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齡化背景下南寧市老舊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設計研究

2024-04-14 02:11謝津孔令娟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適老化公共空間老齡化

謝津 孔令娟

摘 要:目前,老舊社區公共活動空間在適老化方面存在較大缺失,難以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對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設計進行研究是極為必要的。將適老化設計引入廣西南寧市典型老舊社區公共空間設計中,提出打造豐富的公共空間結構、公共設施適老化、構建綠色安全的交通網絡、打造綠色生態的景觀空間等適老化設計策略。

關鍵詞:老齡化;老舊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南寧市典型社區公共空間適老性設計研究”(2023KY1249)研究成果。

針對我國加速老齡化的人口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1年11月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兑庖姟窂娬{在社區推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元化養老服務,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資源均衡配置,將優質服務資源集中在老年人的居住地、家庭及其周邊。我國越來越注重將社區作為養老的首選場所,逐步加大社區的責任,引導各項資金和物質資源向基層傾斜,以此提升社區在養老方面的實力。至于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超過90%的我國老年人仍然愿意在自己的家或社區養老。比起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的明顯優勢在于:一方面可以滿足老年人即時的照料需求,強化他們的安全感和家庭聯系;另一方面,社區資源配置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廣泛選擇,并且可以節約成本[2]。因此,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已是滿足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必要條件,也是老年人群體實際需求,是未來發展的趨勢[3]。

一、南寧市人口老齡化現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寧市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達到129.18萬,占總人口的14.8%。其中,年齡在65歲以上的達到93.19萬,占比10.66%。相較于2010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0歲以上人口比例增加了1.9個百分點,而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也增長了1.8個百分點,明顯地表現出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峻的趨勢[4]。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時,就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因此,南寧市正面臨無法回避的老齡化問題。

二、南寧市老舊社區現狀

老舊社區就是指那些功能空間不完善、配套設施不齊全、環境品質欠佳、公共設施陳舊、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住宅小區。調查走訪發現,南寧市大多數老年人都居住在老舊小區中,并且不少是老年人獨立居住的情況。住在老舊社區或住房是不少老年人的主觀意愿,主要是因為他們年老體弱,對原有熟悉環境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感和信任感,不愿意重新適應新環境,也沒有精力和能力置換新房產。他們由于身體機能老化,以及活動能力與活動范圍受限,對社區公共空間和周邊環境、設施的適老化需求更加突出。因此,針對南寧市老舊社區的公共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的研究已經非常迫切。

(一)老年人對社區公共空間的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品質的持續提升,老年人對于他們所居住的環境也產生了更高的期望。社區公共空間是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的關鍵場所,它與老年人對其居住環境質量的評估有著緊密的聯系。然而,老舊社區的公共空間存在公共設施老化、景觀設計單一、空間環境雜亂等一系列問題,其物質環境與空間功能已不能夠滿足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5]。因此,對老舊社區公共空間的改善工作刻不容緩。老年人需要在社區公共空間中進行社交活動,參與文化娛樂和休閑運動。良好的社區公共空間不僅能夠滿足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種需要,而且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質。然而,老年人的獨特需求在社區公共空間的設計和設施配置中往往并未得到充分的考慮。由于缺少足夠數量和質量的公共空間,一些老年群體無法得到有效服務與照顧。

同時,隨著時間的流逝,老舊社區內部空間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布局,社區中的老年人在長時間的生活中也逐漸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模式和習慣。因此,對于老舊社區的現有狀況,采用大規模的拆除和重建,以及創建全新的社區居住環境的改造方法并不合適。采取溫和和局部更新策略更有助于維護老舊社區的生態環境,并更好地滿足老舊社區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二)老舊社區公共空間現存問題

