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應用闡述及效果分析

2024-04-14 17:28韋如鈁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應用要點效果分析甘蔗

韋如鈁

摘 要:甘蔗作為一種常見作物,在合適氣候的地區均有廣泛種植。因此,對甘蔗在實際種植過程中使用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探究較為重要,其也是保證甘蔗產量與質量的關鍵環節。文章簡述了深耕深松技術,并從深松機與深耕機兩個角度出發,闡述了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要點,分析了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應用的效果,希望能夠為甘蔗種植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甘蔗;深耕深松技術;應用要點;效果分析

引言:伴隨鄉村振興、智慧農業等戰略的持續推進,為深化農業改革的體制與機制,加速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程,需要圍繞甘蔗這一作物,展開在助力生產提升與產業價值鏈條完善方面的相關工作。為此,針對甘蔗種植期間所常用的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深入分析極為關鍵,其也是實現甘蔗產業化發展任務目標的重要基礎。

1 深耕深松技術應用概述

耕地是農業發展的核心環節,承擔著提高土壤蓄水與保墑能力的責任,可為農作物提供播種與發芽的良好環境,并同時加速土壤熟化,確保經濟作物能夠獲得相對較好的生長條件,促使土地可加速養分的累積并進行分解利用[1]。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優勢,在于可創設深厚的耕層環境,且不會對原有土壤結構造成破壞。通過耕作層的加深,可建立土壤內部液體、氣體和固體之間的比例關系。從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深耕深松技術顯然已經伴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成熟,達到規范化的和機械化的操作發展水平。

深耕可將土壤底層予以打破,進而將土壤的蓄水能力進一步提高。種植戶可在拖拉機的協助下使犁具可對表土進行深翻處理,展開更深整地的相關工作,可以將土壤透氣性進一步提高[2]。通常情況下,設定的深耕深度在20至40厘米左右,進而為甘蔗提供根系生長的良好助力條件。深松的核心前提是基于使用深松機,松動土壤內部結構,可使用深松齒將土地底層的土塊黏重結構予以打散,將土壤的通透性、孔隙度等予以增加,為甘蔗根部逐漸向著深層次的土壤逐漸延伸提供便利條件。

2 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的前期準備

2.1修整土地

甘蔗適合在肥沃的土壤中種植,并且對水肥的要求較高,根系發達。為了保證甘蔗生長土地具備良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需要在種植前先對土地進行修整。具體而言,先將土地中殘留的農作物根莖去除,然后為提升土壤的肥力,還需對土地進行深耕深松處理。

2.2選種

良好的甘蔗品種將直接影響甘蔗的質量和產量,而在選種時,首先需要對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勘查,收集當地的各項數據,以此為基礎進行針對性的選種。其次,選擇種莖,該項工作需要在選定種子之后進行。種植時需要選擇梢部莖種、上半莖種,也可以全種莖選擇。

2.3施底肥

保證底肥施加的充足也是甘蔗種植前的關鍵環節。無機肥和有機肥配合施的原則是施肥時需要堅持的。通常情況下要施加一定量的復合肥以及1000~1500kg/667m2的土雜肥或農家肥。每667m2復合肥的配置為:氯化鉀15kg、尿素15kg、過磷酸鈣100kg。

3 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要點

以下所分析的深松機為SZL-300型號,深耕機為6.3 kW動力的小型履帶式鏈式深耕機。

3.1深松機

3.1.1參數

深松機作業幅寬為3000毫米,松土深度為300~500毫米,行距為440毫米,松土行數為7行,生產率為每小時20~45畝?;谶@一深松機的使用,可將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予以有效改善,將甘蔗的抗旱排澇能力進一步強化。同時,由于長期旋耕作業所形成的犁底層也可以打破,切實提高作物含量,維持上下協調的土壤結構,為后續甘蔗根系的良好生長發育提供有利條件[3]。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深松機對地表產生的破壞相對較小,且整個機械的作業結構設計相對合理,可將作業成本、人工勞動強度予以有效減少,保證作業效果,有著較為可靠的使用質量。

3.1.2原理

深耕機中的掛架包括上下懸掛點,與拖拉機配合可形成機組。在作業期間,通過深耕鏟產生向上擠壓土壤的力,并通過刀桿的豎直安裝促使土壤中產生剪切裂紋,隨著時間的推移,使深耕鏟能持續向前推進,破碎大塊土壤。甘蔗種植田地極適合使用深松技術,并可在小地塊或丘陵地區使用皮帶離合器作為傳動基礎,為后續展開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提供便利條件[4]。在深松面積相對較大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將各類雜草予以脫除,且前進的阻力也會相對較小,避免產生較大的拖拉機動力損耗。犁柱不會纏繞較多的雜草,促使深松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3.1.3方法

