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照的文學創作對《楚辭》 的承變

2024-04-15 06:20陳苗苗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鮑照辭賦楚辭

陳苗苗

(陜西理工大學 人文學院, 陜西 漢中 723001)

《楚辭》 是繼 《詩經》 后又一部偉大、 經典、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 對鮑照文學創作的遣詞造句、 使事用典以及思想文化意蘊具有深遠的影響。 鮑照對《楚辭》 的繼承是多方面的, 在語言句式、 意象選擇和精神思想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自覺或不自覺地繼承和發展了 《楚辭》, 從而形成了鮑照獨特的個人風格, 鮑照獨特穎悟的主觀觀照和追新尚奇的審美意識啟迪了齊梁文學的新變以及后世文學的發展。 鮑照, 字明遠, 生活在南朝劉宋時期(約414—466), 東海 (今江蘇灌云一帶, 一說今山東郯城北) 人, 因曾任臨海王劉子項前軍參軍,故世稱 “鮑參軍”。 鮑照與同時期的謝靈運、 顏延之并稱為 “元嘉三大家”。 鮑照的詩以俊逸著稱,文以遒勁工麗著稱。 鐘嶸《詩品》 稱“嗟其才秀人微, 故取湮當代”[1]71, 表明了鮑照雖然才華秀麗,但在仕宦、 功名上沒有什么可以為世人所稱道的,所以在當時的那個世家大族顯赫的社會就被埋沒了。 鮑照 “家世貧賤”、 地位卑微, 在政治仕途上沒有什么建樹, 他卻始終心懷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但是鮑照的滿腔熱血抱負在那個黑暗苦痛的年代里注定不能施展。 鮑照的樂府詩、 辭賦、 駢文等作品中都流露出對南朝門閥制度的不滿以及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心酸, 真實地反映了魏晉南北朝貧寒之士報國無門、 郁郁不得志的社會現狀。 鮑照的文學創作雖沒有得到當時世人的賞譽, 但他卻開啟了齊梁文學新變的詩風, 引領了后世文學的發展。

一、 《楚辭》 對鮑照的具體寫作之影響

《楚辭》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絢爛輝煌的文學作品, 無論是其思想內容還是形式特征, 都對后世的各種文學樣式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鮑照生長于荊楚之地, 得楚地風氣之助, 學習楚騷辭賦, 在多方面對《楚辭》 有其傳承和創新之處。 鮑照詩歌辭賦作品, 受到《楚辭》 影響之處主要在于語言句式的選用和意象的選擇以及思想意識的繼承。 鮑照在進行文學創作時對語言句式的選用既繼承了《楚辭》 的創作形式又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

(一) 追新求變——鮑照對 《楚辭》 遣詞造句的繼承變通

從整個文學史的宏觀角度來看, 一種文學體式的形成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 也有其外在的客觀影響因子。 文學傳統、 時代思潮以及作家個人的生存環境與人生遭際都或多或少、 或隱或顯地對其文學創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鮑照文學創作風格的影響, 可追根溯源至《楚辭》。

鮑照在遣詞造句方面主要是對《楚辭》 中出現的詞匯的化用以及對語言的重新創造與組合。 與《詩經》 傳統整飭嚴謹的四言句式相比, 《楚辭》打破了其原有的句式規范, 力求新變, 開創了參差錯落不受句式限制、 靈活多變的新句式。 這是創作形式上的極大解放, 啟迪了后世文學創作者, 對后世文學創作追求新變提供了極大的效法意義。 鮑照處于文學自覺時期, 加之他獨特的人生遭遇, 在文學創作實踐中追新出奇、 力求新變。 鮑照化用《楚辭》 中的虛詞, 如“之” “而” “其” “以” 等字使其自身的文學創作靈動活躍, 文意工整。 又如鮑照辭賦中多用問句, 這對其情感的表達、 謀篇布局、 情感基調的奠定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鮑照留存的十篇辭賦中《游思賦》 最能體現其化用楚騷句式, 句中多用“兮” 字推動作品婉轉曲折向前發展。 辭賦前十四句均為騷體句, 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相融合, 托物抒情強化了作品的抒情意味。 以網中之鳥自況的 《野鵝賦》, 感慨時光流逝、 生命空無之苦的 《蕪城賦》, 感于宇宙之大而人世微小的《觀漏賦》 等, 都體現了鮑照對《楚辭》 句式的化用與再創造。