1.公共空間功能單一,體驗感差

調研發現,南寧市大部分老舊社區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未能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社區內部缺少或者很少布置公共活動場地,多為零碎、無明確使用目的的狹小空間,并且大多數公共空間只能滿足休憩聊天和棋牌兩類活動需求。同時,不少公共空間被停放的車輛或是堆放的雜物所占用,使得老年人無法正常開展健身鍛煉、交往活動等,只能在一些零散空間活動,因此出現如“在道路上跳廣場舞”“在人行道上打牌”等系列現象。這無法滿足老年人多樣類型活動的環境需求,給老年人帶來較差的體驗感。不僅如此,大部分老舊社區都會在社區布置簡單座椅及簡單健身器材,但是由于對設施的錯誤選擇及維護的缺乏,老人很少使用,空間的吸引力偏低,滯留性弱??臻g的滯留性弱使老年人的日常行為活動只能夠局限于自發性的活動中,如曬太陽、漫步等。同時,由于場地的缺失,老年人通常在一些“夾縫”空間活動,而不能形成規模性的復雜社會行為活動,嚴重制約了老年人的日?;顒有袨榧皡^域。

2.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老化,適老性差

南寧市老舊社區中,大部分是單位福利性住房,主要是為了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其物業管理水平較差,甚至有的是無物業管理狀態,這就導致一些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老化甚至缺失。當前老舊社區中座椅設施大多為石質座椅,少部分為木質的。冰涼堅硬的石質座椅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老年人會偏好選擇木質座椅。并且,由于未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特征,部分座椅設施尺度不合理,久坐不適,從而無人使用逐漸荒廢破損??偟膩砜?,老舊社區普遍存在休息設施、鍛煉設施、公共照明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不適老”問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戶外活動的動力和激情,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行為需求。

3.交通通達性設計不合理,交通安全問題嚴重

南寧市部分老舊社區在進行道路規劃設計時,并未照顧到老年人的需要,設計不夠合理。這主要反映在老舊社區道路的層次不明確,車行道與步行道混雜,增加了老年人行走跌倒的風險;而坡道或者臺階的設計,并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人活動的實際需求,設計不合理,導致使用率低;導盲道的線路被遮擋物切割,阻礙了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出行;道路的鋪設或者出入口的高低差異較大,很容易讓老年人跌倒受傷;道路的鋪裝材質沒有經過防滑處理,加大了老年人戶外活動滑倒的風險。另外,亂停車成為老舊社區的突出問題。停車問題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間的擁堵,讓整個社區空間變得雜亂,同時導致社區空間的動線復雜,容易出現交通安全問題,因此會出現家長帶孩子在停車區域活動玩耍的現象。社區道路的無障礙設施問題不僅增加了老年人戶外活動的難度,還威脅到了他們戶外活動時的安全,并對他們參與社交活動產生了負面影響。

4.景觀設計布置單一,缺乏人性化設計

通過調研和分析發現,南寧市大部分老舊社區的景觀設計較為單一,加上疏于管理,場地內多處景觀環境破敗。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當前老舊社區內多布置枝繁葉茂的喬木,但由于疏于修剪,植物郁閉度過高,導致活動空間光線差且空間陰冷潮濕,不符合老年人在戶外活動的生理需求;第二,小區的中心綠地和庭院內的景觀規劃設計風格大致相同,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區別和變化;第三,缺少豐富多變的色彩對比;第四,當前大多數老舊社區的地面鋪裝多為顏色較深的青磚或是瀝青等硬質的地面,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審美需求,難以給老年人營造親切自然的活動場地氛圍。

三、老舊社區適老化改造設計策略

(一)打造豐富的公共空間結構

針對南寧市老舊社區的空間現狀,要優化空間結構,重新組織合理的功能布局,創造出相對多元化的空間環境?;诟鱾€社區的現有條件,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區現存的邊角空間及閑置空間,把存在資源浪費、使用率較低、設計不合理的場地進行拆除騰退,將社區內可用空間進行資源整合;對于違建自建用房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地要及時拆除或者改造,通過利用建筑的外部空間環境結合功能需求,創造鄰里交流空間、親子娛樂空間、健身活動空間等功能空間,滿足多樣化的空間需求,創造多元化的社區氛圍。在場地功能上,要遵循鄰近性、包容性等設計原則,在場地活動周邊應設置必要的老年活動中心、服務醫療站點、休閑學習驛站等功能空間,形成功能緊湊、場地活躍、包容共生的社區活動空間,以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針對老年人對傳統文化及組織活動的需求,要提供必要的活動場地,強化老年人的管理參與感,通過社區組織活動、老年服務活動等加強社區的服務能力。

