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間設計研究

2024-04-14 02:11王炳江呂錚妤趙文婷許碧煌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古村落鄉村振興

王炳江 呂錚妤 趙文婷 許碧煌

摘 要:以鄉村振興為背景,探討古村落景區古建筑改造文教空間設計問題。通過對部分鄉村文教空間設計場所建設的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確、空間功能不全、傳統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使用對象界定未能引起重視等問題。結合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間的具體案例,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創新設計,將古建筑改造成既能滿足閱讀需求,又具鄉村旅游特色的休閑場所,并提出針對性建議,旨在為浙江古村落景區古建筑改造文教場所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以期推動鄉村振興和文化旅游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古村落;文教空間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視野下‘美麗鄉村文教空間設計研究——以浙北為例”(Y202044055)、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2年第一批立項項目“生態文明建設下浙江古村落旅游環境設計與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研究”(220501444240915)階段性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等系列內容,均對鄉村旅游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其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其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盤活,更是被賦予了重大價值。這是因為每個古村落都是歷史文化的載體,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精神,在其主體上進行改建設計,賦予其文教傳播作用,能夠更好地體現國家振興鄉村文化的初衷,進而豐富鄉村旅游文化內涵和體驗項目。

一、古村落文教空間改造現狀

目前,古村落中留存了一定量的古建筑,其建筑經過百年歷史的洗禮,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蘊,但建筑載體本身由于風雨侵蝕,很多已不能居住。對于這類古建筑,當地相關部門在收回后會進行一定的改建與提升。結合現階段國家提倡鄉村文化振興及鄉村休閑旅游的政策,這些建筑大多被改建成文化休閑空間,主要表現形式有:鄉村書屋、兒童閱讀室、咖啡書吧等。然而,一些古村落的文教空間改造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確、空間功能不全、傳統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使用對象界定未能引起重視等問題。對此,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帶領古村落為適應鄉村文化建設、恢復傳統文化以及豐富旅游內涵而不斷努力改進與拓展。

二、古村落文教空間設計理念

保護好傳統文化是古村落改造設計的一項重要原則。古村落的傳統文化包括建筑風格、生活習俗、傳統手藝等,這些都是古村落的獨特文化資源,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造設計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和傳承古村落的傳統文化,如保留古建筑原貌、傳統工藝,傳承和發揚鄉村生活習俗等。同時,古村落的改造設計還應將其有機地融入現代公共服務設施中,因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就是提高鄉村居民生活質量,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在古村落改造設計中,要統籌考慮設置和布局公共服務設施,使之與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底蘊、傳統文化相融合。這樣既可以滿足群眾的居住需求,又能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

從總體上看,鄉村振興戰略與古村落文化保護的關聯性非常強。在古村落改造設計中,將古村落文化有機融入現代公共服務設施的同時,充分考慮其歷史文化背景,將改造設計與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背景融為一體,使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進而實現歷史與現代、傳統與創新的和諧統一。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古村落文教休閑場所建設的意義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改造古村落文教空間具有深遠的意義。第一,可以滿足鄉村居民的日常學習和閱讀需求。鄉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日益增長,鄉村書屋作為提供知識和信息的重要場所,能夠滿足鄉村居民的學習和閱讀需求,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進一步推動鄉村的文化進步和社區發展。第二,有利于弘揚和傳承鄉村文化。鄉村書屋不僅可以收集、展示鄉村的歷史文化資料,還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如講座、展覽、交流會等,不僅可以活躍鄉村的文化生活氛圍,而且有利于鄉村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增強鄉村居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第三,有利于促進鄉村社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鄉村書屋作為社區活動中心,可以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如讀書會、論壇、研討會等。這不僅可以增強鄉村居民的交流互動,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社區意識,促進鄉村社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第四,有利于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書屋的改造可以帶動古村落的整體升級,提高其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進一步推動鄉村的經濟發展。第五,使古村落的文化資源得到保護和利用。通過改造古村落文教空間,當地人能在保護和盤活古村落的過程中發揮其新的功能和價值,使古村落歷史建筑繼續得到利用。

從總體上看,古村落鄉村書屋的改造不僅可以滿足鄉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對鄉村文化的提升與傳承、農村社區的交流與融合、農村經濟發展、古村落資源保護利用、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古村落文教

空間設計

(一)文教空間的設計原則及策略

在古村落改建各類文教空間時,既要保留老建筑的原始韻味,又要有新的設計思維體現。在設計古村落公共圖書室時,要遵循一些原則并采取一定的策略,以確保設計的文化延續性和設計功能的有效性。

設計原則有三:第一,尊重歷史文化底蘊。每個古村落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些底蘊是古村落重要的魅力源泉,也是重要的價值源泉,因此在設計時,應尊重并充分考慮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背景,避免破壞其原有的歷史風貌。第二,融入現有環境。鄉村書屋的設計應與古村落的環境相融合,與周圍的建筑風格、環境景觀等相協調,避免產生突兀和不協調的現象。第三,滿足功能需求。鄉村書屋的設計應滿足基本功能需求,提供閱讀空間、休息空間、活動空間等,同時也要考慮鄉村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利用習慣。