鮑照對 《楚辭》 的化用不僅體現在辭賦創作上, 還體現在詩歌形式上的不拘一格, 靈活多變。鮑照的詩文創作中有三言、 四言、 五言、 七言等長短不一的句式, 詩歌形式的轉變使語言節奏更富于變化, 令人耳目一新, 極富藝術感染力。 鮑照作詩追求遒健頓挫, 氣骨昂揚, 其句式的錘煉更增添了詩歌的魅力, 使傳統的詩詞歌賦得到了解放。 鮑照詩歌辭賦等大量的文學創作實踐使其成為了齊梁辭賦文風流變的關鍵人物, 為齊梁文學新變發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礎。

(二) 典雅清麗——鮑照對 《楚辭》 使事用典的巧妙化用

在使事用典方面鮑照對《楚辭》 有一脈相承的文學淵源。 鮑照兼備眾體, 善于創新而自鑄偉辭。鮑照在文學創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 《楚辭》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思想意象。 鮑照在使事用典方面的精妙在于他把主觀的情感與客觀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 把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結合, 賦予其主觀色彩, 營造一種獨特陌生的氛圍感, 為其情感的抒發做鋪墊, 在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有強烈的藝術張力和情感感染力。 鮑照在對《楚辭》 的承變過程中不是進行簡單的詞藻和意象典故的堆積, 使事用典并不生澀難懂, 而是追求新穎生動、 獨特雅致、華麗典贍的俊逸之美。 如《梅花落》 中雜樹與梅樹相形, 鮑照獨鐘愛梅樹, 與屈原在雜草與香草之間獨喜愛香草有承接關系。 又如《代春日行》 “獻歲發, 吾江行”[2]217化用《楚辭·招魂》 “獻歲發春兮,汨吾南征”[3]226。 鮑照的文學創作新奇生動, 有其獨特之處, 華美精麗的語言與深厚的情感相互映襯,在使事用典方面巧妙精當、 熔裁自然, 沒有“為文而造情”[4]369而是“披文以入情”[4]555, 使其抒情不為言辭所累, 典雅富有詩意。

鮑照在文學創作中力爭新穎出奇, 逐漸脫離了齊梁綺靡纖弱的文風, 逐漸擺脫以往詩歌辭賦歌功頌德的窠臼, 獨顯詩文境界的闊大與壯美, 在樂府詩和山水辭賦方面用陌生的筆觸以及對比強烈的場景使其文章更富有文學感染力。 生于亂世、 位卑才高、 人微氣盛的鮑照在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士族” 的時代, 仍舊懷有遠大的抱負和開闊的胸襟,他的詩詞歌賦氣勢之雄渾、 骨力之剛健、 風格之古樸為齊梁文學新變的翹楚。 令人惋惜的是鮑照一生仕進之路坎坷, 積極的入仕之心屢遭挫折, 詩歌中常常激蕩著憤懣與不平之氣。 這種氣質借助客觀物象行諸筆端, 便形成了鮑照詩歌獨特的雄奇勁健的氣魄, 展現了其詩賦作品中以情統景、 情景交融富有整體感的審美意蘊和雄渾壯闊、 瑰麗壯美的境界意蘊。 由此可見, 鮑照的文學創作受到《楚辭》 的意象意蘊和語言風格的影響較深, 這也使他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句式更為豐富, 抒情色彩更為濃厚, 境界寓意更為深遠。 《楚辭》 對鮑照文學創作的影響不只是外在的文學表現形式的呈現, 更多的是其內在的情感修養和精神鼓舞。

