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木種植管理工作內容及病蟲害防治措施論述

2024-04-14 16:55周歡張征平李華福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種植管理杉木病蟲害

周歡 張征平 李華福

摘 要:以杉木為研究對象,對杉木病蟲害防治進行解析,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促使杉木種植水平實現合理提升。杉木種植過程中,應注意管理工作,提高種植水平。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做好病蟲害的處理,減少其影響,實現杉木種植水平的合理提升。

關鍵詞:杉木;種植管理;病蟲害

杉木屬于杉科植物,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喬木,其高度能達到30m,胸徑能達到2.5~3m,幼樹樹冠尖塔形,樹皮呈現灰褐色,雄球花圓錐狀,長度一般為0.5~1.5cm,有短梗,一般有40多個簇生枝頂。為了滿足杉木的種植需求,應對杉木種植管理進行控制,另外還要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研究,實現對病蟲害的合理控制?;诖?,文章展開對杉木種植的研究,先對杉木種植管理進行研究,再對杉木種植時的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提高對病蟲害的處治效果。

1 杉木種植管理

1.1選種

杉木的種植管理環節,首先要進行杉木的選種工作,主要對杉木的種子進行選擇。因為杉木是常綠裸子植物中的一種,它的種子可以人工播種,并取得較好的成效。在選擇杉木種子時,應對種子表面進行分析,要求種子表面光滑飽滿,且種子沒有任何破損和腐敗,選擇抵抗能力最強的種子。還要注意所選的杉木種子要符合江西安福山地區的氣候條件,保障種子能實現正常萌發。

1.2選擇種植場地

種植管理過程中,要進行種植場地的選擇,要求種植場地能符合相關標準。以江西安福山地區為例,在選擇種植場地時,做好場地選擇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山洼、山谷或陰坡等位置。

(2)要求氣候符合相關標準,一般要求空氣濕度相對較高,晝夜溫差不能太大,日照時間相對較長。

(3)對土壤肥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杉木對土壤肥力的要求不是特別高,但也要滿足杉木的生長需求,能夠保證其快速健康生長。

按照上述要求能實現對種植場地的控制,使種植場地能符合種植需求。經過場地選擇后,要求場地能滿足種植需求,提升植物的種植管理效果。

1.3播種

在種子篩選和場地選擇完成后,可以進行播種工作。播種前,先進行種植場地處理環節,包括常規清理,避免雜草和灌木給杉木成長帶來影響。還可對種植場地進行焚燒,焚燒后剩余的灰燼能為杉木提供肥料。至于土壤部分,對土壤進行控制,進行開墾作業,避免種植場地土壤過于密實。再對種植穴進行管理,要求種植穴呈梅花點狀,將寬度控制在0.4~0.5m,深度要小于0.35m,保障種植穴能提高種子的萌發率。

1.4種植

杉木種植是管理工作中的關鍵內容,先對杉木的幼苗進行控制,在播種萌發后,需要對幼苗進行大田種植,要求杉木幼苗實現健康成長。完成后再對杉木幼苗進行篩選,一般篩選30cm以上的幼苗,還要對地徑進行控制,一般要控制在0.5cm,再對幼苗進行觀察,如果發現幼苗有病蟲害或者根系發育效果不好的情況,就不能進行幼苗移栽,否則會嚴重影響種植效果。種植時,要求對杉木種植密度進行控制,種植密度一般為240株/畝。除了對密度進行控制外,還要對株間距進行管理,一般為1.67m×1.67m,按照這一管理方法,能提高杉木的種植效果,減少植株過于密集的情況,提高杉木植株的成活率。種植時間一般選在每年的1月到3月之間。在陰天或者雨天展開種植,能提高種植的成活率,促使杉木植株的成活率能實現有效提升。種植過程中,應對相關原則進行研究,可以選擇“三踩二埋一提苗”的原則進行作業,提高種植水平。同時還要注意對種植深度進行研究,要求種植深度能實現合理提升。提高杉木本身的抗風和抗旱能力,促使杉木種植質量實現合理提升。在土壤過于干旱或風過大的情況下,應避免種植杉木,保證杉木種植不會受到種植時間的影響。

1.5除草中耕

杉木種植過程中,應結合杉木的詳細情況,適當展開杉木的中耕除草工作。注意對幼苗的管理,還要進行幼苗的撫育工作,以提高杉木的種植效果。在小苗移植期間,三個月最少實施一次除草工作,一般在1月份到3月份期間展開幼苗移植工作,間隔3個月則可進行下一個步驟,注意合理展開闊坑作業,再分別于6月份和9月份展開砍草撫育工作。在種植杉木時,因為杉木喜歡空氣濕度較大的地方,所以四周雜草生長的速度相對較快,這會給杉木的成長帶來影響,導致其無法順利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不能保障杉木能獲取足夠的營養成分而使其滿足生長需求。為了保障杉木的成長效果,應展開除草工作,這樣能降低雜草給杉木成長帶來的影響。