3.1.3.1深松時間

雨季前是甘蔗田地通常的深松時間,在將前茬的作物收割后,需要使用深松機展開對種植田地的處理。作為一種多須根的作物,根部活躍的深度在30~60厘米,且經由多茬種植后將會對甘蔗的產量受到影響,養分獲取能力降低[5]。若土壤能夠保證其保墑能力與透氣能力,則對應的溫度與濕度則可滿足甘蔗的生長需求,最深的根系可達4米左右,提供給甘蔗更好的長勢條件,并可同步提高甘蔗種植層面的保水、保墑、抗旱以及抗澇能力。將前茬作物收割完畢后,若是經過測定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15%左右,即可展開深松處理。在深松機的作用下,可促使土壤能夠充分接收到光照與雨水,加速土壤熟化。同時,雜草也能夠同步深耕于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為甘蔗質量與產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3.1.3.2深松深度

作為種植戶應給予種植區域的土壤情況與土層具體厚度,設定最為合適的深松深度。應注意的是,土壤結構本身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表土相對較淺的情況下,土壤多為砂土,進而使得土壤條件明顯降低,對甘蔗的未來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為避免出現破壞土壤結構的情況,設定深松深度一般應控制在15至20厘米范圍內,且應同時配合施加有機肥料以保證土地肥力[6]。種植區域的土壤若有機質含量相對較為豐富,可將深松深度適當提高至30至40厘米,但整體回垡率應控制在3%以下。此外,在機械化深松模式下,可保證深松深度的一致性,繼而確保將平均深松深度予以提升。在此背景下,甘蔗的糖分絕對值也將有進一步的提高,基于對甘蔗生長周期的分析,可以每年一次的頻率進行土地深松處理。

3.2深耕機

3.2.1參數

懸掛式深耕機的質量為240千克,作業幅寬為200毫米,每小時可行進800米,設定深耕深度為250毫米,生產效率在每小時0.08公頃。此類具有履帶式鏈式特點的深耕機,在淺層耕地中較為適用,尤其是土壤板結情況相對較為嚴重的區域[7]?;谏罡麢C可在地形相對復雜、土地破碎嚴重的種植區域進行狀況改善,例如消除纏草情況從而實現土壤深耕,確保在作業完成后仍能夠維持地表的平整性,從而提高深耕流程的整體穩定性。

3.2.2原理

齒輪箱、機架、動力裝置、液壓控制、變速箱等結構共同組成了深耕機,其動力可從兩個角度出發進行輸出:在將變速箱減速后,可以基于履帶這一驅動條件實現深耕機的行走目標[8];齒輪箱與液壓系統在變速箱的應用背景下,可對深耕裝置進行有效控制。在鏈式深耕裝置為正轉的情況下,可根據需要展開深耕工作。若為反轉,即可進行開溝。此外,日常作業期間,深耕裝置無論是升高還是下降,核心均為活塞桿,可進行結構的伸縮控制。

3.2.3方法

對于甘蔗種植區域來說,需基于其土壤特性展開深耕,并聯系土地的微生物活動狀況、根系分布規律等完善深耕方案。若設定深耕深度過深,則將會對甘蔗的后續根系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9]。此外,深耕的結構體時間應維持與當地雨季的一致性,為后續土壤接收足夠的雨水提供方便條件。此外,實際的耕幅應與設定的犁耕幅維持一致,一般需要在20厘米以上,同時需對土壤適耕性予以有效把握,含水率應控制在15%至20%這一范圍內?;谶@一條件,其開壟的設置寬度一般應在35厘米以下,閉壟的高度則應確保在10厘米以下,回垡率一般在3%以內,應將2至3年進行一次作為深耕的頻率。深耕完成后,需基于對作業的質量標準展開對深耕情況的全面檢驗。

4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應用的效果分析

基于以上所制定的深耕深松技術方案,可預先開辟甘蔗種植試驗地。以廣西某區域為例,甘蔗的種植狀況呈現出品字型排列狀態,應在每個種植區域施加合適量的基肥,且后續應進行鈣鎂磷肥的追加,每畝地施加量在15千克左右。甘蔗種植行距設定為5至8厘米[10]。深耕淺種法實施后,可對土壤的含水量進行測定,同時基于深耕深松技術展開對甘蔗的分蘗與出苗等情況的分析,確定技術應用條件下對甘蔗生長性狀、經濟效益等層面的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經由全面推廣應用深耕深松技術,可維持甘蔗的良好生長狀態,繼而展現出相對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如此,方可將甘蔗的出苗率與分蘗率進一步提高,同時提高甘蔗整體含糖量,并對根系的分布范圍進行擴展,對應的甘蔗種植戶的每年產糖量與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長。

4.1生態效益

4.1.1土壤理化性狀

展開深耕深松的關鍵優勢,在于對土壤進行了疏松,并加深了耕層。從實際情況來看,相較技術應用前,甘蔗種植區域的土壤密度每平方厘米減少了0.3克左右。無論是固相、液相、氣相,其比例均應確保其持久性,為土壤中所存留的水分、養分之間的互相協調提供支持,確保甘蔗的生長能夠獲得更佳的種植環境。相較人畜傳統耕地作業,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促使甘蔗的萌芽率提升35%左右,分蘗率提高45%左右,并將甘蔗的有效莖予以增加,數量在900條左右。