二、 《楚辭》 精神對鮑照文學創作之影響

《楚辭》 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楚辭》中所蘊涵的憂患意識、 上下求索精神等成為了歷代失意文人士子的精神支柱, 激勵、 鼓舞著后世文人的創作。 鮑照對《楚辭》 精神的主動接受, 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 憂患意識的顯現

憂患意識是中國文人自古以來的重要精神特質, 常常表現為憂國、 憂民、 憂己等憂患情感。 徐復觀認為: “憂患意識乃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生責任感的表現。 也即是精神上開始有了人的自覺的表現?!盵5]21屈原雖身為楚國貴族, 卻具有深沉的憂患意識。 正是這種憂患情結影響了后世無數作家的文學創作。

鮑照的憂患意識與屈原一脈相承, 在魏晉南北朝殺戮不斷、 人人自危的時代, 這種憂患意識極為強烈, 皇室內部的爭斗禍及文人, 使得當時的文人士大夫都感到危懼驚恐, 時代和個人的雙重悲劇促使文人寫作多用寒悲之語表現憂生之懼。 鮑照的憂患意識讓他對自己周遭政治環境的變動十分警覺,但在時代環境的大背景下, 鮑照最終也不得不做出妥協。 他在面對現實不公、 人生多艱時, 內心充滿了悲涼情緒和憂患之感。 如 《擬行路難》 (其十七):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 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一旦至, 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令我愁思怨恨多?!盵2]701詩中春日的繁盛與秋日的蕭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表達了世事無常及其對于世間種種憂患的悲憤之情。 此外, 從鮑照的《擬行路難》 組詩和《代出自薊北門行》 中也可以看出他匡扶正義、 體恤民情的動人情懷, 然而鮑照的憂國憂民因身份低微備受壓抑, 所以他的詩中也流露出了無盡的悲痛。

(二) 上下求索的精神

《楚辭》 中充滿著上下求索的精神, 其中以屈原最具代表性。 屈原對政治理想的堅定信念“九死猶未悔”[3]14, 敢于在逆境中反抗斗爭、 堅持真理,尤其是明知難以實現心中的理想仍然不屈不撓上下求索的精神, 成為中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面對、抵御困境時的巨大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3]27所蘊涵的深沉剛烈之氣、 執著求索精神更是對鮑照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重要的影響。鮑照雖身處亂世, 文學之路上受輕視, 政治之路亦受阻礙, 然其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抱負的施展, 雖一生郁郁不得志, 靠著寫詩自我慰藉排解愁悶, 但他一直沒有摒棄心中的信念, 致力于為國奉獻, 渴望施展自己的治世才華。 如《代白纻舞歌詞》 (其三) 中“凝華結藻久延立, 非君之故豈安集”[2]294,詩中的 “凝華” “結藻” 是從 《楚辭·九歌》 中典型的象征性的收集香草的動作演變而來, 鮑照以收集香草之多暗示自身學識文采斐然, 詩中也暗含著以香草比喻自身品行高潔, 渴求得到統治者賞識的深沉情感。 在《代白纻舞歌詞》 (其四) 中詩人的這種自我追求精神則表現得更明確、 更直接, “池中赤鯉庖所捐, 琴高乘去騰上天。 命逢福世丁溢恩, 簪金藉綺升曲筵。 恩厚德深委如山, 潔誠洗志期暮年, 烏白馬角寧足言?!盵2]296鮑照以典雅自謙的方式, 用赤鯉自比, 含有感恩之意, 這是他向統治者的殷殷致意, 渴盼能夠尋求入仕的機會, 能有一番作為, 而不枉活這一世。

