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種植生育期科學管理關鍵事項及病蟲害高效防治技術

2024-04-14 17:28戴孝東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草莓

戴孝東

摘 要:草莓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且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在市場上備受歡迎,這也對種植人員的種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本文主要探討草莓種植生育期的科學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期為從業者提供參考,不斷提升種植和管理水平,促進草莓種植業的發展。

關鍵詞:草莓;溫度管理;病蟲害防治

草莓是消費者十分喜愛的一種水果,種植者想要提高草莓品質,實現豐產豐收,必須要重視草莓生育期的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升草莓的成活率。因此,種植者應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草莓管理方案,明確管理要點和病蟲害防治要點,確保草莓可以順利生長。

1草莓生育期的管理要點

1.1定植管理

定植直接影響草莓整個生育期的生長情況,做好定植管理有利于提高草莓的成活率,增加產量??茖W定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握定植時間。一般情況下,定植時間應在每年的八九月份,當地氣溫穩定在18℃左右時最佳。不同地區的定植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溫度以及天氣情況確定。

第二,把握苗情。長勢良好的幼苗是草莓定植后成活的關鍵,因此在定植前,種植人員應選擇生長健壯、沒有受到病蟲害侵害的幼苗。所選苗株的重量應在25g左右,有5片左右的葉子,葉柄粗細適宜,顏色鮮綠,根系發達。當苗圃內超過半數的幼苗開始發芽分化、苗株出現弓背情況時最適宜定植。

第三,苗株和地塊處理。選好苗株后,種植人員應在起苗時對苗株進行篩選,將大苗和小苗分開,剔除其中的弱苗、病苗,方便后期管理。想要保證幼苗定植后的成活率,應適當控制幼苗的葉片數量,保留3片左右的健壯小葉即可,將苗株外部的老葉和大葉摘除。若種植時采用大棚種植的方式,應在定植前整理地塊,調整土壤鹽堿化、板結化情況,為草莓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種植者在整理地塊時應根據當地土壤的實際情況和肥沃程度施加適量的有機肥,增強土壤肥力。

第四,定植。應在定植3天前澆水,澆透苗床。為了保護苗株根系,提高成活率,應帶土起苗。要合理把握定植深度,過深會使草莓幼苗容易出現爛心問題,埋土過淺會使根系容易暴露,植株出現脫水死亡情況,定植時苗的根莖應與地面齊平[1]。此外,為了確保后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應重視草莓培育區域的通風管理,確保草莓幼苗的弓背和花序保持在一側,提高植株間的通風性。在定植時要合理控制種植密度,避免因密度過大而降低土壤養分,不利于草莓生長。

第五,定植后管理。一是要注意草莓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定植時可以邊定植邊澆水的方式,第一次澆水時可以采用滴灌、噴灌的方法,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促進其根系生長和下扎,還可以避免出現苗株脫水情況。定植后半個月左右,種植人員可以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和土壤墑情控制澆水量,每3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二是要注意遮陽,草莓生育期集中在夏季八九月份,此時氣溫較高,光照強度大,若沒有采取合理的遮陽措施,草莓苗株就會脫水甚至死亡。因此在定植后,要提前鋪設遮陽網,增強遮陽效果,降低溫度,避免光照直射草莓幼苗,促進幼苗生長。三是日常管理。定植后草莓苗株在兩周內出現新葉,證明其生長情況良好,已經成活。此時需要及時摘除苗株上的老葉,定期松土,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同時,應根據苗株的生長情況和土壤肥力適量追加肥料。苗期主要施加氮肥,花期施加磷肥、鉀肥。在整個發育期內的肥料施加需要根據實際的土壤肥力確定,不同年份的土壤情況不同,施肥方案也不同。

1.2溫度管理

在草莓種植的生育期中,對棚內溫度的要求較高,必須要重視溫度控制和保溫工作。一般草莓植株的地上部分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左右,光合作用時所需的溫度應在23℃左右,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植株生長。特別是30℃以上的高溫天氣,對草莓生長的抑制程度較高。一般情況下,當地面溫度保持在5℃以上時,草莓開始生長,-5℃時容易遭受凍害,出現死苗情況。草莓根系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左右。開花期時應確保溫度高于0℃,低于40℃,可以促進果實發育,避免出現畸形果。當花芽分化時,應將溫度控制在10℃左右。

保溫措施如下:一是當夜間氣溫較低時,應及時扣棚保溫。二是不同生育期草莓植株對溫度的要求不同,應靈活調整溫度。初期保溫的目的是避免植株出現休眠,促進花芽分化,日間種植區域的溫度應為29℃左右,須低于35℃。夜間溫度為13℃左右,須高于8℃。當草莓植株進入現蕾期,日間溫度應控制在26℃左右,夜間溫度為10℃。開花期的日間溫度為28℃左右,夜間溫度為9℃左右,過低的溫度會影響開花。

1.3水分管理

草莓植株的根系較淺,葉片大,喜潮濕,怕澇。因此,應根據草莓不同生長期的水分需求進行水分管理。萌芽期、開花期的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水量的70%,空氣濕度為50%左右[2]。果實膨大期的土壤含水量要高于80%,花芽形成期的含水量在60%左右為宜。澆水時應多次少量,避免出現長時間積水的情況,影響根系生長。