(二)公共設施適老化

在老舊社區中,需要建設高質量的老年人公共服務設施。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戶外天氣的變化,保證無論是晴天還是雨雪天氣都能給人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對此,可以考慮建設涼亭和廊道等休閑場所,并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桌椅,供他們交談、下棋等。在選擇鍛煉設備時,應當優先考慮那些具有高安全性、能防止跌倒和受傷的健身器材,還可以將部分健身活動和休息設施相結合,同時設置戶外充電設備和儲物柜等設施。此外,應選用較明亮的顏色來涂裝健身設備,以便于老年人辨識,且把手處應以海綿包覆。在照明方面,應增強夜晚照明,根據不同區域安裝各種類型的燈具,以保障老人在夜間行動的安全性。還應在合適的地方增設公共廁所,以方便外出活動的老年人使用。

(三)構建綠色安全的交通網絡

隨著身體老化,老年人的認知和反應能力下降,難以對身邊發生的意外危險及時做出有效的反應。因此,在進行社區道路的改造規劃時,一定要確保無障礙設計的有序銜接,盡力實現人和車輛的分離,明確區分人行道和車行道的材料,確保人行道的設置維持無障礙路徑的一致性,從而確保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同時,在步行道路方面,應該重新制定步行線路,合理規劃步行道路層級??梢圆扇√囟ǖ母倪M措施,以營造更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并根據老年人的特定出行習慣,設計一條專門的步行通道,以滿足不同氣候條件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降低氣候對他們出行的不利影響。同時,還需增加步行空間附近的休息區域,并對周圍的綠化和地面鋪裝進行優化設計,打造出色彩豐富的景觀效果,突出景觀的層次感,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宜人的步行環境。

(四)打造綠色生態的景觀空間

南寧市老舊社區的綠植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綠化率高,但大多數社區存在樹種單一、缺乏一定景觀小品或是種植密度過大的問題,導致場地的使用率低,觀賞效果較差。部分區域還存在缺乏對植物的維護、雜草繁茂的現象,這些都影響了綠地功能和作用的發揮。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增加景觀種植的多樣性入手,以激發場地的活力,豐富場地的視覺層次??梢栽诰坝^平面上增加節點綠化空間,延長場地的視線長度。在景觀的立面設計中,應從適老性的視角出發,選擇色彩鮮艷且充滿活力的樹種,以創造出層次豐富的景觀效果。比如,道路的兩邊適宜栽種小葉或者常綠的植物,這樣可以避免大量葉子掉落導致老人滑倒。在交流空間,可以選擇種植較為矮小和茂盛的灌木,布置帶有裝飾趣味的景觀小品,營造出一種緊湊的空間氣氛,為老年人提供足夠的安全感與領域感??梢栽鲈O具有特色的小品設施,以增強室外空間的可識別性,避免過于同質化,同時可以提高景觀環境的趣味性,吸引老年人使用,滿足老年人的觀賞需求,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

四、結語

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中,社區公共空間是老年人日?;顒蛹梆B老的主要空間,其環境品質對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老年人的行為特點、心理需求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以南寧市典型老舊社區公共空間的現存問題為基礎,提出四個方面的適老化改善建議,包括社區公共空間的公共設施、道路設施、景觀配置等。期望通過優化環境,激發老年人在老舊社區進行戶外活動的熱情,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EB/OL].(2021-11-24)[2023-11-05].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1/24/content_5653181.htm.

[2]趙立新.論社區建設與居家式社區養老[J].人口學刊,2004(3):35-39.

[3]姚瑤.居家養老模式下既有住區適老性更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6.

[4]南寧市統計局.南寧市老年人口分布情況及特征[EB/OL].(2022-09-09)[2023-11-05].https://www.nanning.gov.cn/sjfw/sjjd/t5353231.htmbl.

[5]王祎然.重慶市單位制老舊住區外部公共空間適老安全優化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9.

作者簡介:

謝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孔令娟(通訊作者),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適老化公共空間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十年,聚焦骨質疏松癥
適老化居住空間設計
城市建設莫忘關注老年人需求
養老社區建筑中適老化設計研究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物”化的空間
儒學轉型與民間社會的新維度
基于使用者行為心理需求的適老化公共座椅研究
健康老齡化與養醫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