(三) 世路艱難的憤慨

在鮑照作品中非常普遍流露的便是貧賤者對于世路艱難的悲憤。 據 《樂府詩集》 引 《樂府解題》中說, 《行路難》 的主旨, 是“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6]997, 而鮑照所創作的《擬行路難》 樂府詩十八首大部分都是依據詩歌的主旨來進行創作的。 在這組詩中其四 “瀉水置平地”、 其六 “對案不能食” 和最后一首其十八“諸君莫嘆貧” 三首詩把貧賤之人對世路艱難的悲憤表現得極其充分。 在這極短的組詩中, 鮑照所表現的情緒非常曲折沉痛。 酌酒自寬也不能消解的愁嘆之情, 不敢言只能吞聲自咽。 鮑照心中被壓抑的痛苦, 深重不可復忍卻又無可奈何。 這種不可遏制的憤慨只能以短暫而美好的家庭生活來暫時逃避, 從而去反抗那個不合理的現實社會。 詩中借古人圣賢的遭遇以平息心中的失落憂憤, 對黑暗現實進行嚴厲批判。 貧賤的孤直者想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艱難??! 鮑照通過詩歌來抒發內心隱痛的憤慨之情以換得短暫的自慰, 他的詩歌表面上似乎是在表達看破世事的曠達之情, 實際上隱藏著的是一種對自己人生命運無能為力的無奈。

自古文人采用詩言志的方式傳達內在的精神活動與感想, 如宋玉在《九辯》 中寫道, “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 惆悵兮而私自憐……時亹亹而過中兮, 蹇淹留而無成”[7]69,抒寫了一位懷才不遇、 清高的貧士報國無門的憤慨, 貧士在政治上不受重用, 在人格上受到侵害,于是主動請辭終于在貧病交加中與世長辭。 王逸在《楚辭章句·招隱士序》 中寫道: 淮南小山作《招隱士》 之賦, 以章其志也。 《招隱士》 云: “猿狖群嘯兮虎豹嗥,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盵3]248作者以夸張的手法, 極力渲染山中艱苦險惡以此暗示朝堂政治形勢的復雜, 從側面傳達出對于世路艱難的憤慨。 自古以來, 地位低微者想要在朝堂和文壇上獲取一席之地都是非常艱難的, 對于這種世路艱難的憤慨鮑照深有體會, 他在五言樂府詩《代貧賤愁苦行》 中, 通過貧賤之人的自述, 把貧賤人窮途無路的悲痛描寫得淋漓盡致。 詩中寫道: “湮沒雖死悲, 貧苦即生劇。 長嘆至天曉, 愁苦窮日夕……貧年忘日時, 黯顏就人惜。 俄頃不相酬, 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 便成百年隙。 心為千條計, 事未見一獲。 運圮津涂塞,遂轉死溝洫?!盵2]235鮑照把貧苦人長期郁結在心底不甘心死又不堪活于世的矛盾心理進行了細致的描摹, 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 鮮明的數字對比把貧苦人在生死之間徘徊掙扎的愁苦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同時也蘊涵著對世風日下的現實社會強烈的激憤之情。

鮑照終身也不能擺脫寒士的標簽, 在面對世路艱難的悲苦命運時, 他狂放桀驁, 永不屈從。 但對于底層社會的文人、 對于同樣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又具有深沉的悲戚憐憫之情。 鮑照的《放歌行》 《東武吟》 以及五言詩《擬古》 把世間無數貧苦者的各種沉淪之悲從多方面表現了出來, 使得讀者不得不同情他們的悲慘遭遇。 也許這種貧賤者的痛苦只有同樣出身寒微的鮑照才能注意到并且有深刻的體會, 才會創作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詩作。

(四) 人生無常的慨嘆

時光飛逝引起的最大感觸, 莫過于人生短促感。 人生的短促, 歲月的流逝, 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如宋玉的《九辯》, 在文中,詩人把秋季蕭索的自然現象與自身的失意、 一事無成的悲愴有機地聯結起來, 使人們在感嘆自然變化的同時不禁喟嘆人世的浮沉短促。 而鮑照在他的詩文和賦作中也多次提及自己對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對時間流逝而一事無成的嘆惋, 并且直接影響了他俊逸慷慨與感傷悲戚的獨特創作風格。