1.4土壤管理

草莓的生長需要土壤透氣性良好,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不高于100cm,pH值應在5.5~6.5之間,鹽堿地、黏土等都不適合種植草莓。草莓在生育期對鉀肥和氮肥的需求量較大,鈣肥和磷肥的需求量較少,因此在定植后到采摘結束應重視合理搭配肥料,為草莓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苗株在開花結果末期所需的養分最大,應加強管理,為其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

1.5濕度管理

采取大棚種植需要控制棚內的相對濕度,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植株生長,并引發病蟲害,因此要重視濕度管理。一般情況下,每日午間應采取排濕措施,但要保持棚內的溫度適宜,避免因溫度過低而影響植株生長。草莓植株不同生長期對濕度的要求也不同,現蕾期的濕度要求最高,應控制在70%左右,開花期的要求較低,濕度在40%左右即可,果實膨大期時基本保持在60%即可[3]。

1.6施肥管理

除了定植時施足底肥外,應在生育期重視追肥工作。根據植株生長的實際情況,在現蕾期、果實膨大期應適當追肥。生長前期每隔20天追肥一次,生長后期時間間隔控制在半個月左右。生長后期草莓對土壤肥力的需求較高,可用高堿性水溶肥搭配腐殖酸完成追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噴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提高坐果率。此外,還可以定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液和尿素,補充果實生長所需營養。

1.7光照管理

草莓是喜光作物,但耐陰性強,光照強度足夠能增大其果實的含糖量,香味濃郁,反之會出現果實小、味道酸、植株瘦弱等情況,成熟期延后。不同生長階段的草莓對光照的要求也有差別,在開花結果期、生長初期需要13h左右的日照時間,最高不超過15h,花芽分化階段的日照應達到12h,進入休眠期后的日照時間應在10h左右。

1.8花果管理

草莓生育期中,應重視植株整理工作。在定植后,幼苗快速生長,所萌發的大量分蘗、匍匐莖應及時摘除,促進頂花芽的萌發,盡早實現開花結果。一般一株草莓保留1~2個分蘗即可。此外,要重視疏蕾、疏花工作,減少養分的消耗,提升果實品質。一般花果管理工作于開花后開始。應留下1、2、3級花,疏去4、5級花蕾和黑花以及病果、畸形果。每棵植株的頂花序留果6個左右即可,此后各花序的留果根據實際生長情況來決定,但整體上果實總量不應超過15個。

2病蟲害防治技術

2.1草莓白粉病

該病害多發于溫度為15~25℃、土壤濕度大于90%時,主要由于草莓植株感染羽衣草單囊殼菌而發病。該病菌可以借助氣流和雨水傳播,當環境適宜時,可以直接通過植株表皮侵入感染。發病時,葉片上會出現白色粉狀物,葉片卷曲,嚴重時葉緣變脆、焦枯,花瓣會呈現紫紅色,且花蕾無法開放,果實表面會被白色粉狀物覆蓋,光澤度差,出現硬化情況。

防治手段:一是在出現白粉病時,種植人員可以采用化學手段防治,噴灑醚菌酯·氟硅唑等。每10天用藥1次,也可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噴灑在葉片上,噴灑3次左右就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還可以采用硫磺熏蒸法,在棚內安裝熏蒸器,其中放置20g硫磺粉,在傍晚蓋棚后點燃熏蒸,每隔1天熏蒸1次,時間為4h[4]。二是在選擇種植品種時,應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并采取輪作的方式降低病害發生概率。三是注重田間管理。在定植時,應控制植株密度,保持植株間的通風性,平衡施肥。一旦發現病株、病果,應及時采取措施,如集中深埋或焚燒。

2.2草莓病毒病

該病害是由病毒侵染引發的,可以由單一病毒引起,也可以由多種病毒復合侵染。病毒可以在草莓植株上越冬,通過田間活動和蚜蟲傳播。病發時,表現為植株矮化,葉片呈現黃白色并皺縮,葉脈、葉柄上還會出現病斑。

防治手段:一是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以噴灑鹽酸嗎啉胍·乙酸酮水分散粒劑、氨基寡糖素水等防治,每隔半月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二是選擇優良品種,培育無毒母株并栽種。三是要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應及時處理,防治蚜蟲傳播病毒。

2.3草莓葉斑病

葉斑病發病時葉片上會出現紫紅色斑點,隨著病情加深,病斑會逐漸擴大,與蛇眼相似。防治手段:一是采用藥劑治療,發病時可以噴施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代森鋅等,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噴2~3次。二是選擇抗病品種。三是重視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株。加強水分管理,避免田間土壤濕度過大,雨水多發期應及時排水。

