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看圖寫話到習作的過渡策略探究

2024-04-14 10:52王芳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過渡看圖寫話

王芳

[摘 要]習作是發展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必經途徑。在小學習作教學中,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主要培養學生直觀感受、細致觀察的能力;到了三年級,習作開始出現,缺乏圖片的參照,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話進行表達。這既讓學生的寫作困難重重,又讓教師有力無處使?;诖?,教師要巧用策略,通過減少壓力、利用教材、積累實踐等方式實現學生從看圖寫話到習作之間的自然過渡,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看圖寫話;習作;統編語文教材;過渡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4-0090-03

習作是發展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必經途徑。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培養了學生直觀感受、細致觀察的能力;到了三年級,看圖寫話升級為習作,缺乏圖片的參照,學生只能自己思考如何表達。習作難度升級導致出現這樣一個現象:學生在二年級的寫話中能做到語言準確、敘事清楚;可進入三年級后,習作卻語句不通、銜接不暢。因此,銜接好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與三年級的習作,使二者實現自然過渡,對習作教學來說尤為重要。

一、減少壓力,從怕寫到樂寫

很多學生在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中表現得很好,但到三年級習作時卻產生畏難心理,懼怕習作、反感習作?;诖?,筆者通過培養觀察能力和激發興趣的方式,幫助學生消除了對習作的恐懼,使學生實現了從怕寫到樂寫的轉變。

(一)觀察得法,前后勾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第二學段“表達與交流”中指出,學生要“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缺乏觀察力意味著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文也就無法寫好。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觀察力較弱,導致在三年級面臨習作這一巨大挑戰時產生畏難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心理壓力巨大,變得怕寫習作。

基于此,教師可以先找準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好奇心重、探究欲強,善于觀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興趣。再以此為契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觀察力的提升對三年級學生的習作學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一、二年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會使學生意識到習作就是把觀察所得寫下來,從心理上減輕學生的壓力。

(二)激發興趣,產生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所寫內容有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下筆。但當前的習作教學往往以統編語文教材為主要實施依據。教師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學,不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導致習作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習作起步階段,教師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好學生對習作的興趣,讓學生在習作時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表達的欲望和動力,能積極地參與到習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挖掘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和表達的動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從而積極地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實現從怕寫到樂寫的轉變。

二、利用教材,從會說到會寫

(一)注重詞句段訓練

三年級的習作增加了語言優美的要求。積累好詞好句,是促使習作語言優美的一個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賞析教材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并通過造句等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后續的遷移運用打下基礎。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優美的語言,有意識地借助教材引導學生在模仿中表達,在表達中積累和創造。學生的語言能力往往是在模仿中得到培養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積累語言表達經驗,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

文章由詞句段組成,而詞句是文章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切實抓好詞與句的訓練。以比喻句的教學為例,學生造的比喻句一般比較簡單,不夠具體生動,如“太陽像一個大火球”“彎彎的月亮像小船”“白云像棉花糖”等。教師就先引導學生對比教材中的例句和自己造的句子,發現加上修飾詞后的句子更加具體生動。再引導學生實踐運用,如筆者針對“太陽像一個大火球”這個句子提出一連串問題:“什么時候的太陽給人感覺像一個大火球?像火球的太陽曬在身上是什么感受?被這樣的太陽照射著,動植物會發生哪些變化?”在問題的驅動下,有的學生說:“中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刺得人睜不開眼睛?!庇械膶W生說:“夏天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在身上火辣辣的?!边€有的學生說:“夏天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花草們都低下了頭?!北绕稹疤栂褚粋€大火球”,這些句子更加具體生動,學生也由此積累了豐富的語言表達經驗。

有了詞句作鋪墊,就要抓好段的訓練。以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寫話”的教學為例,教材要求學生寫寫自己想養的小動物。在指導小動物的外貌描寫時,筆者提醒學生:“要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寫,不能想到哪里就寫哪里?!辈⑻釂柕溃骸氨热?,寫小鴨子,它的哪些部位你覺得最有趣、最與眾不同呢?”學生說嘴巴、鼻孔、腳。教師繼續追問:“那應該先寫哪個部位呢?”學生馬上回答道先寫嘴巴,再寫嘴巴上的鼻孔,最后寫腳。既明確了寫作順序,又有好詞好句作鋪墊,這次寫話就兼具了趣味性和邏輯性。

(二)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教材在一、二年級編排了豐富的口語交際內容,這也是看圖寫話和習作的雛形。因此,教師要有大局意識,在一、二年級就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如統編語文教材在一年級上冊編排了“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的口語交際板塊。難度的逐漸提升,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熟悉這一板塊,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重視口語交際的指導,給予每個學生表達的機會。以“小兔運南瓜”為例。教師先讓學生觀察教材給出的兩幅圖,思考圖中有誰、在哪里、在干什么。再結合生活經驗,猜猜打問號的第二幅圖的內容,即小兔是用什么方法把南瓜運回家的。有的學生說小兔請了好朋友幫忙,有的學生說小兔像滾輪胎一樣把南瓜豎著滾回家,還有的學生說小兔找了小推車來運南瓜……這樣,教師鼓勵學生圍繞一個話題大膽發言、勇敢表達,營造了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促使學生在想想、猜猜、說說的過程中,實現了思維的發散和經驗的積累。

