最基本的事實、數據供人參考、評說。當詩人、批評家以審視、批判、焦慮的眼光來看待人工智能,我們卻不得不承認,盡管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好像并不具備詩人的主體性,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也并未達到杰出詩人的高度,甚至還存在一些明顯的語法、邏輯、情感問題,但正如1930年代施蟄存為“現代詩”所做的辯護,人工智能“創作”的“詩”是實實在在的“詩”,并且是純然的“時代之詩”,它的創作至少已經達到時代水準,超越了絕大多數平庸詩人。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恰恰是一面鏡子。對人工智能詩歌“創作”的觀察,實際上是對人類詩歌創作現狀的觀察,人工智能“產出的文本質量可能恰恰反映了我們的語言現實”②。

辯護者當然會說,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首先需要接受“人的趣味”,由特定的人來選擇特定的詩人與特定的詩,供由人工智能學習,這一切都取決于人——我們的詩人、批評家、程序員、試驗員——對詩的理解。與此相應,這種學習是一種“灌輸”學習,是拼貼和模仿,是一種“寄生性繁殖”③,并不具備任何創造性可言。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并不具備“具身性”和“及物性”,導致人工智能無法切身體驗人類的情感世界、無法理解“語境化”的現實世界,這就使得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只能停留在模仿、懸空階段,并不具備真正的詩歌價值。

問題在于,人類的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學習又有什么區別?當詩人、批評家嘲笑人工智能的學習只是一種知識的灌輸之時,他們忘記了人類的學習也不過是從知識的灌輸、行為的模仿開始。人工智能通過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掃描、存儲,進而分析、消化,最終以重新編碼的方式輸出為詩歌文本。人類的“創作”也不過是從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中獲取一定的知識與數據——一種可能更切身、更高維度的知識與數據,經過大腦加工與處理,最終編碼為新的詩歌文本。某種程度上,人類的詩歌創作和人工智能似乎不存在本質區別。

更重要的是,應當如何認知人工智能的“學習”?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是什么?人工智能又從“學習”中學到了什么?人工智能的“學習”僅僅是模仿嗎?不同的詩歌愛好者同時閱讀一本詩集,鑒于人生經歷、知識結構、脾氣秉性等諸多差異,他們在同一本詩集中獲取的感悟并不相同,最終可能走上完全不同的詩歌之路。如果是兩臺人工智能機器呢?面對同一本詩集,兩臺人工智能機器的“學習過程”是否完全相同?它們是否習得完全相同的詩歌認知?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顯然是一個未知的“黑箱”。如同化學分子的重新排列引發質變,在習得人類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后,人工智能通過難以計數的排列組合,最終會生產出何種詩歌文本?與此相應,詩人、批評家強調人工智能的“創作”缺少“具身性”與“及物性”,這當然是一種既定事實。但是,誰又能說人類詩人創作的每一首詩都具備“具身性”與“及物性”?詩壇上充斥大量虛偽而廉價、矯揉造作的情感,每天都有大量不具“具身性”“及物性”的“農耕慶典詩”被創作、發表,同樣是不爭的事實。

人工智能時代之前,詩是神秘的。詩直抵人類精神世界,勾連人類的情感體驗,表達人類特有的切身體驗與精神情感。這種人類特有的切身體驗與精神情感上的主觀、神秘,很難被納入科學范疇,無法被精確測量、計算,也就無法被科學征服。隨著科學不斷發展,不僅有形之物被科學分析、計算、掌控,無形之物的陣地,也在科學領域的擴張下不斷萎縮。時至今日,雖然仍存在諸多未解之謎,但人類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已經被“祛魅”。不論從心理學的角度,還是腦科醫學的角度看,情感與體驗都不再是“神秘”的,它是可認知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情感可以被統計、量化、計算。由此出發,人工智能不僅能習得詩人的語言與技能,而且有可能測量、計算人類的情感波動,繪制情感曲線,進而通過語言和技能的排列組合,模擬、生產出詩之情感,從而具備一定的“具身性”與“及物性”,這也是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引發詩人與批評家的群體焦慮的真正原因所在。畢竟,人工智能習得相關的詩歌創作技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的情感體驗、人類的現實認知能在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中得到某種程度的復現。

從人工智能的學習“黑箱”到對人類情感的測量、計算、模擬、生產。人工智能的極限在哪里?即便在弱人工智能的當下,人工智能的巨大壓迫感已經撲面而來。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破除了詩歌的“迷信”,人類寶貴的靈感、思考、情感和才華等,可能也只是算法的一部分?!懊罟P生花”“七步成詩”“才如泉涌”等,不過是豐盈的情感與厚積的語言,輔之以恰當的詩歌修辭,從而打破了人類對于詩歌“天賦”的認知。從科學的角度剖析一首詩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了詩的“民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又在某些方面顛覆了人類有關詩歌本質的認知。文學(詩歌)還是“人學”嗎?詩人的主體性何在?我們應當如何理解詩歌的模仿與創造、創作與拼貼?凡此種種,都殘酷地考驗著時下的詩人與批評家。這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之死”的詩歌時代,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瓦解了詩人的主體性特征。它不僅消弭了詩人的肉體,同時也解構了詩人的精神、靈魂、情感與想象。

然而,在一個科技無比發達的時代,何以要用人工智能來“創作”一首詩?人類使用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卻從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我們到底在執著什么?人類走向未來的征途,卻處處充滿懷舊的詩意。在技術如此發達、詩歌如此式微的情形下,人類依然義無反顧,選擇用人工智能來進行詩歌“創作”,這恰恰證明了詩歌的重要性,盡管這種重要性是隱秘、潛在、不易察覺的。不論在一個技術如何發達、人工智能如何取代人類的社會,詩總是人類靈魂深處,或者說是科學意義上的腦神經深處無法被完全抹除的印痕。詩的語言與修辭可以被人工智能掃描、分析,詩的情感與想象可以被人工智能測量、計算。但是,對于詩歌本身而言,這一切并不重要。也許人工智能可以和人類一樣“學習”“創作”,可以“創作”出比人類更加優秀的詩歌,這又能證明什么?AlphaGo以無窮的計算能力和預測能力,先后戰勝李世石、柯潔,人類也并沒有放棄圍棋。面對人工智能的不斷前進,我們的詩人、批評家不應過分焦慮。人工智能的寫作并非是對傳統詩人寫作的取代,而是反觀人類寫作的一面鏡子,同時又為人類詩人的寫作提供新的可能。如果說當下的詩歌生態確實面臨某種焦慮,其實這種焦慮不應是人工智能對詩人的取代,而更應返回到詩人自身,在人工智能的“壓迫”下發掘更為深邃、浩瀚而豐盈的心靈世界。

注釋:

①趙汀陽:《人工智能的神話或悲歌》,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第152頁。

②汪雨萌等:《“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論壇》,《東吳學術》2023年第5期。

③畢日升:《AI文學情感是一種“人工情感”》,《長江文藝》2020年第10期。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新詩人的杜甫言說與文學遺產的現代性轉化”(編號:SQ2024251)階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p>

猜你喜歡
懷舊批評家詩人
新銳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中國書吧設計的走向與思考
以《全城高考》為例淺談校園青春片的探索
虛與實的倒影
老月餅的“懷舊”況味
詩人與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