2.4草莓灰霉病

該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能夠借助菌絲體、孢子等留存在土壤中越冬,通過種植活動和空氣傳播,高溫、低溫情況都容易引發灰霉病。該病害主要侵害植株的花、葉柄和果實?;ㄔ谑芎髸饾u變為褐色并干枯。葉柄在受害后會呈現淺褐色,收縮壞死,并且表面會出現灰霉。葉片在受害后,葉緣會呈現“V”型,出現黃褐色斑點,并伴有灰霉[5]。果實在受害后會逐漸變為暗褐色,表面有霉層。

防治手段:一是發現植株受害后,可以采用撲海因、速克靈、甲基托布津等噴灑防治,各類藥劑應交替使用,8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可以得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可以利用煙霧劑熏蒸防治,每畝地或溫室使用萬霉靈粉塵劑或多霉靈粉塵劑等進行熏蒸。二是重視田間管理。定期清掃,消除菌源。一旦發現病株、病果,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應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適當施加有機肥,防風排濕,控制土壤含水量。同時要注意避免人為攜帶病菌傳播。

2.5根結線蟲

根結線蟲可以通過蟲卵和幼蟲完成越冬,當地面溫度適宜時,蟲卵孵化成幼蟲危害草莓根系。在侵害草莓根系時,根結線蟲會在根部形成凸起的瘤狀蟲癭,并在其中吸食草莓根系汁液。幼蟲5齡后會生長為成蟲,成蟲繁育產卵會繼續危害草莓。一般情況下,成蟲28天左右發生一代,一年多代。根結線蟲蟲害多發生在通風情況良好的砂壤土中,連作地發生較多,當土壤含水量高時,多發生幼蟲侵害情況。發病草莓植株生長緩慢,葉片枯焦,基部葉片出現脫落情況。果實生長緩慢,根系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結。

防治手段:一是要選用抗蟲品種,在定植前用藥劑處理草莓苗株,可以選用多菌靈和辛硫磷浸泡幼苗,晾干后定植,增強苗株的抗蟲害能力。二是重視田間管理,發現病株及時處理并燒毀。合理施肥和輪作。三是針對蟲害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在栽種草莓前深翻土地,并覆蓋4cm左右的秸稈,撒施生石灰水。之后將其翻耕,澆透一次水,鋪上地膜并密閉半月,通過升高地溫殺死線蟲。四是采用化學防治手段,定植前在種植穴中灌藥防治線蟲??梢圆捎冒⒕S菌素3000倍液灌根,每穴用0.15g左右,放藥后及時覆土,防治效果較好。此外還可以起壟施加肥料,每畝地施加7kg左右菌線克水劑,并鋪設地膜,一周后基本可以殺死線蟲。

2.6葉螨

葉螨是一種常見的草莓害蟲,在高溫、干燥氣候下多發,一年可以繁殖10代以上。葉螨可在老葉背面越冬,在溫度適宜時侵害草莓植株。主要吸取幼葉的汁液,危害草莓生長。受害的葉片背面會出現黃白色花紋,嚴重時會出現黃化干枯的情況,植株矮化,降低產量。

防治手段:一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老葉。適時澆水施肥,避免出現高溫干旱情況。二是采用化學防治手段,在繁殖期噴施阿維菌素、噠螨靈乳油等,5~7天噴灑一次,在采收前15天停止噴灑。

2.7蚜蟲

蚜蟲主要侵害草莓幼葉,葉片受害時會出現卷縮、變形的情況。此外,蚜蟲分泌的蜜露還會污染葉片,降低光合作用的效果,減少草莓產量。蚜蟲還能攜帶病毒引發草莓病毒病。

防治手段:一是應定期檢查草莓幼葉,發現蚜蟲應盡快采取措施處理。二是采用化學手段防治,可以使用殺滅菊酯、抗蚜威等實現防治。在開花期不能使用藥物,避免出現果實畸形問題,在采果前15天停止使用藥物。

2.8其他防治手段

除了常用的化學防治手段,種植人員應嘗試采用新型的生態防治技術,科學防治病蟲害。一是針對大棚內種植的草莓,可以采用悶棚手段,提升棚內溫度,保持2h的高溫后通風換氣,借助下降的溫度消滅線蟲等害蟲,溫度上升后,草莓也不容易感染白粉病和灰霉病。二是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首先應暴曬土壤,然后按照每畝地2500kg左右的標準施加有機肥,翻耕后覆膜。

綜上所述,種植人員應重視草莓生育期的管理工作,保持適當的光照、水分、溫度和濕度,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此外,要重視病蟲害防治,種植人員應在了解當地常發病蟲害情況的基礎上,采取合理的防治手段,提升草莓品質,滿足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李雯瑾,周偉.草莓有機栽培中用肥技術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21(04):120-121+154.

[2]師萍.草莓定植管理技術及草莓植株對環境的要求[J].新農業,2022(13):28-29.

[3]祝寧,齊長紅,陳加和,等.草莓生育期需水規律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01):65-68.

[4]趙凱麗,劉瑜,顏芳,等.北京地區基于控釋肥和水肥一體化管理的草莓基質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23(13):153-156.

[5]徐超.苗期高溫對草莓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的影響機理及模擬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2.

猜你喜歡
病蟲害防治草莓
草莓
草莓
淺談四川地區果樹病蟲害防治誤區及對策
淺談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
空腹吃草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