“劉宋宮廷內部自相殘殺的血雨腥風波及文人,使他們懷志難伸, 隨時充滿著生命的憂懼?!盵8]12例如 《擬行路難》 描繪人生短促、 時光易逝寫道:“人生倏忽如絕電, 華年盛德幾時見?!盵2]689鮑照對時光易逝、 生命短暫往往有獨到的見解, 如《觀漏賦并序》 “時不留乎激矢, 生乃急于走丸”[2]75。 《傷逝賦》寫道: “寒往暑來而不窮, 哀極樂反而有終?!盵2]101據錢振倫的注解可知, 此篇為鮑照晚年悼念亡妻之作, 從整篇賦作來看, 鮑照并沒有單純地沉溺于喪妻的痛苦之中, 而是將這種喪妻之痛和哀悼之情延伸到了人生如朝露這一普遍的人生感觸之中, 從而更能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鮑照辭賦的獨特之處就是將這種悲傷內涵進一步升華到對人生命短促的慨嘆。 鮑照寫人生無常之悲、 世路艱難之不平、 生命苦短之憂都是他自身的真實經歷, 所以他能直抒胸臆, 毫無做作之態。 鮑照心中的不平之慨與熾熱的情感, 匯成了一股奔放的氣勢, 奔涌而出。 在《觀漏賦》 中, 鮑照以流水喻時光的流逝、 生命的消逝, 表達了他在面對人生兩難境地時巨大的無力感, 而水的流動又讓人聯想到人生的起落浮沉, 從而也觸動了他敏感的心靈, 不禁感慨人生的無常。而《蕪城賦》 描寫了戰亂之前廣陵城的無盡繁華和經歷了戰爭之后的衰落頹敗, 表達了對人生短促、生命消亡的慨嘆。

三、 鮑照對齊梁及后世文學創作之影響

鮑照雖出身寒門, 但他勤學苦練, 具有較強的進取心, 鮑照在文學創作上深受《楚辭》 藝術創作特點及精神特質的影響, 加之對楚地有較強的地域文化認同感, 前期學作詩期間雖也有模仿前人之作, 但后來隨著作詩技藝不斷精進以及人生閱歷的逐漸豐富, 鮑照在詩歌辭賦中表現出了強烈的自由意志, 能夠將自己的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巧妙地結合起來, 具有強烈的藝術張力和感染力。 鮑照慷慨任情的詩風與當時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壇上盛行的綺靡流麗的文風迥異, 這也就從側面凸顯了鮑照詩歌辭賦的慷慨任情、 自由多變的文學特質。 但也正是鮑照這種真實的人生體驗與感觸使他在文學創作中形成了感慨沉深、 慷慨激昂的獨特氣質, 鮑照獨特、 鮮明的詩文氣質啟迪了初盛唐作家及后世作家的文學創作。

(一) 鮑照對齊梁時期文學創作的影響

鮑照的文學創作在齊梁時期并沒有引起太多反響, 也不為時人所重視。 劉勰在《文心雕龍》 中并未對鮑照多做評價, 鐘嶸在 《詩品》 中評鮑詩:“貴尚巧妙, 不避危仄, 頗傷清雅之調, 故言險俗者, 多以附照?!盵1]71鐘嶸認為鮑照崇尚形式, 喜歡刻畫雕琢, 使用艱險的字詞損傷了清雅的格調。 認為鮑照詩文對后世文學創作有負面的影響。 但這也恰恰是鮑照詩文獨具特色之處。 梁代蕭顯在《南齊書·文學傳論》 中也指出: “次則發聲驚挺, 操調險急, 雕藻淫艷, 傾炫心魂, 亦猶五色之有紅紫,八音之有鄭衛, 斯鮑照之遺烈也?!盵9]908這些批評都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偏執的表相之見, 并沒有從整個文學發展史的角度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

鮑照詩歌存在語言粗疏率性的缺陷。 以其歌行體為例, 這些作品雖然思想充盈、 語言通俗、 文辭簡質, 但卻帶有民間俗體的特征。 鮑照的文學作品中是有些武斷的 “率爾之作”, 其個別作品在語言上的隨意、 粗糙, 不符合當時的詩歌審美傾向, 也不符合后世文學的發展方向。 蘇瑞隆認為鮑照詩歌常用驚人之語, 求新求變, 又常用樂府詩題, 不避男歡女愛, 故為 “危仄” “險俗”[10]291。 這也就證明了藝術的獨創性與排他性在文學創作中并不能割裂, 二者往往是并存的。