4.1.2土壤水分涵養與保墑

經過深耕深松后的土壤,其體積將大幅度增加,容量的加大使得地表徑流也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導致土壤的通透性與孔隙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強。雨水在此背景下將大量滲透于土壤的深層,促使土壤存水能力得以強化,避免土壤水分蒸發過快,實現區域土壤的保墑。干旱時節,雨水的貯存為甘蔗提供了足量的水分供給。經由相關研究可以發現,經由深耕深松技術應用后的土壤,其含水量可提高1.5%左右,且在連續三個月均為干旱季節的背景下,土壤的含水量依舊能夠達到12.97%左右。

4.1.3促進根須生長

作為一類典型的須根作物,甘蔗的根系較為發達,其入土深度在4米左右,通常在1米范圍內,30至60厘米是根系較為活躍的深度范圍。當下我國的人畜耕作層平均深度只有15厘米,對甘蔗的營養吸收效果將造成相對較大的影響。而在深耕深松技術應用后,可加深甘蔗的根系深度,為其吸收更多養分提供便利條件。

4.1.4土壤保肥能力

土壤在經過深耕深松技術處理后,其施肥后肥料更容易下滲作用于甘蔗,不易出現流失或蒸發等現象,并可起到加速土壤中微生物活動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土壤的整體肥力。

4.2經濟效益

固定資產包括:拖拉機、深耕機、深松機。設定的作業時間為每年的11至12月份,在完成甘蔗收獲后即可展開針對甘蔗田地的深耕作業。次年的4至6月份為甘蔗田地深松作業的開展時間,一般有5個月的作業時間,每個月的作業時間計算為20天,人工費用主要為操作者費用。折舊費需要按照每年折舊10%的比例進行計算。維修費方面,應按照固定資產的6%進行計算,具體可根據使用時間與平均耕深進行調整。作業油耗方面,按照每小時消耗11.5升柴油進行計算。作業收費則需要按照每公頃585元進行計算(以廣西南部甘蔗地區為例)。綜合以上支出,按照年度作業面積240公頃進行計算,針對購買深松機與深耕機的作業用戶來說,每年五個月內可盈利90000余元,所獲得的經濟效益相對明顯。

4.3甘蔗深耕深松技術的推廣建議策略

后續的實際工作過程中,作為當地農業部門應加大針對甘蔗田地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宣傳力度,對機械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機制與發展前景予以詳細解釋。同時,需要立足于“三農”問題,基于對甘蔗生產實際情況的分析,革新種植戶自身理念,使其能夠更快地接受深耕與深松等機械化設備,真正將傳統耕地方式予以改變。如此,方可促使人們加速對機具保養知識、類型以及性能的了解,后續則可通過組織宣講會、創建試驗田等方式,讓種植戶均能夠參與到甘蔗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用以持續對機械化的田間管理機制予以完善,配合先進農機技術用以對服務資源予以拓寬。在此背景下,即可將部門與單位之間的限制予以打破,結合專項服務與地區服務,用以對工作機制予以持續創新。相關部門人員應嚴格遵循地區服務的基本要求,圍繞作業的核心內容強化農村地區推廣甘蔗深耕深松機械技術的過程,提高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展開技術培訓,進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全新農機推廣機制,并在此過程中對機械化農業生產模式的發展要求予以持續探索。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背景下,可進一步提供甘蔗的產量與質量。為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這一內容的宣傳力度,介紹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優勢,促使農民可真正革新發展理念,為地區生產方式的加速變革提供支持,以奠定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堅實基礎,方可真正將服務資源范圍予以拓寬,配合宣傳人員綜合素質的持續提升,將現代化農業機具的應用優勢予以充分發揮,奠定農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曾金明.甘蔗種植機械化深耕深松技術及其推廣應用[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4):58-60.

[2]鐘永弟.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要點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1):61-63.

[3]楊瑤.曲水鎮甘蔗高產栽培關鍵技術與管理措施[J].農家參謀,2022(04):40-42.

[4]陳淮南.甘蔗深松整地技術推廣應用[J].農業與技術,2021,41(24):64-66.

[5]龔國懿松.甘蔗雙高栽培存在的問題及技術優化對策[J].廣東蠶業,2021,55(12):93-95.

[6]吳秀寒.旱地甘蔗高產栽培關鍵技術與管理探究[J].南方農業,2021,15(11):45-46.

[7]蒙瑞祥.深耕深松機械在甘蔗生產中的運用與意義[J].南方農機,2021,52(06):106-107.

[8]黃燕.簡析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及其推廣應用[J].南方農機,2021,52(01):50-51+55.

[9]蘇輪武.甘蔗種植深耕深松技術推廣探討[J].南方農業,2020,14(21):148-149.

[10]唐榮華,廖善宗.寬行叢式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2020(01):58.

猜你喜歡
應用要點效果分析甘蔗
花式賣甘蔗
清明甘蔗“毒過蛇”
愛咬甘蔗的百歲爺爺
視頻監控系統在電力調度中的應用
23個甘蔗品種對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測定
信息技術在職業學校日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骨質疏松患者療效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