又如,統編語文教材在二年級下冊編排了“注意說話的語氣”“長大以后做什么”“圖書借閱公約”“推薦一部動畫片”的口語交際板塊。以“圖書借閱公約”為例。正好班上有圖書角,筆者依托現實生活,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學生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班級《圖書借閱公約》。像這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內容在教材中還有很多。研究表明,7~13歲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利用口語交際板塊,鼓勵學生大膽表達,為學生在三年級順利開啟習作大門鑄好語言表達的“金鑰匙”。

(三)注重教材插圖

統編語文教材幾乎為每篇課文都配備了精美的插圖。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插圖資源,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一課的教學為例。教材配備的可愛的插圖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學生很快就找到了蜘蛛的三位顧客——河馬、長頸鹿和蜈蚣。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三位顧客的特點,并發揮想象,想一想它們會在蜘蛛的店里買什么?店主蜘蛛又會遇到哪些難題?這樣利用插圖,為學生的想象、表達提供了有效支撐,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注重仿寫訓練

范例在習作教學中意義重大。教師先寫下水文,再讓學生仿寫,能起到較好的示范作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相機組織學生進行仿寫訓練。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葡萄溝》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中“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寫一句話。這樣引導學生關注句子的寫法,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表達經驗。課后練習也是較好的仿寫訓練平臺。如教學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后練習第2題,讓學生仿照第2或第3小節進行段的仿寫訓練。這樣結合課文和課后練習開展仿寫訓練,能有效夯實學生的寫話基礎。

三、積累實踐,從口頭表達到習作

不同學段對“寫”有不同的要求。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能將口頭表達轉化成文字的形式;三年級的習作則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寫話能力,能以整段的形式描述事物,進行初步的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積累實踐,以增強語感、養成習慣。

(一)注重積累好詞好句

看到一幅圖,有的學生只能蹦出寥寥數字,有的學生卻能洋洋灑灑地寫下一大段文字。筆者曾就此展開調查,發現后者多喜歡閱讀,能從書上接觸到大量生字詞和優美語段,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了語言表達經驗,實踐時便能加以運用。受此啟發,筆者引導學生用摘抄本記錄好詞好句?!昂糜浶圆蝗鐮€筆頭?!贝罅康姆e累給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充足的底氣。教師引導學生將積累的好詞好句運用到習作中,能豐富學生的習作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

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筆者就讓學生寫一句話日記。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短短的一句話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表達需求了。于是,筆者開始組織學生寫一段話日記,但不作硬性規定,想寫就寫、篇幅可長可短。這種輕松自由的形式有效培養了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筆者會及時以評價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提醒學生在寫一件事時,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核心要素;鼓勵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嘗試富有創意地表達。評價時,筆者堅持一個原則:把所有的優點都找出來,只說一處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需要改進的地方印象深刻,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還能通過肯定、贊揚的方式,使學生明確什么是好的表達,為學生指明寫的方向。

在這一評價原則指導下,學生愛上了寫日記,愛上了表達,慢慢地想寫、會寫,也寫得好了。到了三年級,筆者在篇章結構上進行具體指導,習作教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觀察生活,從有想法到會表達

習作離不開素材的積累,最好的素材就源自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比鐚憽斗棚L箏》,教師可以用一兩節課的時間,帶學生到操場上放風箏。寫《我喜歡的小動物》,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寫《猜猜他是誰?》,可以在課前收集學生的照片匯總起來。課上,先描述個人特征,讓學生猜一猜,再公布答案。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了解到寫人一定要突出這個人的外貌特征。這樣,學生在寫作時便能有法可依,做到得心應手。

學生生活經驗的獲得還需要家長的指引。比如,旅游回來后,提醒孩子將所見所聞簡單地記錄下來,實現素材的有效積累。又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生活:月季花是怎么開的?雨是怎么下的?蟬是怎么蛻皮的?……針對不同的習作主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這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習作啟蒙,有助于學生真正做到“下筆如有神”。

五、實施評價,感受習作的樂趣

情緒是一種力量。教師要用愛的眼光看待學生、欣賞學生,通過掌聲和贊美讓學生從習作中獲得成就感,感受到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

統編語文教材對三年級學生習作的謀篇布局、手法運用沒有太高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強行拔高標準。習作完成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讀 3~5 遍,自行修改,直到讀通順、讀流暢為止。再讓學生與同桌互相批改,找出對方習作中的好詞好句。最后,教師評改,并組織學生分享交流。教師不能吝嗇贊美的語言,要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通過肯定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逐漸愛上寫作。

總之,要促使學生從看圖寫話順利過渡到習作,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又要巧用策略、因材施教,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攻克語文學習的難關——習作,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切實落地。

[ 參 考 文 獻 ]

[1] 黃雪云.二年級看圖寫話與三年級習作有效銜接問題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4):50.

[2] 陳惠蓉.巧搭橋梁? 循序漸進:談看圖寫話與習作的有效銜接[J].華夏教師,2020(1):56-57.

猜你喜歡
統編語文教材過渡看圖寫話
借助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口語交際內容之新變
統編語文教材之新聞體裁作品編寫探究
統編語文教材的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
把握“經緯”,定準看圖寫話的“坐標”
巧引妙導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
新課標下中小學語文教學過渡與銜接的思考
灰空間在建筑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試論小學階段中高年級作文的過渡和銜接
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培養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