鮑照詩歌存在“急以怨” 的獨特氣質。 如王通在 《中說·事君篇》 提到 “鮑照、 江淹, 古之狷者也, 其文急以怨”[11]51。 認為鮑照積極進取入仕卻屢遭蹭蹬, 由此而性格狂狷、 憤懣不平類似于屈原。這是因為鮑照出身寒微, 但以才學見稱, 終不甘淪落而導致個性狷急, 與當時文學創作接受形成了反差。

(二) 鮑照對隋唐及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鮑照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自由多變的文學追求和慷慨典雅的文學氣質。 鮑照的求變精神以及其獨特穎悟的觀照能力, 為后世歷代文人競相效法。 齊梁之后的詩論家也給予鮑照中肯的評價。

經過頻繁的戰亂, 初盛唐的世家大族已經不再如魏晉時期那樣鼎盛顯赫。 隋代科舉制的設立, 也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晉升之路。 但是在世人心里傳統的門閥勛貴概念早已根深蒂固。 那些心懷壯志而不能伸展的有識之士必定會受到世家大族的打壓, 從而使更多的人能夠體會鮑照寒門入仕的艱辛不易, 在精神上具有一定的同構性。 初盛唐的寒門之士能夠從鮑照的詩賦中汲取精神力量, 如杜甫、李白、 盧照鄰、 岑參以及高適等人都深受鮑照詩賦藝術手法和精神特質的影響。 杜甫 《春日憶李白》中寫道: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 重與細論文?!盵12]52在杜甫之前, 人們評價鮑照多以“險峻” “峻切”, 未有人指出其“飄逸”之處, 而后世之人也大都難出此窠臼, 杜甫對鮑照做出了全面而公正的評價。

宋元詩論家方回云: “明遠多為不得志之辭,憫夫寒士下僚之不達, 而惡夫逐物奔利者之茍賤無恥, 每篇必致意于斯。 唐以來詩人多有此體, 李白、 陳子昂集中可考?!盵13]1851雖然方回的評論苛刻,卻也表明了隋唐之際的文人對鮑照詩歌格調狹促的缺陷有所認識。 這種缺陷與鮑照的思想以及人生經歷有關。 鮑照人生經歷坎坷, 仕途屢遭蹭蹬, 這種經歷讓鮑照內心充滿狂躁不平之憤懣, 作品帶有鮮明狷介之色彩。 盛唐詩人吸取鮑照詩歌的激昂慷慨與自由氣度以及語言與藝術技巧上的成功經驗, 李白、 高適、 岑參等人的作品無不如此。 同時, 盛唐詩人所處的時代給他們提供了實現自己理想與志向更多的可能。 清代是文學集大成的時代, 詩論家葉燮及其學生沈德潛在汲取前人成果后又對詩歌源流正變盛衰問題做出了系統的闡述, 對鮑照的文學創作闡釋也更為系統全面。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看出, 《楚辭》 對鮑照文學創作的影響十分深遠, 鮑照對《楚辭》 的接受也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現在鮑照對 《楚辭》 語言句式、 表現方式及文學思想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鮑照把《楚辭》 藝術與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相結合, 從而催生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 推動了南北朝詩歌新變, 開創了六朝詩歌新境界, 對當時文壇和后代文人創作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具有鮮明、 獨特、 不可忽視的文學意義。

猜你喜歡
鮑照辭賦楚辭
辭賦神鷹銀鎧圖序
受氣包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鮑照樂府詩創作對南朝詩人的影響
屈原和楚辭
鮑照辭賦與其書信文之對比
——以《登大雷岸與妹書》為例
鮑照與《擬行路難》的創作
秋夜讀《楚辭》
《中國辭賦理論通史》
神仙觀念在漢代辭賦家書寫中的價值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