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形式研究

2024-04-14 02:11畢硯紅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小城市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街道景觀設計在城市規劃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于中小城市而言,街道景觀設計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以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設計理念、方法和實際案例,探討了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多樣性、可游性和藝術性等特點,以期為中小城市的街道景觀設計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形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佳木斯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形式研究”(230012)研究成果。

城市的環境空間是指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等公共活動的空間場所,例如街道、公園、城市廣場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景觀設施,以不同的形態、位置,影響并改變著人們對城市環境的感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中小城市的街道景觀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街道景觀是城市的“名片”,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一個優秀的街道景觀設計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強城市的吸引力,為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街道景觀設計也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城市的規劃水平、完善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是城市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歷史文化,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場所。景觀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整體性原則、生態性原則、人性化原則和地域性原則。整體性原則要求街道景觀設計要與城市的整體規劃相協調,生態性原則要求保護環境,人性化原則要求考慮人的需求,地域性原則要求體現城市特色。

(一)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整體性原則要求在街道景觀設計時,要從城市整體規劃的角度出發,考慮城市的功能分區、交通流向、人文歷史等因素,使街道景觀設計與城市的整體規劃相協調。具體來說,就是要注重街道景觀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保持街道景觀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避免景觀的孤立和突兀。

(二)生態性原則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生態性原則在街道景觀設計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生態性原則要求在街道景觀設計時,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具體來說,就是要注重綠化植被的種植、水體的保護和利用、自然地貌的保護等,營造出自然、生態、和諧的街道景觀。

(三)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原則是街道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原則之一。人性化原則要求在街道景觀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需求,以人的感受和體驗為出發點,創造出一個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具體來說,就是要注重街道的寬度、坡度、照明等方面的設計,以及公共設施的配置和使用,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和審美需求。

(四)地域性原則

地域性原則是體現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關鍵。地域性原則要求在街道景觀設計時,充分考慮城市的歷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點,挖掘城市的地域特色,將其融入街道景觀的設計中。具體來說,就是要注重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地方特色植物的種植、傳統建筑風格的傳承等,營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景觀。

二、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要點

城市街道景觀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優美的街道景觀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同時,街道作為公共空間,也是市民社交、休閑的重要場所。因此,在街道景觀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市民的需求,營造宜人的環境。

(一)道路設計

道路是街道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設計的要點包括平曲線設計、豎曲線設計和橫斷面設計。平曲線設計要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豎曲線設計要考慮道路的視覺效果和排水要求;橫斷面設計要合理分配空間,保證交通順暢。在道路材料的選擇上,要注重環保、耐用、美觀等,同時要考慮到行人和騎車人的安全和舒適。

(二)綠化設計

綠化是營造街道景觀的重要手段之一。綠化設計的要點包括植物的選擇、配置和養護。植物的選擇要考慮到地域特點、生長環境和觀賞效果等因素;配置方式要多樣化,注重空間層次感和色彩搭配;養護工作要及時到位,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和景觀效果。在綠化設計中,還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

(三)設施設計

設施是街道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施設計的要點包括座椅、照明、垃圾桶等公共設施的設計和布置。座椅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體的舒適度和空間的需求,照明設計要滿足夜間行車的安全和觀賞需求,垃圾桶的設計要注重實用性和美觀性。在設施設計中,要注重人性化原則的應用,方便市民的生活。

三、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關系

城市街道景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與建設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和關系。只有堅持可持續性、智能化、人性化、地域化和公共參與等理念,并協調設計中的關系,使設計的內容合理且舒適,使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才能創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街道景觀,為市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一)圍合關系

城市外部空間會由一定相關建筑物形成聯系,并產生自然的分割和圍合。這些空間被建筑學家稱為“沒有屋頂的建筑”,需要觀者在思維上進行聯想和補全。

圍合空間的形成會產生庇護感,可使身在其中的人產生一定的安全感。圍合的方式、高度、通透度、圍合度和所使用的材料都會給人不同的感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圍合度,只有實體圍合面在50%以上時,才算有效圍合。實體圍合面低于50%的圍合或高度較低時,則被稱為邊界。邊界對空間劃分有一定的暗示性,但不具有強制性。圍合空間的庇護感與人體的高度也有一定的關系。只有在人的身體大部分都被遮擋時,人才會產生安全感。此時,如在下方設置座位,背后沒有任何干擾,就可以形成邊界。但這種邊界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范,并不具有強制性。

同時,圍合的高低也會對人的體感產生一些作用。當圍合高度為30厘米時,缺少封閉性,只能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可以作為暫時休息的設施。當高度為60厘米時,所產生的效果和30厘米時相差無幾,只是稍微提高了些封閉性。當高度為120厘米時,按照大部分人的身高來算,這時身體的一半以上被遮擋住,會給人帶來較強的安全感。圍合高度達到180厘米及以上時,人的視線幾乎完全被遮擋住,這時才能徹底劃分區域。

(二)虛實關系

實,即為真實存在的,并可完全遮擋的物體,例如一座山、一面墻。虛,則為真實存在但并不能直觀產生遮擋的物體,例如柵欄。像城市公園所使用的圍欄,都是圍而不擋的通透式圍欄。這種圍欄可以讓里面的景觀以虛的形態展現出來,以增加城市空間的寬敞度,提高城市美感。從另一角度講,明暗關系也是虛實關系的一部分,明為實,暗為虛。例如物體的受光面或物體色彩鮮艷的一面,這些都可以形成實。相反,物體的不受光面和物體色彩暗淡的一面,就會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后退的效果。

