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根治術后急性呼吸衰竭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診斷價值

2024-04-15 13:10續寧
保健文匯 2024年2期
關鍵詞:吸煙史呼吸衰竭食管癌

文/續寧

食管癌具有較多發病機制,普遍認為與吸煙、微量元素缺乏、癌前病變及遺傳等因素存在密切相關性[1]。臨床以吞咽梗阻、進食困難、上腹部燒灼、刺痛感為主要表現。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食管癌在各類腫瘤中的發生率約占據第6 位,且若未及時采取科學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2]。食管癌根治術作為食管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可以極大程度上抑制癌細胞增殖、生長及轉移,延緩疾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3]。但隨著食管癌根治術的推廣及應用,術后出現急性呼吸衰竭情況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嚴重耽誤其康復時間,影響預后效果。故而,如何預防術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發生,從而改善患者預后質量為目前臨床中的重點研究內容。本文旨在通過對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進行闡述,以期為臨床工作人員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幫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 年2 月至2023 年4 月診療的76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其術后有無急性呼吸衰竭分為急性呼吸衰竭組(20 例)與無急性呼吸衰竭組(56 例)。全部患者中男女比例為51 ∶25,平均年齡為(64.39±7.18)歲。納入標準:①自愿參與調研;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無交流障礙。排除標準:①伴有心理疾??;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認知功能障礙。

1.2 方法

統計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發生急性呼吸衰竭情況,并記錄患者一般資料及臨床數據,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術中出血量、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肺功能損傷、吸煙史、飲酒史、合并心臟病、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并總結分析患者術后急性呼吸衰竭發生因素。

1.3 觀察指標

1.3.1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單因素分析

無急性呼吸衰竭組與急性呼吸衰竭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指數、術中出血量、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肺功能損傷、吸煙史、飲酒史、合并心臟病、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等方面的比較。

1.3.2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危險因素自變量說明

記錄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5 歲、男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肺功能損傷、吸煙史等賦值情況。

1.3.3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記錄年齡≥65 歲、男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肺功能損傷、吸煙史等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中的具體表現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6.0 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當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單因素分析

通過表1 數據發現,無急性呼吸衰竭組與急性呼吸衰竭組在年齡、性別、術中出血量、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肺功能損傷、吸煙史等方面比較差異明顯(P<0.05)。

2.2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危險因素自變量說明

通過表1 數據明確術后具體發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后,將其作為自變量時,具體的賦值情況以表2 數據為準。

表2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危險因素自變量說明

2.3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通過表3 數據發現,影響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多因素包括:年齡≥65 歲、男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肺功能損傷、吸煙史。

表3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3 討論

食管癌根治術作為臨床常見術式,能夠有效切除惡性腫瘤組織,減少局部復發的風險,全面提升治療成功率。然而,任何外科手術都伴有并發癥風險,尤其是在切除重要結構(如食管)時。研究發現,食管癌根治術后時常出現相關急性呼吸衰竭,對患者術后康復存在消極影響[4]?;诖?,應該提高對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的重視,研究影響患者急性呼吸衰竭風險的發生因素,從而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全面提高術后安全性[5-6]。

本次調研表明,無急性呼吸衰竭組與急性呼吸衰竭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肺功能損傷、吸煙史等方面比較差異明顯(P<0.05)[7-8]。影響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發生急性呼吸衰竭多因素包括:年齡≥65 歲、男性、手術時間久、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肺功能損傷、吸煙史。分析具體原因如下。①年齡≥65 歲:年老的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逐漸退化,更容易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衰竭。②男性:吸煙作為食管癌發病誘因,會使得食管癌術后風險增加,且該類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吸煙比例遠高于女性,所以其術后急性呼吸衰竭發生率更高[9-10]。③術中出血量多:會增加患者的身體應激,對呼吸系統造成額外的負擔。這是造成術后急性呼吸衰竭發生的重要因素。④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此舉會導致呼吸肌肉萎縮,增加呼吸衰竭的風險。⑤肺功能損傷:該病會直接影響肺部健康,進一步加大急性呼吸衰竭的風險[11]。⑥吸煙史:其對機體肺葉組織傷害較大,嚴重時還會引起肺部感染、呼吸困難等急性呼吸衰竭的發生。崔桃桃[12]等研究發現,通過對上述因素的精確評估,醫生可以更準確地預測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風險,由此說明這些因素在食管癌根治術后急性呼吸衰竭診斷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所以面對存在這些因素的患者,可以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例如,對于年齡較大或有吸煙史的患者,可以考慮更為謹慎的麻醉管理和術后呼吸支持。對于預計手術時間長或術中出血量可能多的患者,可以提前準備相應的血液制品和藥物,以減輕身體應激反應對呼吸系統的影響[13]。同時,通過詳細了解上述因素后,也有助于醫療團隊更加個性化地制定治療計劃,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急性呼吸衰竭的發生風險。[14-15]

綜上所述,年齡≥65 歲、男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機械通氣時間長、肺功能損傷、吸煙史可用于預測食管癌根治術后急性呼吸衰竭,具有一定診斷價值,臨床可據此盡早防范,從而降低急性呼吸衰竭風險,全面提高患者預后質量。

猜你喜歡
吸煙史呼吸衰竭食管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篩選肺癌的高危人群?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COPD合并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危險因素及臨床特征探析
胎球蛋白A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病風險的相關性分析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進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