設計策略有四:第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如舊建筑、廢棄空地等,通過改造和利用,將其轉化為鄉村書屋的一部分。第二,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地引入一些現代元素,如現代化的設施設備、新穎的設計理念等,使鄉村書屋既不失傳統的韻味,又不失現代化的氣息。第三,創建多功能空間。鄉村書屋不僅是閱讀的地方,還可以是社區活動的場所,因此,可以設計一些多功能空間,如講座區、展覽區、互動區等,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第四,在設計中應考慮鄉村書屋的可持續發展,如采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等,使其在滿足當下需求的同時,還能適應未來的發展。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古村落書屋設計,應遵循尊重歷史文化背景、融入現有環境、滿足功能需求等原則,采取利用現有資源、引入現代元素、創建多功能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等策略,創建一個既能滿足鄉村居民的閱讀需求,又能為社區提供活動空間,且與古村落環境和文化相融合的公共圖書室。

(二)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間設計案例

浙江省新昌縣在古村落中對危舊建筑進行設計與創新時,建設了鄉村閱讀室,將鄉村的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文化資源與圖書室服務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閱讀環境。該鄉村書屋不僅是一個提供書籍和閱讀空間的地方,還是一個展示鄉村文化和休閑的旅游景點。

該書屋的外立面延續了村莊的整體風格,由本地石塊堆砌而成,房屋頂部也是木梁灰瓦,在原本建筑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繕,同時也加入了現代設計元素,如外觀造型和標牌設置(圖1)。其內部設計也非常注重融入本地鄉村元素,例如:運用本地樹木材料制作書架(圖2),力求與室內整體風格相呼應;其裝飾吊燈以竹篾為材料進行制作,既能體現本土材料元素,又運用了現代設計制作手法,增強了其形式感,使其外觀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除了在閱讀區、展示區展現了建筑本身的設計外,還將一些老舊建筑的木窗進行了現代設計處理,做成了書桌臺面,增強了空間的歷史感和形式感。這些設計應用既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又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體驗村落建筑文化與歷史痕跡。

在書屋內還可以開展一系列讀書宣傳活動,如讀書會、講座、展覽等,吸引大量村民和游客前來參與。通過這些活動,書屋不僅提供了閱讀服務,還成了鄉村社區的文化中心和交流平臺。這種書屋充分利用了鄉村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展示了現代鄉村獨特的文化韻味和歷史氣息,營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閱讀環境,并成為具有鄉村特色的文教空間,這也為其他地區古村落建筑的再利用、再提升做了很好的示范。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在古鎮廢棄糧站基礎上打造了一個適合兒童閱讀和活動的少兒閱讀空間,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引來了周邊居民的頻繁光顧,同時也豐富了古鎮的學習生活氣息,為古鎮增添了新的活力。首先,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上采用了明亮色調,以原木等自然材質為主,打破了原有老建筑的格局,開設了更多的窗洞,增添了空間采光,營造出明亮寬敞的閱讀環境(圖3)。其次,設計師在設計風格上將鄉村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與閱讀空間相結合,使閱讀空間體現出鄉村特色,如裝飾背景運用竹制絲條編制,讓空間散發出自然本土的味道,使空氣環境自然清新,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鄉村本土文化。

該設計方案在空間選址、布局設計、風格設計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為其他鄉村少兒閱讀空間設計提供了借鑒。同時,它也提示我們在設計鄉村公共空間時,要充分考慮適用群體的需求和地方歷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創造出真正滿足鄉村人群需求的公共空間。

通過對這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鄉村少兒閱讀空間,還是鄉村旅游景區書屋,設計師都遵循了將公共圖書室與鄉村環境和文化相融合的原則,充分考慮了用戶的閱讀需求和活動習慣,并有效利用了鄉村的有利資源,成功創造了既能滿足群眾的閱讀需求,又富有鄉村文化特色的公共圖書室。充分利用農村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一個與農村環境文化相融合的閱讀空間,是鄉村振興背景下文旅交互發展增添的一個新方向。

參考文獻:

[1]徐文靜.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建設路徑探究[J].中國經貿導刊,2021(18):78-79.

[2]于良芝,權昕.我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對公共圖書館功能的替代性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6):4-11.

[3]張鋒.東南亞華人宗親文化與宗祠建筑特色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7(5):41-46.

[4]王炳江,劉玉龍.少數民族民居·環境·景觀一體化裝飾設計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6):138-141.

[5]呂錚妤,王炳江,趙文婷.未來鄉村文教空間設計提升路徑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3(2):76-78.

作者簡介:

王炳江,碩士,湖州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村落研究、傳統文創產品設計、鄉村振興設計。

呂錚妤,湖州學院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設計、鄉村振興設計。

趙文婷,湖州學院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數字鄉村、未來社區設計。

許碧煌,湖州學院設計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古村落鄉村振興
我國傳統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初探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東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戶 呼吸著的古村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火焰山下古村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