在中小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中,要不斷思考并將這些理論應用到設計中,設計出視覺協調的街道景觀。

(三)要素關系

通過視覺心理學的一些共同規律發現,要素和空間是相互依存的,例如:草地是花草樹木的空間背景,花草樹木又是草地中的要素;公園空地是草地的空間背景,草地同時也是公園中的一種要素。這種要素與空間的關系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若將某一種要素置于空間中,就立即會在該要素周圍形成向心的傾向,起到突出視覺中心的作用。這時,這一要素周圍的物體便會作為空間背景出現。這種由要素和空間形成的中心感,只是一種心理感受。它的存在是由要素的體量、造型、位置、色彩、質量共同決定的。

凸起與嵌入,利用高低差的變化,強調此處與其他區域的不同。材料不同質地的對比變化,也可以產生空間視覺效果差異,打破常規的空間形象。

(四)層次關系

在宏觀層次上,景觀設計需要考慮景觀與更廣泛的地域之間的關聯。這包括地理位置、氣候、生態系統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景觀設計師需要理解地域的自然和人為特征,以便在設計中進行有效的利用和保護。中觀層次主要關注的是單個景觀與其他景觀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可能表現為景觀元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植被、水體、地形等。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可以使這些元素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提升整體景觀的品質。在微觀層次上,景觀之間的層次關系體現在具體的景觀構成要素上。這包括植物、地形、水體、小品、鋪裝等。設計師需要精心選擇和組織這些要素,以創造具有獨特美感和功能的景觀空間。

(五)序列關系

在景觀設計中,理解并運用景觀之間的序列關系至關重要。這種序列關系涉及景觀之間的協調、互補和對比,以及它們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表現。

協調關系是景觀之間最基本的關系之一,它強調景觀元素之間的和諧共存。通過運用相似的元素、色彩、材質和比例,可以創造出一個整體協調的環境。這種關系有助于增強景觀的連貫性和整體感,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體驗和感知環境的美?;パa關系是指景觀元素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的關系。通過將具有不同特點的元素進行組合,可以形成一種平衡的狀態,從而創造出更加豐富和有層次的景觀?;パa關系不僅可以增強景觀的視覺效果,還可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空間體驗。對比關系是基于景觀元素之間的差異性產生的。這種差異可以產生視覺沖擊力,突出元素的個性特征。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可以將不同元素進行鮮明的體現,以突出彼此的特點和美感。這種關系可以創造出富有活力和變化的景觀,增強景觀的吸引力和魅力。

理解和運用景觀之間的序列關系對于景觀設計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可以提升景觀的品質和美感,通過不同的組合和搭配方式,創造出獨特且具有吸引力的空間效果。其次,景觀之間的序列關系可以幫助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互補和對比手法的運用,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的保護。最后,景觀之間的序列關系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和富有意義的戶外空間。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實現功能性的提升和環境的美化。

在景觀設計中,理解和運用景觀之間的序列關系至關重要。通過協調、互補和對比手法的運用,我們可以創造出和諧、豐富、有層次的景觀環境。這種序列關系的運用有助于滿足人們的需求,并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應用這些序列關系,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間。

(六)滲透關系

在景觀設計中,景觀之間的滲透關系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這種關系強調的是不同景觀元素、空間和界面之間的互動、交融與共享。通過合理的滲透關系設計,可以增強景觀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提供更加豐富和有深度的空間體驗。同時,這種關系還有助于實現景觀的可持續性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美好和宜居的生活環境。在未來實踐中,我們應繼續深入研究和探索景觀的滲透關系,以期創造出更加和諧、可持續發展且富有意義的景觀環境。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通過景窗、圍廊、園門滲透進來的景觀,吸引人從一個空間到達另一個空間,直至游遍整個園林。這種隨著人的移動不斷變幻的空間滲透,常常給人豐富而又含蓄的美感??臻g改變了靜止的狀態而產生了流動??臻g的滲透,正是圍護面的相互借用,沒有面的圍護,也就無所謂的空間層次,更談不上相互滲透的感覺。

總之,中小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中小城市景觀設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發現,合理的景觀設計對于提升中小城市的整體形象和環境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在進行街道景觀設計時,應遵循整體性、生態性、人性化和地域性的原則,通過精心設計和合理配置資源,打造出優美宜人、具有特色的街道景觀,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還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探討景觀設計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為城市規劃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和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龐珺,付暉,樸永吉.論中小城市街道景觀改造設計原則[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 2009(10):29-32.

[2]楊光.城市街道景觀的研究:以宜昌東山大道為例[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3.

[3]井曉鵬,王家豪.中小城市街道景觀環境提升方法初探:以耀州文營路環境提升設計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2):3 135-3 136.

作者簡介:

畢硯紅,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餐廚垃圾處理調查研究與對策分析
城市化進程中未來城市發展趨勢
探析中國中小城市社區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探析中國中小城市社區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基于消費視角下的高鐵經濟給中小城市帶來的產業變革
湖南省婁底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
我國中小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分析
中小城市貨運系統規劃及差異性研究
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新生代員工離職動因研究
日本新干線發展經驗對我國中小城市高鐵站區土地開發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