除草工作要結合杉木的生長情況展開,一般前幾次除草要在杉木剛剛種植后不久,此時杉木的根系沒有很好地固定,且除草深度需要在1~10cm之間,等小苗發育完成后,才可以慢慢地加深除草的深度,保障除草效果。

1.6疏枝修剪

要結合杉木的基本情況,展開杉木的修剪工作,以達到疏枝修剪的目的。一些幼苗的根系會生長出不少新芽,要對這些新芽進行控制,避免其給杉木成長帶來影響。如果沒有得到控制,根部會出現新的枝條,給種植人員的工作帶來影響,最終降低植物的種植效果。要對厚度培蔸,避免出現伏芽萌動的狀況,針對一些生長過于繁密的枝條,可以展開適當的修剪工作,再進行疏枝處理工作,促使杉木能較好地接收到陽光,讓杉木能實現健康成長。

1.7成林管理

種植后要進行成林管理,該項工作也是杉木種植的關鍵,一般在種植5~6年以內,要開展成林管理工作,通常每年都進行追肥處理,促使杉木能實現健康成長。追肥時,要在相鄰兩棵樹之間挖20~25cm深的施肥坑穴,并將肥料倒入到坑穴中,再用土對其進行掩蓋。施肥前,要進行雜草清理工作,避免雜草給杉木帶來影響。后續追肥要在雨后進行作業,這樣能提高肥料的吸收效果,還能提升種植質量。在使用肥料的過程中,要注意各種化學元素的合理運用。除了要進行追肥操作以外,還要展開間伐撫育工作,主要是指在幼林進入到郁閉狀態后,一般在2~3年之間,杉木間的強弱會慢慢變得明顯,這時會引發壓木的情況出現。因此要在第8年展開透光間伐撫育工作,對林冠下層木適當砍伐,以提升杉木的種植效果。在進行間伐時,應按照去小留大、去密留疏的原則進行控制,這樣能提高成林管理的效果。后續還要注意對病蟲害進行科學分析,并對病蟲害進行合理控制,以提高杉木的種植效果。

2 杉木種植技術

結合杉木種植的詳細情況,對杉木種植技術進行研究,要發揮杉木種植技術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2.1春季種植技術

春季種植技術是一種最常見的杉木種植技術。在其實施過程中,一般選擇在1~2月份進行種植,也就是在立春前后進行種植,新芽處于尚未發芽階段,苗木的樹液還沒有開始流動,處于休眠狀態,根系相對活躍,這個時候進行種植能提升苗木的生長效果,保證苗木的生長速度,提高其成活率。在春季苗木發芽之后,可以開展種植工作,這能提升春季種植的效果。此時開展種植工作,苗木的生長速度快,成活率相對較高,春季種植苗木能達到較好的種植效果。因為根系的活躍程度不夠會造成苗木的成活率相對較低,所以在種植苗木時,應對苗木進行研究,分析苗木的成活率,否則即使苗木成活,苗木的生長也無法達到最優效果。為了保障苗木的生產效果,需要選擇壯苗,再注意對其根系的發展程度進行研究,一般要求苗高在35cm左右,苗木為壯苗。在種植苗木之前,可以用磷肥對苗木進行灌根,主要實施步驟是將10kg磷粉與50kg黃土充分混合,用糞水潑濕后,對其進行堆漚,發酵過后,用1kg混合肥料可對250株苗木展開灌根。該方法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提前是必須選用根系發達的植株,并且要求植株長勢較好。杉木在幼齡階段要處于陰涼的環境當中,采用林間種的方式,和豆類、薯類間種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對間種作物展開施肥除草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再對土壤結構進行改變,促使杉木能有較好的生長條件。

2.2秋季種植技術

在種植杉木時,也可選擇秋季種植的方式。在具體開展種植工作時,種植時間要控制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如果展開大面積種植,需要按照先山上后山下、先陰坡后陽坡、先栽針葉林木后栽闊葉林木的順序展開秋季種植,這樣能滿足種植需求。在實際種植時,必須注意對于時間的合理延長。種植之前,對于苗木發育不良的根系或者起苗時受損的根系要先剪除,然后將苗木根系浸泡在500ppm的ABT3號生根粉溶液當中,再選用0.5%高分子吸水劑。在深秋種植時,因為此時氣溫相對較低,容易給種植工作帶來影響,所以要做好防寒工作,還要對野兔的啃食進行有效的控制,做好苗木的防護工作。后續小苗要選擇培土到苗頂的方式,等到第二年春季,再將培土扒開,促使苗木能實現健康生長。秋季種植杉木的優勢在于能夠解決春季種植方式中合適種植時間段的問題,還能對春旱的問題進行控制,是一種相對理想的種植方式,符合種植的相關需求。

2.3種植標準和方法

在種植杉木時,要對其種植標準和方法進行研究。在實際作業時,分別要對如下內容進行分析:

2.3.1種植標準

對種植標準和方法進行研究,主要是對種植標準進行分析,提高種植質量,保證杉木種植工作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對種植之前的環節進行控制,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再對苗木展開修剪工作,修剪時,要注意留芽的位置,注意對于剪口的控制,要求剪口平滑。根部修剪還要符合自然樹形的基本情況,剪口也要保持平滑的情況。對于種植的位置也要科學選擇。

2.3.2種植方法

對種植方法進行研究,要求在種植杉木之前,對高度在3m以內的苗木進行選擇。為了提高杉木的種植效果,讓其保證協調、整齊和美觀,再對種植以后的杉木展開修剪工作。注意疏剪剪口和樹干平齊,促進苗木的切口快速愈合。在進行短剪時,應注意對外芽進行分析,控制剪口,使剪口能稍稍傾斜,對于2cm以上的大枝葉要展開修剪工作,剪口處要涂抹防腐劑,以利于促進苗木快速愈合,另外還具有防雨、防病蟲害等作用。在開展種植工作前,還要對裸根苗的根系進行控制,將病蟲根、劈裂根、斷根和過長的根剪去,這樣可以提升種植效果。最后,還要對土球的規格進行檢查,并注意填充工作的順利進行,輕提樹干,保證根系和土壤能實現充分接觸,注意對窩根的問題進行控制。

3 杉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結合杉木種植的基本情況,對杉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研究,減少病蟲害給杉木帶來的不利影響。

3.1蟲害的防治

在杉木種植過程中,蟲害問題會給杉木種植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常見的蟲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銅綠金龜子。這種害蟲的幼蟲會在土壤中生存,并以苗木的根系為主要食物來源,給苗木的健康生長帶來影響。為了實現對于銅綠金龜子的有效預防,可將葉樂果800倍液澆灌在床面上,這樣能夠實現對于銅綠金龜子的高效防治。

(2)杉梢小卷蛾。杉梢小卷蛾是一種常見的害蟲,其主要是對頂芽和嫩梢進行危害,嚴重影響杉木的種植效果。為了實現對其的有效防治,可通過雜螟松300倍液或50%馬拉松噴霧的方式來達到防治效果。

(3)黑翅大白蟻。在杉木種植過程中,杉木會受到黑翅大白蟻的影響,對樹干和根部造成影響。在防治黑翅大白蟻時,可在大白蟻分群期間有大量兵蟻、工蟻的情況下,通過利用滅螞靈的方式來達到防治的目的。

(4)粗鞘雙條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的幼蟲會給杉木的韌皮部帶來影響,蛀入木質部分之后所形成的蟲孔會對樹干產生較大的危害。在進行防治時,可選用10~15g涕滅威或樂果棉球塞住蟲孔,用誘木誘使其產卵,然后將其集中燒毀,這樣可以實現對該害蟲的合理防治。

3.2病害的防治

為了提高杉木的種植效果,要對病害進行防治,降低病害的影響。在具體實施病害防治方法時,可結合不同的病害,采取適宜的防治措施。杉木黃化病會對杉木的側根和根系帶來影響,可以對針對性元素進行補充,如果發生缺錳元素的情況,可對水溶性錳元素進行補充,以促進林木返青。杉木炭疽病會給杉木針葉帶來影響,導致葉片發黃,可將苗圃設置在坡度平緩、土壤肥沃的地塊,并且要求其接近水源。育苗前還要進行種子消毒工作,并噴灑50%多菌靈濕粉劑500倍液或1%多爾多液,噴灑3~4次,這樣可達到防治效果。后續須對杉木枯病進行研究,其在發病早期樹苗嫩葉基部會出現黃褐色斑點,感病范圍會逐漸擴大到全針葉,然后會變成紅褐色,并呈現枯死狀,最后全株出現黑褐色死亡的情況。面對杉木枯病,可采取適宜的防治措施,可采用福爾馬林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或高錳酸鉀700倍液噴霧的方式進行防治,這樣可實現病害防治效果的提升。

本文以杉木種植為研究對象,分析杉木種植管理的基本情況,再對杉木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實現對于杉木的合理控制,對杉木種植技術進行合理分析,最后對杉木種植時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研究,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促進杉木種植水平的提升,合理種植杉木,保證杉木種植能滿足人們對其的需求。要對杉木種子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研究,并對杉木種植技術的相應內容進行分析,促進杉木種植品質的合理提升。

參考文獻:

[1]鐘麗偉.杉木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求[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05):101-103.

[2]吳志南,李康富,朱廣博.杉木的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初探[J].廣東蠶業,2021,55(11):37-38.

[3]吳永忠.杉木的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07):119-120.

[4]賈巧紅.杉木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21,15(05):28-29.

[5]黎麗珍.杉木種植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20,14(18):65-66.

猜你喜歡
種植管理杉木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杉木黃化病的防治技術措施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關鍵技術
杉木育苗化學防除雜草技術
南澗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火龍果高產栽培技術
關于棉花種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杉木半同胞24年生優良家系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